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舊學子和新局面

0月日,坐落紫禁城東側、東交民巷附近外交部附近,一隊隊執行巡邏任務的警察不時從大街和巷子中穿過,不過,對於往來的百姓並沒有太多限制,而各國公使的車輛出現後,則會另有有警察來引路。

路旁倒是聚起了不少行人,衝着匆匆來往、懸掛着各國國旗的使館馬車指指點點,如今的北京城,雖然施行新政不過大半年光景,但是,由於報紙媒體的迅猛發展,諮詢消息早已不像在前清政府時代那般閉塞、

行人之中,幾個穿着長衫的讀書人到這情形,顯然也有些好奇,而其中一箇中等個頭男子正在側身和旁邊的人說話,“劉兄,來今天我們是來巧了,你能否找到熟人問下,所辦的事情能不能溝通一下!”

這男子正是前些時候來北京宣傳新政的楊姓書生,他名叫楊深秀,是山西舉子,原本來京一是備考,二則是宣傳洋務新政,不料北京一場大動盪,這滿清的王朝就土崩瓦解了,而這科舉之制,自然也就成了昨日黃花。

不過,新的時代顯然意味着新的機會,雖然皇帝沒有了,但是,北京城日新月異的變革,這些飽讀聖賢書的學子顯然是最早到機會的,既然要施行憲政,那些更善於接受新鮮事物的學子很快從中到了與舊朝廷不同根本點,雖然並不瞭解所謂憲政的實質,但是,北京城內。各式各樣的社團、學社紛紛成立。

而楊深秀作爲山東舉子中的翹楚人物。也被一羣來北京求學的外地學子推舉爲一社之長。他們成立了一個名爲“致用社”的組織,很快,通過一些關係搭上了清流李鴻藻的線,這位目前退居二線的清流老將倒是很得重這些年輕學子的表現,在他牽線搭橋下,一個由“致用社”籌辦的報紙《萬國報》出版了。

不過,這些學子想要搞出一份新聞類報紙來,多少有些困難。所以,《萬國報》總體上以翻譯國外書籍、文章爲主,這也是近期國內那些舊文人、退位舊官僚參與新政的基本方式,事實上,在過去半年間,各地興起了一股子辦報、辦書局的熱潮,在各省督撫或明或暗的支持下,這些報紙也如過江之鯽般的風生水起,不過,興起的快、敗落的也一般的快……

當然。楊深秀主辦的《萬國報》在北京城內倒算是小有名氣,今天他出現在這裡。顯然不是來幹採訪之類的事情,而是由監察院隨員李爾恆介紹了來外交部辦點事情,因爲,困惑於國內書籍的匱乏,新政府早些時候頒發了一系列鼓勵翻譯國外各類書籍的陳條,據說可以向外交部提出申請,由駐國外的領事館代爲購入相應的書籍,轉由學子進行翻譯刊行。

所以,楊深秀特地組織了學社中的學子編制了一份書目,只是沒想到,今天外交部竟然有如此大的動作,他們幾個在人羣中擠來擠去,到了外交部門口又被告知今天不辦這事情,所以,他正在和幾個社員商議,是不是找找關係問問這事情。

那被他稱之爲劉兄的男子,是天津人氏,有個同鄉在外交部做文案,所以琢磨着是不是透過這關係去詢問一二,不料片刻之後,這位就鎩羽而歸,說是根本找不到人,幾個人只好站在外面先熱鬧,畢竟今天這事情起來就不尋常。

了一陣,旁邊一個穿藍袍子、留着時下最時興短鬃頭的學子已經開口揣測起來了,“諸位,我今天這事情不尋常,十有**是要和各國領事簽署什麼重大條約……難道是各國都同意廢止與前清政府的不平等條約了嘛?”

新政府要求廢止舊條約的事情,早就通過國內媒體狠狠的造勢了一番,倒是極大的激發了讀書人同仇敵愾的思想,原本這些舊條約,可從未進行過什麼正面的宣傳和解讀,而且,凡是不平等條約上面,清政府都是獲利了體面的奉承,卻失去了大量、甚至包括國土在內的實際利益,當然,前清政府在解讀這些條約中,可從來不提那些丟面子的內容!

聽到這藍膿子的說辭,旁邊的幾個也是紛紛表示贊同,楊深秀雖然未必完全同意這位學社成員的判斷,畢竟,報紙上一直來披露的內容已經十分豐富,至少在目前,法國、俄國都在舊條約的問題上避而不談,或者可以說根本沒有想談的意思……

就在幾人嘀嘀咕咕熱鬧的時候,從西面街口忽然出現了一隊精幹的衛兵,簇擁着十幾個騎馬的軍官緩緩而來,楊深秀自然也到了這些人,這衣着顯然是新軍的軍官,但一個個都顯得年輕而富有朝氣,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黝黑臉龐,卻顯出了這些軍官與衆不同的滄桑。

而這隊軍官出現後,街面上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也都一個個神情激動的模樣,而在前面的幾個衛兵模樣的年輕人得出與這些警察似乎十分熟絡,也跑過來接手指揮警戒,出乎意料的是,楊深秀忽然開口衝着走過的一個軍官喊了一嗓子,“馬大人……”

那軍官是一鎮的上尉馬陶,聽到有人叫他,也是一愣,駐步會頭了楊深秀,也覺得有些面熟,正在琢磨的時刻,楊深秀自報家門說道:“馬大人,在下山西楊深秀,你不記得了,年前在國子監門口,您帶兵來替我解圍來的!”

他說起這事,馬陶倒是記了起來了,衝他點點頭笑道:“原來是哪天發新政傳單的楊先生……先生叫我有什麼事情嘛?”

楊深秀上回在國子監門口散發傳單,而且宣講新思潮,當時候倒是惹了些麻煩,畢竟這在鬧市區彙集這麼多人,巡捕局肯定要來過問的,幸虧正在附近巡視的馬陶路過,馬陶在數年之前也是南洋新學中的熱血分子,到北京城的這一幕,倒也是頗有認同之意,出來替他解了解圍。

他叫住馬陶,也是有請他相幫之意,現在聽對方倒並未回絕,立刻開口把今天來外交部辦的事情說了一番,聽到這位楊先生現在已經是在北京小有名氣的“致用社”頭目,馬陶倒也驚訝的了他兩眼,想了想說道:“楊先生,這事情我也不敢打包票,讓我先去問一下吧,您就到前面小茶館聽消息,如何?”

楊深秀幾個聽到這消息自然是十分高興,沒想到這麼快就找到門路了,立刻帶着幾個學子擠出人羣,而馬陶則跑回隊列,而稍晚時候後,簇擁在隊伍之中秦鎧意外的聽到了洪海在和馬陶兩人嘀咕這事情,耳朵裡卻飛過“楊深秀”的名字,這名字他自然是知道的,近來北京城內比較出名的報紙《萬國報》不就是這位主編的嘛,而且……秦鎧還知道這位歷史上的另外一個身份……戊戌六君子之一!

不過,這時代,這位的偌大名頭來是沒地方去着落了,不過那也好,至少腦袋是保住了啥,而且,這些讀書人對於這時代還是有着深刻的影響力的,秦鎧也有意借用一番他們的力量,他揮手叫過來馬陶,低聲囑咐了兩句。

上午十點光景,外交部正廳內已經蜂擁而進了十幾個國家的公使和領事,今天來的,可不僅僅是英德俄法奧等列強,大大小小的駐華使館都接到了外交部的照會,就連這幾年間元氣大傷的小日本,新任駐華公使鹽田三郎也在受邀之列。

外交部總長曾紀澤意氣風發的和英國公使鮑爾、俄國公使喀西尼正在低聲交談的什麼,而參贊伍廷芳、陳季同則正在安排一些職官引導各國外交人員入座,而不時有各國外交官來向兩人打聽些什麼,很自然都被告知將由內閣大臣李中堂來親自公告。

而到曾紀澤和英、俄公使在一旁談笑風生,很自然讓人想到了目前中俄在北方交戰的迷局,事實上,就連俄國公使喀西尼目前也搞不清楚北方戰事的進展,這主要原因很簡單,毗鄰濱海、阿穆爾行省的外東北地區早就被秦鎧控制住了,運輸命脈的黑龍江更是封鎖得死死的,俄國人以往能通過這條大動脈聯繫濱海的情況早已是昨日黃花。

加上中國海軍對海參威港口和毗鄰海域的封鎖,除了中國貨船外,其他國家的商船根本沒可能北上,而從大批北上後卸貨返回的中國商船來,俄國人的失敗幾乎是定局,佔據一塊被封鎖的地盤,而且徹底喪失戰略補給的條件,從軍事上而言,這樣的失利幾乎是註定的結局,現在的問題是,俄國人到底敗到什麼程度,而中國到底希望獲得什麼樣的結局,這纔是在座外交官們關心的問題。

此外,中國內閣要宣佈一系列外交新舉措,很顯然,這將爲遠東開創一個全新外交局面,這些外交官們都希望瞭解,從中能爲各自國家爭取一些什麼樣的好處!

第1195章 新戰況第155章 袁世凱的困惑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1198章 區域經濟競爭第270章 昭平縣的吏治第58章 佈局順化第661章 強兵和富國第462章 廣東政體革新方案第1274章 裝甲師的出場秀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軍款第44章 帝國之崛起第254章 目標,太平洋彼岸第510章 水師戰艦的設計藍第47章 勝利與危機的來臨第64章 大變革的序幕第592章 三巨頭第1121章 免費的射擊指揮儀第865章 海上對抗第644章 世界工廠的起步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1246章 班加西戰役第242章 大艦隊戰爭錄第1184章 砍掉軍備生產第1066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三)第1327章 消失的美國戰列艦隊第676章 兵變第255章 毒辣眼光第一人第982章 法國人來了第457章 不一樣的談判(二)大計劃第870章 產業競爭第1131章 馬尾的敗筆第700章 新憲法和新戰艦第982章 法國人來了第1246章 班加西戰役第298章 橫行香港第1059章 決戰目標第589章 舊體制的討伐書第793章 從海底出擊第203章 宣光之戰(二)第1186章 剛果的衝突第49章 麻煩來了第633章 遊戲規則我來定第534章 普法戰爭的啓示第615章 軍官特別教導團第626章 北方的大預言第198章 打造不沉的基地第695章 英國人的要價第550章 電氣革命的機會第945章登陸日本第48章 光讀書不考試的年代第1279章 施佩艦隊的大餐652章 攻心爲上第492章 上海灘秦鎧的私宴第1193章 這樣一班人第434章 小日本在行動第803章 未來50年的產業基礎第1133章 火控的終結者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789章 憲法和選舉法出爐第234章 戰雲密佈第644章 世界工廠的起步第484章 南華使團的遭遇第1093章 電力革命的時代第761章 海軍新技術的誘惑第234章 戰雲密佈第949章 突入日本內海第905章 襲擾戰第576章 暗流涌動第388章 外興安嶺——曾經的國境線第107章 大建設時期第436章 月黑風高第85章 李中堂的心思第159章 劍指荷屬東印度第1026章 鄞州號的奮戰第191章 歷史的小轉變第154章 中堂大人的價碼第767章 來自日本的消息第57章 奇怪的魯國公第1280章 印度洋危機第169章 面對面的抗擊第126章 八一版刺殺教範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第995章 巴達維亞的烽煙第380章 國家主義的號角第748章 怒吼吧,火炮(一)第617章 影響深遠的巨文島第439章 憤怒的沙皇第1303章 激戰卡塔琳娜島第171章 中日步兵第一戰(二)第378章 危機重現第1036章 突襲與破交第1013章 鬱悶的軍事宣示第936章 轟炸第330章 砍人是個技術活第725章 突發軍情第768章 毛之琦的預判第754章 重創第1323章 科隆之戰序幕第404章 黑龍江城的風雲第163章 新型巡洋艦
第1195章 新戰況第155章 袁世凱的困惑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1198章 區域經濟競爭第270章 昭平縣的吏治第58章 佈局順化第661章 強兵和富國第462章 廣東政體革新方案第1274章 裝甲師的出場秀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軍款第44章 帝國之崛起第254章 目標,太平洋彼岸第510章 水師戰艦的設計藍第47章 勝利與危機的來臨第64章 大變革的序幕第592章 三巨頭第1121章 免費的射擊指揮儀第865章 海上對抗第644章 世界工廠的起步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1246章 班加西戰役第242章 大艦隊戰爭錄第1184章 砍掉軍備生產第1066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三)第1327章 消失的美國戰列艦隊第676章 兵變第255章 毒辣眼光第一人第982章 法國人來了第457章 不一樣的談判(二)大計劃第870章 產業競爭第1131章 馬尾的敗筆第700章 新憲法和新戰艦第982章 法國人來了第1246章 班加西戰役第298章 橫行香港第1059章 決戰目標第589章 舊體制的討伐書第793章 從海底出擊第203章 宣光之戰(二)第1186章 剛果的衝突第49章 麻煩來了第633章 遊戲規則我來定第534章 普法戰爭的啓示第615章 軍官特別教導團第626章 北方的大預言第198章 打造不沉的基地第695章 英國人的要價第550章 電氣革命的機會第945章登陸日本第48章 光讀書不考試的年代第1279章 施佩艦隊的大餐652章 攻心爲上第492章 上海灘秦鎧的私宴第1193章 這樣一班人第434章 小日本在行動第803章 未來50年的產業基礎第1133章 火控的終結者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789章 憲法和選舉法出爐第234章 戰雲密佈第644章 世界工廠的起步第484章 南華使團的遭遇第1093章 電力革命的時代第761章 海軍新技術的誘惑第234章 戰雲密佈第949章 突入日本內海第905章 襲擾戰第576章 暗流涌動第388章 外興安嶺——曾經的國境線第107章 大建設時期第436章 月黑風高第85章 李中堂的心思第159章 劍指荷屬東印度第1026章 鄞州號的奮戰第191章 歷史的小轉變第154章 中堂大人的價碼第767章 來自日本的消息第57章 奇怪的魯國公第1280章 印度洋危機第169章 面對面的抗擊第126章 八一版刺殺教範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第995章 巴達維亞的烽煙第380章 國家主義的號角第748章 怒吼吧,火炮(一)第617章 影響深遠的巨文島第439章 憤怒的沙皇第1303章 激戰卡塔琳娜島第171章 中日步兵第一戰(二)第378章 危機重現第1036章 突襲與破交第1013章 鬱悶的軍事宣示第936章 轟炸第330章 砍人是個技術活第725章 突發軍情第768章 毛之琦的預判第754章 重創第1323章 科隆之戰序幕第404章 黑龍江城的風雲第163章 新型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