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奧斯曼的大單

布爾戰爭的後遺症在最初僅僅是對大英帝國財政上的拖累,近4000萬的軍費外加南非殖民地重建列支的龐大經費,在1902年已經達到整個帝國財政收入40%,這已經是一個極端離譜的數據,要知道,大英帝國日不落之領土,到了19世紀末,已經難以向早年那樣爲本土輸送大量財富。∮頂∮點∮小∮說,

更糟糕的是,除了印度、南非等少數幾個殖民地繼續着殖民經濟的瘋狂,其他殖民地的產出與維繫當地統治的開支已經相差無幾,甚至有不少殖民完全是在消耗帝國個金錢,也就是說,大多數的殖民地,對於英國國民經濟收益並無實質上的利益,這也導致了倫敦方面對殖民地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但是,軍力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顯然絲毫未曾感受到夕照的危機,布爾戰爭的持續非但嚴重消耗了倫敦方面因爲軍備競賽和經濟競爭的能力,也同時讓倫敦方面更加難以割捨與美洲和東亞的經濟聯繫。

7月,將迎來英國的新世紀第一**選,秦鎧立刻意識到了這是自己必須出手的時刻,很快,就在索爾茲伯裡首相在6月與美國總統羅斯福達成兩國政治、經濟的一系列默契不到一週,中國駐英國大使陳波的突然造訪,經過長達一週的磋商,最終讓他作出了另外一個重要的決定。

布爾戰爭以及如今與法國在非洲問題上膠着,已經讓保守黨的海外政策飽受爭議,他必須、也不得不作出最終的努力。或者說是掙扎。在英國報業媒體一系列的民意調查中。自由黨亨利?班納曼爵士已經領先於保守黨數個百分點。

6月28日,倫敦方面高調宣佈了中英就確保南亞、印度殖民地經濟達成《亞洲貿易暫行協定》的消息,而中國駐英國公使陳波隨後也向英國媒體表示,中國將加大與英國海外殖民地的貿易,預估這將爲如今已超越南非成爲英國最大收益的印度,每年增加上千萬的收益。

之所以能迅速達成以往難以談判的關貿協定,自然在於秦鎧的特別授權,陳波公使提出的這份暫行協定時限僅爲10年。而非以往各國期望的永久協定,而這也是索爾茲伯裡內閣爲迎接選舉最需要的東西。

消息公佈後,保守黨控制的泰晤士報在兩天後進行了民意調查,立刻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對於索爾茲伯裡內閣能迅速拿出解決財政危機的辦法,上議院、下議院都獲得極大的至此後,而民意調查也顯示,保守黨顯然在關鍵時刻扳回了重要的一份,至少,在民衆支持率上。竟然神奇的取得了逆轉。

北京,當陳波關於兩國貿易協定的消息送進總理府之時。秦鎧正在奧斯曼帝國駐華公使哈邁德進行友好會談,他對於奧斯曼帝國其實並沒有太多期望,這個老邁帝國斷斷續續的改革最終回到了君主獨裁的道路,並且還將持續數年,並最終導致這個國家最終走向分裂。

不過,奧斯曼帝國龐大的國土和正被他們控制的中東地區,秦鎧那是大有興趣,他可沒打算去殖民中東,作爲後來者,伊斯蘭控制的土地顯然不是他願意插手的,唯一能讓他插手的——僅僅是利益而已。

事實上,與奧斯曼帝國的聯繫,最初還是德國人施萊爾促成的,作爲柏林會議的參加國,奧斯曼顯然對於德國的發展羨慕不已,而且,奧斯曼帝國雖然與英國貿易不少,但卻更傾向於做牆頭草,同時也與德國進行貿易和拉近關係。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宣佈建立強大軍事力量的計劃,卻本身工業能力有限,鄰居奧匈帝國、意大利都不是善類,而一直來給予奧斯曼些許幫忙的大英帝國,說白了就是一個惡棍,每次幫忙都需要奧斯曼割塊肉,所以,哈米德二世最終藉助德國準備插手巴格達鐵路的機會,向德國提出了軍備和工業的條件。

但是,如今的德意志帝國正在全速武裝的道路高速飛奔,哪有功夫理會奧斯曼帝國的要求,要騰挪出產能來幫助奧斯曼帝國,這可不是威廉二世願意做的事情,結果負責外交的施萊爾靈機一動,就把這單生意介紹到中國來。

奧斯曼帝國駐華公使哈邁德原本只是帝國鬱郁不得志的人物,轉眼間就被賦予重任,對於遠東中國的崛起,擔任公使十年的他自然是瞭解不少,但是,帶着來自德國的信息拜會外交部後,原本以爲希望不大的他,卻意外的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

在一系列協商後,秦鎧今天大筆一揮,十分乾脆利落的簽署向奧斯曼帝國出口1艘漢級戰列艦、2艘玉衡級巡洋艦、6艘崑崙級驅逐艦的大訂單,並且同意幫助奧斯曼帝國在安塔利亞建立一座現代化造船廠……當然,一切的幫助都是有報價的!

消息傳到伊斯坦布爾,這消息,毫無疑問讓正面臨來自歐洲威脅的老邁帝國大爲驚喜,奧斯曼帝國正不斷遭到奧匈帝國、意大利、俄羅斯帝國的擠壓,而剛剛結束的保加利亞危機中,歐洲各國也從中看到了奧斯曼帝國的疲軟,正迫不及待的試圖從這個老大帝國身上略去更多利益。

如今竟然意外獲得了亞洲第一號軍事強國中國的支援,即便是名義的支持已經是十分難得和可貴,更何況,中國竟然十分慷慨的同意了一系列的軍售,更重要的是,還同意向奧斯曼帝國轉讓海軍造船技術,這無論如何都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當然,作爲統治奧斯曼帝國二十多年的獨裁者,哈米德二世自然明白,這世界絕對不會有不明不白的友情,而秦鎧提出的要求倒是讓讓他完全的放下了心!

與奧斯曼簽署最惠國待遇條約、同時由兩國合資對紅海沿岸進行勘探,秦鎧慷慨的提出,由中國出資100萬英鎊、而奧斯曼只需要出讓紅海沿岸從麥加到塞拉萊1000公里的荒原,一旦正式開採礦產的話,利潤雙方分沾。

如今,中東地區原油開採早已經不是什麼秘聞,不過,事實上奧斯曼對當地的統治並不算強力,加之各國列強紛紛插手,尤其是英國掠取了很大一塊利益,奧斯曼幾乎毫無收穫,聽說中國願意摻和進來,並且給予帝國一半的分成,幾乎沒用幾天的考慮,哈米德二世就考慮清楚了。

與其讓英國在自己治下的中東獨自掠取利益,還不如引入了一個能給自己更多利益的第三方,讓中國人和英國人在當地互相競爭,至少帝國王室可以獲得一半的利益,如果能打壓英國人的話,或許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7月4日,就在英國選舉如火如荼的進行之時,獲悉中奧合作勘探協議簽署消息的當天,一支由2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和4艘貨船組成的船隊已經從馬來亞檳城出發。

而就在當天,秦鎧更獲得了另外一個讓他驚喜的消息——哈米德二世十分慷慨表示,爲促進兩國貿易,將亞丁灣口的一處漁港租借給中國,而負責談判的伍廷芳立刻意識到其中的不尋常,經過與哈邁德公使溝通,他了解到,奧斯曼帝國事實上對於這塊遠離本土的土地根本無從管理,所以纔會很隨意的拋給中國當做好處。

所以,伍廷芳當即提出,以20萬英鎊的代價購入這塊靠近亞丁灣、面積不到100平方公里依山靠海的貧瘠土地,而這一提案竟然意外的得到了奧斯曼帝國的同意!

第623章 秦鎧的意第185章 日本賣國六條約第708章 整編北洋三把火第882章 日本的新戰艦第712章 中德密約第350章 公審暴徒第865章 海上對抗第925章 包圍網上的屠戮戰第1337章 出擊,無所畏懼第602章 軍機處的最後公文第394章 打上門來了第764章 擴張、再擴張第1354章 巡洋艦VS戰列艦第998章 帝國崛起的代價第935章 充滿活力的國家(二)第1145章 逼上絕路第568章 無解之局第1041章 重創皇家海軍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1331章 俯衝轟炸機第65章 總督也狂熱第1341章 路易斯安娜號的覆滅第965章 戰爭的設想第248章 沒有天生的將軍第547章 躺着也中槍的淮軍第1188章 底線第1253章 宣戰第640章 豹河突破戰第703章 秦鎧的允諾第205章 意外的援軍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訊網第414章 親衛隊的首戰第817章 德俄再保險條約的影響第860章 國家銀行第72章 出擊第97章 炮口下的戰慄第794章 工兵營出場第595章 滿人的奇謀第975章 絕密計劃進行式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1188章 底線第152章 五營的首次參戰第591章 新政綱要第243章 從海底出擊第657章 東北大革命第726章 小皇帝不行啦第488章 三巨頭會議第826章 見證第702章 隱秘計劃和談判第848章 我們需要怎樣的中樞第716章 參謀部緊急軍議第1038章 暴風火控平臺第1057章 超強英艦的覆滅第1076章 印緬攻略第213章 排華法案和經濟危機第545章 嫁禍第724章 德國的選擇第563章 驚天密摺第1367章 合擊大艦隊第1197章 國王級戰列艦升級第1022章 登陸蘇門答臘第427章 聚焦蘇楚娜第541章 南湖島第2章 馬尾船政學堂第189章 銀子的問題第178章 楔形艦陣第17章 拉贊助是必須滴第680章 關稅之爭第508章 驚人的政策變化第1022章 登陸蘇門答臘第531章 北方計劃鋪開第1277章 皇后級戰巡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軍款第54章 咱是爲大越解憂第1094章 超級戰列艦第1208章 南美聯合艦隊第420章 阿薩津之戰(二)死亡之花第109章 留美學童公案的風波第1060章 皇家海軍的完美計劃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770章 圍攻雙子城第824章 凱旋之日第1181章 海軍兩大禮包第1345章 決戰時刻(二)第285章 幹實業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131章 狹路激戰(三)第636章 兵出喜峰口第1123章 意義重大的公司法案第319章 阿雷基帕的槍聲第502章 水師巡閱的背後第197章 碾壓第63章 陰謀和殺機第529章 總督府的喜宴第582章 禁軍最後的內戰第1055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861章 掐住日本的命脈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208章 生產資源的掠奪戰第177章 兩個層次的碰撞第1章:清穿啦
第623章 秦鎧的意第185章 日本賣國六條約第708章 整編北洋三把火第882章 日本的新戰艦第712章 中德密約第350章 公審暴徒第865章 海上對抗第925章 包圍網上的屠戮戰第1337章 出擊,無所畏懼第602章 軍機處的最後公文第394章 打上門來了第764章 擴張、再擴張第1354章 巡洋艦VS戰列艦第998章 帝國崛起的代價第935章 充滿活力的國家(二)第1145章 逼上絕路第568章 無解之局第1041章 重創皇家海軍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1331章 俯衝轟炸機第65章 總督也狂熱第1341章 路易斯安娜號的覆滅第965章 戰爭的設想第248章 沒有天生的將軍第547章 躺着也中槍的淮軍第1188章 底線第1253章 宣戰第640章 豹河突破戰第703章 秦鎧的允諾第205章 意外的援軍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訊網第414章 親衛隊的首戰第817章 德俄再保險條約的影響第860章 國家銀行第72章 出擊第97章 炮口下的戰慄第794章 工兵營出場第595章 滿人的奇謀第975章 絕密計劃進行式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1188章 底線第152章 五營的首次參戰第591章 新政綱要第243章 從海底出擊第657章 東北大革命第726章 小皇帝不行啦第488章 三巨頭會議第826章 見證第702章 隱秘計劃和談判第848章 我們需要怎樣的中樞第716章 參謀部緊急軍議第1038章 暴風火控平臺第1057章 超強英艦的覆滅第1076章 印緬攻略第213章 排華法案和經濟危機第545章 嫁禍第724章 德國的選擇第563章 驚天密摺第1367章 合擊大艦隊第1197章 國王級戰列艦升級第1022章 登陸蘇門答臘第427章 聚焦蘇楚娜第541章 南湖島第2章 馬尾船政學堂第189章 銀子的問題第178章 楔形艦陣第17章 拉贊助是必須滴第680章 關稅之爭第508章 驚人的政策變化第1022章 登陸蘇門答臘第531章 北方計劃鋪開第1277章 皇后級戰巡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軍款第54章 咱是爲大越解憂第1094章 超級戰列艦第1208章 南美聯合艦隊第420章 阿薩津之戰(二)死亡之花第109章 留美學童公案的風波第1060章 皇家海軍的完美計劃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770章 圍攻雙子城第824章 凱旋之日第1181章 海軍兩大禮包第1345章 決戰時刻(二)第285章 幹實業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131章 狹路激戰(三)第636章 兵出喜峰口第1123章 意義重大的公司法案第319章 阿雷基帕的槍聲第502章 水師巡閱的背後第197章 碾壓第63章 陰謀和殺機第529章 總督府的喜宴第582章 禁軍最後的內戰第1055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861章 掐住日本的命脈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208章 生產資源的掠奪戰第177章 兩個層次的碰撞第1章:清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