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太子少傅

至於參與叛亂的崔式等人,李忱卻沒有那麼好寬容。雖然崔從已在亂軍之中被殺,但是崔式與一干崔家子弟仍舊活着,於是傳旨將以崔式爲首的一羣禍首斬首示衆,其餘人等皆流放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聖諭紛紛而下使得滿朝文武人人自危,曾經這些文武大臣大多數皆是與崔家有着聯繫,因此生怕李忱一怒之下將其一併問罪。

當然有懲處自然也有封賞,在此次平叛之中除了高崇文、柳公權二人功不可沒之外,李忱特意封賞了僕固俊。基於僕固俊生擒李凗與崔式二人,爲平叛立下豐功,故此李忱對僕固俊讚賞有加,封爲明威將軍。李忱覺得這還不夠,於是便予以僕固俊豐厚的賞賜。

僕固俊剛滿二十歲便已經官居從四品武職,可是讓不少人爲之豔羨。但是僕固俊雖是神情激動,但是卻並未有自滿,而是在看向陳浩之時眼中盡是感激之色,他知道如今的一切皆是陳浩所給予的。雖然如今與郡王府的門戶之間仍舊有些差距,但是僕固俊堅信,跟着陳浩身邊一定會得償所願。

見僕固俊激動的神色,於是露出會心的一笑。陳浩知道僕固俊雖是欽慕郡主高蘭芝,但是苦於身份懸殊常以此爲憾。因此陳浩纔會在當夜命令僕固俊捉拿敵首,如此一來待平叛之後定會得到宣宗李忱賞識,到時候加官進爵自然不在話下。僕固俊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立功機會,因此纔會異常的勇猛異常力冠三軍。

俗語有云君子有成人之美,陳浩覺得有必要好人做到底。想到這裡將目光瞥向一旁的高崇文,思忖待散朝之後得跟這位南平郡王商量一番。如今僕固俊已經官居四品,此等身份迎娶郡主高蘭芝雖然有些牽強,但是由他出面應該不成問題。

封賞完所有人之後,李忱當即冊封雍王李渼爲儲君,擇日入駐東宮。自此李渼由駐地藩王成了當朝太子,這讓以往跟隨前太子李凗的羣臣不禁爲之哀嘆。當初在幫助李凗對付李渼的事情上,他們或多或少的出了不少力。時至今日李渼一飛沖天,爲防止李渼發難,於是紛紛在思量往後該如何迎合這位新太子。

這時安靜的宣政殿上,李忱劇烈的咳嗽了幾聲,接着將目光落在了陳浩身上:“陳愛卿聽旨!”

陳浩聞聽此言不禁眉頭爲之微蹙,方纔幾人封賞皆是口諭,爲何到了他這就成了聖旨。這一微妙的變化,讓陳哈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於是鄭重的移步上前躬身一禮道:“微臣在!”

這時李忱手中緊緊的攥着汗巾,旋即微微打開垂目一瞥,潔白地汗巾之上已有點點殷紅。李忱無聲的合上雙目,揚手示意一旁的王公公宣旨。王公公施身一禮點頭稱是,隨後緩緩打開聖旨宣讀起來。陳浩在殿上聽得仔細,其聖旨的大致意思是在講述他這些年來的功績,如今又是平叛有功,於是特賜封他爲刑部尚書,另特封太子少傅。

這道旨意一出可是震驚了不少人,即便陳浩也是心頭爲之一怔。要說這刑部尚書一職,陳浩覺得倒是未有不妥。畢竟當初前往東都就職之時,李忱就曾有意委任他刑部尚書一職。但是這太子少傅一職卻是讓陳浩始料未及,這一職務雖然牽扯朝政甚少,只是掌奉太子以觀三公之道德而教諭,但是這從二品的品階卻是凌駕於三品宰輔之上。

陳浩震驚之餘將目光移到了,如今已是太子的李渼身上,見李渼此刻正一臉笑意的看着他,陳浩頓時心中明悟了許多。於是心中甚是無奈的微微訕笑,繼而恭敬尊呼:“微臣領旨,謝主隆恩!”

就這樣一切的事情皆以塵埃落定,李忱自此便不再過問朝政,遂將一切事情交予李渼處理。如今朝堂之上在清肅崔黨之後,已然使得朝堂官員銳減。雖然之後將外任的白敏中與魏謨召回朝中,但是此次銳減的空缺一時之間無法填補,於是陳浩便舉薦了當年與之結義的五人入京爲官。

如今朝廷之中崔黨亦不復存焉,使得整個朝廷上下一番清明。但是一支以令狐綯爲首的新興勢力,正在慢慢的在朝廷滋生蔓延。雖然李渼也很不喜歡令狐綯這個人,本應找個理由將其逐出朝堂,但是宣宗李忱卻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嚴明令狐綯乃是股肱之臣不可貶。這倒是讓李渼心中甚是鬱結之餘,但是卻對令狐綯無可奈何。不過陳浩在得知此事後,只是輕輕一笑未有多作言語。

秋風落葉入寒楓,添了秋意,多了幾分感觸。此刻他很想知道河西伊州的近況如何,因爲根據之前的消息,如今河西又有刀兵之爭。

在陳浩離開河西不久後,河西節度使張議潮便徵調各州兵將,隨後兵分三路準備一舉殲滅党項人與吐谷渾。一直以來河西四周環敵,西面有吐蕃佔去半個河西之外,北面有回鶻,南面有党項,東面則有吐谷渾。如今回鶻殘部已然陳浩收編,以確保北面得以安寧。於是張議潮便決定調集各州的兵馬,欲要將吐谷渾與黨項人所佔領的領土收復。

此次動兵張議潮志在必得,於是率領歸義軍殺向敵陣。作爲伊州的駐軍首領,屠狼所率領伊州兵將自然也在其中。三路大軍張議潮率領的歸義軍爲中路,屠狼所率領的伊州狼騎,與張淮深所率領的鐵甲軍分爲兩翼向敵軍深入。由於準備充分兵鋒勢如破竹,張議潮看着逐漸龜縮的敵軍倉皇逃竄,彷彿勝利就在眼前。然而讓張議潮始料未及的事情發生了,也正是因爲這件事情斷送了他的性命。一更。-- by:89|10054300 --

第66章 虛恭賦第55章 埋骨青山第533章 兵分三路第84章 誰惹你了第50章 局勢有變第549章 浮屍數萬第27章 快走,有埋伏第17章 整頓薊州第26章 紫金山下第97章 雙叉路口第13章 美女救男第53章 地坤堂第20章 非你不可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22章 東宮秘事第45章 帝心難測第34章 蠱毒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46章 不是一句空話第72章 借車駕一用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5章 高漲米價第72章 燃眉之急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23章 你是何人第75章 誰的提議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17章 諸位阻撓第45章 請君入甕第543章 狂風暴雨第33章 可笑至極第87章 醉仙樓第51章 所謂何意第84 靜水流深(2)第84 靜水流深(2)第63章 科舉取士第108章 說三道四第12章 凌空屠刀第87章 欽定駙馬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70章 誰爲難了誰第93章 慶婚第25章 難道這就是命第50章 御花盛宴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50章 御花盛宴第39章 可爲絕品第65章 冀州城下第564章 得與失第93章 塞翁失馬第20章 雍王病重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23章 真的好大第29章 東瀛獻寶第551章 早有安排第58章 飲酒作樂第13章 兇案疑雲第75章 誰的提議第13章 美女救男第33章 塵與埃(一)第550章 重申軍令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9章 掌嘴八百第13章 直奔河西第545章 分而化之第60章 等北風來第53章 爭議已起第33章 一個故事第48章 三件套第40章 清君側第36章 東宮密謀第9章 曲指探脈第75章 入木之迷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40章 一張借據第73章 玉石觀音第36章 廣陵散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14章 脣槍舌劍第89章 卿鳳齋第51章 所謂何意第78章 是對還是錯第25章 蕩平河湟談笑間第20章 雍王病重第12章 你敢陰我第49章 秋意甚濃第77章 喜歡一個人有錯嗎?第28章 陳浩,他不是人第99章 緣由如斯第87章 內亂已起第15章 落日黃昏第76章 東方耳浩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71章 衆人皆服第30章 奇怪的石頭
第66章 虛恭賦第55章 埋骨青山第533章 兵分三路第84章 誰惹你了第50章 局勢有變第549章 浮屍數萬第27章 快走,有埋伏第17章 整頓薊州第26章 紫金山下第97章 雙叉路口第13章 美女救男第53章 地坤堂第20章 非你不可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22章 東宮秘事第45章 帝心難測第34章 蠱毒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46章 不是一句空話第72章 借車駕一用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5章 高漲米價第72章 燃眉之急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23章 你是何人第75章 誰的提議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17章 諸位阻撓第45章 請君入甕第543章 狂風暴雨第33章 可笑至極第87章 醉仙樓第51章 所謂何意第84 靜水流深(2)第84 靜水流深(2)第63章 科舉取士第108章 說三道四第12章 凌空屠刀第87章 欽定駙馬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70章 誰爲難了誰第93章 慶婚第25章 難道這就是命第50章 御花盛宴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50章 御花盛宴第39章 可爲絕品第65章 冀州城下第564章 得與失第93章 塞翁失馬第20章 雍王病重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23章 真的好大第29章 東瀛獻寶第551章 早有安排第58章 飲酒作樂第13章 兇案疑雲第75章 誰的提議第13章 美女救男第33章 塵與埃(一)第550章 重申軍令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9章 掌嘴八百第13章 直奔河西第545章 分而化之第60章 等北風來第53章 爭議已起第33章 一個故事第48章 三件套第40章 清君側第36章 東宮密謀第9章 曲指探脈第75章 入木之迷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40章 一張借據第73章 玉石觀音第36章 廣陵散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14章 脣槍舌劍第89章 卿鳳齋第51章 所謂何意第78章 是對還是錯第25章 蕩平河湟談笑間第20章 雍王病重第12章 你敢陰我第49章 秋意甚濃第77章 喜歡一個人有錯嗎?第28章 陳浩,他不是人第99章 緣由如斯第87章 內亂已起第15章 落日黃昏第76章 東方耳浩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71章 衆人皆服第30章 奇怪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