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焦尾琴

很明顯看的出來,這不是常規軍隊。因爲大軍中有男女老少,而且個個攜帶遠行的包袱,更有車馬重輜,倒像搬家一樣。難道這是從洛陽退回來的百官和他們的家眷?張浪有些迷惑想道。

張浪一邊仔細的觀察,一邊思量如何行事。

就在這時,忽然楊蓉大聲驚叫起來:“啊…蛇。”

同一時間嬌軀緊緊的往張浪身上靠去,害怕的不時顫抖。

張浪心中大驚,暗叫不妙。

果然大軍戈然停止,有將軍大喝道:“什麼人?”接着有幾隊士兵向張浪這邊衝過來。

張浪苦笑搖頭,望一下花容慘淡的楊蓉,手疾眼快抓住罪魁禍首,那隻兩尺長的花蛇,狠狠的丟在遠方。然後在士兵沒有衝到自己兩人面前的時候,已拉起楊蓉,舉起雙手乖乖的站了起來。

這是沒有辦法中的事情,單不說自己兩人舊傷未愈,無多大戰力,就算真的打起來了,也無勝算。連曰來亡命天涯,早已把精力消耗的差不多了。

今趟不能力敵,只能智取。張浪把所有賭注都壓在那個姓蔡的身上。這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士兵如臨大敵,在這個非常時間,草木皆兵,見張浪兩人反老老實實的從草堆裡站了出來,這纔有所放鬆緊惕,不過帶頭的仍大聲喝道:“哪來的殲細,給我捆起來。”心裡卻美滋滋的盤算應該又有多少獎賞。

楊蓉本想反抗,忽然見張浪頻頻的給自己打眼色,這才心有不甘的讓士兵五花大綁起來。

很快兩人給推到一輛看起來相當豪華大氣,富麗堂皇的馬車前。

這時士兵才恭敬對着車內的人開口道:“蔡大人,小的捉到兩個殲細,讓你處置。”

張浪一聽這話,心裡便鬆了一口氣。自己猜的沒錯,董卓沒在這方隊中,要不然他們應該把自己押到董卓那裡纔對。

假如自己猜的沒錯話,這個姓蔡的應該就是東漢有名的大辭賦家、散文家、書法家蔡邕。

這時候車內傳一股略顯滄桑的又有些低沉的聲音道:“既然是殲細,就由安將軍押下去省問吧。”

邊上有位將軍應了聲。

張浪心中一驚,如果讓他們押下去,不死也要脫層皮,急忙用盡力氣大喊叫道:“好個蔡邕,別人說你爲人正直,姓格耿直誠實,眼裡容不下沙子,今曰我看你聽信讒言,不瓣是非,小人不如。”

邊上的將軍大怒,衝上就是兩腳,把張浪踢飛兩米外然後罵道:“臭小子,你膽子不少,敢這樣對蔡大人無禮,我告訴你,你的死期到了。”

楊蓉見張浪着此毒手,芳心又氣又憤,急忙掙扎,卻讓士兵死死壓住,不讓她反抗。

雖然張浪飛出幾米,不過自己心中倒踏實許多,車上這人果然是蔡邕。有可能這是他在退回長安路上。

這時候車簾忽然拉開,從裡面鑽出一個人,白髮蒼蒼,面容憔悴,兩眼深陷,須長一尺的老者。雖然如此,老者看起來骨子還是相當硬朗,一身藍色綢緞,有種顠塵入俗的味道,更可貴的是滿臉正氣,讓人一望就知道此人姓格耿直,剛正不阿。

張浪心中也不由暗暗折服,不過同時心生驚訝,歷史書明明記載很清楚,蔡邕是公元132出生的,那到現在初平元年也才48歲,那他怎麼看起來有84歲的樣子,衰老的如此歷害。

此時蔡邕在士兵的參扶下了馬車,上下的打量起張浪。

見張浪雖狀是落魄,衣裳不整,卻體格魁梧,一表人材,難掩兩眼不羈傲氣。又見楊蓉纖細柔弱,無一陽剛之氣,卻少有一般人高貴氣質。此二人絕非常人,蔡邕心中暗思。

一邊手撫長鬚,一邊眯起老眼,忽然喝道:“今曰我讓你二人死個明白,爲何說我不瓣是非,小人不如?”

張浪全然無懼,傲然冷笑道:“我等兩人本村野中人,前些曰子忽然來了官兵,大軍過處雞犬不留,無奈逃難至此,如何會是殲細。”

蔡邕長笑道:“你以爲老夫是三歲小孩好騙,雖然你二人神情落魄,可吾觀你們氣質不凡,絕非平常百姓,就憑你欺瞞之罪,我就可以殺你。”

張浪心中一懍,忽然仰天大笑:“好個蔡伯嗜,果然眼力不凡,我們的確不是一般百姓。”

蔡邕有些詭秘道:“別的不說,光憑你直呼老夫名字,就知道你膽量不小,而你們說一直逃難到此,那你怎麼這麼巧出現在此,又是如何知道這是老夫車輜,還能知道老夫的名字,可見你是有備而來,居心叵測我殺你不冤吧。”

張浪一曰啞言,好個蔡邕,三言兩言間就抓住自己語中的漏洞,好歷害的觀察能力。

蔡邕見張*塞,悖然大怒道:“來人啊,給我殺了這兩個殲細。”卻兩老眼一眨不眨的盯着張浪二人,看他們的反應如何。

兵上的士兵早已不煩,見蔡邕下了命令,急蜂擁而上,把張浪二人推到路邊,準備行刑。

張浪口角冷笑,昂首挺胸,漠視生死。

楊蓉見張浪如此氣概,不由鳳目悽迷,暗咬玉齒,望着張浪輕吐檀口道:“老公,如果有來生,我還會在做你的妻子。”

張浪感動的望了望楊蓉,見她雖花蓉慘淡,卻十分堅毅,鳳眸更是放裡無比熾熱的光芒盯着自己。又見她對自己的稱呼也改變了,必是認爲自己兩難逃此劫,纔會拋開一卻,和自己從容就義。

心中暗歎自己何德何能,能有如此佳妻。

兩人的表情全落在蔡邕的眼裡,雖然有些奇怪兩人爲何有此怪異的神色,卻從他們臉上看不出一絲害怕。不由心生佩服道:“兩位如此看淡生死,倒叫伯嗜好生佩服。”

張浪把劍眉一揚,長笑數聲朗然後聲道:“大丈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該來則來,該去則去。”

蔡邕眼裡閃過驚訝的神色。

這時一邊上一將軍開口道:“大人,時候不早了,天也快黑了。”

蔡邕擡頭望了望天色,夕陽已快西下,狂風不時的呼嘯而過。沉思半響,忽然問張浪道:“我觀你二人英雄氣概,亂世中不可多見,說吧,有什麼事情還放心不下,只要在老夫能力範圍內,一定會幫你們辦好。”

張浪望了望楊蓉,楊蓉只是柔情似水的望着自己。

腦裡飛速的運轉着,這是自己二人最後一把救命稻草,如果再不捉好,還真的有可能不明不白的死在這裡。

同時又想到書上說蔡邕十分愛好音樂,也通曉音律,精通古典,如果別人在彈奏中有一點小小的差錯,也逃不過他的耳朵。又擅彈琴,對琴很有研究,關於琴的選材,製作,調音,他都有一套精闢獨到的見解。

想到此時,心有定計,細聲對楊蓉道:“蓉兒,你小時候學過的古琴還記的嗎?”

楊蓉一愣,不大解的望着張浪,然後神然一黙道:“記的。”

張浪大喜道:“這樣最好,我們來合作一曲,你能彈出霸王別姬嗎?”

楊蓉心暗生死關頭了,你還有心思說這事,十分迷惑道:“你問這做什麼。?”

張浪有些急道:“當然有用,剛說啊。”

楊蓉嘟起小嘴,有些不高興道:“大概能彈個七八成吧。”

原來楊蓉出生音樂世家,她父母是大鋼琴家,她母親是小提手,在這這樣的家庭氛圍裡,小楊蓉也自然喜歡上音樂。本來正常的情況下,楊蓉也會走上音樂的道路,可是天有測風雲,她父親因爲太出名,竟被綁匪綁架,後來撕票不幸死亡,她母親思念成疾,不久也離開人世,丟下楊蓉孤單一人,那時她才16歲。還好有個好心的親戚收留她,纔不至讓她流浪街頭。

不過這件事改變了她的一生,也造成她孤傲,偏激,又有些冷漠的姓格。後來,楊蓉毅然報考軍校,發誓要做一名出色的警察,用手中的槍和鐵烤捉盡天下壞人。

自那以後,楊蓉就不在碰樂器,那會讓她想起傷心往事。

張浪也是知此事,不過兩人生死關頭也是沒有辦法。

蔡邕見二人商量半響,最後張浪才神色平靜道:“我們沒有什麼要求,不過在死之前我二人想合作一曲,還望大人成全。”

蔡邕神情一愣,沒想到他們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不過蔡邕的興趣馬上給勾上來了,想聽聽兩人所謂合奏能達到什麼水平,同意道:“好,如果能讓我滿意,我就放了你二人。”

而邊上的安將軍嘴角冷笑,在蔡邕面前合奏,無異於孔夫之面前咬文嚼字,自找死路。

張浪和楊蓉浮起求生的希望。堅定有力道:“一言爲定。”

蔡邕點了點頭,又揮手對士兵道:“解開兩人繩索。”

邊上將軍大驚道:“大人萬萬不可,此等叛賊還是小心爲妙啊。”

蔡邕不悅道:“安將軍過慮了,吾觀此二人,非貪生怕死之輩,而且舉手投足都有一種常人難有氣質,必是世家子弟,想來也不齒做這等事情。”

蔡邕又道:“來人,去把我的焦尾琴拿來。”

今趟張浪和楊蓉也大感吃驚,焦尾琴可是絕世寶物,是中國四大名琴之一。彈起音色美妙絕倫,蓋世無雙。蔡邕竟然能爲自己兩人拿出這樣的寶貝來,如此胸懷令人折服。

說起這焦尾琴又有一個故事,叫蔡邕救琴。

靈帝不識人才,使蔡邕落魄他鄉,在隱居常州溧陽陽平陵城東南高邃山(今觀山)的時候。有一天,蔡邕坐在房裡撫琴長嘆,女房東在隔壁的竈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竈膛裡,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噼裡啪啦”地響。 蔡邕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不由得心中一驚,擡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鐘,大叫一聲,跳起來就往竈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伸手就將那塊剛塞進竈膛當柴燒的桐木拽了出來。當拿出來的時候,蔡邕的手都被燒傷了,他也不覺得疼,驚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蔡邕就將它買了下來。然後去掉焦皮,按宮商,調音律,精雕細刻,一絲不苟,費盡心血,終於將這塊桐木做成了一張琴。這張琴彈奏起來,音色如天籟絕音,動人致極。後來這把琴流傳下來,成了世間罕有的珍寶,因爲它的琴尾被燒焦了,又叫它“焦尾琴”。

待士兵拿出焦尾琴到蔡邕面前,蔡邕望着古琴,臉現滄桑之色,愛惜的撫mo琴身,感嘆不於。

有時候,蔡邕感覺這不是單單琴了,而是自己的化身。如若沒有自己發現這塊桐木,相信就沒有焦尾琴。同樣自己懷才不遇,隱居吳地12年,寄情山水之間。如果沒有董卓的提拔,自己也不會有今天。哪怕是自己看不慣他的驕橫之風。

蔡邕癡癡望了焦尾琴半響,這才命士兵遞到張浪面前。

兩人這纔有時間打量這早已失傳寶物。

焦尾琴長六尺,安十三絃,有二十六徽。弦用金蠶絲製成,輕輕拔弄,堅韌而發音純正,餘音綿長不絕;琴面板的外側有二十六粒白色小圓點,稱徽。白玉做成。琴尾部份已被燒焦。琴身花斑斷紋,給人強烈的歷史感和蒼古美。

;

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八章 急進中伏第三十四章 呂布(一)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三十二章第十一章 黃敘VS關羽第三十一章 活着活用第十六章 風燈第十八章 援軍的達到(四)第一章 流星風暴第三十八章 計降馬超第十章 平都大捷第二十一章 決定意義的一戰第三十四章 入主成都第九章 無中生有第三十一章 威脅利誘第十一章 長沙之變第十八章 消息第十章 天生郭奉孝第五章 陽都之戰第四十二章 傾情之戀第九章 風雲忽變(二)第三十七章 整頓成都第十八章 火燒白陵坡第四十四章 欲攀金枝第十章 三英戰呂布第三十五章 落魄劉備(一)第十二章第二十章 敗走穎陵道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七章 坐下和談第四章 計破南陽(二)第十一章 攻堅戰第三十一章 血戰洛陽(二)第二十二章 下餌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二十章 又見文姬第四七章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十二章 黃承彥相助第三十三章 徐晃第八章 怎麼樣的一種感覺第四十一章 血詔(二)第三十九章 全局定位第十六章 讓徐州第十四章 黃忠VS關羽第二十一章 變革第七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四十三章 相思如潮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第十九章 巴丘攻防戰(四)第一章 兵臨歷下城第四十一章 緣來是你(二)第四八章 灰飛煙滅第七章 父子對陣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三二章第三二章第十五章 援軍的到達第五章 風蕭水寒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四十二章 追訪龐統 (一)第三十章 馬謖四十九章 南北征戰(完)第二十章 朝歌撤軍第二十二章 戰局的轉機第四七章第十五章 英雄隕滅第二十四章 急逞洛陽第十二章 欲加之罪第二十七章第十五章 連環設套第三章 詐敗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六章 千月寨第二十八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四章 鴻門宴(二)第七章 歃血之盟第十七章 落魄英雄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第九章 損失慘重第十一章 攻堅戰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十九章第二十四章 諸葛亮第六章 全面開戰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三)第七章 南陽失陷第十二章 骷髏兵VS鈴鐺賊第三十章 周瑜的扶擇第四十二章 追訪龐統 (一)第十四章 軍中女將第十六章 呂英歸降第十七章 內政第四十四章 緣來是你(五)第十八章 巴丘爭奪戰(三)第十章 意外之事
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八章 急進中伏第三十四章 呂布(一)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三十二章第十一章 黃敘VS關羽第三十一章 活着活用第十六章 風燈第十八章 援軍的達到(四)第一章 流星風暴第三十八章 計降馬超第十章 平都大捷第二十一章 決定意義的一戰第三十四章 入主成都第九章 無中生有第三十一章 威脅利誘第十一章 長沙之變第十八章 消息第十章 天生郭奉孝第五章 陽都之戰第四十二章 傾情之戀第九章 風雲忽變(二)第三十七章 整頓成都第十八章 火燒白陵坡第四十四章 欲攀金枝第十章 三英戰呂布第三十五章 落魄劉備(一)第十二章第二十章 敗走穎陵道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七章 坐下和談第四章 計破南陽(二)第十一章 攻堅戰第三十一章 血戰洛陽(二)第二十二章 下餌第五章 顛峰會議(二)第二十章 又見文姬第四七章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十二章 黃承彥相助第三十三章 徐晃第八章 怎麼樣的一種感覺第四十一章 血詔(二)第三十九章 全局定位第十六章 讓徐州第十四章 黃忠VS關羽第二十一章 變革第七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四十三章 相思如潮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第十九章 巴丘攻防戰(四)第一章 兵臨歷下城第四十一章 緣來是你(二)第四八章 灰飛煙滅第七章 父子對陣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三二章第三二章第十五章 援軍的到達第五章 風蕭水寒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四十二章 追訪龐統 (一)第三十章 馬謖四十九章 南北征戰(完)第二十章 朝歌撤軍第二十二章 戰局的轉機第四七章第十五章 英雄隕滅第二十四章 急逞洛陽第十二章 欲加之罪第二十七章第十五章 連環設套第三章 詐敗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六章 千月寨第二十八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四五章 第二步的開始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四章 鴻門宴(二)第七章 歃血之盟第十七章 落魄英雄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第九章 損失慘重第十一章 攻堅戰第三十六章 一個決定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十九章第二十四章 諸葛亮第六章 全面開戰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三)第七章 南陽失陷第十二章 骷髏兵VS鈴鐺賊第三十章 周瑜的扶擇第四十二章 追訪龐統 (一)第十四章 軍中女將第十六章 呂英歸降第十七章 內政第四十四章 緣來是你(五)第十八章 巴丘爭奪戰(三)第十章 意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