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帝心難測

本就深受丹毒已深的李忱,此次更是因爲此事病情加重臥牀不起。人至晚年本應享受天倫之樂,最不願意看到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也不願意看到妻離子散。而如今太子李凗公然逼宮謀反,相濡以沫的晁妃卻也背叛於他,給李忱這位半百老人打擊不可謂不沉重。

三日以來李忱一直靜養在宮中未有上朝,對於此次叛亂的一干禍首也未有給出明確的處置。也正是因爲如此,才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尤其是崔氏一黨的衆位大臣更是終日不得安寢。宣宗李忱雖未有下達任何旨意,但是卻將一切事務交予陳浩處理。

對於李忱的這種安排陳浩沒有感到絲毫意外,反而對這個病入膏肓的宣宗很是敬佩。他也深知李忱此舉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試探,如今他平叛有功處理此事也在也在情理之中,但若是陳浩因此得意忘形玩弄權術定會招來李忱的猜忌。故而對此次謀逆衆人是寬大處理還是苛與重罰,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學問。

期間陳浩將假傳聖諭一事與宣宗李忱稟明,李忱聞聽此中緣由之後,非但未有怪罪於陳浩反而對其讚賞有加,若非陳浩物盡其用使之假傳聖諭,又豈能領兵及時的平叛。

原來在陳浩剛進京不久,便被李忱傳召至宮中。李忱爲了陳浩能夠無所顧慮的審查淮河決堤一案,於是便賜予令箭一枚便宜行事。而陳浩方便之餘更是方便,竟然將李忱所賜的令箭當做調兵的聖諭。也正是因爲如此,纔會有高崇文與柳公權領兵設伏平叛亂軍。

而陳浩之所以未有調集京城的其他兵將,是因爲陳浩深知崔從乃是兵部尚書,在京城各軍處經營多年,其軍中必定廣佈黨羽。因此若是調集京城兵將,無非是等於自取滅亡。

而若是調集京外諸軍,尚且不說能否及時抵達京城,就算能夠及時兵至京城,也會驚動崔式等人。屆時崔式等人定會有所防備,並且施以應對之策。到那時陳浩所有的佈局將會成了空殼,一切心血也將會付之東流。也正因爲如此,陳浩不得已纔會調集京城裡的高崇文與柳公權相助。

……

對於如何處理此次叛亂的一衆禍首,陳浩先是將崔式與一衆叛逆之人關押至天牢,又將李漼與晁妃禁足在宮中。待做完這一切,陳浩便置身事外將此事交於李渼處理。如今他不想功高震主,也不想李忱心中不安。況且此番平定叛亂的功勞,陳浩原本就打算留於李渼,否則當日夜晚也不會帶着李渼進宮面臨大敵。

崔黨一干人等見崔家兩大支柱一死一囚,於是便樹倒猢猻散紛紛站出來揭穿崔家兄弟的累累罪行。而其中最爲積極的當屬令狐綯,令狐綯見崔式一黨已然不復存焉,於是便終日惴惴不安,於是便主動前往學士府向陳浩投誠,並將崔式如何利用淮河工事陷害李渼,詳細的與陳浩講述。

爲了表示與崔黨劃清界限,令狐綯言之鑿鑿願意出面爲證。對於令狐綯這種曲意逢迎之人,陳浩是從內心就很是排斥。如今崔黨與太子已然大勢已去,雍王李渼的時代將要來臨。對於此前李渼涉嫌的淮河決堤一案,陳浩完全可以推到李漼與崔式等人的身上,這也是當初他爲了此案劍走偏鋒的原因。

但是這卻並非上上之策,雖然明知淮河決堤乃是崔黨對付李渼的一個陰謀,但是若無人招供的話,難免留下他人予以詬病李渼的契機。

如今令狐綯主動揭穿崔式與李漼的陰謀,倒是解決了陳浩一大顧慮。但是所謂有得必有失,本就未參與此次叛亂的令狐綯,如今積極的打擊崔黨可謂是將功補過,因此陳浩也就沒有理由將其逐出朝堂。

這三日裡李忱曾傳召李渼進宮伴駕,當李渼出得皇宮之後,便一臉陰沉地向學士府奔去。待李渼下得馬背來到府內,卻見陳浩在書房內閒雅的練着書法。

李渼見陳浩如此閒雅,陰鬱的深色稍悸許多,索性扔下馬鞭就勢坐在桌案旁,自顧的倒了一杯茶水,接着用略帶鬱悶的口氣道:“果然如陳兄所料,今日父皇問及太子叛亂一事,詢問本王有何見解?”

陳浩未有擡頭,筆勢也未有停頓,而是依舊神態如常的寫着字,過了片刻之後才輕聲自語:“既然如此應是好事,已然說明殿下深受聖上器重,又何必如此鬱結?”

李渼聞聽此言卻劍眉微皺,略帶無奈神色將茶水一飲而盡:“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又豈能視若無事?”

今日李忱將李渼傳召至宮中,詢問李渼對處置此次叛逆的看法。李渼當時給出的建議是:雖然李漼與晁妃犯下滔天大罪,但是罪魁禍首乃是崔式等人。李渼不僅替李漼與晁妃開脫,而且還請求李忱寬大處理,逝者已矣,不希望因此事而讓李忱白髮人送黑髮人。

李渼的這番體恤之意,讓暗自神傷的李忱心中多了幾分安慰。雖然宣宗李忱心中知曉李渼言不由心,但是能夠爲了他這個父親暫擱仇恨,讓李忱這個垂暮老人很是欣慰。最是無情帝王家,他李忱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因此能夠看到少有的仁慈,宣宗李忱已經心滿意足了。

而李渼之所以如此寬容,是因爲陳浩早有示意。李忱三日不上朝且將李渼傳至宮中,就已然說明他不忍處決李漼之意。但是又顧及李渼的情緒,畢竟此事關係到李渼生母梅妃之死與本人病痛纏身近十年,因此纔想聽一聽李渼的態度。宣宗李忱此舉也不失爲是對李渼的一種考驗,剛經歷親子逼宮的李忱,難免會對身邊的衆位皇子產生忌憚之心,而如今李渼就是最易忌憚的人選。因爲太子李漼有崔黨,而李渼有陳浩。人老了是格外看中皇權的,因此在李渼未有入住東宮之前,一切還是小心爲上。所以李渼在陳浩的示意下表現的越仁慈忠厚,越是深得宣宗李忱的心意。一更。-- by:89|10054298 --

第28章 嗜血棋子第79章 未勞何得第20章 以勢壓人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92章 天雷地火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嗎第8章 落雪無痕花墜淚第13章 兇案疑雲第50章 順利離開第43章 中秋佳節第39章 煙雲難散第91章 定北侯第12章 太和幕僚第52章 壽州現身第70章 又有何難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21章 裴泰之死第29章 一起到白頭第95章 將帥之別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57章 陳浩瘋了第47章 順利深入第82章 入宮作畫第41章 停杯橫箸第85章 罪無可恕第40章 金蔓蘿花第102章 奚王選婿第87章 醉仙樓第23章 真的好大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32章 宮廷驚變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63章 江陵岳家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嗎第94章 埋葬屈辱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35章 各有所意第8章 落雪無痕花墜淚第559章 順利會師第66章 雲嶽夢琪霞第17章 整頓薊州第28章 誰算計了誰第75章 誰的提議第62章 破冰絕路第39章 可爲絕品第12章 凌空屠刀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83章 親自操刀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21章 引至山中第13章 兇案疑雲第18章 思量再三第18章 六指縣令第533章 兵分三路第90章 何爲書法第55章 並非如此簡單第17章 兇手不是你第5章 初見端倪第571章 邏些城下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45章 帝心難測第89章 真的很無語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38章 兩位翰林第14章 脣槍舌劍第65章 賣功鬻名第76章 睡得安穩嗎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54章 風可觀,月可聽第1章 朝堂之論第51章 龍有逆鱗第92章 胸有天下第63章 可有大魚第7章 九醞春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561章 將計就計π第17章 寬衣解帶第79章 您終於來了第20章 雍王病重第98章 全是啞雷第51章 深陷其中第53章 地坤堂第68章 腹部有傷第23章 火燒繡樓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76章 白馬寺中太極門第2章 庭前賞月敘玄機第10章 傳旨太和第7章 有客登門第31章 妙心聖手第93章 美女苦追易成天第49章 秋意甚濃第41章 停杯橫箸
第28章 嗜血棋子第79章 未勞何得第20章 以勢壓人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92章 天雷地火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嗎第8章 落雪無痕花墜淚第13章 兇案疑雲第50章 順利離開第43章 中秋佳節第39章 煙雲難散第91章 定北侯第12章 太和幕僚第52章 壽州現身第70章 又有何難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21章 裴泰之死第29章 一起到白頭第95章 將帥之別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57章 陳浩瘋了第47章 順利深入第82章 入宮作畫第41章 停杯橫箸第85章 罪無可恕第40章 金蔓蘿花第102章 奚王選婿第87章 醉仙樓第23章 真的好大第47章 滿朝文武皆賭徒第32章 宮廷驚變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63章 江陵岳家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83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嗎第94章 埋葬屈辱第570章 沙州解危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35章 各有所意第8章 落雪無痕花墜淚第559章 順利會師第66章 雲嶽夢琪霞第17章 整頓薊州第28章 誰算計了誰第75章 誰的提議第62章 破冰絕路第39章 可爲絕品第12章 凌空屠刀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83章 親自操刀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21章 引至山中第13章 兇案疑雲第18章 思量再三第18章 六指縣令第533章 兵分三路第90章 何爲書法第55章 並非如此簡單第17章 兇手不是你第5章 初見端倪第571章 邏些城下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45章 帝心難測第89章 真的很無語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38章 兩位翰林第14章 脣槍舌劍第65章 賣功鬻名第76章 睡得安穩嗎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54章 風可觀,月可聽第1章 朝堂之論第51章 龍有逆鱗第92章 胸有天下第63章 可有大魚第7章 九醞春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561章 將計就計π第17章 寬衣解帶第79章 您終於來了第20章 雍王病重第98章 全是啞雷第51章 深陷其中第53章 地坤堂第68章 腹部有傷第23章 火燒繡樓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62章 入我太極門第76章 白馬寺中太極門第2章 庭前賞月敘玄機第10章 傳旨太和第7章 有客登門第31章 妙心聖手第93章 美女苦追易成天第49章 秋意甚濃第41章 停杯橫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