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

張繡這段時間很煩,在陳宮的建議下,最終還是沒能抗住南陽那些世家的壓力,以胡車兒爲大將,點兵一萬,討伐呂布。

這幾乎是張繡手中一半的人馬,但結果,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胡車兒號稱張繡麾下第一猛將,力大無窮,勇冠三軍,然而,大軍還沒到了魯陽,便在筑陽糟了張遼的埋伏,損兵折將不說,胡車兒更是差點被張遼陣斬,只能率着大軍先去打義陽,結果這一次敗得更慘,高順倒是沒有伏擊,堂堂正正的展開陣勢開戰,結果依舊是大敗,被高順藉助有利地形,人數優勢施展不開,硬生生被人家以三百人打的狼狽逃竄。

一萬大軍,連魯陽的城牆都沒有看到,就被張遼、高順輪番修理了一遍,俘虜了不少,逃走的更多,最終帶回來的,只剩下不足兩千,不但沒有討伐成功,反而讓呂布聲威大漲,氣的張繡當時差點提刀砍了這貨。

現在,張繡已經不敢輕動了,只是這幾天,呂布已經又拿下七座縣城,徹底將宛城和大半個南陽隔開,不是不敢動,而是張繡現在根本不能動,他的兵力已經不足,如果再敗一次,那這南陽,就是呂布的了。

腦海中,不禁想起當初派胡車兒出征之前,那陳瑜的諫言:“胡將軍勇則勇矣,但卻缺乏機變,不適合爲三軍主帥。”

當時沒有在意,但此刻想來,卻不無道理,心中不禁有些後悔的張繡準備去找賈詡請教一番,那陳瑜雖然有心相助,但內心裡,張繡還是更願意相信賈詡多一些。

“主公,去哪裡?末將護送你。”胡車兒迎面走來,看到張繡出門,連忙上來道。

“在這宛城,能有什麼事情?”張繡翻了翻白眼,卻也沒拒絕,任胡車兒跟在自己身邊,一道向賈詡的府邸走去。

“最近呂布那邊有沒有什麼動靜?”路上,看着胡車兒略顯苦澀的表情,張繡無奈的嘆了口氣,對這個跟了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也不忍責罵,漫不經心的詢問道。

“沒什麼動靜,只是最近在不斷把南邊各城的人口往西面歉意,除了那些世家之外,平氏那邊兒的幾座城,都快被他搬空了。”提到呂布,胡車兒表情有些不太自在,畢竟半月前那場仗敗得有些太離譜了。

“遷徙人口?”張繡聞言突然一怔,回頭看向胡車兒,確認道。

“是啊,最近各大世家怨聲載道,這眼看就要春耕了,呂布卻將各城人口都給牽走了,雖然對那些世家算是秋毫無犯,但沒了人口,誰幫他們種地?我看,就該讓呂布狠狠地折騰他們一下,讓他們平日裡目中無人。”胡車兒肯定道。

“遷徙人口?”對於胡車兒後面那些抱怨的話,張繡根本沒去聽,注意力只集中在這一句話上,他是沒野心不假,但不是傻子,呂布如此明目張膽的動作,其目的,已經不言而喻,呂布並不準備在這南陽久留,否則根本無需遷徙人口。

“快。”張繡霍然回頭,看向身邊的扈從,急聲道:“去請陳瑜先生來賈府議事。”

“是。”扈從連忙點頭,扭頭朝着陳家的方向跑去,如今陳家在南陽,也算是名門望族了,門第頗有規模,並不難找。

張繡帶着胡車兒,急急忙忙的來到賈府,正要派人叫門,卻見賈府內,一名青衣短打的漢子走出來,看到張繡的瞬間,面色突然一變,轉身便走。

“拿下!”張繡原本沒覺得什麼,只以爲是賈詡府上的下人,誰知此人見到自己扭頭便跑,反而惹得他心生疑慮,厲喝一聲道。

“小子,哪裡跑!”胡車兒應了一聲,三步跨做兩步,瞬間便追上此人,一把抓住他的後頸,生生的將此人提起來,拎到張繡面前。

張繡皺眉看着此人,卻並非賈詡府上下人,沉聲道:“你是何人?因何在此?”

青衣漢子面色難看的別過頭去,沒有說話。

“問你話呢!”胡車兒目光一瞪,一巴掌拍在漢子的腦袋上,直接將漢子扇的趴倒在地上。

噹啷~

一聲脆響,一塊銅牌自青衣漢子懷中跌出來,青衣漢子面色一變,伸手想要去抓那塊銅牌,卻被胡車兒搶先一步撿起來,遞給張繡,隨手將漢子按在地上。

張繡臉上閃過一抹陰翳的神色,沒有再理會青衣漢子,徑直走向賈府內,胡車兒連忙將漢子提起來跟着走上前去。

賈府,大廳內,看着竹箋上面的字跡,再看看那些被塗抹過的痕跡,賈詡面色微變,連忙將竹箋扔進一旁的火盆之中。

“先生,這是何物?”竹箋剛剛落入火盆之中,門外卻已經響起張繡的聲音,賈詡臉上露出一抹苦澀,終日打雁,終究被雁啄了眼睛。

胡車兒上前,也不顧燙手,從火盆中取出竹箋,將上面的火焰踩滅之後,才送到張繡的手中。

這竹箋,本就是曹操寫給賈詡的書信,半月前被呂布意外截獲,又擒了信使,一番拷問之下,知道只是一份簡單的通信,這個時代,哪怕是敵對雙方,也偶爾會有書信往來,當初曹操在宛城被打的灰頭土臉,甚至失了大將典韋和長子曹昂,但也是從那時起,知道了賈詡的本事,退回許昌之後,常常以書信往來,若只是如此,就算讓張繡知道了,最多心生不悅,卻也不會因此而責難於賈詡。

呂布想起了曹操抹書間韓遂的戲碼,雖然張繡不是馬超,賈詡也不是韓遂,但信任這種東西,尤其是在有了‘確鑿’證據的情況下,總會顯得十分脆弱,雖然未必能夠成功離間,但只要有一點可能,呂布就不會放棄。

在將信箋上一些比較容易讓人產生瞎想的地方塗抹了一番之後,呂布讓人將這封信交給陳宮,他相信,以陳宮的能力,一定會明白自己的意思,只是呂布沒想到,陳宮爲了今日這一出,竟然足足準備了半月之久。

看着手中的竹箋,張繡的面色陰沉下來,目光復雜的看向賈詡,搖頭苦笑到:“先生,你若想叛我,其實無需如此的,又何必與那曹操暗通?莫不是爲了富貴,連我這顆人頭也要送於他?”

賈詡臉上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看着匆匆趕來的陳宮,澀聲道:“大人,若我說這書信只是日常通信,你可信?”

“既是日常往來,又何必欲蓋彌彰!?”張繡終於壓抑不住心中那股憤怒和憋屈,將竹箋翻過來,指着竹箋上那些塗抹過的地方,略顯悲憤道:“我知先生胸有韜略,卻也不必如此欺瞞於我。”

“那,不知大人,要如何處置於我?”看着湊到張繡身邊的陳宮,賈詡搖了搖頭,聲音漸漸變冷。

“不如何。”張繡搖了搖頭,不再去看賈詡,聲音有些嘶啞道:“先生走吧,繡非成大事之人,先生既然胸有抱負,繡也不便強留先生。”

賈詡聞言,不禁嘆了口氣,從一開始,他就知道張繡不會殺他,哪怕他真的背叛了張繡,這是一個念舊的人,但在這樣的時代,這種優柔寡斷的性格,終究難成大業,自己還是太天真了一些。

“也罷。”長長的出了口氣,賈詡深深地看向張繡身後的陳宮道:“臨行之前,還是要奉勸大人一句,有時候眼見未必是真,伯蘊先生,最近,我有些新的情報,臨走之前,願與先生分享一番。”

“哦?”陳宮不動聲色道:“想來這些情報於我頗爲不利,不過陳某行的端坐的正,文和先生但說無妨。”

“另侄陳興,如今便在呂布麾下任職,如今坐鎮育陽,頗得呂布信任,看來陳家復興,有望了。”賈詡微笑道。

“此言當真?”陳宮臉上閃過一抹驚喜的神色,隨即臉上卻是表現出幾分惶恐的模樣看向張繡道:“大人,此事在下確不知情,若大人信得過在下,願爲大人前往招降小侄。”

賈詡點點頭,心中默默地嘆息一聲,最終還是沒能將此人的真正身份挖掘出來。

“不必了。”張繡搖了搖頭:“吾心煩亂,城中之事,還望先生打理一二。”

“大人放心。”陳宮點點頭,陪着張繡一起離去。

看着幾人離開的背影,賈詡嘆了口氣,看來自己也是時候離開了。

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三十二章 取捨第三十章 絕望第十三章 虎牢關中,魏延戰曹仁第三十五章 招攬第三十八章 瘋子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七十八章 影響第一百二十四章 想要田,給你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四章 思緒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十八章 角力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六十四章 未來的規劃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九十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一章 龍鳳之爭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續)第一章 雄闊海第七十五章 算無遺策的真正含義第三十五章 工部第三十六章 曹操的煩惱第四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一百零三章 盾甲天書第三十章 絕望第八章 年關第十一章 餘波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二十八章 魏延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謀荊襄第四章 西涼亂第三十四章 不同的待遇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四十二章 荊襄風雲(完)第二十二章 海西世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箭退軍第五十章 覆巢第二十二章 選將第三十二章 取捨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五十二章 呂布歸來第八十六章 龐統入蜀第三十五章 招攬第十二章 名與利第六十九章 退兵第十八章 角力第十三章 周瑜受辱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續)第三十章 加入第二十九章 威震南陽第六十四章 河東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十三章 居延獵第十八章 血染徵袍第五章 小人物第十九章 造勢第四十二章 荊襄風雲(完)第二十五章 破軍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九章 災情忽來第四十五章 高順vs馬超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七章 生擒劉勳第九十二章 勇鬥雙英這卷廢了第十章 家與國第五十六章 影響時代的大計劃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七十九章 退意第八十三章 推行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二十八章 魏延第十六章 對賭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八十六章 歸化之辯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八十八章 人心盡失,衆叛親離第一百零五章 二代班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九十八章 魏延VS張飛第七十五章 破敵之機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十九章 除名第三十七章 一將無能(七更求月票)第十六章 再戰三英
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三十二章 取捨第三十章 絕望第十三章 虎牢關中,魏延戰曹仁第三十五章 招攬第三十八章 瘋子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七十八章 影響第一百二十四章 想要田,給你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四章 思緒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五十章 賈詡獻策(求三江票)第十八章 角力第八十四章 情、法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六十四章 未來的規劃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九十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一章 龍鳳之爭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續)第一章 雄闊海第七十五章 算無遺策的真正含義第三十五章 工部第三十六章 曹操的煩惱第四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一百零三章 盾甲天書第三十章 絕望第八章 年關第十一章 餘波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二十八章 魏延第九十六章 蓄勢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謀荊襄第四章 西涼亂第三十四章 不同的待遇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四十二章 荊襄風雲(完)第二十二章 海西世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箭退軍第五十章 覆巢第二十二章 選將第三十二章 取捨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五十二章 呂布歸來第八十六章 龐統入蜀第三十五章 招攬第十二章 名與利第六十九章 退兵第十八章 角力第十三章 周瑜受辱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四十九章 追捕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五十八章 落幕之戰(續)第三十章 加入第二十九章 威震南陽第六十四章 河東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十三章 居延獵第十八章 血染徵袍第五章 小人物第十九章 造勢第四十二章 荊襄風雲(完)第二十五章 破軍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九章 災情忽來第四十五章 高順vs馬超第六十五章 河東之戰(下)第三十章 插翅難逃第七章 生擒劉勳第九十二章 勇鬥雙英這卷廢了第十章 家與國第五十六章 影響時代的大計劃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三十七章 碾壓第九十一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七十九章 退意第八十三章 推行第三十八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二十八章 魏延第十六章 對賭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八十六章 歸化之辯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八十八章 人心盡失,衆叛親離第一百零五章 二代班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九十八章 魏延VS張飛第七十五章 破敵之機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十九章 除名第三十七章 一將無能(七更求月票)第十六章 再戰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