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勾心鬥角

佛門的事情給呂布提了一個醒,眼下呂布治下,百家爭鳴格局已現,這是呂布所願意看到的場面,但凡事都過猶不及,無論宗教還是各家學派,都不能脫離律法的束縛,更不能享有任何特權,特權不能說完全消除,但絕對要控制,越少越好,爲了此事,呂布在回到驃騎府之後,專門招來律政司的一些要員以及賈詡、陳宮、沮授、徐庶等人,將這個問題專門列出一個大致框架。

呂布攻下蜀中之後,就準備稱王封國,無論朝廷允不允許,到時候的呂布都走到那一步了,雖然還未稱帝,但只要封王,國的框架就起來了,法度也會更加完善,同樣對外吸引力也會隨之增強,會有更多的域外學派、宗教流入中原。

朝廷對這些學派、宗教必須一視同仁,至於華夏流派會否會被域外學派或宗教擠垮,呂布只能說,該死的,誰也救不活,大浪淘沙,被淘汰,只能說明你本身不具備競爭力,呂布需要的是金子,是能夠引導這個民族不斷進步的精神文化,而非抱殘守缺,將外族精華文學視之爲洪水猛獸,有競爭纔有進步,呂布不相信,神州大地之上,諸子百家這麼多流派,幹不過外族學派。

雖然呂布的有些觀念並不理解,但大致上,限制宗教權利,以律法約束,這一點上,律政司是完全贊同的,不過要根據諸子百家內部的規矩來查缺補漏,補足律法在這方面的漏洞,這是個浩大的工程,各家學派未必願意讓律政司將手伸進他們內部,而律政司要做這些,也要弄清楚各家學派內部的規矩,再與各條法令一一對照,這是個浩大的攻城,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因此,呂布也沒有強迫律政司立刻就要給出自己答覆,不過這件事情,必須儘快提上日程,作爲近十年之內,律政司的主要完成項目。

相比於洛陽城的各種建設,洛陽書院卻是更先一步建起來,執教的是長安書院不教師,至於生源則是洛陽就地取材,呂布的三學早在建安七年的時候,長安這樣的大都市已經開始佈置,歷經五年,一些基礎教育已經完成,正好與洛陽書院對接,洛陽建起了書院,對於大批郡學學子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這代表着他們繼續深造就學要遠比其他州郡更有優先權。

因爲大批人才還沒有成長起來,因此,呂布在人才儲備方面還有所不足,眼下舉辦科舉沒有任何意義,人才儲備就那麼點兒,尤其是呂布大力推廣工業、商業,除了仕途之外,讀書人有了很多出路,雖然盤活了呂布,但也讓治理方面的人才出現了分流,都用還有不足,哪容得你如同精兵政策那樣挑三揀四?

不過未來科舉是大勢,否則呂布也不會大力推行三學,卻也沒想過在政策方面對管理型人才優待,管理型人才,說白了,是分配財富的,而一個國家的根基,需要的是創造財富的那一批,也就是工、商、農,至於管理型人才,夠用就行。

慢慢來,有些事情不能操之過急。

送走了賈詡等人之後,呂布負手而立,看着湛藍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時間似乎過得有些快了,眨眼間,已經到了建安十三年的秋天,一年的時間就這麼無聲無息的過去了。

似乎做了很多事,但好像又什麼都沒做。

洛陽的建設還在繼續,城池的規劃和設計雖然已經出來,但要建成,保守估計也得五年的時間,這一次經過重新設計之後,洛陽是按照世界級的大都市來建設的,比之以往的洛陽城,面積大了三倍不止,能容納三百萬人口,建成後,比之如今的長安都要恢弘幾分。

雖然目前的人口,甚至連舊城區都沒辦法填滿,但那股南來北往的,欣欣向榮的氣息已經隨着呂布入主洛陽,不斷展現出來,相比之下,作爲荊州昔日的治所,襄陽可就破敗了不止一分。

蔡瑁如今一想到諸葛亮,就恨不得割掉對方那根爛舌頭,原本佔據着絕對的優勢,就在這麼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硬生生被諸葛亮那根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各郡,將襄陽給徹底孤立,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城。

蒯家的人,最近似乎也有些不對,蔡瑁懷疑,蒯家似乎跟劉備有所勾結,但蒯家畢竟是跟蔡家一樣,並列爲荊襄四大家族之一,沒有確鑿的證據,蔡瑁如今也不敢亂動蒯家。

“都督,斥候來報,劉備已經帶了張飛、黃忠等猛將,匯合劉磐,起兵五萬入侵襄陽,不少縣城已經降了!”張允來到蔡瑁身邊,苦澀道。

張允,在劉表在世的時候,是蔡瑁的副都督,按照劉表的本意,是想用張允來分蔡瑁的兵權,可惜張允並不是那種權力慾.望很強的人物,時間久了,不但沒起到分化兵權的作用,反而被蔡瑁收服,成了蔡瑁的心腹。

“五萬大軍?”蔡瑁聞言,嘴角抽搐了幾下,胸中突然升起一股無名怒火,當年劉備在荊州孤立無援,將不過關張陳,兵不滿兩千,但隨着當年出兵洛陽,被劉備截取了三萬大軍,而後屯兵南陽,讓劉備將南陽、江夏的兵力盡數掌控在手中,到如今,劉備竟然能在北拒呂布,南拒江東的情況下,還能匯聚出五萬大軍,那些兵馬,有很大一部分,本該是他蔡瑁的手下,如今卻幫着劉備來打襄陽,這讓蔡瑁心中一股無明業火蹭蹭的往上涌。

“如今襄陽,兵不滿兩萬,將軍,我們……”張允蠕動了一下嘴巴,正想說什麼的時候,卻見蔡瑁豁然回頭,狼一般的眸子盯在張允身上,令張允胸中一窒,說不出話來。

良久,蔡瑁收回了目光,深吸了一口氣,淡淡道:“蒯家最近可有反常?”

“沒有。”張允搖了搖頭:“末將已經派人將蒯家嚴密監視起來,但有風吹草動,定不能逃脫我等監察。”

“繼續盯着。”蔡瑁點了點頭:“我總覺得,蒯家人最近有些不老實,你且下去吧。”

“喏。”張允躬身答應一聲,默默地退下,只是沒有人發現,在張允轉身那一瞬間,眼中閃過一抹難言的怨毒之色。

離開了蔡府,張允在城中晃盪了幾圈之後,確定無人跟蹤後,折道進入了蒯家。

“異度兄,蔡瑁已經對蒯家生疑,你如何還能如此淡定?”進入蒯家,正看到蒯越坐在文案之上,一邊翻閱着一本書籍,一邊品茶,不禁惱怒道。

“淡定?”蒯越微微擡頭,看了張允一眼,搖頭笑道:“文承兄倒是對那呂布頗有研究。”

“嘿~”張允在蒯越身邊坐下,搖了搖頭:“說實話,若非呂布對世家迫害太甚,我倒更願意去投呂布。”

“哦?”蒯越擡了擡頭,瞟了張允一眼,隨後搖頭道:“不知文承兄來找我,有何事?”

“劉皇叔已經親率三萬大軍進入襄陽境內,我等還需早做準備。”張允沉聲道。

“哦?”蒯越笑了,看向張允道:“不是五萬大軍嗎?”

“我……”張允正要回答,但話到口中,卻突然驚恐的看向蒯越:“異度是如何知道?”

“文承兄,這襄陽大族,並非只有蔡家。”站起身來,蒯越放下書卷,扭頭看向張允道:“你不該來。”

張允張了張嘴,面色一變,臉色變得煞白,不可思議的看着蒯越道:“他……你……”

“放心,文承兄做的很足,蔡瑁的人並沒有跟上,不過文承兄之前滿城轉悠的舉動,很容易惹人生疑。”蒯越扭頭看了張允一眼,微笑道。

吞了吞口水,張允看着蒯越,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說。

“文承兄不必多慮,你我既然都已經決定投效皇叔,這些事情,我已幫你料理了,蔡瑁不會生疑,皇叔雖有三萬大軍,但說句難聽的,這些兵馬都是臨時拼湊而成,遠不及南陽、江夏兵馬精銳,不客氣點說,這三萬大軍人數雖衆,卻是烏合之衆,那諸葛孔明想來也沒指望憑藉這三萬大軍能夠攻破襄陽,蔡瑁守城還是有幾分本事的。”蒯越微笑道。

“那……”張允不解的看向蒯越。

“這是孔明在向你我示好,將攻破襄陽之功,贈予你我,也算是送你我一個人情。”蒯越微笑道:“至於該如何做,想來不必我來教你。”

張允機械的點了點頭,看着蒯越,一時間說不上話來,只覺得自己在眼前之人面前,彷彿沒有一絲遮掩一般,所有的一切,都被那雙溫和中帶着一股危險的眼睛給看透,張允覺得,眼前的男子要比蔡瑁更危險十倍。

蒯越端起了茶碗,輕抿了一口,看向一臉陰晴不定的張允,疑惑的詢問道:“文承兄,還有其他事情嗎?”

這是在攆人了。

張允雖然不滿,但面對蒯越,甚至比面對蔡瑁都讓人心中生寒,乾澀的點點頭道:“那……在下告退。”全本小說網

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二十九章 威震南陽第五十二章 敗馬超(求三江票)第五章 折箭爲誓第五十章 連哄帶嚇第二章 天下大勢第七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三章 但使天下寒士盡歡顏第二十五章 最大的弱點就是主公第二十一章 徐家少年第五十六章 先入洛陽者爲王第二章 消息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十八章 黃巾殘部第六章 龐統的弱點第五章 小人物第十一章 突飛猛進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九十五章 小將第三十一章 呂布和趙雲的初次碰面第八章 張郃VS馬超第十三章 開始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四十三章 宗教與律法第二十七章 安撫?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三十章 絕望第八章 張郃VS馬超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二十五章 不屑第六章 白水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一百零三章 盾甲天書第二十章 黃巾猛將第二十八章 暗號第五十三章 劉備大婚第四十八章 劫糧第一章 一方之雄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九十章 威懾第四十五章 開端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十六章 對賭第十九章 標題君掛了第六十七章 再建一座虎牢關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五十二章 逝者已矣第七十四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第二十四章 夜戰第二十章 毒士第十章 黎明前的激戰第三十章 加入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第二十七章 孫策入侵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二十四章 夜戰第十一章 分兵第十章 夢境戰場第六章 逼供第三十五章 陷馬坑(五更求月票)第七章 管中窺豹第九十五章 試探交鋒第九十八章 經學大家第十一章 招攬失敗第五十章 連哄帶嚇第九十五章 試探交鋒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一百零三章 盾甲天書第二十三章 徐盛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一章 一方之雄第五十七章 鷹視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五十九章 悲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一百零四章 成都暗流第八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第十六章 三足之勢第五十五章 諸侯會盟第二十九章 恨第二章 領主系統第八章 城戰第三十九章 合圍第十一章 江東二喬第六十三章 大破關羽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八十六章 龐統入蜀第十六章 目標第九章 災情忽來第七十二章 疑心
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二十九章 威震南陽第五十二章 敗馬超(求三江票)第五章 折箭爲誓第五十章 連哄帶嚇第二章 天下大勢第七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三章 但使天下寒士盡歡顏第二十五章 最大的弱點就是主公第二十一章 徐家少年第五十六章 先入洛陽者爲王第二章 消息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十八章 黃巾殘部第六章 龐統的弱點第五章 小人物第十一章 突飛猛進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九十五章 小將第三十一章 呂布和趙雲的初次碰面第八章 張郃VS馬超第十三章 開始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四十三章 宗教與律法第二十七章 安撫?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三十章 絕望第八章 張郃VS馬超第三十九章 隱患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一百零七章 笑話一場第二十五章 不屑第六章 白水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陸遜領兵第一百零三章 盾甲天書第二十章 黃巾猛將第二十八章 暗號第五十三章 劉備大婚第四十八章 劫糧第一章 一方之雄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九十章 威懾第四十五章 開端第三十九章 放縱(九更求訂閱)第十六章 對賭第十九章 標題君掛了第六十七章 再建一座虎牢關第四章 大國氣度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五十二章 逝者已矣第七十四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章 荊襄風雲第二十四章 夜戰第二十章 毒士第十章 黎明前的激戰第三十章 加入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第二十七章 孫策入侵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二十四章 夜戰第十一章 分兵第十章 夢境戰場第六章 逼供第三十五章 陷馬坑(五更求月票)第七章 管中窺豹第九十五章 試探交鋒第九十八章 經學大家第十一章 招攬失敗第五十章 連哄帶嚇第九十五章 試探交鋒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二十三章 夜談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一百零三章 盾甲天書第二十三章 徐盛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一章 一方之雄第五十七章 鷹視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五十九章 悲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一百零四章 成都暗流第八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第十六章 三足之勢第五十五章 諸侯會盟第二十九章 恨第二章 領主系統第八章 城戰第三十九章 合圍第十一章 江東二喬第六十三章 大破關羽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八十六章 龐統入蜀第十六章 目標第九章 災情忽來第七十二章 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