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

江夏。

“玄德公,請吧。”蔡瑁微笑着將調令交給了劉備,經過兩個月的活動,他終究還是奪回了兵權,雖然江夏的兵權沒有到了他手裡,被劉表交給了大公子劉琦,說起來,等於是將兵權從劉表左手倒到右手,但江夏三萬兵馬與其給劉備帶真不如交給劉琦,劉備威脅太大。

而劉備,被蔡瑁說動,放到南陽,擔任南陽太守,如果是三年前的南陽太守,那可真了不得,張繡憑着一個南陽就跟劉表對峙了近十年,但現在嗎,就算劉表爲了各種考慮,遷徙了不少百姓過去,但如今的南陽比起三年前來,連一成都比不上,兵馬也只給了三千,剩下的要劉備自己去想辦法。

劉備沒有理會蔡瑁,雙方在孟津的時候已經算是撕破了臉皮,將早已準備好的兵符拿出來,熱情的走到劉琦身前,放到劉琦手上:“備一直擔憂備離去後,誰來抵禦江東,如今見賢侄來此接掌江夏,備也就放心了。”

“叔父,小侄慚愧。”劉琦原本忐忑的心情,此刻見劉備如此熱情待自己,也放下了一些,接過兵符道:“小侄原本並不主張將叔父調離江夏,但北方曹、呂二賊虎視眈眈,縱觀父親帳下,也只有叔父可與之敵對,只能厚顏來此接替叔父,鎮守江夏。”

劉琦不願意來倒是真的,留在襄陽,他有繼承劉表之位的資格,如今來了江夏,等於是被流放出來,劉表年邁,說句不孝的話,如果有什麼三長兩短,按照立長不立幼的規矩,劉琦是有很大機會繼承劉表基業的,可惜卻被蔡瑁攛掇劉表將自己調到了江夏,等於變相的放棄了繼承權。

“你我分屬同宗,何來此言,賢侄可放心接管,若有需要,儘管告知於我。”劉備微笑着搖頭道。

“侄兒此來,倒是真有一事相求。”劉琦躬身道。

“哦?”劉備看了蔡瑁一眼,點頭道:“賢侄但說無妨。”

“小侄久在襄陽,不通軍務,身邊也無熟知兵事的大將,聽聞束縛手下人才濟濟,厚顏向束縛討一員上將,助我鎮守荊襄。”劉琦躬身道。

“大公子,我荊襄人才濟濟,文武兼備者不知凡幾,何須他求?”蔡瑁聞言,不禁一驚,這不是等於將江夏的軍權讓給劉備,更讓劉備有機會再帶一支兵馬去南陽拓荒嗎?劉備的勢力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增強不少。

“荊州諸將……唉~”劉琦看了蔡瑁一眼,搖了搖頭,沒有說話,蔡瑁率軍北上,荊州全憑劉磐抵禦江東,劉磐雖勇,但卻要鎮守長沙一帶,劉表身邊能算上親信的也只有大將王威可堪一用卻要鎮守襄陽,不可能給自己,劉琦向劉備求助,一來的確需要,二來也是爲了防止蔡家向江夏滲透。

不管怎麼說,劉備跟他,都算是一家親,而蔡瑁,不可能支持自己,這也算是爲自己將來拉一個外援,有了劉備支持,至少將來就算得不到荊州,也不至於被這些世家迫害。

“還請叔父答應。”劉琦躬身道。

“既然如此……”劉備眼中閃過一抹精光,扭頭看向帳外道:“陳到、關平!”

“末將在!”兩道身影進入大帳,向劉備躬身道。

“叔至乃我麾下大將,不在二弟與三弟之下。”劉備將陳到拉到近前,微笑道:“至於平兒,雖不及叔至,卻也盡得雲長真傳,無論武藝兵法,可爲輔助,有此二人協助賢侄,江夏當可固若金湯!”

“叔至、平兒,你二人留在江夏,協助大公子鎮守江夏。”劉表復又看向兩人道。

“末將領命!”陳到和關平躬身道。

雖然不是想象中的關張任何一個,不過劉備在荊襄也有段日子了,平日裡與劉琦交厚,對於陳到的本事,劉琦還是知道一些的,加上關平雖不如關羽,但一身本事,在荊襄少有敵手,見劉備竟然肯將此二人留下,劉琦也是鬆了口氣,當即躬身道:“多謝叔父厚愛。”

“賢侄哪裡話。”劉備搖搖頭笑道:“備還要趕往南陽赴任,天色已然不早,便先行告退了。”

“叔父慢走。”劉琦親自帶着陳到、關平將劉備三兄弟送出營寨,領了三千兵馬離去。

蔡瑁看了一眼陳到、關平,眉頭就沒鬆開過,這兩個哪一個不是劉備的死忠,自己本想在江夏安插一些人手的計劃,也只能無疾而終了,有這兩人在,自己安排過去的人就等着被排擠吧,要知道,這江夏的兵馬,可是跟了劉備不少時間,軍中將領本就親近劉備,如今劉備走了,但留下這兩將,跟留下劉備又有何區別?

見劉備很乾脆的離開,自己繼續待在這裡也沒有了意義,向劉琦拱了拱手之後,也不多言,直接帶人離開。

看着蔡瑁離去的方向,劉琦眼中閃過一抹冷芒。

另一邊,劉備帶着關張二將已經踏上前往南陽的路途。

“大哥,憑什麼?當初若非我們,這三萬大軍早就被困死在洛陽了,要沒有我們,孫權會退兵嗎?現在倒好,那劉表老兒過河拆橋,將我們放到南陽,什麼意思?”張飛不滿的看向劉備。

“翼德不可胡言!”劉備眉頭一皺,沉聲看向張飛道:“南陽乃荊州難面門戶,兄長將南陽託付於我,可見對我等重視和信任。”

“嘿,就三千兵馬,要事曹操或者呂布真的派兵過來,怎麼擋?”張飛冷哼一聲道。

“沒兵可以去招!”劉備看向北方,搖頭道:“如今曹呂爭雄北方,短時間內,怕是不會南顧,南陽雖然空虛,卻也正是如此,纔是我等大展身手之處,眼下當務之急,安定之後,要尋訪賢士相助。”

鹿門書院便建在南陽,劉備可沒忘記司馬朗當初的遺言,而且司馬朗一死,劉備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身邊連個商量事情的人都沒有,此番前往南陽,一來南陽空虛,世家南遷,人口凋零,卻也給了劉備一個大展宏圖的機會,他可沒忘了呂布是如何一步步起家的,呂布的發家史對劉備來說,同樣有着極大地啓發,他不會去像呂布那樣完全摒棄世家,但未嘗不能在此中找到一條中庸之道;而來他要尋訪賢士。

如今劉備野心雖然已經日趨成熟,但未來該如何走卻相當迷茫,他需要一個在大方向上能夠爲自己指明道路的賢士相助,呂布有賈詡、陳宮,曹操有荀家叔侄,荊州也有蒯氏兄弟,唯獨他劉備,漂泊半生,身邊除了一干猛將,像樣的謀士卻一個沒有。

“哦~”張飛點點頭,沒敢再反駁劉備,兄弟三人,帶着三千兵馬迅速的向南陽疾馳而去,留下漫天塵土飛揚。

襄陽,刺史府。

“叔父。”本該在長沙一帶的劉磐此時卻出現在劉表身邊,躬身道。

“走了?”劉表微微張開眼睛,看向劉磐,蒼老的臉上露出一抹倦容。

“走了。”劉磐點點頭:“大哥按照叔父吩咐,向劉備借了兩名將領,只是……”

說道最後,劉磐皺眉道:“如此一來,那江夏豈不還是屬於劉備?”

“若非如此,玄德心中,豈能不生芥蒂?”劉表搖了搖頭,看向窗外道:“蔡家與蒯家聯手,我需玄德爲外援,但那三萬兵馬,若留在玄德手中,蔡瑁豈肯甘休?讓琦兒過去,也算是安撫一下蔡家,他們越來越放肆了!”

“那……”劉磐點點頭,蔡瑁自回來之後,便開始瘋狂收攏襄陽、江陵一帶的兵權,雖然名義上,蔡瑁是荊州大都督,掌握兵馬大權,本無可厚非,但卻一點請示劉表的意思都沒有,他想幹什麼?

“叔父,侄兒不能久在襄陽,日久必會惹那蔡瑁生疑,不過侄兒願向叔父舉薦一人,此人武藝高強,箭法如神,雖已年邁,卻仍有萬夫不當之勇,若能有他護衛在側護衛,可保叔父無憂。”劉磐躬身道。

“可是你那師傅,當年追隨秦老大人的黃忠黃漢升?”劉表看向劉磐道。

“叔父還記得他?”劉磐眼中閃過一抹喜色道。

“如何不記得?當年其勇,怕是不在那關張二將之下,便是那呂布,若能年輕十歲,未必沒有一戰之力,只是此人已然年邁,一老卒爾,如何擔當重任?”劉表搖搖頭,若黃忠再年輕十歲,這等猛將,他自然願意用,奈何如今黃忠,已是一介老卒,劉表安敢將自身安全交於他?

“黃老將軍雖然年邁,但一手刀法頗爲厲害,尤其是箭術,放眼天下,便是那呂布都未必能及,叔父就算不用,讓他跟在叔父身邊,關鍵時刻,或許能有奇效也說不定。”劉磐連忙道。

“也罷。”劉表點點頭:“那就讓他過來,此人老邁,料來那蔡瑁也不會過於戒備,且讓他來刺史府中,負責府中防衛。”

“是,叔父!”劉磐聞言不禁大喜,躬身道:“侄兒保證,黃老將軍絕不會讓叔父失望。”

“侄兒告退!”眼見劉表沒有再交代,劉磐躬身一禮之後,默默退出劉表臥房。全本小說網

第四十七章 戰雲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續)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戰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四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六章第十九章 瘋馬超第九十五章 小將第三十七章 一將無能(七更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呂布歸來第十五章 驃騎揚威第五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九十四章 壓力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一章 曹操的態度第三十一章 作死的人第十九章 虎狼之性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八十八章 洛陽風雲第一章 名傳天下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七十三章 河北老將第一百三十章 江東歸降第三章 劉表託孤第一百一十章 封王爭論第七十三章 反推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十五章 夜鶯第二章 匠營第八十六章 歸化之辯第四十二章 雪藏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二十五章 不屑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五十二章 敗馬超(求三江票)第九十八章 魏延VS張飛第三十八章 瘋子第九章 騎兵攻城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五十章 有朋遠來第六十八章 反面教材第四十四章 慘烈(2/5)第五十二章 呂布歸來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十八章 血染徵袍第九十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六章 收編第二十九章 隱憂第一百零二章 老道第二章 趙雲的抉擇第七十八章 撤兵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曹操第十二章 三韓使者第三十八章 瘋子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八十三章 推行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七十八章 撤兵第十九章 瘋馬超第九章 呂家有女第九十八章 魏延VS張飛第六十二章 龐德vs關羽第五十三章 先後第二十四章 歡呼的夜梟營第二十二章 選將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三十一章 逆命獎勵第八十五章 爲君無道,臣當棄之第三十章 加入第六十三章 詭局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五十五章 諸侯會盟第五十六章 先入洛陽者爲王第五十七章 不安分第四十七章 大仗將起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八十八章 人心盡失,衆叛親離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第五十一章 動搖第三十章 加入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二十章 割須棄袍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六十二章 醜鬼第六十七章 再建一座虎牢關第四章 心理戰第六十四章 河東之戰(上)第三章 劉表託孤第七章 管中窺豹第五十四章 詐降(求三江票)第十三章 虎牢關中,魏延戰曹仁第四十五章 開端第七十二章 疑心第二十五章 賈詡之謀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二十一章
第四十七章 戰雲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續)第三十八章 荊襄風雲(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戰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四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六章第十九章 瘋馬超第九十五章 小將第三十七章 一將無能(七更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呂布歸來第十五章 驃騎揚威第五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九十四章 壓力第八十九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一章 曹操的態度第三十一章 作死的人第十九章 虎狼之性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八十八章 洛陽風雲第一章 名傳天下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七十三章 河北老將第一百三十章 江東歸降第三章 劉表託孤第一百一十章 封王爭論第七十三章 反推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十五章 夜鶯第二章 匠營第八十六章 歸化之辯第四十二章 雪藏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二十五章 不屑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五十二章 敗馬超(求三江票)第九十八章 魏延VS張飛第三十八章 瘋子第九章 騎兵攻城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五十章 有朋遠來第六十八章 反面教材第四十四章 慘烈(2/5)第五十二章 呂布歸來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十八章 血染徵袍第九十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六章 收編第二十九章 隱憂第一百零二章 老道第二章 趙雲的抉擇第七十八章 撤兵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曹操第十二章 三韓使者第三十八章 瘋子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八十三章 推行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七十八章 撤兵第十九章 瘋馬超第九章 呂家有女第九十八章 魏延VS張飛第六十二章 龐德vs關羽第五十三章 先後第二十四章 歡呼的夜梟營第二十二章 選將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三十一章 逆命獎勵第八十五章 爲君無道,臣當棄之第三十章 加入第六十三章 詭局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五十五章 諸侯會盟第五十六章 先入洛陽者爲王第五十七章 不安分第四十七章 大仗將起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八十八章 人心盡失,衆叛親離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第五十一章 動搖第三十章 加入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二十章 割須棄袍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六十二章 醜鬼第六十七章 再建一座虎牢關第四章 心理戰第六十四章 河東之戰(上)第三章 劉表託孤第七章 管中窺豹第五十四章 詐降(求三江票)第十三章 虎牢關中,魏延戰曹仁第四十五章 開端第七十二章 疑心第二十五章 賈詡之謀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