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覺遠頓悟歸入定

看到這幾個人表情,四周的衆人也及時的反應過來,紛紛起匍匐於地口中誦佛。這可是得道成佛,而且是他們親眼看到一位得道高僧如何得道的。場中所有人呼啦一下全部跪下虔誠祈禱,連匿舍朗也不例外,所謂仙佛非凡人,即便是人間帝王也須得予以禮拜,更何況他一個小小的奚族首領。

此刻衆人內心早已被震驚所籠罩,待衆僧人護送覺遠法身回無名寺後,衆人才想起覺遠入定前反覆叨唸的那句話。而這句話又是出自何人之口?這時衆人才想起那個狂傲不羈的定北侯陳浩,這一刻衆人的思想開始變了,突然間覺得陳浩之所以狂傲不羈,那是因爲人家有那個本事!

一箭分神渡死門,雙子奪命定乾坤,此等神乎其技的箭術何人能會;輕言一語破天機,覺遠頓悟歸入定,此等妙理入微的真言何人能說?如此一來衆人紛紛私下傳播,傳言陳浩一語可點化高僧得道成佛。以訛傳訛在人羣之中蔓延,以至於不久之後陳浩的府上經常有僧人登門,煩的陳浩有種掌自己嘴巴的衝動,悔恨當日不該說了那麼一句隨口之言。

當侍衛前來詢問匿舍朗,是否將陳浩等人扣押之時,匿舍朗無奈的搖了搖頭,最後輕嘆道:“罷了!經此一事之後,即便本王想要處置他,也是難以堵住衆多悠悠之口!”

……

而一切事情的始作俑者陳浩,當日解決了會場之事後,簡單的與穆魯詩雅道了個別,便率領長風十八騎離開了弱水城。期間穆魯詩雅詢問及會場隱藏的震天雷時,陳浩卻是無語的大笑起來。穆魯詩雅甚是疑惑的予以詢問,不過得到的答案卻讓她哭笑不得。

原來會場之上根本就沒有什麼震天雷,這只不過是陳浩臨時起意,爲了震懾衆人編造了一個謊言罷了。震天雷初步成型也就那麼幾顆,爲了河朔三鎮早已經用完了。雖然鑄造起來也並非難事,但是陳浩沒有打算再多造下去。

震天雷並非冷兵器,待天下無兵事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種東西越是堆積越多就是一種隱藏的禍患,殊不知後世各國儲備核武器足以毀滅世界很多次,這些武器有用嗎?是威脅國家?是威脅人民?還是威脅自己?

況且陳浩心中也明白,他手上的震天雷配方遲早要供朝廷所用,如今他已經聽到了朝廷的一些聲音。之所以目前朝廷未有正面提及震天雷的事情,那是因爲他還沒有回京。若是他現在私自儲存大量震天雷,難免會被朝中宵小之輩詬病。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今日在會場之上之所以用震天雷震懾衆人,因爲他知道河北戰事天下驚聞,在河北的三聲巨響已經讓衆人心驚膽寒。因此只有利用人類對未知的敬畏與恐懼之心,才能夠震懾住場面。

今日陳浩一改平日裡的溫文爾雅,實則無意其實也算是有意爲之。奚族與契丹與北方一直不甚安分,如今藉着這個機會也算是打壓了兩族的銳氣。他要讓兩族衆人記住:比囂張?你們不行!比箭術?你們更是不行!

週轉一個多月之後,陳浩便回到的范陽境內。之所以如此緊急回到范陽,是因爲他途中一連收到兩份急報。一份是易成天的急報,信中言明近幾月久旱不雨,農作物已經大量枯死!官府所開鑿的溝渠本可以緩解旱情,卻不料各地官員陽奉陰違虛以委蛇,致使旱情日漸惡化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所謂久旱必蝗是相生相伴的,如今范陽九州已有四州發生蝗災,其餘五州也有兩州旱情嚴重。再有不到兩月就是收穫季節,如今卻發生了這般景象,可謂是天災不斷……

當初陳浩爲了儘快拿下河朔三鎮,曾經傳令軍隊每過一州一城必定開倉放糧。此舉既穩定了百姓,又可以對軍隊補給口糧。這項政策放在太平之世倒無甚隱患,但若是遇到天災人禍,勢必導致官府倉廩空虛無錢糧賑災。如今范陽已有六州旱情嚴重,但是卻沒有錢糧可以賑災。

另一份卻是林月媱送來的急報,永泰商號根植於范陽已有時日,近期卻發現各個糧米商號囤積米糧哄擡物價。林月瑤知道此事可能會影響范陽的動亂,於是已經暗中來到了范陽坐鎮,希望以永泰的實力穩固范陽的局勢。

陳浩接到這兩份急報之後,頓時臉色變得鐵青,腦中反覆的思考着此事其中的玄機。如果此事是天災也就罷了,倘若此事是有人故意惡化,那陳浩不得不說這背後之人果然夠狠辣的。

此舉不但利用天災哄擡物價囤積米糧,而且還利用了他當初北伐的應急政策。如此一來百姓流離失所那他陳浩就是千古罪人,到那時他北伐之功也會平添一抹污點。不過如今不是考慮深層陰謀的時候,緩解旱情賑災纔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期間易成天已經以陳浩的名義,向朝廷請示了賑災的事情,李渼得知此事之後甚爲重視,於是經過朝廷商討之後,李渼爲防令狐綯與盧匡二人掣肘此事,於是將此事交予戶部侍郎裴泰督辦。

由於白敏中老邁已經退出了朝堂,整個朝堂除了魏謨已經無人可派。如今陳浩鎮守范陽,朝堂上李渼能夠說話的也只有魏謨一人。若是派魏謨前去賑災,不知何時才能回京,因此李渼將此事交由戶部侍郎裴泰督辦賑災一事。陳浩得到這個消息頓時安定了不少,暗自思量,第一批朝廷的賑災錢糧可緩解災情,屆時等永泰籌集糧食涌入范陽,以低價售於百姓,到那時災情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待到緩過手來,他倒要看一看是何人在背後搗鬼。一更。-- by:89|10054370 --

第17章 有事我擔着第43章 中秋佳節第82章 佛道之論第36章 一子落下兩處皆明第27章 淚人相見第22章 血染一片豔陽紅第27章 殿前質問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22章 送客第75章 入木之迷第565章 有人送禮第51章 所謂何意第45章 帝心難測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15章 低調奢華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87章 欽定駙馬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104 無人可破第49章 君子所爲第76章 艱難抉擇第548章 赤臂vs長風第26章 紫金山下第560章 誰算計了誰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41章 姓老名跌第64章 不好意思第545章 分而化之第32章 離奇死亡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東宮密謀第30章 暗流已起第60章 等北風來第94章 埋葬屈辱第17章 有事我擔着第37章 東宮招拒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40章 花花太歲第556章 南詔的舉動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31章 深夜對話第77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章 初見端倪第69章 校場比武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32章 滿庭芳第99章 終究不如你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28章 陳浩,他不是人第70章 又有何難第40章 一張借據第84章 風雲各起第19章 月夜寧靜第28章 風中的銀杏樹第93章 慶婚第96章 千年一嘆第89章 卿鳳齋第91章 坐而論兵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54章 養虎爲患第10章 溺水女屍第5章 手足之痛第1章 是真相嗎第78章 辭官回鄉第40章 花花太歲第78章 何爲才子第26章 你好直接第9章 曲指探脈第79章 又一試探第43章 這酒有問題第91章 答應娶我第54章 風可觀,月可聽第41章 殺人越貨第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36章 魚躍龍門第109章 不要逼我第96章 一個信念第51章 深陷其中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68章 淡淡菊花香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21章 閨房勸佳人第72章 河北軍報第76章 睡得安穩嗎第22章 東宮秘事第107章 是個壞蛋第52章 聽風觀月第13章 浮生如夢第11章 真假小人第21章 洞中旖旎第88章 恕難從命第32章 宮廷驚變第565章 有人送禮第55章 掃北元帥第31章 妙心聖手第71章 成德四州第15章 落日黃昏第62章 承諾
第17章 有事我擔着第43章 中秋佳節第82章 佛道之論第36章 一子落下兩處皆明第27章 淚人相見第22章 血染一片豔陽紅第27章 殿前質問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22章 送客第75章 入木之迷第565章 有人送禮第51章 所謂何意第45章 帝心難測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15章 低調奢華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87章 欽定駙馬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104 無人可破第49章 君子所爲第76章 艱難抉擇第548章 赤臂vs長風第26章 紫金山下第560章 誰算計了誰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41章 姓老名跌第64章 不好意思第545章 分而化之第32章 離奇死亡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東宮密謀第30章 暗流已起第60章 等北風來第94章 埋葬屈辱第17章 有事我擔着第37章 東宮招拒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40章 花花太歲第556章 南詔的舉動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31章 深夜對話第77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章 初見端倪第69章 校場比武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32章 滿庭芳第99章 終究不如你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28章 陳浩,他不是人第70章 又有何難第40章 一張借據第84章 風雲各起第19章 月夜寧靜第28章 風中的銀杏樹第93章 慶婚第96章 千年一嘆第89章 卿鳳齋第91章 坐而論兵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54章 養虎爲患第10章 溺水女屍第5章 手足之痛第1章 是真相嗎第78章 辭官回鄉第40章 花花太歲第78章 何爲才子第26章 你好直接第9章 曲指探脈第79章 又一試探第43章 這酒有問題第91章 答應娶我第54章 風可觀,月可聽第41章 殺人越貨第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36章 魚躍龍門第109章 不要逼我第96章 一個信念第51章 深陷其中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68章 淡淡菊花香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21章 閨房勸佳人第72章 河北軍報第76章 睡得安穩嗎第22章 東宮秘事第107章 是個壞蛋第52章 聽風觀月第13章 浮生如夢第11章 真假小人第21章 洞中旖旎第88章 恕難從命第32章 宮廷驚變第565章 有人送禮第55章 掃北元帥第31章 妙心聖手第71章 成德四州第15章 落日黃昏第62章 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