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車企效益的含金量

松江市政府頂樓的大會議室裡,來自國家層面、遼東省的領導們,在聽了趙國陽的一番言論之後,紛紛爲之側目。

辦公室裡安靜了好一會兒,固有資產管理局的賈明遠首先開聲道:“小趙研究員剛剛說問題,確實值得我們大家深思啊。”

“自從咱們國家從八十年代開始和世界知名汽車企業合作以來,用市場換技術就成了一個基本上的政策。”

“再加上減免關稅的一系列措施,咱們國家對國際車企巨頭的技術轉移,一直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

“只是可惜啊,這一晃七八年過去了,咱們的市場開放了雖然不少,但是真正換來的核心技術,卻少得可憐,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啊!”

賈明遠所在的固有資產管理局,雖然對鬆汽集團、一汽集團這些國內大型車企只有一個名義上的監管權,但是賈明遠本人對這方面問題,無疑還是很關心的。

此時他的一番言論,說的很中肯,讓在座的幾個大佬都紛紛點頭贊同。

作爲國稅局的一把手,洪文慶對於趙國陽、賈明遠的這一系列觀點,則是持反對態度的。

此時在聽到賈明遠附和趙國陽的觀點之後,他就忍不住開口道:“我說賈局,汽車工業發展的問題,咱們還是不能將其割裂開來看吧?”

“雖然目前咱們國內幾大合資車企在技術上還有些落後,但是他們爲國家的發展,可是做出了巨大貢獻。”

“比如說一汽集團,僅僅第一季度,就完成了幾十億的銷售額,給國家帶來了豐厚的利稅收入。”

“這些,都是咱們要考慮的因素啊!”

聽到這位洪局幾次三番在國內車企的利稅問題上打岔,趙國陽心裡就有些不認可。

他輕輕皺了皺眉頭,緊接着開聲道:“領導,我想您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從來沒有說過合資車企給咱們帶來的經濟效益不重要,只是我覺得咱們還是要更客觀、更冷靜的看待這個經濟效益。”

“其實說句不好聽的話,包括咱們一汽集團、鬆汽集團這些國內車企巨頭,其經濟效益到底是怎麼得來的,它又有多少含金量,這個我不用說,大家也應該明白纔是……”

趙國陽話說到這裡,洪文慶臉色一下就變了。

他深鎖着眉頭,面色不善的看向趙國陽,沉聲問道:“趙研究員,我倒是想聽聽你的高論,到底一汽集團、鬆汽集團這些車企的經濟效益,怎麼就含金量不足了?”

聽到洪文慶的質疑,松江市這邊高副市長、毛董事長二人就都有些擔憂。

二人同時向趙國陽投去了關心的目光,想知道他會怎麼應對。

至於遼東省的三名大佬,則是饒有興致的將目光落在了趙國陽的身上,想知道他下面還有什麼“驚人之語”。

反倒是坐在趙國陽兩邊的黃志剛、方學森,好像一點都不擔心趙國陽會答不上來洪局長的問題,只是微笑默默看着這個膽識過人的年輕人,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在大家的關注之下,趙國陽終於開始闡述起自己的觀點了。

他語氣平靜的開聲道:“領導,您先不要着急,聽我慢慢解釋。”

“由於我國的汽車工業底子薄、技術積累少,加上以往制定的相關政策、國家高積累工業政策的引導,以及不重視民生技術的國策導向。”

“從而使得80年代以前,咱們國內生產的低質量汽車,出現了售價遠遠超出其實際價格的不正常情況。”

“按照當時咱們普通工人人均月工資20-50元的普遍情況來說,國產汽車的價格,很多時候會一般達到普通人工資的500-1500倍左右。”

說到這裡,趙國陽向洪文慶投去了詢問的目光道:“洪局,我這個數據,應該沒有任何誇張的成分吧?”

洪文慶此時已經隱隱感覺到這個年輕人要說的是什麼,當下就有些尷尬的點了點頭。

趙國陽不以爲意的“嗯”了一聲,繼續說道:“毫不誇張的說,在引入國際車企合作之前,咱們國產汽車企業之所以能夠維持高利潤,完全是佔了國家政策的光。”

“這一點,想必您應該不會否認吧?”

洪文慶的臉上微微發紅,張了張嘴想要反駁些什麼,最終卻什麼都沒說出來,只是默認了趙國陽的這番言論。

趙國陽不緊不慢地繼續開聲道:“隨着八十年代中期,國家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爲了不對國內汽車造成很大的衝擊,國家對進口汽車徵收了300%以上的高額關稅。”

“這樣一來,使得在國外較便宜的車型,在國內也可以買到一個天價。”

“就好像鬆汽集團的‘桑塔納’車型吧,它的實際造價,按說成本應該在五到六萬塊之間,如果進一步將零部件國產化的話,這個價格,還有可能進一步壓縮的空間。”

“但是,一臺‘桑塔納’在國內市場上的售價是多少?好像沒有低於十八萬元的吧!”

說到這裡,趙國陽就向毛志春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見火燒到了自己的頭上,毛志春就有些手足無措。

不過,趙國陽說的這個價格,確實和市場價十分接近。毛志春是個實事求是的人,自然也只能點了點頭,對他的話表示認可。

趙國陽對毛董事長微微頷首,感謝了這位大佬的誠實。

接着,他繼續表述起了自己的觀點道:“就像洪局長您剛剛說的,咱們國內汽車企業的利稅,確實是上交了不少。”

“但是這些利稅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我個人覺得是要打個折扣的。”

說到這裡,趙國陽將目光在黃市長、朱高官二人停留了片刻,喟然一嘆道:“其實,話說到這份兒上,各位領導也應該明白我要說什麼了。”

“咱們國內的合資汽車企業,因爲是在國內生產汽車的,避免了向國家繳納鉅額的進口關稅。”

“但是其汽車的定價,卻同那些徵收了鉅額關稅的直接進口國外的汽車看齊。最多也就是略低了一些。”

“換句話說,也就是國家應徵收的關稅,變成了合資汽車廠商所得,使得其產生了鉅額的利潤。”

“很多時候,咱們國內合資車企生產出來的汽車質量,雖然不如國外進口車,但售價卻超過在原產國的售價。”

“加上咱們老百姓的收入普遍還比較低,使得汽車行業的利潤無形之中,增長速度又顯得快了幾分。”

“這其中的鉅額利潤,雖然咱們國內車企拿走了一部分。但是大頭,實際上還是國際汽車巨頭給拿走了啊……”

說到這裡,趙國陽的眼神之中射出了一絲擔憂。

他將目光投射到洪文慶的身上,緩緩開聲道:“洪局,我知道國家對汽車工業設立高額的稅率,以及一些非關稅的貿易壁壘,是爲了保護國產汽車工業。”

“但咱們也不得不承認,現階段汽車企業的很大一部分利潤和上交的利稅,是咱們的老百姓貢獻出來的啊……”

“對於這樣的利潤,咱們這些致力於國家汽車工業發展的人,可以淡而處之,畢竟咱們暫時還沒有能力,改變國產汽車技術的落後局面。”

“但是,如果咱們一味的爲這樣的利稅收入擊節叫好的話,我覺得就有些不大妥當了……”

趙國陽這一番話說完之後,洪文慶也是眉頭緊縮,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確實,剛剛趙國陽的這番話,是說到點子上了。

國家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濟數據上雖然有很明顯的進步。但是一些問題,也同樣是要重視啊。

就好像國內汽車工業的發展,現階段就進入到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

在錢這方面,無論是鬆汽集團還是一汽集團,這些國內車企巨頭都是沒少賺。

但是,在覈心技術和製造能力等方面,大家又到底進步了多少呢?

眼看着洪文慶有些無言以對的樣子,方學森就連忙定了定神,對趙國陽一揮手道:“國陽,你講的這些很有道理,接着給咱們細細分析一下目前國內車企面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吧!”

趙國陽點了點頭,接着說道:“我的意思很明確,咱們國內的汽車高價格的原因,說到底還是國內自主汽車製造業落後而造成的!”

“假設一下,咱們如果放開了汽車市場,任由國外汽車按照其國內,或是在歐美市場的定價在華夏出售,那咱們國內的汽車工業,怕是有很大可能會徹底消失吧。”

“說白了,咱們在花高價買國外品牌汽車的時候,都是在爲國內汽車工業的落後買單。”

“當然了,這樣的情況也是情非得已。保護民族工業,那是絕對沒有錯!”

趙國陽略一停頓,接着說道:“但是,在咱們的老百姓爲國家的汽車工業付出瞭如此大的代價之後,咱們國家的汽車工業又有了怎樣的進步呢?”

說到這裡,趙國陽的目光漸漸落在了毛董事長、吳董事長這兩位車企大佬的身上。

第956章 忘性比較大第403章 投石問路第131章 我的字典裡沒有‘未戰先怯’第203章 肺腑之言第759章 當了沙鋼集團的董事第907章 愛情這玩意,主要還是看緣分第271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608章 偶遇吳建龍第356章 發展鐵路,下活整盤棋第936章 最好的選擇第952章 回家好像換了一個人第777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第946章 有什麼想不通呢?第276章 法拉利F40的隱患第139章 怎麼抓不住重點呢?第118章 遠見卓識(新年快樂,各位書友狗年旺旺旺)第362章 金秀珠的邀約第580章 電氣保護的隱患第500章第265章 申請一個專利第868章 腓尼基的成功第840章 ‘主幹線’的線路問題第561章 “老毛子”的陰影第602章 八九年是一個重要分水嶺第883章 這個產業可以搞第457章 樹立一個“精品”觀念第749章 坦誠自然就好第335章 神奇的小趙第547章 大衆的優勢和不足第467章 搞好關係很有必要第230章 這事兒兩清了第575章 滿載而歸第497章 問到點子上的問題第267章 六百萬馬克!第128章 想做事,就是要有人才第865章 寧海風雲人物第650章 動作一定要快第32章 合同終於簽了第326章 給大家看到了奔頭第715章 三七開第314章第387章 國際鋼鐵工業的一個發展趨勢第663章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第624章 礦井提升機項目成了第561章 “老毛子”的陰影第448章 不辱使命第363章 達成初期合作共識第313章 你真是有心了!第752章 傑西博公司人來了第490章 對華寶樓有點想法第956章 忘性比較大第552章 我願意出一千萬的預算第141章 馬建懵了第105章 “NVH”這個名詞第545章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第466章 他纔是話事人嘛第618章 增加了二個副主任第346章 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第451章 一個完全不怕事兒的小年輕第777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第6章 鋤頭的煩惱第32章 合同終於簽了第599章 裝飾品和首飾是共通的第350章 我要三百畝地第155章 你被廠裡給辭了吧?(求首訂)第85章 沒必要搞特殊化第893章 這是福利嗎?第938章 這個消息真是太及時了第27章 趙國陽的選擇第858章 宏達改制的事兒定了第773章 華夏汽車集團公司成立了第152章 注塑機和吹塑件之分第248章 兩個關鍵條件第605章 冒飛鳴的難處第503章 它並沒有這麼神奇第172章 相信科學,相信我第453章 趙研究員太搶手了第873章 後續效應第952章 回家好像換了一個人第459章 撲面而來的壓力第491章 老美的文化輸出第187章 給大家提供一點思路第584章 江海中學走一遭第366章 按照你的思路,拿下了六個第545章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第382章 蘊含的商機第609章 國產重卡的優劣第883章 這個產業可以搞第16章 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第 15章 四羊集團第453 我的觀點更加激烈第301章 包晶結構的影響第95章 真是個呆子第289章 臥式注塑機第669章 他們居然想搞個大課題第179章 待遇又提升了第488章 新手容易犯的錯誤第320章 廠花還是有思想的第173章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第256章 這可太讓人意外了!
第956章 忘性比較大第403章 投石問路第131章 我的字典裡沒有‘未戰先怯’第203章 肺腑之言第759章 當了沙鋼集團的董事第907章 愛情這玩意,主要還是看緣分第271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608章 偶遇吳建龍第356章 發展鐵路,下活整盤棋第936章 最好的選擇第952章 回家好像換了一個人第777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第946章 有什麼想不通呢?第276章 法拉利F40的隱患第139章 怎麼抓不住重點呢?第118章 遠見卓識(新年快樂,各位書友狗年旺旺旺)第362章 金秀珠的邀約第580章 電氣保護的隱患第500章第265章 申請一個專利第868章 腓尼基的成功第840章 ‘主幹線’的線路問題第561章 “老毛子”的陰影第602章 八九年是一個重要分水嶺第883章 這個產業可以搞第457章 樹立一個“精品”觀念第749章 坦誠自然就好第335章 神奇的小趙第547章 大衆的優勢和不足第467章 搞好關係很有必要第230章 這事兒兩清了第575章 滿載而歸第497章 問到點子上的問題第267章 六百萬馬克!第128章 想做事,就是要有人才第865章 寧海風雲人物第650章 動作一定要快第32章 合同終於簽了第326章 給大家看到了奔頭第715章 三七開第314章第387章 國際鋼鐵工業的一個發展趨勢第663章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第624章 礦井提升機項目成了第561章 “老毛子”的陰影第448章 不辱使命第363章 達成初期合作共識第313章 你真是有心了!第752章 傑西博公司人來了第490章 對華寶樓有點想法第956章 忘性比較大第552章 我願意出一千萬的預算第141章 馬建懵了第105章 “NVH”這個名詞第545章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第466章 他纔是話事人嘛第618章 增加了二個副主任第346章 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第451章 一個完全不怕事兒的小年輕第777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第6章 鋤頭的煩惱第32章 合同終於簽了第599章 裝飾品和首飾是共通的第350章 我要三百畝地第155章 你被廠裡給辭了吧?(求首訂)第85章 沒必要搞特殊化第893章 這是福利嗎?第938章 這個消息真是太及時了第27章 趙國陽的選擇第858章 宏達改制的事兒定了第773章 華夏汽車集團公司成立了第152章 注塑機和吹塑件之分第248章 兩個關鍵條件第605章 冒飛鳴的難處第503章 它並沒有這麼神奇第172章 相信科學,相信我第453章 趙研究員太搶手了第873章 後續效應第952章 回家好像換了一個人第459章 撲面而來的壓力第491章 老美的文化輸出第187章 給大家提供一點思路第584章 江海中學走一遭第366章 按照你的思路,拿下了六個第545章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第382章 蘊含的商機第609章 國產重卡的優劣第883章 這個產業可以搞第16章 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第 15章 四羊集團第453 我的觀點更加激烈第301章 包晶結構的影響第95章 真是個呆子第289章 臥式注塑機第669章 他們居然想搞個大課題第179章 待遇又提升了第488章 新手容易犯的錯誤第320章 廠花還是有思想的第173章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啊第256章 這可太讓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