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中國經濟新時代

奧斯曼帝國如今已經進入了一個式微的時代,即便是哈米德二世大力倡導伊斯蘭運動試圖影響西亞的民族運動,也依然是收效甚微,而曾經囊括黑海、大半地中海的遼闊疆域,在英帝國等歐洲列強的介入下,埃及、的黎波里等非洲領地雖然名義上尚屬奧斯曼帝國,但早已被英國控制。△↗頂頂點小說,

而對亞丁灣口的盡頭的控制,更是在阿拉伯等國的牽制下岌岌可危,在這種情況下,作爲一場額外的交易給予中國,換取實際的利益,倒也不是什麼太過艱難的外交取捨,而接了這個燙山芋的秦鎧,自然明白其中的麻煩,但他顯然毫無放棄的打算。

很快,駐紮馬普托的東非分艦隊即收到來自國內的命令,立刻派出一支陸戰隊先行趕赴接受剛剛被重新命名爲亞丁城的新領,當7月12日,英國宣佈保守黨再次獲得選舉勝利的同一天,第二支中東特遣船隊從廣州集結出發,超過15艘商船在2艘驅逐艦隊護衛下,展開了他們的中東征程。

7月15日,英國駐華公使鮑爾帶來了新任首相貝爾福爵士的電報,這位保守黨出身的新首相顯然全盤接受了來自索爾茲伯裡的建議,不過,英國人顯然聽說了近期中國與奧斯曼帝國的交易,鮑爾委婉的表達了英國的關注,希望中國信守雙方的協定,不得干涉英帝國在非洲北部、地中海、紅海沿岸的利益。

對此,秦鎧自然滿口應下,那片領土上自己最關心的只有一樣東西——石油。奧斯曼帝國的命運自己纔不會關心。唯一的問題是。奧斯曼帝國玩意倒臺了,倒是個大問題……好在短期內,自己似乎沒必要太過擔心。

他同時對鮑爾公使十分明確的表明了態度:“……中國獲得中東港口的唯一原因,只是爲了確保商業上的利益,所以英國無需擔心,必要時,中國完全可以依照兩國協定爲英國船隊提供保護!”

對於目前中國最需要的東西,秦鎧遠比任何人都清楚——和平。至少是短期內的和平,中國的力量已經足以確保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利益,而這對於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將是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正當英國考慮如何應對中國在亞丁城基地之時,席捲整個歐洲的第十五次全球經濟危機已然橫掃了俄羅斯帝國後,毫無留情的席捲了整個歐洲,就在當月,俄國股市全線崩盤,法國股市、德國股市隨後在8月17日發生連續4天的暴跌,而8月20日。倫敦股市、債市受海外經濟暴跌的影響也應聲而落。

24日,俄羅斯宣佈債券市場崩盤。近幾年間因大興鐵路建設的俄羅斯債券因爲經濟崩盤而幾乎化爲廢紙,與之利益攸關的歐洲資本紛紛潰敗,而英國債券市場也在不到一週後淪陷,大量債券被拋售而無人接盤,大量海外資金失陷在歐洲市場,只能坐視經濟迅速滑向崩潰邊緣。

而出人意料的是,在8月的歐洲股市、債市的末日,紐約股市雖然經過數日的暴跌,竟然迅速在8月底就企穩並且上漲,這讓歐洲各國紛紛寄希望於美國能幫助歐洲熬過這輪的經濟蕭條。

不過,一份來自遠東中國、由駐華公使鮑爾撰寫的中國經濟報告,卻被歐洲選擇性的忽略了,鮑爾自然獲知了來自歐洲的經濟危機消息,不過,在他隨後進行的中國經濟情況調查,卻得到了完全不同於本土的消息。

整個中國輕工產業發展無比迅猛,而雖然海外出口貿易因歐洲經濟危機出現困難,但整個國內、乃至南亞以及美洲的貿易卻增長迅猛,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在三個月前宣佈的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在這一關鍵時刻,完全成爲了支持整個國民經濟的支柱。

中國廣州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在三個月內完成了近一億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融資,中國最負盛名的幾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股票,在三個月內翻了兩番,而中國政府宣佈對國內貿易以及部分南亞貿易品的減稅政策,更是國內的紡織、食品、菸酒、橡膠等新興產業增幅明顯,中國國內提供了讓人驚訝的自我消化能力。

當然,鮑爾看到的中國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表象,秦鎧非常及時的在兩年前啓動的資源產業,使得國內在過去兩年間已經涌現出近兩百家海外礦業大廠以及以煤炭、鋼鐵、石油爲主的三大國營資源產業,這些新興產業成爲了中國抵禦歐洲經濟危機最強大的後盾。

在歐洲,這場突然出現的經濟危機,戲劇性地展示了英國和德國的競爭地位的消長。由於德國鋼鐵工業的技術先進程度、生產集中程度都高於英國,而且採取鼓勵輸出、限制輸入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就在英國疲於應付金融上的困局時,德國鋼鐵則出乎意料的大量出口英國,並開始進入海外市場。

到了年底前,德國黑色金屬的淨出口增長3.5倍,迅速從去年的70萬噸,增長到當年的220.9萬噸,而中國的鋼鐵工業也在這一輪的大浪淘沙中迅猛崛起,憑藉着遠比歐洲廉價的成本,在當年向英國、南美、法國、奧匈出口高品質鋼材150萬噸。

等到了歲末,英國貝爾福內閣意識到讓英國崛起的煤鐵複合體竟然成爲了大英帝國的軟肋,決定要以強力措施遏制強大經濟競爭對手時,英國人赫然發現,雖然可以向德國鋼鐵徵收100%的保護性關稅,但對於中國鋼鐵,根據去年簽署的兩國自由貿易條例,一旦要徵收100%的保護性關稅,那就意味着從印度向東亞出口的大量殖民地農產品也將面對100%的懲罰性關稅。

很快,以張伯倫爲首的內閣高層強力要求貝爾福首相恢復保護關稅,取消自由貿易,面對剛剛簽署的遠東貿易協定,就在英國人爲之一籌莫展,考慮是否能承受撕破臉的代價時,中國駐英國公使陳波再次送來了來自中國的消息。

“帝國國內特惠關稅”,秦鎧給英國人提出了一個體面的說辭,中國願意接受10%以內的關稅上漲,而作爲補償,中國也將在遠東征收不超過5%的貿易特別稅,這一主張立刻得到了貝爾福內閣的認同。

就在秦鎧十分得意的給歐洲列強上眼藥之時,迎接中國經濟新時代的來臨時,一則情報司從福建加急送回的消息,立刻他感到無以倫比的興奮。

第1321章 衝突在即第1110章 麻煩上門了第1114章 綠色煤炭產業佈局第233章 臺海第一戰第1125章 布爾戰爭入場券第1146章 波哥大的危機第1225章 新軍備競賽和廣州號戰列艦第116章 科技工業的起源第1034章 炮術,最強之矛第1079章 驚人的教育觀點第1313章 新的威脅第233章 臺海第一戰第1079章 驚人的教育觀點第299章 咱是文明人第915章 放進咱的碗裡來封推感言第296章 日本海軍擴充計劃修改案第255章 毒辣眼光第一人第609章 積重難返的體制第739章 背後捅刀子第434章 小日本在行動第1337章 出擊,無所畏懼第1258章 哈薩克斯坦的烽煙第994章 海軍在行動第55章 賣國條約和體制小白鼠第1008章 鐵血風暴第185章 日本賣國六條約第757章 悲慘世界第704章 南中國海上的艦隊第29章 南洋水師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485章 隱藏的戰線第80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817章 德俄再保險條約的影響第366章 洋人的算盤第1154章 美西戰爭的序幕第380章 國家主義的號角第1111章 咱先開兩炮第175章 運籌第1053章 法國人的小動作第1135章 費舍爾的大手筆第1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83章 劫掠佐世保第110章 全都拿下第9章 第一堂課第60章 殖民時代的開啓第1057章 超強英艦的覆滅第682章 近在咫尺的海參威第785章 終極對戰第998章 帝國崛起的代價第1125章 布爾戰爭入場券第535章 慈禧發難第649章 兵不血刃第1177章 停戰第484章 南華使團的遭遇第432章 圍城打援第822章 意外的收穫第692章 欺人太甚第316章 秘魯的骯髒交易第654章 憲法和新政第323章 智利人的試探第905章 襲擾戰第127章 狹路相逢第83章 全不放過第1006章 意外之外第932章 刺激下德皇威廉第986章 環太平洋演習第325章 大麻煩上門啦第898章 鉅艦出擊第632章 胡蘿蔔策略第1063章 接戰第1281章 雨夜截擊第38章 洋布之戰爭第351章 海上遇敵第1137章 僑民保護協定第331章 華人的權力?第1040章 殺機暗藏第648章 奇兵破寬城第1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202章 金融槓桿第874章 南方海洋開拓社第407章 直達墨爾根的航道第226章 張樹聲的算計第1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776章 決戰雙城子(二)無畏衝鋒第528章 晨議風波第820章 兵不厭詐第526章 復國條約第1070章 英國艦隊變招第48章 光讀書不考試的年代第882章 日本的新戰艦第519章 底線第832章 教育產業基金第635章 亦真亦假第53章 新的據點第1306章 巴拿馬的價值第998章 帝國崛起的代價第297章 圈了夏威夷的羊牯第291章 湛江的亂局第1235章 逆轉班加西
第1321章 衝突在即第1110章 麻煩上門了第1114章 綠色煤炭產業佈局第233章 臺海第一戰第1125章 布爾戰爭入場券第1146章 波哥大的危機第1225章 新軍備競賽和廣州號戰列艦第116章 科技工業的起源第1034章 炮術,最強之矛第1079章 驚人的教育觀點第1313章 新的威脅第233章 臺海第一戰第1079章 驚人的教育觀點第299章 咱是文明人第915章 放進咱的碗裡來封推感言第296章 日本海軍擴充計劃修改案第255章 毒辣眼光第一人第609章 積重難返的體制第739章 背後捅刀子第434章 小日本在行動第1337章 出擊,無所畏懼第1258章 哈薩克斯坦的烽煙第994章 海軍在行動第55章 賣國條約和體制小白鼠第1008章 鐵血風暴第185章 日本賣國六條約第757章 悲慘世界第704章 南中國海上的艦隊第29章 南洋水師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485章 隱藏的戰線第80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817章 德俄再保險條約的影響第366章 洋人的算盤第1154章 美西戰爭的序幕第380章 國家主義的號角第1111章 咱先開兩炮第175章 運籌第1053章 法國人的小動作第1135章 費舍爾的大手筆第1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83章 劫掠佐世保第110章 全都拿下第9章 第一堂課第60章 殖民時代的開啓第1057章 超強英艦的覆滅第682章 近在咫尺的海參威第785章 終極對戰第998章 帝國崛起的代價第1125章 布爾戰爭入場券第535章 慈禧發難第649章 兵不血刃第1177章 停戰第484章 南華使團的遭遇第432章 圍城打援第822章 意外的收穫第692章 欺人太甚第316章 秘魯的骯髒交易第654章 憲法和新政第323章 智利人的試探第905章 襲擾戰第127章 狹路相逢第83章 全不放過第1006章 意外之外第932章 刺激下德皇威廉第986章 環太平洋演習第325章 大麻煩上門啦第898章 鉅艦出擊第632章 胡蘿蔔策略第1063章 接戰第1281章 雨夜截擊第38章 洋布之戰爭第351章 海上遇敵第1137章 僑民保護協定第331章 華人的權力?第1040章 殺機暗藏第648章 奇兵破寬城第1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202章 金融槓桿第874章 南方海洋開拓社第407章 直達墨爾根的航道第226章 張樹聲的算計第1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776章 決戰雙城子(二)無畏衝鋒第528章 晨議風波第820章 兵不厭詐第526章 復國條約第1070章 英國艦隊變招第48章 光讀書不考試的年代第882章 日本的新戰艦第519章 底線第832章 教育產業基金第635章 亦真亦假第53章 新的據點第1306章 巴拿馬的價值第998章 帝國崛起的代價第297章 圈了夏威夷的羊牯第291章 湛江的亂局第1235章 逆轉班加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