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夜鶯

“主公,荊州八百里加急,出事了!”曹操剛剛回到府邸,便見一名風塵僕僕的信使前來拜見。

“哦?”曹操目光看向對方,皺了皺眉道:“隨我來。”

“喏~”信差連忙跟着曹操幾人進入大廳之內。

“出了何事?”曹操看向信使。

“回主公,荊襄劉表病重,七日之前,蔡瑁欲圖控制刺史府,卻被劉表護衛老將黃忠率兵攻破,救出劉表,蔡瑁隨後兵圍刺史府,三天前,黃忠帶着劉表長子劉琦出現在南陽,並將刺史印信交給了劉備,同時襄陽傳來劉表病故的消息,劉備調集江夏、南陽兩地兵馬,並聯絡長沙劉磐,共同起兵,以謀逆之罪昭告荊州,征討蔡瑁。”

“這麼說,荊州亂了?”曹操聞言,眉頭皺了起來:“偏偏選在這個時候!”

如果早幾年或者晚兩年,荊州一亂,對曹操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曹操可以趁機吞併荊襄,虎視江東,但此時卻剛剛好卡在一個節點之上,諸侯共討呂布的契機已經出現,曹操手握大義,此刻正要聯合天下諸侯共討呂布,這個時候,不能對荊襄用兵,否則信義何在,諸侯又怎敢相信他?

“你先下去吧。”曹操揮了揮手,讓信使退下之後,纔看向衆人,苦笑道:“多事之秋啊!”

“主公,荊州不可用兵!”荀彧拱手道:“一旦我軍用兵荊州,則失信天下,再想號召諸侯討伐呂布將難上加難。”

曹操默默地點點頭,看向衆人遺憾道:“只是可惜了我等在荊襄數年佈局,如今隨着劉景升一死,反倒便宜了劉備!!”

爲什麼是便宜了劉備而非蔡瑁?因爲蔡瑁本就親曹,算是曹操在荊襄之地的暗子,蔡瑁得了荊州對曹操來說,是一件好事,不過可能性卻不大。

劉備這幾年屯兵南陽,對於這位老對手,曹操可沒有半點輕視的意思,這幾年劉備在南陽混的可是風生水起,無論民生還是軍事上,而且帳下如今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有關張兩員猛將,更有不少名士輔佐,雖然地盤不如徐州,但如今的劉備可比當年在徐州時強了太多,羽翼已豐,而且根據這些年自荊州收集來的情報看,劉備手中可不僅僅攥着南陽,江夏也在劉備手中攥着。

更重要的是,劉備與不少荊州士人交好,如今劉表更是將印信交給了劉備,不管是不是自願,但現在荊州刺史的印信在劉備手上卻是事實,加上其本身皇室宗親的身份,在大義上已經完全立得住腳,而蔡瑁此舉多少有些不智,將劉表的親信都趕出了襄陽雖然能讓他更好的掌握襄陽,但劉表現在一死,不管是不是他做的,都已經說不清了。

衆人聞言不禁默然,曹操謀劃荊襄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官渡之戰以前,曹操就開始暗中佈局荊襄,如今,多年佈置一朝成空,別說曹操,衆人心中也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若能拿下,曹操便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諸侯,可惜……

“命元讓出鎮壽春,若江東有異動,便南下攻打廬江!”曹操沉聲道,這個時候,他不但不能打荊州,還得幫劉備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避免這個時候,江東出現什麼不理智的舉動來。

“諸位且散去吧,公達,加強對呂布的監視!”曹操扭頭看向荀彧道,他最擔心的不是江東,而是呂布會不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南下,那這場戰爭想不打都不行了。

“主公放心。”荀攸點點頭,衆人一起告辭離去。

衆人離開了曹府後,陳羣笑着向荀彧三人邀請道:“諸位,去趟歸雁閣?”

荀彧搖了搖頭:“長文且去吧,還有些事情要處理。”

荀攸和鍾繇看着陳羣,搖了搖頭,顯然今天一連串的事情,已經讓兩人失去了去歸雁閣尋歡作樂的心情。

“唉~”看着三人離開,陳羣嘆了口氣,舉步朝着歸雁閣的方向而去。

曹操手下能人還是不少的,自曹操遷都許昌之後,隨着人口越來越多,許昌也變得日益繁華,雖然經濟形態不像長安那般海納百川,但如果說富人在這許昌城真不缺,世家不說,豪門富戶在許昌城可說是隨處可見,富人多了,一些娛樂消遣的行業自然也就隨之興盛起來了,作爲許昌最大的青樓,歸雁閣永遠不會爲生意發愁,他們有足夠優質的清倌吸引源源不絕的名士前來,偶爾一些富戶商販,也會來此附庸風雅一番,目的大多是希望藉此機會結識一些貴人。

陳羣來到歸雁閣的時候,場面卻有些亂。

“陳大人,您來了。”一名徐娘半老的女人迎上來,態度有些謙卑的向陳羣問候一聲。

“嗯,徐娘,發生了何事?爲何如此吵鬧?”陳羣點點頭,看了看幾個被攆出來的人,臉上閃過一抹驚訝,這些人的服飾,不就是那些百濟使者嗎?

“這些自稱什麼百濟使者的蠻子,非要鶯兒陪他們過夜,大人不必理他們。”

“番邦蠻夷,大概將這裡當成娼院了。”陳羣面色一冷,有些不悅,這些百濟使者昨日在殿上卑躬屈膝,如今看來,媚上而傲下,小國做派顯露無疑,惹人不恥。

“鶯兒姑娘可曾受到驚嚇?”陳羣詢問道。

若問歸雁閣哪位姑娘最紅,恐怕要數一年前過來的夜鶯姑娘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歌喉婉轉,令人不覺沉淪,雖然一直以來,都是輕紗遮面,還從未有人看過她的真容,但在這許昌城中,不知道有多少風流名士爲其傾倒,爲了一睹其容顏,不惜一擲千金。

“大人放心,鶯兒什麼場面沒有見過,怎會被這些番邦蠻夷給嚇到,大人可是要鶯兒作陪?”

“這……”猶豫了一下,陳羣搖搖頭道:“若鶯兒小姐有恙,改日再來不遲。”

“沒事兒,大人先去雅閣少歇,我這就去請鶯兒出來。”徐娘微笑着招呼人將陳羣迎進去。

陳羣坐在雅閣中,憑窗向外看去,積雪已經被鏟開,許昌城重新恢復了車水馬龍的狀態,看上去興盛無比,不過想到當初出使長安時所見,陳羣不覺嘆了口氣,許昌雖然繁華,但在見識過長安城的繁華之後,陳羣總感覺許昌的繁華帶着一股子暮氣。

不覺間想起當初呂布所言,今日長安或許不如許昌繁華,但若論朝氣,長安城海納百川,容納四方,甚至有西方學者不遠千里慕名而來,未來的長安會比現在更繁華十倍,而許昌,再繁華,他的形態已經固化,富人醉生夢死享受這份繁華,窮人爲了一日三餐,成爲這份繁華之下看不見的骯髒,麻木的重複着相同的生活,直至死亡,那是沒有朝氣的繁華,如同一位行將就木的老人,生活在那裡,只會讓人感到壓抑。

那是在建安九年的時候,距離現在,已經過了三個年頭了,如今的長安是否如同呂布說的那樣變得更加繁華,陳羣沒有見過,但通過這三年來不斷從關中傳來的消息看,呂布昔日的狂言,如今怕是已經實現。

呂布當時按照慣例,向陳羣拋出了橄欖枝,但陳羣拒絕了,他有自己的理想和家族,呂布說的或許有道理,陳舊的東西,終將被淘汰,但也必須有人去捍衛,事實上這幾年來,無論是曹操還是陳羣、荀彧這些世家之主,都希望能借鑑呂布那邊的觀念,爲世家尋找一條新路,在不碰觸世家利益的前提下,找到一條促進民生或者說民力的路子。

可惜,至少到現在,沒有找到,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既不想打破如今自己的地位,卻又要享受民力帶來的好處,這本就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法。

至於何爲民力?並不僅僅是勞動力,還有創造力,很多時候,創造力都掌握在百姓手中,呂布建立的工部每年都會去民間生活一段時間,而後回來進行鑽研,不斷通過改善民生的方式來刺激百姓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單是這一點,跟舊有的等級觀念就南轅北轍,也是呂布與世家之間主要矛盾所在。

這也是呂布那邊興起的新興世家並不被中原世家認可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中原世家跑到那邊,也會遭到呂布的新興世家排擠。

“叮~咚~”

悠悠的琴聲猶如清泉般無聲無息間流淌在這不大的雅閣之中,讓陳羣回過神來,卻見簾幕之後,已經多了一名女子在撫琴,簾幕外,兩名乖巧伶俐的侍女幫着陳羣斟茶倒水。

“有勞鶯兒姑娘了。”陳羣微微一笑,向着簾幕之後的女子點點頭。

“陳大人,外面現在瘋傳要封王的事情,是真的嗎?”一名小丫頭笑嘻嘻的問道。

陳羣眉頭一皺,消息已經傳開了嗎?

“蓮兒!勿談國事!”簾幕之後,傳來一聲清冷的聲音,很好聽,帶着幾分縹緲,哪怕蘊含着一絲怒意,卻依舊令人沉迷。

“不妨事,不過此事涉及機密,羣無法相告。”陳羣微笑着擺擺手道。

“大人言重了。”簾幕後,琴聲潺潺,聽不出有絲毫波動,淡淡的聲音傳來:“行有行規,擅問國事,乃大忌,別人可沾,但我們,絕不能沾!”

陳羣眼中閃過一抹欣賞的目光,夜鶯美不美沒人知道,因爲沒人見過她真正的面目,但不問國事這一點,卻最讓人欽佩,也是因此,他才願意來這裡,因爲在這裡,他不必去費心算計任何事情,精神可以完全放鬆下來。

琴聲如流水般流淌過,陳羣的心情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漸漸變得有些困頓下來,依稀間,耳邊似有什麼人詢問了自己什麼事情,只是當他清醒過來的時候,卻已經沒有了任何記憶,夜鶯也離開了,只剩下兩個小丫頭伺候着。

晃了晃腦袋,陳羣留下一錠金餅之後,默然離去,並沒有發現,在他離開後不久,一隻白鴿自歸雁閣中飛走。全本小說網

第九十八章 經學大家第四十章 荊襄風雲(三)第一章 臥龍出山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四十八章 均田與否第二章 趙雲的抉擇第二十六章 冀州狼煙第四十六章 計成(4/5)求月票第二十三章 徐盛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莫名其妙的勝利第二十七章 管亥被困第十八章 戰鷹第五十二章 敗馬超(求三江票)第二十章 毒士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六十三章 但使天下寒士盡歡顏第三十九章 荊襄風雲(二)第十九章 瘋馬超第二十七章 管亥被困第七十四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零二章 龍吟鳳鳴(一)第七十六章 忠義第三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七十四章 大霧彌江第六章 逼供第七十章 軍亂之始第五十四章 建安十三年的最後一天第四十七章 支援第十六章 龐統謀漢中第十七章 鐵鎖連舟第二十四章 呂布練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陰陵第六十四章 河東之戰(上)第九十五章 小將第四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二十一章 徐家少年第四十五章 李儒用計(3/5)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二十五章 胡患第五十八章 離家出走第五十四章 建安十三年的最後一天第九章 騎兵攻城第四十二章 堅持下去的理由(爆更結束,再求一次訂閱)第五十一章 韓遂的抉擇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續)第十章 家與國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二十六章 困境第四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三十章 三國版無間道第二十二章 首勝第十八章 戰鷹第六十一章 虓虎之威第十五章 驃騎揚威第四十八章 戰臨第四章 袁術的謀劃第二十五章 破軍第十三章 虎牢關中,魏延戰曹仁第六十九章 劫營與突圍第九章 接見第九章 呂家有女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十九章 造勢第四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七章 機謀第八章 羌人地,羌人治第四十四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第三十六章 曹操的煩惱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二十九章 螳螂、蟬和黃雀(下)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一百零四章 錢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九十九章 陽謀第三十四章 借兵第十三章 虎牢關中,魏延戰曹仁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十章 黑山夜祭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十五章 戰將起第十二章 名與利第十七章 鐵鎖連舟第四章 心理戰第五十章 連哄帶嚇第三十六章 挑起紛爭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七十章 本卷最後一章
第九十八章 經學大家第四十章 荊襄風雲(三)第一章 臥龍出山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四十八章 均田與否第二章 趙雲的抉擇第二十六章 冀州狼煙第四十六章 計成(4/5)求月票第二十三章 徐盛第十九章 別惹我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莫名其妙的勝利第二十七章 管亥被困第十八章 戰鷹第五十二章 敗馬超(求三江票)第二十章 毒士第七十九章 戰神第六十三章 但使天下寒士盡歡顏第三十九章 荊襄風雲(二)第十九章 瘋馬超第二十七章 管亥被困第七十四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零二章 龍吟鳳鳴(一)第七十六章 忠義第三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七十四章 大霧彌江第六章 逼供第七十章 軍亂之始第五十四章 建安十三年的最後一天第四十七章 支援第十六章 龐統謀漢中第十七章 鐵鎖連舟第二十四章 呂布練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陰陵第六十四章 河東之戰(上)第九十五章 小將第四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二十一章 徐家少年第四十五章 李儒用計(3/5)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二十五章 胡患第五十八章 離家出走第五十四章 建安十三年的最後一天第九章 騎兵攻城第四十二章 堅持下去的理由(爆更結束,再求一次訂閱)第五十一章 韓遂的抉擇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續)第十章 家與國第六十章 箭挫三軍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二十六章 困境第四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三十章 三國版無間道第二十二章 首勝第十八章 戰鷹第六十一章 虓虎之威第十五章 驃騎揚威第四十八章 戰臨第四章 袁術的謀劃第二十五章 破軍第十三章 虎牢關中,魏延戰曹仁第六十九章 劫營與突圍第九章 接見第九章 呂家有女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十九章 造勢第四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七章 機謀第八章 羌人地,羌人治第四十四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第三十六章 曹操的煩惱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二十九章 螳螂、蟬和黃雀(下)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一百零四章 錢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九十九章 陽謀第三十四章 借兵第十三章 虎牢關中,魏延戰曹仁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十章 黑山夜祭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十五章 戰將起第十二章 名與利第十七章 鐵鎖連舟第四章 心理戰第五十章 連哄帶嚇第三十六章 挑起紛爭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七十章 本卷最後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