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出兵呂宋

趙銘與英國使者很快達成了共識結締盟約。

不過對於趙銘而言,這個盟約肯定只是暫時的,等東海鎮獲得南洋後,肯定要向西進入印度洋。

現在,東海鎮四面皆敵,爲了獲得英國人的支持,趙銘不得到不將印度讓給英國。

當然,印度現在其實是莫臥兒帝國的版圖,趙銘完全是慷他人之慨,對於自身並沒有損失,可以說相當的無恥。

這種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將別國的利益和版圖,許諾給它國,或是進行瓜分的行爲,讓趙銘一度找到了帝國列強的感覺,讓他感到一陣快感。

同時,他的內心也提前警惕,要是東海鎮不強大,中國不強大,那麼幾百年後,被瓜分的就是中國了。

趙銘絕對不允許,這種局面,再次出現。

當下,趙銘令顧炎武與英國使者商議,並簽訂詳細條約,要求英國人在印度洋上襲擊荷蘭人的商船,奪取荷蘭人在印度的據點。

英國人本就海盜出身,對於趙銘的要求自然應下,雙方愉快的簽訂條約,趙銘大方的送了英國人一些茶葉和瓷器,史密斯便離開臺灣,返回孟買。

在英國人離開後,趙銘一面繼續圍困熱遮蘭,一面進行攻擊棱堡的訓練。

~~~~~~

時間到一六五四年二月,熱遮蘭堡的荷蘭人,依然沒有投降的跡象,而由於荷蘭人和西班牙的騷擾,東海鎮在海上已經損失了多艘商船,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一時間,江東前往海外各條航線,都受到了荷蘭人的威脅。

西夷的戰艦,就像是海上的遊騎兵,襲擊着江東商船,令江東防不勝防。

相比於荷蘭和西班牙進行的破交戰,東海鎮南下的水師,取得的效果卻微乎其微。

這與雙方出海的船隻數目有關,江東每天都是十艘上百艘的商船,穿梭於前往遼東、朝鮮、日本、臺灣的航線上,荷蘭和西班牙的戰艦,很容易遇見江東商船,而東海鎮的戰艦,卻極少遇見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商船。

於此同時,從北面傳來的消息,在嶽樂的猛攻之下,謝遷部署於旅順之北的南關牆防線,北清軍攻破,旅順守軍被迫收縮至旅順堡,以及要塞周圍的幾座炮臺。

此前,遼東氣候寒冷,潑水成冰,清軍大炮屢次擊毀關牆,各夜東海鎮將士,用雜草石塊等物填充,然後淋上水,改天城牆又完好如初。

可是,隨着入春,天氣轉暖,東海鎮修復城牆,便得困難起來,南關牆最終被清軍突破,嶽樂率領大軍,兵臨旅順城下。

這便預示着,旅順附近的屯莊,將全部落入清軍之手,守軍只能老江東來進行補給。

雖然旅順堡是按照棱堡的樣式建造,不過畢竟不是真正的棱堡,所以當得知嶽樂突破南關牆,兵臨旅順堡,趙銘還是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三月間,在趙銘的催促下,華興公司趕製的臼炮,還有配套的開花彈,終於送到大員。

趙銘令人進行演練、試射後,衆多將領都極爲震驚,表示有此利器,攻下棱堡不在話下。

有見於此,趙銘終於集結傳隊,留下三千兵馬和十艘戰船,留守赤坎堡,配合近萬屯軍,繼續圍困熱遮蘭堡,而趙銘則率領一萬三千餘人,趁着漲潮,離開大員灣,浩浩蕩蕩的殺奔呂宋。

呂宋原本是明朝屬國,西班牙人到此後,滅掉呂宋,佔據了呂宋島。

在出徵之前,爲了能夠減少抵抗,趙銘便發佈檄文,聲討西班牙人,表示此次南征,是爲了恢復呂宋等被荷蘭和西班牙滅掉的國家,趕走西班牙,解救西班牙和荷蘭殖民統治下的百姓,結束西夷的殖民統治。

南洋諸多部落和國家,對於明朝和西夷,心中自然有一杆稱。

在西夷到來之前,衆多朝貢體系之內的國家和部落,並不擔心明朝干預他們的內政,強迫和壓迫他們,甚至朝貢還有錢拿。

西班牙和荷蘭人則不同,他們抵達南洋後,立時開始殺戮,攻滅國家,奴役和壓迫當地人。

這使得南洋諸多國家,對於荷蘭和西班牙,都保值警惕,甚至衝突不斷。

這次趙銘發佈檄文,傾東海鎮之力,出動戰艦百艘南征,得到消息的南洋各國,就算不響應,也保持觀望狀態,站在西夷一邊的,則幾乎不存在。

三月底,趙銘率領船隊離開大員,船隊並未直接撲向巴達維亞,而是航向距離臺灣較近的呂宋。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呂宋正好在臺灣和巴達維亞之間,躍過呂宋去打巴達維亞,不僅路途遙遠,而且還可能被呂宋的西班牙人切斷補給,甚至攻擊臺灣。

海面上,各艘戰艦升起滿帆,鎮海號旗艦上的水手們麻利的操縱着船帆,趙銘站在船樓上遠眺,前方一片蔚藍的大海,周圍各艘戰艦浩浩蕩蕩的破浪而行,留下一道道的尾跡,迎着太陽向南,甚爲壯觀。

趙銘站在船樓上,前面是海天相接,一望無際的大海,身邊是與他齊頭並進的戰船,他身處百艘戰艦之中,看着龐大的艦隊,遮蔽天空的船帆,心中不禁一陣激盪。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屬於大航海的時代,而有他在,這次必然不會錯過這個時代。

~~~~~~

南京,隆武朝廷的首都。

明清議和一年多,在滿清重新佈置徐州防線,整頓北方,鞏固滿清在北方的統治之時,隆武朝廷鞏固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也有了很大的進展。

在一年多的時間內,隆武將在軍中有巨大威望的堵胤錫排擠出了朝廷,自己親自掌控兵權,而後推行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隆武以皇帝名義,恩威並施,分化瓦解,高官重金收買,浙系中一部分將領,在高官厚爵的誘惑下,倒向了朝廷,使得隆武在削藩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中央政府權威加強,地方割據勢力,自然就難受,朱以海畢竟是儲君,不是皇帝,在與隆武的鬥爭之中便逐漸落了下風。

第800章騰蛟末路第959章大幹一場第265章福建危機第806章反漢同盟第130章路遇阻擊第491章黃海大戰中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624章城中內應第235章隆武帝欲離福京第775章關鍵的一張牌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279章進退兩難第一章煉獄模式第472章急往馳援第755章西清滅亡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823章上京第619章攻陷馬尼拉第963章王鐸效應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605章浙系帥臣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七章建奴追至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115章離別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710章兵鋒之盛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204章震動江浙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327章說服德川家下第十四章打了件裝備第755章西清滅亡第190章三路突進第1089章決戰前夜第322章前往日本第203章博洛慘死第272章爭奪福建第834章國資委第399章各自心思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676章就這家了第512章光復楚贛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976章川東義軍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180章浙江反攻第989章請喝茶第367章秦王風波第868章徐州城破第739章漢王震怒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146章何騰蛟堵胤錫第774章舉城而降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139章鄭芝龍會見清使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409章清軍突襲第488章兵力旅順第785章金陵春之陣(一)第568章新的殺手鐗第441章閣部醒醒第789章金陵春之陣(五)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1104章善政被阻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415章大破豪格第313章華興公司第888章緩兵之計第七十八章殲滅清軍小隊第173章黃大帥力戰而亡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443章收拾殘局第418章隆武至嶽州第300章光復福建第424章車營第四十五章李元胤太湖獻策第677章擇主而事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521章政變上第396章錫澄防線第196章追至城下第311章恢復海貿第199章開始攻擊第1069章仰光海戰(三)第228章誰急打誰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230章包圍滿達海第607章孫可望封王第149章多鐸退兵第521章政變上第865章至書招降第282章連江會戰第九十六章怎麼又是這廝第1103章視察大學
第800章騰蛟末路第959章大幹一場第265章福建危機第806章反漢同盟第130章路遇阻擊第491章黃海大戰中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624章城中內應第235章隆武帝欲離福京第775章關鍵的一張牌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279章進退兩難第一章煉獄模式第472章急往馳援第755章西清滅亡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823章上京第619章攻陷馬尼拉第963章王鐸效應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605章浙系帥臣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七章建奴追至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115章離別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710章兵鋒之盛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204章震動江浙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327章說服德川家下第十四章打了件裝備第755章西清滅亡第190章三路突進第1089章決戰前夜第322章前往日本第203章博洛慘死第272章爭奪福建第834章國資委第399章各自心思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676章就這家了第512章光復楚贛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976章川東義軍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180章浙江反攻第989章請喝茶第367章秦王風波第868章徐州城破第739章漢王震怒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146章何騰蛟堵胤錫第774章舉城而降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139章鄭芝龍會見清使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409章清軍突襲第488章兵力旅順第785章金陵春之陣(一)第568章新的殺手鐗第441章閣部醒醒第789章金陵春之陣(五)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1104章善政被阻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415章大破豪格第313章華興公司第888章緩兵之計第七十八章殲滅清軍小隊第173章黃大帥力戰而亡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443章收拾殘局第418章隆武至嶽州第300章光復福建第424章車營第四十五章李元胤太湖獻策第677章擇主而事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521章政變上第396章錫澄防線第196章追至城下第311章恢復海貿第199章開始攻擊第1069章仰光海戰(三)第228章誰急打誰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230章包圍滿達海第607章孫可望封王第149章多鐸退兵第521章政變上第865章至書招降第282章連江會戰第九十六章怎麼又是這廝第1103章視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