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工部

當初呂布率軍出征河套的時候,就是陽春三月,如今再度返回,長安城好像沒什麼變化,依舊是碧草青青,但如果走進長安城,就能感覺到整個長安城裡洋溢着一股說不出的繁華。

走在大街上,不但能夠看到各種昔日所沒有的雕樑畫棟,更有一些頗具異域風情的建築出現,絲綢之路的重新開啓,吸引了大量來自塞外諸國的商人進來,不但帶動了整個雍涼的經濟,也帶來了不同的風俗文化。

呂布提倡百家爭鳴,爲什麼要提倡,因爲這些東西,就是這個時代所缺的,無論文化還是各家學說,只有在競爭中才能實現昇華,如今的儒術地位雖然尊崇,但還處在探索階段,並未完全形成後世那種故步自封,不斷內耗的怪圈子,作爲華夏子孫,呂布骨子裡對這些華夏傳承下來的東西自然有着自己的感情,但不只是因爲世家的關係,如果任由儒術這樣一家獨大的發展下去,幾乎可以預見,未來走向腐朽是必然的,任何一門學術甚至推演到各行各業,一旦失去了危機感,就會向這方面發展,唯有競爭,有危機感,才能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就如同現在的長安,雖然一眼看去,有些亂,但在這亂之中,卻在形成新的文化氛圍。

儒家有很強的兼容性,也許千百年後,當這些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以及各家學術被儒家一點點的同化,或者出現另外一門學術將儒家吞併,還是會走進故步自封的怪圈,但千百年後的事情沒必要現在去操心,人活一世,匆匆百十年光陰,卻想着千年後的危機,根本沒有任何意義,至少現在,呂布要讓這顆種子在自己手中種下去。

各地的戰鬥還在繼續,不過就像賈詡所說的那樣,以各家目前的實力,除非發生什麼驚人的變故,否則這種北方三足鼎立的局勢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現在重要的不是繼續拓展,而是穩固這一仗之中的戰果,將這些戰果完全消化,發展內需,只有內部穩固了,有了底蘊,纔有資本再去向外發展。

當呂布回到長安的消息傳開的時候,原本籠罩在長安上空躁動不安的氣息,逐漸平息下來。

以前呂布在的時候,通常不怎麼管事,大多數事情都是由陳宮的長安府以及律政司來協同管理,各行其是,有條不紊,但當呂布離開後,所有人心裡都彷彿少了一份底氣一般,呂布那強大的震懾力足矣震懾各族按照呂布規劃出來的法令各行其是,但呂布離開,這些剛剛形成的法令在執行力上開始出現不足。

尤其是在京兆一帶的兵力源源不斷的調出去,至使關中內部變得空虛的時候,這些法令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公信力,卻因爲大量兵馬的出征,致使缺乏了一定的執行力,加上沒了呂布的震懾,西北方的奴隸、各族還未完全規劃的羌人那骨子裡還未完全化掉的野性就開始有些不受控制了。

如今呂布回來,各地建立的市集一下子安穩了許多,許多歸化出來的羌人一瞬間比兔子都乖,各地市場也重新恢復了穩定秩序,讓包括陳宮、張既在內的所有人齊齊鬆了口氣。

“馬均?”呂布把玩着手中有些笨重的連弩,看向低頭恭順站在自己身前的年輕人:“這連弩可是出自你的手筆?”

“是草民與數位大師努力的結果,不敢獨領此功。”馬均搖了搖頭,拱手道。

站在一旁的蒲大師搖頭道:“馬先生提供瞭如何連發弩箭的重要機括,加上幾位來自西域巧匠的幫助,才能製造出這批連發弩,若無他,就是我們人再多,也沒辦法弄出這批連弩。”

“幫了我大忙了。”呂布看向馬均笑道:“有功必賞,這是我軍的規矩,不知馬先生可願在我麾下任職?”

“任職?出仕?”馬均和蒲大師同時一驚,不可思議的看向呂布,這不是代表工匠也可以當官了?

“別太激動,是官,但要說權利,可沒有多少。”呂布搖搖頭道:“我欲以之前的匠營爲基礎,設立工部,專門研發軍備以及一些可以利民的民生技術,蒲大師暫任工部中郎將,秩比三百石,馬均副之,爲工部司馬,秩比兩百石,此外我會着律政司制定一套獎懲制度,凡是做出有利於民生或是軍事的東西,都會有相應的獎勵,但工部直接隸屬於驃騎將軍府,政治上,沒有任何權利,但會有一定優惠,並且凡是工部匠人,都會受到官府保護。”

雖然有諸多限制,但儘管如此,還是讓蒲大師和馬均激動不已,雖然沒什麼實際權利,三百石俸祿在朝廷大員面前,也真不算什麼,但這卻是一種認可,無形中提高工匠地位的認可。

馬均連忙跪倒在地,躬身叩首道:“參見主公。”

“好好幹。”拍了拍馬均的肩膀,笑着看向蒲大師道:“風車鋪展的如何了?”

蒲大師微笑道:“已經有雍涼境內,已經架起三百座風車,另外主公提供的土炕也已經在民間推廣開來了,頗受好評。”

“這個我知道。”呂布笑着點點頭,之前陳宮給他送來的書信裡已經提過土炕在這個冬季發揮的作用,呂布沒動半個大錢,甚至還靠着從張掖採來的煤礦大賺了一筆,卻收穫了大量的民心。

“連弩可以試着再改進一下,我說說要求,一種是類似於弩車的大型器械,可以不斷射擊出更多的弩箭,一種則是在現在的基礎上,儘量弄得輕巧一些,連發數則不需要增加。”

“遵命!”兩人一副鬥志滿滿地樣子,剛剛得到呂布冊封,雖然在旁人看來不是什麼大官,甚至有些私兵性質,但就算這樣,也足以讓這些工匠死心塌地的爲呂布賣命。

“下去吧,明日會有人將所需的錢糧送去,就以昔日匠營那塊地爲根基組建工部。”呂布揮揮手道。

如今驃騎營、夜梟營都已經成軍,而且雍涼日趨穩定,昔日的大營已經沒有了多少實際價值,索性拿來作爲工部的基地,畢竟這算是呂布的軍事機密,設在長安,一來有些影響民生,二來建在城裡,隱秘性上也會有問題。

“臣等告退。”兩人一臉嚴肅的向呂布一拱手,鬥志昂揚的離開,決心大展拳腳,不枉呂布如此看重他們。

“主公可是要啓用墨家?”陳宮一直默不作聲的坐在呂布下手的位置,看着呂布道。

“墨家講究兼愛、非攻。”呂布想了想,搖頭道:“太過理想了,如今天下大亂,缺乏他們生存的土壤,這事,等天下太平之後再想吧。”

墨家的主張並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用現代的話來說,墨家的主張就是發揚真善美的,但這也是時代所不容的東西,諸侯割據,如果真的讓這種思想主導了思潮,那呂布壯大容易,但想要對外作戰,反而會受到這種思想的桎梏。

“況且,現在哪還有真的墨家?”笑了笑,呂布看向陳宮道。

要將所有工匠都算成墨家明顯有些扯淡,這時代的工匠大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手藝,連大字認得的都不多,還能指望他們傳承墨家一脈的學說嗎?

陳宮聞言不禁莞爾。

“對了,公臺。”呂布扭頭看向陳宮道:“我總覺得今年北方格局會發生大變動,恐怕還有大戰,儘量多準備一些物資,以備時變。”

雖然記不清了,但呂布記得官渡之敗後,袁紹沒多久就死了,而且是舊病復發,並非戰所致,到那時,眼下三足鼎立的格局必然出現新的變故,雖然現在不一定會發生,但還是多做一些準備好,一旦真的袁紹死了,呂布就可以立即進軍冀州、幽州,就算不能盡得冀州全境,但幽州一定要拿在自己手中,到時候,至少在底蘊上,呂布絲毫不比曹操差,更重要的是,一旦幽州被呂布佔據,就等於切斷了曹操的馬源。

不過這話一說,卻將陳宮給惹毛了。

“主公,你可知道今年連翻調兵,雍涼境內已經空虛,若非主公及時趕回,恐怕會生出動盪,去年一年雖然收成不錯,但之前高順調兵、魏延調兵、張遼調兵,哪還有那麼多糧草再度開戰?現在我軍可是同時面對曹操與袁紹的壓力,主公可知道,僅僅半年的時間,張掖那些鮮卑奴隸就發生了十幾次暴動,我軍哪來的兵力?還有黑山賊歸降,就算以工代賑,也要消耗不少糧草。”陳宮一臉悲壯的看着呂布,現在再調兵,那陳宮得去賣身了。

“又沒糧了?”呂布有些頭疼的撓了撓頭,好像自從自己接掌雍涼以來,自己的糧草就一直不夠,真的很羨慕袁紹一次就調動十萬二十萬的,哪怕官渡之戰以後,仍然這麼富裕。全本小說網

第六十一章 對策第五十三章 劉備大婚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二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二十九章 匹馬奪志第三十四章 借兵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八十九章 神弩破軍第十九章 虎狼之性第八十一章 休戰第五章 長安見聞第二十一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七十章 軍亂之始第二十章 論諸葛第十八章 血染徵袍第六十四章 金字塔第三章 婚宴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三十八章 瘋子第五十一章 韓遂的抉擇第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八十三章 推行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羽負傷第二十章 論諸葛第二十七章 呂布的緊迫感第五十二章 呂布歸來第十七章 道不同第六章 逼供第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陰陵第三十六章 挑起紛爭第二十五章 胡患第四章 思緒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三十五章 工部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第一百二十八章 渡江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七十八章 影響第九十五章 小將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謀荊襄第十八章 黃巾殘部第八章 故人第三十一章 截殺第六十三章 但使天下寒士盡歡顏第二十六章 全能型武將第三十四章 降第十七章 儒家之不幸,天下之大幸第五十章 覆巢第三十七章 氣勢洶洶第三十章 絕望第一百零五章 二代班第九十九章 陽謀第三十一章 截殺第四十七章 蒼天不滅我來滅(5/5)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詐降(求三江票)第十三章 周瑜受辱第二十四章 呂布練兵第一百零二章 老道第五十四章 詐降(求三江票)第十九章 造勢第五十四章 建安十三年的最後一天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二十九章 恨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四章 思緒第二十一章 衆香國第五十二章 逝者已矣第四十七章 大仗將起第七章 白水之患第二十四章 歡呼的夜梟營第一章 雄闊海第六章 逼供第八章 羌人地,羌人治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八十七章 掌控軍心第四十六章 計成(4/5)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軍令如山(六更求首訂)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三十二章 取捨第八十九章 神弩破軍第七十一章 江東暗流第九章 律第二十章 勢成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三十四章 降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三十四章 不同的待遇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七章 呂布的緊迫感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王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二十章 闖寨第九十八章 魏延VS張飛
第六十一章 對策第五十三章 劉備大婚第五十二章 願者上鉤第二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二十九章 匹馬奪志第三十四章 借兵第三十五章 移民之策第八十九章 神弩破軍第十九章 虎狼之性第八十一章 休戰第五章 長安見聞第二十一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七十章 軍亂之始第二十章 論諸葛第十八章 血染徵袍第六十四章 金字塔第三章 婚宴第三十七章 千里荒蕪第三十八章 瘋子第五十一章 韓遂的抉擇第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三章 狼的法則第八十三章 推行第二十七章 援軍至第一百一十四章 關羽負傷第二十章 論諸葛第二十七章 呂布的緊迫感第五十二章 呂布歸來第十七章 道不同第六章 逼供第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陰陵第三十六章 挑起紛爭第二十五章 胡患第四章 思緒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三十五章 工部第三十一章 抹書間賈詡第一百二十八章 渡江第十四章 曹操退兵第八十六章 齊聚洛陽第七十八章 影響第九十五章 小將第二十八章 賜婚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謀荊襄第十八章 黃巾殘部第八章 故人第三十一章 截殺第六十三章 但使天下寒士盡歡顏第二十六章 全能型武將第三十四章 降第十七章 儒家之不幸,天下之大幸第五十章 覆巢第三十七章 氣勢洶洶第三十章 絕望第一百零五章 二代班第九十九章 陽謀第三十一章 截殺第四十七章 蒼天不滅我來滅(5/5)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詐降(求三江票)第十三章 周瑜受辱第二十四章 呂布練兵第一百零二章 老道第五十四章 詐降(求三江票)第十九章 造勢第五十四章 建安十三年的最後一天第二十二章 犬韜第二十九章 恨第六十八章 刻薄第四章 思緒第二十一章 衆香國第五十二章 逝者已矣第四十七章 大仗將起第七章 白水之患第二十四章 歡呼的夜梟營第一章 雄闊海第六章 逼供第八章 羌人地,羌人治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第八十七章 掌控軍心第四十六章 計成(4/5)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軍令如山(六更求首訂)第五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六十二章 故人第三十二章 取捨第八十九章 神弩破軍第七十一章 江東暗流第九章 律第二十章 勢成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三十四章 降第三十六章 措手不及的決戰第二十八章 匈奴的黃昏第三十四章 不同的待遇第二十一章 馬超稱臣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七章 呂布的緊迫感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王第四十三章 軟骨頭(1/5)第二十章 闖寨第九十八章 魏延VS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