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奔襲洛陽

而司馬懿眼見曹軍一個個躺下,本來已經想放棄的司馬懿,見呂蒙又開始出現體力不濟的跡象,更是鐵了心要將其拿下。

沒有司馬懿的命令,一時間,沒有人敢上前與呂蒙對戰,此時的呂蒙恐怕是一個普通的曹軍都能取其姓命,而沒有司馬懿的軍令,呂蒙又頑強抵抗,還真拿他沒辦法,倒是江東士兵的數量卻在銳減,本來數千人的部隊,打到現在剩下還不到一千人。

司馬懿臉上開始露出一絲微笑,在他的眼裡,呂蒙此時已經體力透支過度,不出半個時辰必定會倒下,爲了保證其姓命,連軍醫都叫到了自己的身邊。準備隨時等呂蒙倒下之後,便上前急救。

司馬懿正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盤,呂蒙已經開始出現昏昏欲睡的感覺了,顯然是支撐不住了,正於此時,只聽身後的山坡上,響起了一另一陣喊殺之聲。

那便是淩統所帶領的部隊。

衝下山來,曹軍的多數士兵已經在和呂蒙的拉鋸戰中消耗了不少體力,而此時遇上士氣高昂,以逸待勞的江東軍的另一支部隊,卻是有些吃不消。被淩統的部隊,打得退下來不少。

一個意外,打破了司馬懿的全盤計劃,淩統騎馬衝了過來,什麼也不顧,只管向呂蒙所在的地方纔衝了過去。

身後的部隊卻與曹軍戰成了一團,此時,正在大軍中的于禁當然知道淩統是爲救呂蒙而來,也知道司馬懿志在活捉此人,他又怎能讓淩統將呂蒙救走呢?

揮舞着手中方天畫戟出了出去,淩統在馬上,而且武藝也比于禁要高上許多,藉着戰馬衝刺過去的衝力,一個照面便砍斷了于禁手中方天畫戟。

于禁仍不放棄,既然不是淩統的對手,那當然也不能讓其將呂蒙救走,拿起手中已經摺爲兩段的戟衝向呂蒙,想趁其疲憊之際將其拿下。

按理說呂蒙現在應該不是于禁的對手纔是,但于禁衝到呂蒙身前時,卻見呂蒙一動不動,本想上前將其捉住,不過,爲了保險起見,他還是決定先將呂蒙打成重傷再將其拿下。

可惜,他的想法是對的,不過,遇上呂蒙這樣不按常理出牌的對手可就不管用了,若是不出手的話憑藉呂蒙殘留的那點意識,恐怕還未等淩統殺至身前時便倒下了。而他等的就是此刻,讓于禁攻擊他。

于禁大叫着將手中的斷戟向呂蒙刺了過去,傷在左肩,呂蒙吃疼險些就要倒了下去,就在此時,呂蒙後退一步,左手死死抓住于禁手中斷戟,綁在右手上的方天畫戟從右至左而橫掃過來,朝于禁砸去。

看呂蒙的架勢和力道似乎想要其姓命,于禁舉起左手想擋住呂蒙的攻擊,可是呂蒙的目的卻不是要他的命,方天畫戟在橫掃的過程中稍稍改變了方向,向于禁的腿上砸去。

“咔……”一聲清脆的骨骼斷裂聲響起,于禁大叫着向地上倒去,而呂蒙此時也達到了自己的極限,隨着倒了下去。

已經衝將過來的淩統立刻便打開了曹軍對呂蒙、于禁兩人形成的包圍圈,身手的親衛亦是勇猛異常,護送着淩統將呂蒙與于禁一併帶走。

此時,曹軍卻不敢再動,淩統左手死命的抓住于禁的脖子,右手則緊握着手中梨花刀架在於禁的脖子上,一瘸一拐的向後退去。

此時,已經犧牲了這麼多曹軍了,司馬懿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他們,否則他會去沒辦法向曹艹交差。心一橫:“全軍聽令,無論生死,一定不能放走一個江東的人。”

司馬懿雖然這麼說,但于禁始終還在淩統手上,一時,曹軍倒也不敢輕舉妄動。淩統帶領着部隊向上退去。當然不能從山下的狹長小道中通過,那樣會讓曹軍有機可趁。

眼見淩統等人已經撤到了半山腰的地方,司馬懿也管不了這麼多了,若是放走了他們,那自己便有危險了。

“給我殺!無論是誰格殺勿論!”這句話就清晰明瞭多了。

曹軍士兵一時憤然而起,剛纔礙於司馬懿的軍令,不敢拿呂蒙怎樣,才讓其殺了這麼多兄弟,現在,司馬懿已經發話了。曹軍士兵滿腔的仇恨瞬間激發。

淩統命部隊全速後撤,眼見不遠處的曹軍已經衝殺上來,他也沒有放棄手中的于禁,而是命部隊將其擡了回去,傷員在前撤退,淩統則留下與部隊一同抵抗曹軍。

司馬懿正準備往山上去時,卻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可是,已經晚了一步,淩統自衝殺下來時,山上的部隊已經在開始準備了,此時已經準備了反擊。

只見淩統部隊,不與曹軍糾纏,迅速解決了糾纏的敵人後,轉身向山上逃去,淩統部隊很快便和曹軍大部隊拉開了十幾米的距離,而在淩統幾其部隊衝到山頂只後,只見山上又一撥人馬出現。

高舉起手的梨花刀,望着正衝殺上來的曹軍,忽然一聲大喝:“放!”

“隆隆……”一塊塊石頭隨着淩統的一聲令下,從山上滾了下來,加上呂蒙之前準備的滾石,數已千計的滾石,硬是將曹軍砸了回去。

而狹長山道中的曹軍死的更慘,江東軍將石頭從山頂上滾了下去,狹長的山道中便無處可避,被活活砸死在內。

即便形勢發生逆轉,淩統也絕不戀戰,見護送呂蒙等人的部隊已經上船後,淩統才帶領部隊迅速的撤離了這處山坡。

度河戰鬥最後中以和局告終。這一局誰也沒有勝。雙方都是輸家。

司馬懿率領大軍追到黃河邊時,淩統已經率領部隊坐上了小船,在河中央飄蕩,而且於禁還被江東軍捉走了。

在張浪的安排下,淩統、呂蒙度過黃河後,便在駐守在黃河邊上,駐軍官渡!

再說洛陽周瑜與夏侯淵也已經開始有僵持狀態進階到開始有些摩擦。

還沒等休息好,留下呂蒙於官渡後,淩統便率一萬人馬馬不停蹄,由官度出發向洛陽而去,黃河北岸的司馬懿也在加急行軍,接到曹艹之命,率領所部人馬支援洛陽。

;

第十九章 宴會(一)第十六章 援軍的到達(二)第三十三章 上天是公平的嗎第二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四十三章 造訪龐統(二)第十九章第二十八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四十章 伏擊第二十五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三十七章 整頓成都第二十一章 糧草之戰(2)第三十一章 活着活用第二十二章 計誘第十五章 援軍的到達第十七章 招榜貼文第二章 錯綜複雜第三章 從新定位第一章 致命的邂逅第九章 英雄本“色”第二十九章 大小喬第二十一章 決定意義的一戰第十六章 風燈第三章 大喬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四)第二十五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上)第二十八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三十四章 徐晃(二)第二十一章 落花有意第十九章 援軍的到達(五)第二十七章第十六章 風燈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第十二章 安勤山攻防戰(一)第四十章 伏擊第四章 計破南陽(二)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 上天是公平的嗎第十二章 火燒洛陽第二十五章 南疆大亂第十章 反擊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十一章 攻堅戰第三章 計破南陽(一)第三十六章 平定成都第二十四章 無題第一章 風雨會中州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進退難擇第十章 三英戰呂布第十四章 焦尾琴第十九章 小試身手第二十一章 糧草之戰(2)第三章 穎上之戰第三十章 呂氏家族第二十五章 典韋VS許褚第二十八章第二章 陷陣營(上)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二十二章 三見文姬第二章 陷陣營(下)第四十章 伏擊第三十六章 落魄劉備(二)第二十三章 忠義徐晃第二十二章 揮師西進第二十七章 離間計(二)第十章(二) 黃敘揚威第十四章 兵行南海第十五章 絕計第二十五章 南疆大亂第五章 陽都之戰第二十一章 決定意義的一戰第二十五章 刁秀兒第六章 算無遺算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六章 離間計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二十章 主動出擊第十八章 夜襲張飛營第二十六章 兩面夾擊第十章 意外之事第三十一章 夜訪蔡邕(一)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六章 盱眙第五章 細陽之戰第二十一章 變革第三十五章 窮途末路(二)第三十九章 劉備病逝第三章 計破南陽(一)第四章 處心積慮第六章 算無遺算第二章 驕兵之計第二十九章 敗退第二十一章 糧草之戰(2)第四七章第二十三章 三國大戰第一章 太史子義第三十章 馬謖第十章 意外之事
第十九章 宴會(一)第十六章 援軍的到達(二)第三十三章 上天是公平的嗎第二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四十三章 造訪龐統(二)第十九章第二十八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四十章 伏擊第二十五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三十七章 整頓成都第二十一章 糧草之戰(2)第三十一章 活着活用第二十二章 計誘第十五章 援軍的到達第十七章 招榜貼文第二章 錯綜複雜第三章 從新定位第一章 致命的邂逅第九章 英雄本“色”第二十九章 大小喬第二十一章 決定意義的一戰第十六章 風燈第三章 大喬第十四章 連番鬥智(四)第二十五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上)第二十八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三十四章 徐晃(二)第二十一章 落花有意第十九章 援軍的到達(五)第二十七章第十六章 風燈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第十二章 安勤山攻防戰(一)第四十章 伏擊第四章 計破南陽(二)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 上天是公平的嗎第十二章 火燒洛陽第二十五章 南疆大亂第十章 反擊第二十八章 吳中四姓第十一章 攻堅戰第三章 計破南陽(一)第三十六章 平定成都第二十四章 無題第一章 風雨會中州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進退難擇第十章 三英戰呂布第十四章 焦尾琴第十九章 小試身手第二十一章 糧草之戰(2)第三章 穎上之戰第三十章 呂氏家族第二十五章 典韋VS許褚第二十八章第二章 陷陣營(上)第二十八章 陣法對峙第二十二章 三見文姬第二章 陷陣營(下)第四十章 伏擊第三十六章 落魄劉備(二)第二十三章 忠義徐晃第二十二章 揮師西進第二十七章 離間計(二)第十章(二) 黃敘揚威第十四章 兵行南海第十五章 絕計第二十五章 南疆大亂第五章 陽都之戰第二十一章 決定意義的一戰第二十五章 刁秀兒第六章 算無遺算第十五章 蔡文姬第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六章 離間計第三十九章 如果意外?第二十章 主動出擊第十八章 夜襲張飛營第二十六章 兩面夾擊第十章 意外之事第三十一章 夜訪蔡邕(一)第四章 趙雲VS夏侯惇第六章 盱眙第五章 細陽之戰第二十一章 變革第三十五章 窮途末路(二)第三十九章 劉備病逝第三章 計破南陽(一)第四章 處心積慮第六章 算無遺算第二章 驕兵之計第二十九章 敗退第二十一章 糧草之戰(2)第四七章第二十三章 三國大戰第一章 太史子義第三十章 馬謖第十章 意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