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曲指探脈

玉面男子輕哼了兩聲甚是不屑的看向別處,然而眼神之中卻是多了幾份驚異。陳浩見此人一副傲慢不羈的態度,卻也不氣惱:“公主殿下,下官還需說下去否?”

嘶……

玉面男子雙目圓瞪的看了一眼陳浩,繼而失口疑惑道:“你……”

“微臣是如何知曉的?呵呵,能夠當衆呵斥雍王殿下同輩者,非是太子殿下便是二公主您了!”若非方纔二公主李瀧呵斥李渼,陳浩也不會斷定此人便是二公主。

同輩之中能對這位二皇子頤指氣使的也只有三人,一個是皇兄太子殿下,另外兩人便是萬壽公主與這二公主李瀧。陳浩知曉萬壽公主已經下嫁鄭家之子鄭顥,因此斷然不會閒來無事到此。太子李漼陳浩自然見過斷然不會是這番模樣,再則而言,陳浩與李漼勢同水火,又豈能屈駕扮一僕人前來學士府。

玉面男子一陣氣結之餘倍感失望,氣得一跺腳甚爲不甘的揭下嘴上一縷鬍鬚。略作整理之後,終於恢復當日御書房裡二公主的模樣。一旁的雍王李渼哈哈大笑起來:“皇姐此舉當真是班門弄斧,豈不知陳大人有目透求真之能?”

李渼的話倒是提醒了李瀧,於是來到陳浩近前巧笑倩目的歪着腦袋問:“都道陳浩陳長風才學過人,大唐才子無出其右,素有‘紙上蓮花綻放彩,驚眸一瞥繪香來’之奇能。本宮問你,可有其事?”

對於近日的傳聞陳浩也素有耳聞,雖說均是事實但卻給陳浩帶來無盡的煩惱。若不是他早而有言閉門謝客,否則他這府邸的門檻想必都會被這幫媒人給踏破了。陳浩躲在學士府邸之內略感稍安之際,卻不知有多少京城女子爲其翹首以盼,更無所顧忌的經常往還於學士府門前。

這些達官貴族之女之所以能夠得到了父母的默許,是因爲此事的源頭是陳浩陳長風。若是他人即便是才華冠絕大唐,也未必會讓這達官顯貴如此默許。對於他們而言女兒應該入宮爲妃嬪,其次也是嫁與門閥世家,對於有才華之人未必能入得他們的法眼。

即便是新科狀元也未必是必選的對象,方楓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陳浩對於這些達官貴族而言,卻是有着極大的誘惑力。小小年紀便已然身居高位,深的皇帝恩寵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對於這些陳浩只能一陣苦笑道:“公主殿下切不可聽坊間謠傳,下官豈能有此等本事!”

“哦?然而本宮卻信了又該如何?”李瀧抿了抿嘴似笑非笑的問。

陳浩知曉李瀧的意思,無非是讓他作畫而已,於是無奈搖頭稟道:“殿下莫要爲難下官……”

李瀧玉指對着陳浩說:“你與本宮之間乃是君臣,身爲臣子卻忤逆本宮之意,僅憑此罪便可將你問罪!”

“佳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若均如殿下所言輕而得之,又何論神來之筆?”陳浩對於李瀧這般以勢壓人很是反感,自己雖爲臣子但也絕非任由驅使。

“本宮今日特意駕臨你府上可謂是屈尊降貴,而你卻如此不識好歹,待本宮回宮定要父皇降罪於你!”

陳浩見二公主如此蠻橫無理竟然來了脾氣,於是濃眉微皺沉聲道:“臣乃臣子也是大唐翰林學士,並非畫師更非伶人!”

“你!……”李瀧沒想到陳浩會當衆反駁於他,一時間蛾眉倒蹙鳳眼圓睜,指着陳浩竟然語塞的說不出話來。

不知是受到嚴寒所知還是氣得不輕,隨後一跺腳羞憤道:“本宮就不信你書房中沒有私藏……”說着就要像後堂而去,一旁的陳昇見狀上前將李瀧攔下。對於陳昇而言雖然知曉眼前的女子是公主,但是少爺的書房一直是未經允許不得入內。

“讓開!”李瀧見一個小小的家僕竟然敢阻攔公主去路,更是羞怒異常嬌斥道。然而李瀧的呵斥並未使得陳昇挪動半分,依舊死死的站在遠處絲毫不讓。

李瀧見狀更是羞怒交加,繼而轉過身子看向陳浩怒極反笑道:“這便是陳大人府上的奴僕,卻是這般的不懂規矩?”

陳浩聞聽李瀧的言辭不禁眉頭一皺,繼而沉聲道:“殿下若要入書房查驗下官自不會妄加阻攔,陳昇前方引路請公主去書房……”得到了准許陳昇這才引着李瀧前往書房,李瀧瞥了一眼陳浩便冷哼一聲跟了上去。

待二人離去之後雍王李渼這才倍感歉意道:“皇姐性情直爽,還望陳大人莫要介意纔是!”李渼之所以這般說,是因爲他看的出陳浩此刻心生不悅之色。

陳浩乾笑了兩聲便直言道:“今日殿下屈臨寒舍不知所爲何事?”

見陳浩直入正題,李渼便知陳浩是想讓他儘快領皇姐離開此地,於是便尷尬笑道:“額……呵呵,本王聽聞陳浩大人不久便要離京任職,若要再與之相見怕是不易。當初於東宮與陳大人一面之緣後便心生交友之意,然其後陳大人便任命淮南道便失之交臂。之後卻又因……咳咳,時至今日已有近兩載之久,故此承陳大人尚在京城便不請自來……”

“承蒙殿下擡愛下官實爲惶恐,下官不過是草野之人又豈敢與殿下高攀?”陳浩一臉鄭重的謙遜道。

李渼一擺手親和一笑的反問道:“陳大人此言差矣,古語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本王與你君子之交又何必在意那些虛妄之物?”

陳浩見眼前這位十五歲左右的年輕王爺,心中頗多敬佩之意的同時也倍感惋惜。如此年紀便有如此氣度與機智,自然要比東宮那個心胸狹隘的太子要勝似百倍。然而可惜的是這個雍王卻是一個病秧子,觀其面色怕是餘日無多。

見陳浩沉默不語似做猶豫不決,李渼的眼神頓時灰暗了下來:“本王這幅身子自幼體弱多病,這十餘年來仿若成了藥罐子,如今本王病情越發的嚴重,想來也於人世間的時日無多了。本王雖受衆親關護卻無一摯友……”

李渼的話讓陳浩聽得一陣嘆息,他知道李渼此話並無隱瞞。作爲一個既無力皇儲之爭,又無權勢封地的皇子,衆人唯恐避之還來不及又豈會與其交友呢。也正因爲李渼體弱多病,故此皇帝李忱並未給予封地調任出京,並且關愛有加無微不至。因爲李忱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的病情,與其受京外受苦不如留在京城陪伴膝下。

“若殿下不嫌棄下官身份低微……”

“本王豈會嫌棄陳兄,自此以後你我二人便以兄弟相稱……”李渼喜不自禁的打斷陳浩的話,並起身來到陳浩近前遞上一杯酒,示意陳浩飲下杯中之酒。

見盛情難卻陳浩只得飲下杯中酒,然而陳浩卻不忘行禮推辭道:“殿下,這兄弟相稱使不得!”

方纔飲酒有些猛烈的李渼,由於酒力使得泛黃的臉上多了幾份血色。此時李渼卻佯怒道:“方纔陳兄飲下愚弟所斟之酒,既已證兄弟之誼!”

李渼的如此詭辯倒是讓陳浩不禁一樂,看着這個雍王從一開始就已經把自己算計在其中。也罷,多一個王爺朋友也不是吃虧的事情,即便這個王爺形同虛設。

許多年後陳浩當回憶往事之時,也曾經想起今日之事。他曾設想李渼若不是體弱多病無權無勢,那還會不會與他稱兄道弟呢?每每想到這裡,陳浩都會苦澀一笑沉默良久,直至最後這個答案在心中漸漸模糊……

李渼的話陳浩自然不會當真,於是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繼而轉移話題問及李渼的病情。李渼見陳浩對他的病情很是關心,頗爲感動之餘便悉數的講與陳浩聽。原來李渼所患之症乃是消渴症,所謂消渴症便是後世所說的糖尿病。對於此種病症陳浩也是頗感頭痛,此症大多是三十歲以上成人所患,少幼之齡卻極爲少見。

陳浩邊聽邊沉思不語,待李渼將病情說完之後陳浩便凝眉道:“殿下,可否讓下官曲指探脈?”

初聽此言李渼頗爲一愣,但隨後便釋然了,能夠在當年棋擂之上將混毒之法解析如此清晰,又豈會不通醫術之理?想到這裡便笑道:“那又何妨,陳兄請!”說着便捲起衣袖讓陳浩把脈權當應付。

陳浩曲指探其脈搏片刻之後,繼而面色凝重道:“殿下恕下官直言,御醫可是讓您減滋味,戒嗜慾,節喜怒……?”

“哦?陳兄竟然深通醫術!”李渼驚奇的看向陳浩,像是在看稀奇的物什一般。而讓李渼不知道的是,當初在太和縣若不是陳浩有意阻止,恐怕陳浩治癒‘天花’的神蹟又一次讓他名噪一時。

李渼短暫的驚奇之後便落寞一嘆:“此三戒已然伴隨本王十餘年,然病情卻未曾緩和,此等不治之症非人力所能抗衡,本王也不敢妄求……”

“殿下,肺、胃、腎,病機爲陰津虧耗燥熱偏盛,心境愁鬱內火自燃乃消症大病……”陳浩濃眉緊鎖沉聲的自言自語的叨唸着。

見陳浩愁眉不展李渼欲要勸解放棄,因爲十餘年來天下各類名醫何其之多,卻無一人可治得他這消渴之症,如今他已經不抱任何期望了。就在這時陳浩卻擡眼看向李渼,眼中盡帶笑意道:“即便如此,也並非不治之症……”一更。--by:89|10054157--

第35章 以假亂真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84章 風雲各起第11章 推理而已第45章 無話可說第39章 煙雲難散第72章 代節度使第32章 滿庭芳第69章 科舉已定第20章 書房議事第5章 初見端倪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3章 對簿公堂第39章 今夜有陰雨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12章 凌空屠刀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87章 三女相遇第68章 機會來了第28章 誰算計了誰第100章 推理案情第19章 丹書鐵券第67章 屍橫遍野第82章 祖傳之物第34章 立下字據第41章 殺人越貨第571章 邏些城下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41章 停杯橫箸第5章 名不虛傳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54章 風可觀,月可聽第19章 月夜寧靜第33章 可笑至極第85章 惜元來訪第81章 寧願我負天下人第568章 驚雷滾滾第52章 風波又起第63章 穆魯詩雅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74章 秋雨綿綿第54 上山打獵第5章 手足之痛第56章 烏紗成夜壺第26章 京城之夜第76章 艱難抉擇第24章 種高粱第85章 罪無可恕第2章 庭前賞月敘玄機第28章 嗜血棋子第76章 艱難抉擇第26章 京城之夜第94章 埋葬屈辱第57章 三國來朝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98章 段飛虎之死第7章 有人反水第8章 已無人證第48章 三件套第9章 掌嘴八百第26章 你好直接第51章 新皇登基第555章 往事如煙第20章 那一眼的傷痛第17章 寬衣解帶第3章 對簿公堂第1章 是真相嗎第12章 太和幕僚第72章 靜怡無聲第48章 河西驚變第39章 怎麼,你想謀反第23章 火燒繡樓第14章 獅子雪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18章 斬首第572章 一場豪賭第34章 立下字據第40章 清君側第17章 一指壓死馬第23章 真的好大第14章 撲朔迷離第76章 艱難抉擇第75章 入木之迷第2章 漸入圈套第43章 中秋佳節第2章 真僞名冊第38章 藏中之藏第31章 吃飯不給錢第32章 早露異端第51章 龍有逆鱗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71章 成德四州第17章 諸位阻撓第72章 燃眉之急第30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70章 又有何難第96章 一個信念第36章 一子落下兩處皆明第87章 獨樂寺第20章 豈能饒你
第35章 以假亂真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84章 風雲各起第11章 推理而已第45章 無話可說第39章 煙雲難散第72章 代節度使第32章 滿庭芳第69章 科舉已定第20章 書房議事第5章 初見端倪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3章 對簿公堂第39章 今夜有陰雨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12章 凌空屠刀第90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第87章 三女相遇第68章 機會來了第28章 誰算計了誰第100章 推理案情第19章 丹書鐵券第67章 屍橫遍野第82章 祖傳之物第34章 立下字據第41章 殺人越貨第571章 邏些城下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41章 停杯橫箸第5章 名不虛傳第75章 爲夫去殺人第54章 風可觀,月可聽第19章 月夜寧靜第33章 可笑至極第85章 惜元來訪第81章 寧願我負天下人第568章 驚雷滾滾第52章 風波又起第63章 穆魯詩雅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74章 秋雨綿綿第54 上山打獵第5章 手足之痛第56章 烏紗成夜壺第26章 京城之夜第76章 艱難抉擇第24章 種高粱第85章 罪無可恕第2章 庭前賞月敘玄機第28章 嗜血棋子第76章 艱難抉擇第26章 京城之夜第94章 埋葬屈辱第57章 三國來朝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98章 段飛虎之死第7章 有人反水第8章 已無人證第48章 三件套第9章 掌嘴八百第26章 你好直接第51章 新皇登基第555章 往事如煙第20章 那一眼的傷痛第17章 寬衣解帶第3章 對簿公堂第1章 是真相嗎第12章 太和幕僚第72章 靜怡無聲第48章 河西驚變第39章 怎麼,你想謀反第23章 火燒繡樓第14章 獅子雪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18章 斬首第572章 一場豪賭第34章 立下字據第40章 清君側第17章 一指壓死馬第23章 真的好大第14章 撲朔迷離第76章 艱難抉擇第75章 入木之迷第2章 漸入圈套第43章 中秋佳節第2章 真僞名冊第38章 藏中之藏第31章 吃飯不給錢第32章 早露異端第51章 龍有逆鱗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71章 成德四州第17章 諸位阻撓第72章 燃眉之急第30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70章 又有何難第96章 一個信念第36章 一子落下兩處皆明第87章 獨樂寺第20章 豈能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