第二十章 朝歌撤軍

呂蒙、淩統兵匯牧野,準備開始撤離時,卻聞斥候來報:“稟報將軍,司馬懿率領大軍追擊而來,就快到達朝歌了。”

那名士兵顯的有些慌亂,遇到這樣的情況誰都會着急,更何況他只是一名士兵而已,雖然也是久經沙場之人,但此刻後面最來的人卻是司馬懿。

呂蒙喝道:“慌什麼?吩咐大軍掩護百姓撤離,若有擅自私逃者,格殺勿論!”冷冷的道出的幾個字,卻把那名士兵嚇的有些哆嗦。

淩統、呂蒙心中何嘗不急呢?只是身爲將帥,若是連他們都將現在的心情表露出來的話,那這些士兵便可想而知了。

“公績,你帶軍掩護百姓撤離,我來殿後。”呂蒙思索一番後,做出了這樣的決定,表情異常凝重。而淩統亦未推辭,此時,可不是推辭的時候,若是讓曹軍追了上來,那就誰也走不了了。與呂蒙拜別後,淩統帶領所部掩護百姓向黃河方向撤離。

而呂蒙則是帶領所部人馬,向牧野方向衝去,志在攔住司馬懿大軍,此時情況危急,淩統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了黃河岸邊,已經開始在向黃河南岸撤離。

而呂蒙則帶領部隊,埋伏在牧野城外的一處高地上,只待司馬懿大軍到時,給其沉重的打擊,以緩其追擊的腳步。

“快……讓百姓先上船。”淩統揮舞着手中的兵器,指揮着度河的秩序,朝歌、牧野兩地的百姓在聽到這句話後,更是堅信自己沒有選錯。與其在天下人指責的曹艹手下,還不如隨大流,逃往河南歸順明主張浪。兩地百姓在聽說江東大軍準備撤離時,皆主動要求要跟隨江東大軍撤過黃河。

本來淩統、呂蒙兩支大軍早該撤過黃河的,只不過爲了貫徹張浪的愛民政策,這才耽誤了行程,掩護百姓一起撤離。

此時,呂蒙部隊所在的山頂上颳起呼呼大風,秋季的涼風本該讓人神清氣爽,可此時的江東軍個個都握緊了手中的兵器,因爲過於緊張的緣故,手上已經捏出了汗水。

呂蒙正觀察司馬懿大軍的動靜,眼睛直視牧野方向的遠處,一動不動。此時卻聽斥候來報:“回稟將軍,司馬懿大軍已經追上來了,離我軍不出三十里。”

果然,站的更高,看得更遠,其實早在那名斥候前來報信時,呂蒙就已經看到了遠處的沙塵滾滾。顯然,那就是司馬懿的大軍。正浩蕩向這邊衝了過來。

應該只是先頭部隊,不過數量應該還是極爲龐大,眼睛所及之處,淨是沙塵飛揚。遠處的天際線,已經被一層層沙塵所遮蔽。

呂蒙真起身來,對身後的士兵大喝道:“兄弟們。司馬懿的大軍已經到了。現在,我要問大家一個問題。”

本來都是處於緊張狀態的江東士兵,在呂蒙這突如其來的一說下,倒有些蒙了,甚至有的士兵在想,將軍莫不是被嚇傻了吧。

雖然各人想法不同,可他們的反應都是一致的,所有江東士兵將目光聚焦到呂蒙身上,期待着他所說的問題。

只聽呂蒙問道:“兄弟們,我們爲何而戰?我們自黃河南,打到北岸,又是所爲何事?”

與剛纔的納悶不同,現在所有的江東士兵開始議論紛紛,交頭接耳。小聲議論着些什麼。大致還是在想呂蒙所提出的問題。

這一戰,不是簡單的攻防戰,呂蒙的目的很簡單,只要拖住了司馬懿的大軍即可,要想憑藉手上這點兵力戰勝司馬懿的大軍,那簡直是癡人說夢而已。

所以,這一仗,最重要的不是人手,不是兵器,在對方着兩樣東西都zhan有絕對優勢的時候,那我們打的是什麼?士氣!一支部隊最重要的就是士氣!而呂蒙此刻所做的就是在提起江東士兵們的士氣。面對這樣強大的對手,何嘗不心慌。即使是呂蒙,恐怕此刻也是在心裡打鼓吧?

江東將士雖然都在議論,可是沒有一個人站上來說話,這不免讓呂蒙有些失望,這也難怪,畢竟古代人的思想比較遲緩,忽然,呂蒙身邊的副將站出來大喝道:“呂將軍問的好,我們爲何而戰?爲的是天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曰子,不再受戰亂之苦。從南到北只爲殺了天下人都得而誅之的曹賊!”

“很好!那我再問你們,此刻我們是爲何而戰?”

那名副將轉身望着尚在撤離中的百姓,眼神中透露出無限的感慨:“我們是爲天下的百姓而戰,這些百姓願意隨我軍撤離,乃民心所向,我們此戰則是爲民心而戰。爲百姓對我們的信任而戰。”

“不錯!”呂蒙手指着那批正在撤離的百姓:“林將軍說的對,我們是爲了民心而戰,爲了那羣相信我們的百姓而戰。”

這一切?當然不會是巧合,與副將的對話,是呂蒙一早就安排好的。此刻江東士兵的情緒開始出現變化,由剛纔的緊張,轉爲現在的興奮。甚至有的士兵已經有發狂的跡象,脫掉自己的戰袍。一副要與司馬懿大軍拼命的樣子。

這正是呂蒙想要的效果,見已經達到了目的,還不肯就手。煽風點火道:“兄弟們,我們流血是爲天下百姓而流,我們流的值得。現在,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們面對的對手不是一般的強悍,據斥候來報,這批大軍的人數至少在十萬以上,也就是說比我們的人馬多出數倍。你們怕不怕?”

副將率先帶頭道:“不怕!”

山坡各處的江東士兵似乎燃起了燎原之火,吶喊之聲,震天響起:“不怕…………”雖然喊的不是很整齊,不過,這聲勢的確達到了呂蒙所預料的效果。

“我們現在戰鬥的對手已經在向我們逼近,爲了身後的百姓,爲了天下的安定,我們應該怎麼做?”呂蒙的話幾乎是用吼出來的,山上的每個江東將士都感受到了內心深處已經開始燃起了熊熊烈焰。

震天之正聲,再次響起:“殺!殺!殺!……”

;

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二十四章 論治國第十四章 北伐跳板(下)第十章 二進長安第十八章 揮軍西進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三章 上天是公平的嗎第十五章 英雄隕滅第六章 昌盧之戰(一)第三章 大喬第八章 坐下和談(二)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十四章 北伐跳板(下)第二十七章 血戰大李莊(一)第三十章 馬謖第十五章 威震徐州第三十五章 挑逗第十三章 兵行險地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一)第二十九章第四章第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十四章 焦尾琴第七章 張郃VS太史慈(上)第八章 汜水關下第十三章 小沛初戰第七章 張郃VS太史慈(上)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十七章 落魄英雄第十七章 巴丘爭奪戰(二)第十三章 北伐跳板(上)第二章 淮河戰役第十章 一身是膽(上)第十七章 援軍的到達(三)第十一章 暗會劉備第十六章 穎水絕堤第二十三章 決斷第九章 無中生有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四)第十二章 移駕弘農第十五章 絕計第二十九章 太史慈VS夏侯淵第二章 蛟龍歸海(二)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十二章 欲加之罪第二十四章 計圖南疆第三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十三章 決斷第二十二章 英雄絕唱第十四章 攻防戰第四章 強者對話第九章 英雄本“色”第二十五章 千里追蹤第一章 風雨會中州第二十一章 生死一線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二章 謀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二十二章 英雄絕唱第二十四章 急逞洛陽第二十七章 血戰大李莊(一)第二十三章 三國大戰第一章 流星風暴第二十一章 生死一線第一章 兵臨歷下城第八章 月下陰謀第十五章 英雄隕滅第十八章 援軍的達到(四)第二十五章 計擒夏侯淵第三十三章 徐晃第十九章 巴丘攻防戰(四)第三十一章 送於不送第二十二章 計誘第十七章 和親第三十章 洛陽血戰第六章 千月寨第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四)第十八章 默然消魂第八章 汜水關下第三十二章 故人韓山第十五章 深夜之變(一)第十四章 兵行南海第十三章 敗走滎陽第二十四章 諸葛亮第十四章 他想造反?第七章 形勢大變第四八章 灰飛煙滅第十七章 再絕穎水(上)第四十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十三章 相思如潮第二十五章 長信宮燈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十一章 徐州之危第四四章第十九章 西蜀危機第三十章 暗藏危機第二章 陷陣營(上)第二十章 患得患失第三章 宿願得償第二章 致命的邂逅(二)
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二十四章 論治國第十四章 北伐跳板(下)第十章 二進長安第十八章 揮軍西進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三章 上天是公平的嗎第十五章 英雄隕滅第六章 昌盧之戰(一)第三章 大喬第八章 坐下和談(二)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十四章 北伐跳板(下)第二十七章 血戰大李莊(一)第三十章 馬謖第十五章 威震徐州第三十五章 挑逗第十三章 兵行險地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一)第二十九章第四章第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十四章 焦尾琴第七章 張郃VS太史慈(上)第八章 汜水關下第十三章 小沛初戰第七章 張郃VS太史慈(上)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十七章 落魄英雄第十七章 巴丘爭奪戰(二)第十三章 北伐跳板(上)第二章 淮河戰役第十章 一身是膽(上)第十七章 援軍的到達(三)第十一章 暗會劉備第十六章 穎水絕堤第二十三章 決斷第九章 無中生有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四)第十二章 移駕弘農第十五章 絕計第二十九章 太史慈VS夏侯淵第二章 蛟龍歸海(二)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十二章 欲加之罪第二十四章 計圖南疆第三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十三章 決斷第二十二章 英雄絕唱第十四章 攻防戰第四章 強者對話第九章 英雄本“色”第二十五章 千里追蹤第一章 風雨會中州第二十一章 生死一線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二章 謀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二十二章 英雄絕唱第二十四章 急逞洛陽第二十七章 血戰大李莊(一)第二十三章 三國大戰第一章 流星風暴第二十一章 生死一線第一章 兵臨歷下城第八章 月下陰謀第十五章 英雄隕滅第十八章 援軍的達到(四)第二十五章 計擒夏侯淵第三十三章 徐晃第十九章 巴丘攻防戰(四)第三十一章 送於不送第二十二章 計誘第十七章 和親第三十章 洛陽血戰第六章 千月寨第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四)第十八章 默然消魂第八章 汜水關下第三十二章 故人韓山第十五章 深夜之變(一)第十四章 兵行南海第十三章 敗走滎陽第二十四章 諸葛亮第十四章 他想造反?第七章 形勢大變第四八章 灰飛煙滅第十七章 再絕穎水(上)第四十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十三章 相思如潮第二十五章 長信宮燈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十一章 徐州之危第四四章第十九章 西蜀危機第三十章 暗藏危機第二章 陷陣營(上)第二十章 患得患失第三章 宿願得償第二章 致命的邂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