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農稅試點和產業傾斜

1888年的10月間,隨着各地農稅法案的逐步鋪開,雖然各省議會的態度發生的極大的轉變,考慮到實實在在選票的問題,各地都開始了逐步鋪開的農業稅改革。

但事實上,撬動這一關係到幾乎9成國民利益的重大改革,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整個實施過程將是極其艱難的,秦鎧出示給張佩綸看的電報,都是來自於各省派駐的情報司、軍方的秘密調查……其實,其中大部分內容甚至都不需要進行調查,地方上接連不斷的發生各種農民和土地資源所有者的激烈衝突,部分地區幾乎都已經完全的表面化了。

不過,好在國家農稅法案並未明確各地議會最早啓動改法案的時間表,而這一時間表給予的週期更是長達一年,也就是說,最早啓動實施地方新農稅制的省份可能是10月1日,也可能是《國家農稅法案》通過後的一年……1889年的9月底。

但是,考慮到選票的問題,大部分地方行政長官自然不會去故意延後執行,畢竟,根據憲法規定、5年一任的選舉,到時候,如果這件事情上落下了把柄,那可是存心和自己政治生涯過不去!

而基於同樣的原因,各地的行政長官中,願意率先施行的也心存顧慮,畢竟,一旦執行新農稅法案,會不會弄出亂子來?會不會是大亂子?這一切,顯然也是難以預料的,更何況,地方行政部門都在草臺子搭建中,執行力度自然也未必有多麼高效!

張佩綸原本打算仔仔細細的看一番這些電報,結果,稍微翻閱了一下,他就猜到了這位秦大總理爲什麼一臉的疲勞模樣,這些電報顯然是經過總理府下屬的機構整理後送上來的,除了一些重要的電報件外。其中還羅列了大量類似的電報信息。

同時,電報上還有軍政部、內務部、農業部官員的提出的意見,而從電報收到、各部門轉辦,最終送到秦鎧的案頭,時間都在兩日之內,這樣的效率,倒是讓老張也頗爲驚訝。而這樣效率下,這秦烈風估計也忙的夠嗆。

不過,張佩綸很快就從電報上看出了一些問題,考慮了片刻,他還是開口問道:“秦總理……”

剛想發問,秦鎧已經開口打斷他的問題。“幼樵,不是公開誠,你我還是老稱呼吧,這總理……總理的……我豈不要也要稱呼你張議長……談起話來,也有些個別扭!”

張佩綸也是哈哈一笑,改口問道:“烈風,這電報中我看多處都提到了什麼裴……這組織。我記得福州當時也搞過,不過只是推廣什麼新稻種和化肥種植,兩廣似乎有的!現在電報中提到這裴的,我粗略看了看,湖南、江西、浙江、山東、河南等地都有出現,我想,這應該不是各地模仿兩廣的新動作吧!”

秦鎧哈哈一笑,“幼樵。這個……自然不是各地農民自發組織的,去年年初,兩廣新青年社、南洋大學、兩廣裴就組織了一批各地的成員進行培訓,讓他們回去發展當地裴,咱們中國要富強,首要的是把這土地的問題解決,否則。久必生亂!”

這個答案倒是在張佩綸的意料之中,這秦烈風想來就善於搞這些個雜七雜八的名堂,早年在福建搞的保安團,後來搞的護國?軍、新青年社。乃至現在的復興黨,無一不是極其重大的舉動,由此倒是可以推斷出這“裴”作用之一二。

“烈風,難道你此舉也是爲農稅埋下的伏筆?”張佩綸細想之下,已經驚訝於秦鎧的手段,要知道,快2年前的那場北京之變後,雖然滿清的王朝轟然倒塌,但是,這秦烈風當時可沒有暴露絲毫要在短期內問鼎國家大權的意圖,而現在細想下來,當時候,也只是這位的暫時隱忍,而當時的隱忍,換取的卻是淮軍體系從軍方的主動退出。

問題是,之後中俄間發生的大規模衝突,最終由軍政府主導發起的一系列反擊,現在細細想起來,這到底是誰挑起的戰爭,還真不好說,但這結果,確確實實的將秦鎧送上了如今的高位!而他這一番苦心、從底層創建裴來對抗舊地主和既得利益集團的策劃,細想起來,卻是拿捏十分到位的妙手。

“我哪有想得這麼遠!”秦鎧擺擺手笑道,“幼樵,你今天來了,我卻是有事要與你商議,這農稅鋪開總得有個領頭羊,廣東、廣西其實去年就完成了農稅改革,如今的局面,我倒是希望能有的幾省率先鋪開,通過這裴發展,一舉把這農稅改革的事情辦了!”

張佩綸自然明白秦鎧的意思,這農稅方案的鋪開,那絕對是上千年來最驚天動地的大事件,這其中的阻力,他也是仔細考慮過,熟悉的大員們,如新任財政部長張南皮、浙江省長湖南省長鄧修成、湖北省長黃體芳這幾位也是暗通消息。

目睹兩廣、福建的巨大工業能量,這幾位清流乾將現在的思想早已發生的重大的變化,畢竟這種龐大的生產力如今可是掌握在復興黨手裡,他們的想要引入的難度並不大,唯一的疑惑是,秦鎧到底什麼時候考慮將工業向他們所在的省份擴張而已,畢竟,復興黨登上如今的神壇,他們這些同盟軍也是功不可沒,否則,秦鎧也不會全力支持他們執掌地方。

但是,這位秦大總理也是太過激進了,上臺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此開天闢地的大事件,張南皮拍發給張佩綸的電報,甚至直言,“到底是一步登天,還是永不超生,皆在如此豪賭之中!”

不過,張之洞的眼光倒也不差,他與張佩綸的交流也有意請他詢問秦鎧暗藏的手段,畢竟,這位秦大總理歷來辦事都是異常的穩紮穩打,沒由來如此的激進!

現在秦鎧直接了當的提起他推行農稅新法的打算,那就是由幾省先行推動,然後點面鋪開,但是,這件事情上,他顯然希望張佩綸來配合一下,也就是說,除了南洋體系直接控制的幾省外,浙江、湖北、江西和靠近北京的直隸也能迅速打開農稅法案的推進局面。

當然,率先推行的省份,作爲內閣總理的秦鎧很自然會給予另外一薪面的優惠,而這些東西則是看得明白、立竿見影能對地方上產生重大影響的東西……比如鐵路、公路的規劃、比如中央財稅對地方的激勵措施、比如地方工業投資的項目!

這些個東西,秦鎧稍微亮了亮,張佩綸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巨大利益,這位秦大總理拋出了農稅這個巨大炸彈,而且,由於新政府憲法中已經明明確確將全面公選列入基本條例中,所以,除非現政府倒臺,否則,誰去阻止這個方案,就意味着政治上的自殺。

而目前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都是農稅和厘金,問題是,新政府歷來對厘金深惡痛絕,已經三令五申禁止厘金稅的徵繳,更直接的手段,則是直接卡掉了地方稅收的權力,所以,地方商業稅和國稅的補貼,將是地方財政日後的支柱,而若是新內閣在這方面的扶持,那將意味着巨大的地方財政收入!

晚些時候,張佩綸回到官邸立刻向地方上執政的數位清流派系官員發出了電報,敦促他們立刻展開新農稅的推進,當然,這都是爲了地方上爭取更多的發展資源而當天晚上,新任財政部長張之洞也來拜會了張佩綸。

對於秦鎧這個以資源換法案推進的做法,張之洞倒是十分讚賞,只是,讓他這個新任財政大臣疑慮的是,目前新政府財政收益的狀況可謂是十分糟糕,這位秦大總理許給地方的好處,將如何來兌現,這可是大問題,而國家財政的困難狀況,從前內閣總理大臣李中堂留下的國庫盤點清單中就可見一斑。

1887年整整一年間,由於中俄發生大規模戰爭衝突,軍費一下子增長驚人,一共支出軍費1700萬兩白銀,此外,新軍整編和軍備補充,開列給軍政部的軍費3000萬兩,可一點都沒省下來,到了年底,新軍規模再次膨脹,軍費額度又大幅度上升,此外還增加的海軍費開支550萬兩,整個一年間軍費支出最終數字是白銀6400萬兩。

不過,由於裁撤大量淮軍和舊八旗軍隊的軍費都省了下來,加上,這一年海關稅收入,因爲舊條約談判中提高了關稅,從原來的5提高到10-15,整體海關稅收益增加了80,達到了5300萬兩,此外,農稅、鹽稅、商稅、地方厘金等收益一共收入4500萬兩,此外,新內閣以廢止舊的不平等條約爲名,暫停償還各國借款,這也剩下了一筆銀子,種種手段,這突然增長的軍費纔沒有讓新政府臨時內閣倒臺。

但是,由於大淹政府部門的重建,當年度的行政開支增幅也超過了30,事實上,1887年新政府整體財政收益僅有不到300萬兩白銀……但這個結果,已經比前清政府常年的赤字要好上一些了。

張佩綸聽到張之洞介紹的財政內幕,也是大爲尷尬,不過,他考慮了片刻,還是很肯定的告訴張之洞,不管新內閣能否給予各方面的利益,但是,推進農稅卻是各省必須立刻做的事情,而且,這件事情有南洋體系下的裴協作,雖然秦鎧並未明言地方的巡捕局和駐軍的立場,但這卻很容易判斷,與其晚動不如早出手!

第356章 劍指利馬城第1028章 特斯拉狂想曲第36章 馬尾教育體系第59章 講究的就是以德服人第715章 復興之黨章第813章 舊學子和新局面第1006章 意外之外第641章 逆勢下的突襲第333章 珍珠港的客人第785章 終極對戰第1178章 三一一實驗室第752章 敗退第1182章 南非局勢惡化第562章 帝黨造勢第393章 鏈接東北的運輸線第163章 新型巡洋艦第1050章 突入恆河平原第703章 秦鎧的允諾第915章 放進咱的碗裡來第549章 唐紹儀的好消息第1179章 哥倫比亞的祖母綠第244章 巴黎的風暴第478章 重工業的爆發理論第694章 戰雲乍起第810章 戰後的佈局第116章 科技工業的起源第991章 全球經濟危機的機遇第744章 第一戰果第952章 炮口下的提案第643章 大英帝國的病第6章 馬尾工業區第671章 挺進藏南第178章 楔形艦陣第1109章 布爾戰爭的序幕第1086章 土地國有的金融之手第1236章 軍援第712章 中德密約第1126章 中國領地的價碼第1218章 黑科技時代降臨第953章 新武器出場第770章 圍攻雙子城封推感言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578章 東西夾擊第484章 南華使團的遭遇第256章 合衆人之私第412章 死士第3章 門路第377章 契約化聯合銷售第1057章 超強英艦的覆滅第1305章 炮擊西海岸第1199章 東非團在行動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120——121章 五十年的產業第1112章 炮火焚城第892章 全面衝突第700章 新憲法和新戰艦第913章 蚩尤號的曼舞第1266章 全力軍備建設第878章 碧瑤城這顆棋子第1297章 決戰貝爾熱拉卡第604章 兩廣新法令第774章 決死衝鋒和覆滅第540章 淮軍進京第29章 南洋水師第195章 探礦隊出動啦第475章 大投資和大產業第1308章 南越新動向第1353章 爆捏軟柿子第303章 廣東工業三年計劃第1212章 無畏艦的時代來臨第1323章 科隆之戰序幕第353章 中美舊金山條約第529章 總督府的喜宴第620章 聯合巡航第855章 日本軍略第345章 舊金山談判(一)第845章 自己打臉的俄羅斯第311章 南洋軍校的改革第149章 定遠、定遠第528章 晨議風波第285章 幹實業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89章 諜案的效應第1369章 羣攻猶它號第429章 北方的異族團第1143章 西貢灣之變第739章 背後捅刀子第1200章 海軍新時代的序幕第854章 趕超英國的夢想第1226章 陸軍新武備第1119章 軍備大促銷第225章 戰況突變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372章 襲擾第365章 菲律賓土着不是東西第530章 北洋的訂單第240章 艦隊火炮射擊規範第197章 碾壓第900章 海上大決戰(二)第957章 火海東京都
第356章 劍指利馬城第1028章 特斯拉狂想曲第36章 馬尾教育體系第59章 講究的就是以德服人第715章 復興之黨章第813章 舊學子和新局面第1006章 意外之外第641章 逆勢下的突襲第333章 珍珠港的客人第785章 終極對戰第1178章 三一一實驗室第752章 敗退第1182章 南非局勢惡化第562章 帝黨造勢第393章 鏈接東北的運輸線第163章 新型巡洋艦第1050章 突入恆河平原第703章 秦鎧的允諾第915章 放進咱的碗裡來第549章 唐紹儀的好消息第1179章 哥倫比亞的祖母綠第244章 巴黎的風暴第478章 重工業的爆發理論第694章 戰雲乍起第810章 戰後的佈局第116章 科技工業的起源第991章 全球經濟危機的機遇第744章 第一戰果第952章 炮口下的提案第643章 大英帝國的病第6章 馬尾工業區第671章 挺進藏南第178章 楔形艦陣第1109章 布爾戰爭的序幕第1086章 土地國有的金融之手第1236章 軍援第712章 中德密約第1126章 中國領地的價碼第1218章 黑科技時代降臨第953章 新武器出場第770章 圍攻雙子城封推感言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578章 東西夾擊第484章 南華使團的遭遇第256章 合衆人之私第412章 死士第3章 門路第377章 契約化聯合銷售第1057章 超強英艦的覆滅第1305章 炮擊西海岸第1199章 東非團在行動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120——121章 五十年的產業第1112章 炮火焚城第892章 全面衝突第700章 新憲法和新戰艦第913章 蚩尤號的曼舞第1266章 全力軍備建設第878章 碧瑤城這顆棋子第1297章 決戰貝爾熱拉卡第604章 兩廣新法令第774章 決死衝鋒和覆滅第540章 淮軍進京第29章 南洋水師第195章 探礦隊出動啦第475章 大投資和大產業第1308章 南越新動向第1353章 爆捏軟柿子第303章 廣東工業三年計劃第1212章 無畏艦的時代來臨第1323章 科隆之戰序幕第353章 中美舊金山條約第529章 總督府的喜宴第620章 聯合巡航第855章 日本軍略第345章 舊金山談判(一)第845章 自己打臉的俄羅斯第311章 南洋軍校的改革第149章 定遠、定遠第528章 晨議風波第285章 幹實業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89章 諜案的效應第1369章 羣攻猶它號第429章 北方的異族團第1143章 西貢灣之變第739章 背後捅刀子第1200章 海軍新時代的序幕第854章 趕超英國的夢想第1226章 陸軍新武備第1119章 軍備大促銷第225章 戰況突變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372章 襲擾第365章 菲律賓土着不是東西第530章 北洋的訂單第240章 艦隊火炮射擊規範第197章 碾壓第900章 海上大決戰(二)第957章 火海東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