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破敵之機

次日一早,不等袁軍來打,張遼已經率軍在薊縣外擺開陣型,在城外叫陣。

“老將軍年老體衰,坐鎮中軍便是,何必理他?”袁熙見韓榮披掛上陣,連忙上前阻止道,昨天見識過韓榮用兵,陣前鬥將,袁熙自然不希望韓榮再上陣,畢竟說到底,也是年過六旬,怎能與人爭鋒?

韓榮大笑道:“古有老將廉頗,年過七旬仍能披掛上陣,斬將殺敵,我尚年輕,今日叫張遼小兒知道老夫不可輕辱!”

說完,不顧袁熙阻擋,披掛上陣,策馬越衆而出,仰頭看向對面道:“張遼小兒,快來送死!”

“老匹夫好不知羞,我來會你!”龐德冷哼一聲,拍馬舞刀而出,手中一杆金背砍山刀在空中劃過一道奇異的詭計,帶着一股旋力,在空中劃過,讓人有種目眩之感,明明看的真切,卻捕捉不到刀的軌跡。

“好,後生可畏!”韓榮見狀,目光不由一亮,催馬上前,兩匹快馬在兩軍陣前交錯而過,金背砍山刀劃過一縷奇異的弧線,在兩馬交錯的瞬間帶着奇異的嘯聲斬到,只是一杆槍鋒卻精準的釘在他的刀鋒之上。

“鏘~”

明明力道不大,龐德的刀卻被對方看似輕飄飄的一擊盪開,隨即反手一刺,快如閃電,龐德大駭,連忙矮身避開,有些狼狽的策馬衝出十丈遠才勒轉馬頭,驚出一身冷汗,扭頭看向韓榮時,卻見韓榮已經策馬調轉回來,冷笑着看向他。

龐德目光凝重,握着刀的手又緊了幾分,他自問武藝不差,呂布當初在長安點評天下武將,也曾說過龐德的刀法大成之日,可入天下前二十,就算是如今,天下武將若取五十,龐德必有一席之地,龐德雖然謙恭,但心中未嘗沒有以此自傲過,誰想今日在一老將手中剛剛一交手便已吃了一個悶虧。

“再來!”不信邪的看向對手,龐德再度打馬前衝,刀法這一次卻比之前更穩了許多,不再一味仗之以勇力。

“不錯,孺子可教也!”韓榮大笑一聲,手中長槍點出,兩馬並列橫行,手中長槍或點或挑,用的都是最基礎的槍招,卻讓龐德使盡渾身解數也無法近身,隱隱間,這槍法似乎有些熟悉。

終於,在兩人最後一招碰撞中,韓榮槍法一變,化作寒心點點,如百鳥歸巢般向龐德刺來,龐德面色一變,自知難以抵擋,一招鐙裡藏身,避開了韓榮的槍芒,但坐下戰馬卻遭了秧,一瞬間身上多出無數個血洞,慘叫一聲倒地。

“住手!”便在此時,一枚利箭破空而至,韓榮本要一槍結果了龐德,見狀連忙起身,手中長槍一挑,將箭簇崩飛,龐德趁機從馬屍下面掙扎出來,退後數步,張遼已經策馬趕到。

“將軍!”龐德羞愧的向張遼拱手道。

“回去,我來戰他!”張遼點點頭,目光卻始終不離韓榮,冷然道:“老將軍與常山趙子龍是何關係?”

之前龐德只覺老將槍法有些熟悉,此刻聞言卻是一怔,趙子龍他沒有見過,但呂布橫掃匈奴的時候,馬超曾率軍背上,奇襲金連川,與西域徐榮所部合力攻破金連川,回來時曾說西域軍中有一名武將名爲趙雲,槍法甚是了得,馬超也曾學得一二,平日裡與龐德切磋之時,偶爾會用出一兩招來。

至於張遼,他當初總管西涼,當初呂玲綺和趙雲私奔,張遼怎可能不知,曾與趙雲有過幾天相處,對趙雲的槍法所知甚深。

“趙雲?童淵老兒的那個關門弟子?”韓榮聞言眼中閃過一抹追憶,看向張遼道:“難怪能識得此槍法,我與其師三十年前爭過槍絕之位,可惜惜敗,後來惺惺相惜,他將此槍法與我換了我的成名絕學,怎麼?趙雲小兒也投了呂布?”

“子龍乃我主愛胥,老將軍既然與子龍有此淵源,何不棄暗投明,以老將軍的本事,主公定當重用!”張遼拱手道。

“哈哈哈~”韓榮聞言撫須長笑道:“老夫一生有兩大心願,一者驅除胡寇,揚我漢家天威,不管呂奉先如何被人唾棄,那句不教胡馬度陰山卻是深得吾心,老夫敬他!不過要我降他卻是不可能,老夫生平第二心願,便是敗盡天下名將,呂布既然敢號稱第一,有生之年,若不能與之一決高下,有何面目去地下見那童淵老匹夫?”

張遼聞言不禁苦笑,這是個將呂布當成對手的人,果然不大可能招降。

“少說廢話,今日便讓老夫看看呂布麾下頭號武將,究竟有何本事!看槍!”話音剛落,手中長槍一抖,靈蛇般探向張遼的咽喉。

張遼無奈,只能揮槍接住,張遼跟隨呂布南征北戰,受呂布提點頗多,最近兩年更是莫名其妙,明明開始過了巔峰期,體力、力量卻是不降反增,武藝也隱隱有突破之象,見韓榮槍來,也只能擺開架勢,與韓榮戰在一處。

韓榮槍法精湛,招招老辣,帶着一股奇異的力道,每每張遼一槍刺出,不但不能建功,反而會被韓榮以奇異的手段將力道打回,讓張遼十分難受,相比於趙雲,此老槍法幾乎已入化勁,甚至張遼感覺,就連呂布,單是武藝之上,都未必是此老的對手,不過韓榮也不好過,四兩撥千斤都要有個四兩,張遼被呂布強化過兩次,力量、體質已經接近身體極限,槍法中更是勢大力沉,帶着一股殺伐果決之氣,而且武藝發力也相當不俗,一開始還好,但時間一久,便有些吃不消了。

韓榮終究年邁,龐德武藝尚未大成,還可憑藉技巧壓制,但張遼不同於龐德,一身武藝早已爐火純青,雖然未必比得上韓榮精湛,但到了這種層次,韓榮想要壓制他卻也要百合之後,只是以韓榮的體力,面對龍精虎猛的張遼,八十合一過,已經微微氣喘,再打下去,必輸無疑,心中不禁暗歎歲月不饒人,虛晃一槍,勒轉馬頭道:“哼,賊將技止於此,老夫去也!”

張遼看着韓榮策馬迴歸本陣,心中也鬆了口氣,撥馬回陣,雖能迫走韓榮,但要想在陣前斬他卻是困難,看來要破袁熙,還得想別的辦法,有此老將鎮守薊縣,想要強攻破城很難。

“經此一戰,此老怕是不會在與我等鬥將。”張遼晃了晃有些脹痛的胳膊,看向麾下衆將道:“不過此老深通兵法,要破薊縣,還得想其他計策。”

龐德皺眉道:“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如今韓榮領冀州軍來援,我軍已無兵力優勢,不如請主公再分些援兵過來?”

“不可!”張遼搖搖頭道:“主公如今獨面袁曹兩家大軍,兵力本就不足,怎可再分兵於我軍。”

“那……從幷州調集兵馬如何?”另一名武將道。

“你去跟公臺說。”張遼苦笑搖頭道,當初呂布要出征的時候,陳宮可是因爲糧草的事情差點跟呂布動起手來,呂布尚且如此,更何況張遼,如今呂布軍是真缺糧,又不準向百姓伸手,再調兵馬,那三軍將士只能啃草根樹皮來果腹了。

衆將聞言不禁盡數沉默,一時間頗覺棘手。

“將軍,末將倒是有一法子。”衆將之中,一名將領起身道。

“哦?”張遼看向此人,卻是昔日公孫瓚麾下長史郭昕,後來公孫瓚敗亡,流落幽州,張遼攻佔代郡時投奔了張遼,見此人出言,不禁笑道:“郭長史曾助白馬將軍鎮守薊縣,定知薊縣虛實,卻不知郭長史有何妙計?”

“妙計不敢當。”郭昕連忙拱手道:“昔年伯珪將軍與劉虞作戰之時,在戰敗劉虞之後,曾發現劉虞府中家眷妄圖借密道逃遁,卻被伯珪將軍攔住,此條密道直通城外,若能找到,或可藉此密道一舉破敵。”

“哦?”張遼聞言目光一亮,看向郭昕道:“郭長史可知此密道出口在何處?”

“這……”郭昕苦笑搖頭道:“伯珪將軍生性多疑,並未將此密道告知衆人,下官也只是知道太守府中有此密道,至於通往何處,卻是不知。”

張遼聞言微微皺眉,既然不知道密道出口在何處,要找的話,這薊縣說大不大,但也絕對不小,況且若調動大批兵馬尋找,必會令韓榮、袁熙生疑,反而會被看出破綻。

正自苦惱間,下手處又站出一人,拱手道:“將軍,屬下或許可助將軍尋到密道。”

“哦?”張遼看向此人,卻是自長安書院雜學院中出來的一名學子。

所謂雜學,其實以前無論哪家書院都沒開設過,主要是以工匠類爲主,也有一些其他被視爲旁門左道的東西,不過長安書院中的雜學院幾乎沒有學子,大多都是五花八門的人物在裡面交流所學,每個人都有項拿手絕活,張遼身邊缺人,所以才從雜學院抓了一批過來充數,不管怎麼說,這些人多少有些本事,或許幫得上忙。

只是到此刻,張遼幾乎忘了此人有何本事,想了想道:“不知先生有何本事?”

堂下中年人躬身道:“家傳所學,尋龍點穴。”

張遼恍然,所謂尋龍點穴,是風水術語,有勘探地質的本事,當然,所學的不止如此,但這些人或許一輩子都無法尋到所謂的龍脈,但對地質勘探很有研究,往往能夠根據地脈走勢估測到地下的狀況,當初呂布爲尋煤炭,專門自民間搜索出一批擅長這一行的風水師進入長安書院,沒想到卻被張遼病急亂投醫之下,直接抓到了這裡。全本小說網

第八十八章 洛陽風雲第一百零三章 盾甲天書第九十一章 呂徵入蜀第五十五章 信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三章 馬騰之死第三十五章 工部第六十三章 詭局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五十九章 郭嘉論戰第二十九章 螳螂、蟬和黃雀(下)第二十章 勢成第二十六章 困境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九十二章 算與被算第六十八章 反面教材第八十八章 洛陽風雲第九十一章 呂徵入蜀第九章 奴兵攻城第八十三章 推行第九十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八十八章 洛陽風雲第二十九章 降呂不降漢第二章 收服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十二章 人性第四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二十八章 暗號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陰陵第三十七章 氣勢洶洶第四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八章 城戰第二十九章 恨第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一十一章 曹操的態度第七章 管中窺豹第五十一章 動搖第三十六章 曹操的煩惱第二十三章第六十章 兵圍懷縣第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十二章 名與利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曹操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四十二章 大戰開端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五十四章 詐降(求三江票)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六十八章 反面教材第九十三章 將軍末日第六十八章 小溫侯第四十七章 戰雲第五十九章 悲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曹操第三十七章 一將無能(七更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五十九章 郭嘉論戰第十八章 戰鷹第五十三章 劉備大婚第三十六章 挑起紛爭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第十七章 鐵鎖連舟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八十二章 憤怒的龐統第十九章 戰士的榮耀第二十七章 孫策入侵第九十九章 陽謀第五十九章 郭嘉論戰第六十三章 但使天下寒士盡歡顏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六章 士氣交鋒第一百零六章 奪權第十九章 瘋馬超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三十九章 合圍第九章 騎兵攻城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四章 西涼亂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二章 趙雲的抉擇第五十三章 劉備大婚第十六章 三足之勢第十三章 虎牢關中,魏延戰曹仁第三章 馬騰之死第六十八章 反面教材第四十三章 邀約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五章 破軍第二十八章 死戰第九十章 威懾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羽負傷第二十八章 魏延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
第八十八章 洛陽風雲第一百零三章 盾甲天書第九十一章 呂徵入蜀第五十五章 信第三章 夢迴虎牢第三章 馬騰之死第三十五章 工部第六十三章 詭局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五十九章 郭嘉論戰第二十九章 螳螂、蟬和黃雀(下)第二十章 勢成第二十六章 困境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九十二章 算與被算第六十八章 反面教材第八十八章 洛陽風雲第九十一章 呂徵入蜀第九章 奴兵攻城第八十三章 推行第九十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八十八章 洛陽風雲第二十九章 降呂不降漢第二章 收服第七十六章 幽州平定第十二章 人性第四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二十八章 暗號第六十六章 兵叩虎牢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陰陵第三十七章 氣勢洶洶第四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八章 城戰第二十九章 恨第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一十一章 曹操的態度第七章 管中窺豹第五十一章 動搖第三十六章 曹操的煩惱第二十三章第六十章 兵圍懷縣第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十二章 名與利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曹操第五十四章 切入點第四十二章 大戰開端第七十一章 一怒興兵第五十四章 詐降(求三江票)第七十二章 機鋒第六十八章 反面教材第九十三章 將軍末日第六十八章 小溫侯第四十七章 戰雲第五十九章 悲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二十四章 憤怒的曹操第三十七章 一將無能(七更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所謂天才第五十九章 郭嘉論戰第十八章 戰鷹第五十三章 劉備大婚第三十六章 挑起紛爭第三十二章 古城混戰第十七章 鐵鎖連舟第三十八章 三軍潰敗(繼續求)第八十二章 憤怒的龐統第十九章 戰士的榮耀第二十七章 孫策入侵第九十九章 陽謀第五十九章 郭嘉論戰第六十三章 但使天下寒士盡歡顏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六章 士氣交鋒第一百零六章 奪權第十九章 瘋馬超第五十三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本卷終)第三十九章 合圍第九章 騎兵攻城第二十二章 收編第四章 西涼亂第三十八章 械鬥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一百二十章 狂瀾難挽第二章 趙雲的抉擇第五十三章 劉備大婚第十六章 三足之勢第十三章 虎牢關中,魏延戰曹仁第三章 馬騰之死第六十八章 反面教材第四十三章 邀約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五章 破軍第二十八章 死戰第九十章 威懾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羽負傷第二十八章 魏延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