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飲酒作樂

幽州節度使府內,張允伸、何弘敬、王紹懿三鎮節度使齊聚一堂。三人皆是四十歲上下,久居高位自有一副威嚴。居於首位的便是范陽節度使張允伸,瘦肖的臉上透露着剛毅,雙目有神的掃視這廳中的二人。

“張兄,今日喚我二人前來不知所謂何事?”高大魁梧身軀配以下顎一縷美須,尤襯成德節度使王紹懿的威儀。

居於右首位的魏博節度使何弘敬卻未有王紹懿那般直接,而是輕聲對王紹懿道:“賢弟勿要急躁,今日張兄相邀我二人前來必定有所差遣,你又何必急於一時?”

“呵呵!還是何賢弟甚爲穩重,紹懿你這鐵牛可要多向弘敬學習纔是!”張允伸輕聲笑着一指王紹懿,繼而笑而勸慰道。

王紹懿瞥了一眼何弘敬,隨後甕聲甕氣的道:“張兄這是將小弟逼上絕路,弘敬兄這份千年不變的樣子小弟可是學不來!若是真如弘敬兄這般,那小弟還是你口中所言的鐵牛嗎?”

張允伸見王紹懿還是那般夯氣,於是便臉色一正道:“好了,今日邀二位賢弟前來,實則是因爲愚兄得到消息,朝廷欲要派兵討伐我等!”

啪!

張允伸話音剛落,王紹懿一掌排在桌案上怒喝道:“他奶奶的,我等還未有動兵渡河,這李渼小兒竟然已然動手!”

張允伸未有作答,而是將目光落在了何弘敬的身上。對於何弘敬此人張允伸一直很是欣賞,遠比鐵牛王紹懿要沉穩機智很多,因此此刻他很想聽一聽何弘敬的看法。而此刻何弘敬把玩着手中的琉璃珠,眼中露出驚異之色詢問道:“此消息可靠否?爲何小弟一直未有耳聞?”

“此消息千真萬確,至於二位賢弟未有耳聞,是因此次討伐之事也不過三日。而此次領兵將帥如今已經秘密到了東都,不日便領兵渡河兵發河北!”張允伸用肯定的語氣迴應何弘敬。

即便張允伸如此篤定的迴應,但是何弘敬仍舊甚是疑惑:“既然朝廷欲要討伐我等,爲何黃河以南未見有兵馬調動?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何弘敬的話也讓一旁的王紹懿心生疑惑,思忖這若是朝廷發兵討伐他們,定會集結各州道兵馬。而如今隱入河南之地的探子,卻未有發覺朝廷有調兵的跡象。這倒是與張允伸的說法有些相左,因此這不得不讓人感到疑惑不解。

見何弘敬與王紹懿二人面露疑惑之色,張允伸搖了搖頭沉聲道:“起初愚兄也覺得甚不合理,朝廷兵馬至今未見有任何調動跡象。但是京畿道已然暗中集結了五萬兵馬,這確實一個不爭的事實!”

“張兄之意是,朝廷欲要以京畿道五萬兵馬討伐我等?”何弘敬陡然停止轉動手中的琉璃珠,繼而神色驚異的看向張允伸。

見張允伸鄭重的點了點頭,何弘敬不禁眉頭緊鎖詢問道:“敢問張兄,此次主帥是何人?”

“如今的少傅、刑部尚書陳浩!”

“陳浩?就是那個被譽爲大唐第一才子的陳浩?哈哈哈!一介文官竟然擔任主帥,如今朝廷當真是無人矣!”王紹懿聽說此次領兵的是陳浩不禁大笑起來,心道如今朝廷當真無良將可派,竟然任命一介文官擔任主帥。

對於王紹懿的輕視之言,張允伸也甚爲認同的不屑道:“這戰場之上可不是文人舞文弄墨之地,他陳浩不過是一介文臣竟揚言五萬大軍平定河北,莫不是當我河朔三鎮三十萬大軍是紙糊的不成!?今日愚兄邀請二位賢弟前來,只是爲了知會二位一聲罷了。至於該如何應對朝廷的五萬蝦兵蟹將,可任由二位賢弟部署!”

之後張允伸在府內大擺夜宴盛情款待二人,一場歌舞昇平之景在節度使府內上演着。但是席間何弘敬卻一直飲食無味,他可不認爲此次朝廷所派兵馬是蝦兵蟹將。對於陳浩之名他也略有耳聞,能夠受到張議潮重視的人又豈會庸碌無爲,如今朝廷親派陳浩擔任掃北主帥絕對不是無的放矢。他身爲魏博節度使統轄六州位於黃河之邊,若是陳浩領兵而來勢必先取魏博六州,因此他需要回去好好部署一番。

……

而再反觀東都洛陽的陳浩,除了閒在府中飲酒作樂,就是出外與洛陽舊識談經論道,絲毫未有大戰前夕的緊張氣氛。十日之期轉瞬即過,當高駢領着京畿道衆將官共赴帥帳商議出兵之時,卻發現陳浩並不在帥帳內。只是在桌案上留下一張紙條,言明商討軍事再推遲十日。陳浩的這番行爲讓一直深信於他的衆將官,心中多數產生些許埋怨。甚至有人在私下裡,奚落陳浩因爲懼怕河朔三鎮而一直遲遲不敢發兵。

即便一直對陳浩深信不疑的高駢,此刻心中也有些惴惴然,他實在不明白陳浩到底在等什麼。若是再等上十日,那就距離頒旨之期相隔一月之久。所謂兵者,詭道也,出其不意方爲上策。如今將發兵之期拖至一月之久,豈不是給予敵人應對的機會嗎。

也正因爲陳浩這般荒誕的舉措,讓關中各州道節度使對陳浩鄙夷的同時,也對朝廷用人不當而感到可笑。一時之間更讓這些不服朝廷管制的節度使,對朝廷的政令漸漸的有了公然牴觸的趨勢。與此同時,朝中本就對陳浩頗有微詞的一衆大臣,紛紛上奏章彈劾陳浩貽誤戰機,斥責陳浩矇蔽聖恩有欺君之罪。如雪花般的奏章堆滿了整個御書案,李渼頭疼的翻閱着每一份奏章。尤其當李渼看到盧匡與令狐綯的奏章時,更是氣急之下將奏章扔在了地上。這幾日朝堂之上皆是彈劾陳浩,這讓身爲皇帝的李渼也很是爲難。雖然他相信陳浩此舉定是另有深意,但是他也很想知道這到底是爲了什麼。一更。-- by:89|10054311 --

第66章 搏骨通筋第37章 河南三族第91章 答應娶我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90章 班師回朝第30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5章 手足之痛第541章 驚退敵軍第49章 調虎離山第5章 高漲米價第47章 太子少傅第26章 你好直接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40章 一張借據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14章 獅子雪第87章 醉仙樓第72章 代節度使第12章 凌空屠刀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63章 江陵岳家第29章 一起到白頭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25章 兄弟生隙第65章 斯文掃地第33章 一個故事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12章 凌空屠刀第57章 三國來朝第86章 金銀動道心第27章 坐而論禪第67章 屍橫遍野第99章 緣由如斯第43章 一縷煙火第83章 親自操刀第65章 不得好死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87章 醉仙樓第13章 美女救男第4章 一條瘋狗第39章 公費旅遊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23章 你是何人第52章 聽風觀月第22章 東宮秘事第24章 長安路窄第2章 真僞名冊第63章 科舉取士第7章 義結金蘭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79章 一時情急第82章 佛道之論第34章 立下字據第4章 薊州疑雲第79章 您終於來了第13章 美女救男第15章 小人何時告退第76章 東方耳浩第25章 兄弟生隙第43章 一縷煙火第93章 美女苦追易成天第9章 打的就是你第33章 一個故事第11章 抽絲剝繭第40章 金蔓蘿花第27章 淚人相見第16章 誰是你妹妹第8章 雪上加霜第41章 甕中之鱉第63章 可有大魚第93章 慶婚第543章 狂風暴雨第94章 風雲乍起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29章 方形月光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64章 充當說客第72章 代節度使第13章 美女救男第4章 魏謨呈論第84章 一杯茶而已第75章 誰的提議第43章 這酒有問題第45章 請君入甕第44章 金蟬脫殼第41章 姓老名跌第44章 朝堂三問第32章 宮廷驚變第79章 一時情急第31章 妙心聖手第70章 面頰有痣第35章 以假亂真第538章 再次攻城第68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誰算計了誰第54章 養虎爲患第90章 閨房驚變
第66章 搏骨通筋第37章 河南三族第91章 答應娶我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90章 班師回朝第30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5章 手足之痛第541章 驚退敵軍第49章 調虎離山第5章 高漲米價第47章 太子少傅第26章 你好直接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40章 一張借據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529章 局中因與果(五)第14章 獅子雪第87章 醉仙樓第72章 代節度使第12章 凌空屠刀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63章 江陵岳家第29章 一起到白頭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25章 兄弟生隙第65章 斯文掃地第33章 一個故事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12章 凌空屠刀第57章 三國來朝第86章 金銀動道心第27章 坐而論禪第67章 屍橫遍野第99章 緣由如斯第43章 一縷煙火第83章 親自操刀第65章 不得好死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87章 醉仙樓第13章 美女救男第4章 一條瘋狗第39章 公費旅遊第573章 沒有理由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23章 你是何人第52章 聽風觀月第22章 東宮秘事第24章 長安路窄第2章 真僞名冊第63章 科舉取士第7章 義結金蘭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79章 一時情急第82章 佛道之論第34章 立下字據第4章 薊州疑雲第79章 您終於來了第13章 美女救男第15章 小人何時告退第76章 東方耳浩第25章 兄弟生隙第43章 一縷煙火第93章 美女苦追易成天第9章 打的就是你第33章 一個故事第11章 抽絲剝繭第40章 金蔓蘿花第27章 淚人相見第16章 誰是你妹妹第8章 雪上加霜第41章 甕中之鱉第63章 可有大魚第93章 慶婚第543章 狂風暴雨第94章 風雲乍起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29章 方形月光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64章 充當說客第72章 代節度使第13章 美女救男第4章 魏謨呈論第84章 一杯茶而已第75章 誰的提議第43章 這酒有問題第45章 請君入甕第44章 金蟬脫殼第41章 姓老名跌第44章 朝堂三問第32章 宮廷驚變第79章 一時情急第31章 妙心聖手第70章 面頰有痣第35章 以假亂真第538章 再次攻城第68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誰算計了誰第54章 養虎爲患第90章 閨房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