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殺氣沖天

郝風樓騎馬回到了朝陽門,因爲天色已經有些晚,許多人要從城中回鄉下去,因而出城的人不少,城門口的門丁又要盤查,以至於城門被塞住。

好在當值的城門守備卻是多少認得郝風樓一些,雖然和郝風樓沒有打過交道,卻曉得郝風樓不是簡單的人物,因而連忙驅散了人羣,讓出一條道來請郝風樓入城。

郝風樓沒有說什麼,打馬進來,朝那守備微微一笑,點頭致意。

夕陽西下,出入的人步伐匆匆,和以往閒散的南京大大不同,郝風樓呼了口氣,帶着兩個隨扈繼續打馬慢行。

回到府上,眼尖的郝武看到郝風樓回來,連忙湊上來爲郝風樓接了馬,道:“少爺,方纔周司吏來了一趟,說是出了點事,要請大人回千戶所處置。”

郝風樓皺了皺眉頭道:“不知是什麼事?”

郝武道:“這卻沒說,不過瞧他樣子,似乎有些爲難,看來這事兒挺棘手的。”

郝武這麼一說,郝風樓就有些坐不住了,周司吏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說明真的碰到了突發的狀況。

他只好吩咐郝武道:“既然如此,你回去告訴夫人和少夫人,我不在家中用晚飯了,只怕要遲些回來。”說罷重新翻身上馬,往東城千戶所而去。

整個內東城千戶所,此時卻是如臨大敵,現在本是下值的時間,往日這個時候至多幾個人留在這裡值夜。不過今兒似乎大家都沒有走,連幾個百戶也從各地趕來了。

郝風樓一出現。大家如有了主心骨,以周司吏爲首,呼啦啦的過來齊聲道:“卑下拜見千戶大人。”

郝風樓如今官做得久了,雖然年輕,卻也懂得深藏不露,他並不急着問出了什麼事,只是揹着手,朝大家點頭。隨即大家自動分開道路,讓郝風樓過去。

到了久違的值房,雖然郝風樓不在,可是都有人每日清掃,倒也一塵不染。

郝風樓坐下,周司吏和百戶們都已經到了,大家都不做聲。不過臉色並不好看。

郝風樓環顧他們一眼才道:“到底出了什麼事,曾建那廝呢?莫非這傢伙又滋事了?”

對曾建,郝風樓有些恨鐵不成鋼,這傢伙什麼都好,能力和擔當都有,人也很拼命。偏偏就喜歡招惹是非,走到大街上,別人瞪他一眼他都要和人打的不可開交的主兒,若是在其他地方倒也罷了,偏偏這裡是南京城。這南京城裡有多少勳貴和官宦子弟,惹到了不該惹的人。憑他一個百戶,未來的副千戶,縱是錦衣衛也未必能保得住他。

周司吏只好站出來,道:“這一次倒不是曾百戶惹事,是北鎮府司下了條子,讓曾百戶執行公務,誰知道出了岔子。”

郝風樓這才鬆口氣,假若是公務就無所謂了,畢竟是打着錦衣衛的名義,不管出了什麼事,後頭都有親軍撐腰,便是招惹了天大的人物,也有人擔待。

可是等郝風樓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才知道這一次似乎是曾建的運氣不太好。

這自然要從北鎮府司說起,北鎮府司在戶部索不到人,那犯官朱昌躲在戶部不肯出來一步,結果拿人的百戶回去交不了差,最後這差事便落在了東城千戶所的頭上。

接到了公文,曾建自然二話不說帶着人便去戶部。

誰知到了戶部,對方雙手一攤,朱昌走了。

原來那朱昌知道躲在戶部不是一個事,因此有人給他出了主意,讓他去文昌院。

這文昌院乃是南京城著名的書院之一,因爲靠着國子監,所以被人稱之爲小國子監,建於建文時期,建文伊始,國子監漸漸不吃香了,不吃香的理由很簡單,當年因爲太祖皇帝殺官如麻,官既然剝了皮,自然就得有人頂替,若是單靠三年一次科舉取士,哪裡有這麼多的人手?最後太祖皇帝自然便把目光落在了國子監的身上,於是乎,各種膛目結舌的現象發生,某部的侍郎被宰,第二天,一紙任命直達國子監,隨後,一個國子監監生便被拉出來——走馬上任。

說來也是可笑,堂堂侍郎級別的官員,已算是朝廷有數的高官了,結果直接讓一個監生充任,這一下子,國子監就炙手可熱了。

雖說人人都怕做太祖的官,可是人人又想做官,在這種矛盾心理之下,做了官的想掛印而去,反正官做了,資歷也有了,回到家鄉,那也算是致仕的官宦,也算錦衣還鄉,在地方上人人敬畏。可是沒做官的又巴望着做官,縱然你說做官風險再高,可是人人都想要個官身,因此國子監幾乎被視爲做官的捷徑。

當時的國子監很是熱鬧,無數人鑽營進來,最盛時,人數幾乎破萬。

可是到了建文,不殺官了,沒了空缺,便是正兒八經科舉入士的人都未必能選上官,大多數人都滯留在各部觀政,哪裡還有你國子監的份。

大家進國子監的熱情漸漸消退,許多人打起退堂鼓,許多人悲劇的發現,自己折騰了這麼久,事情又回到原點,原來想做官,還是得考試。

國子監本就龍蛇混雜,許多人無心讀書,那些想要上進的也紛紛退出來準備科舉,好搏一個功名。在這種背景之下,文昌書院應運而生,這裡的讀書人,十之八九是國子監的監生,便是授課的先生,也多是國子監裡的人物,大家在這裡努力溫習功課,一心只讀聖賢書,幾次科舉,書院的運氣都不錯,有不少人都金榜題名,因而更加讓人趨之若鶩,從此成爲滯京讀書人的聖地。

這裡既是讀書的地方,同時也是清議的發源地,讀書人嘛,湊在一起就不免議論一些廟堂上的事,哪家大人風流,哪家大人沒有雅量,哪個學士的奏書不合時宜,都是他們談論的目標,授課的先生們其實也都放任不管,由着他們去。

久而久之,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開始引導輿論。

這一次朱昌彈劾郝風樓,反對收養之事,本就得到了文昌書院的一片叫好之聲,而錦衣衛拿了駕貼拿人,立即惹得整個文昌院的讀書人一個個火冒三丈。

豈有此理,仗義執言,你不聽勸倒也罷了,竟還拿人,這有王法嗎?詔獄是什麼地方,人進了去,非要變了鬼才能出來,朱大人這是必死無疑了。

文昌院就像炸開了鍋一樣,大家吵鬧着,誰也無心向學。

還有人倡議要殺進刑科去,將那軟骨頭的刑部給事中打死,也有人說,這必定是翰林諸公之中,出了諂媚小人,必定要揪出來。甚至有人直言,問題的根子想必出在文淵閣。

他們各種猜測,倒是引得整個京師緊張起來,大人們都是在乎清名的,尤其是清貴和學士、翰林,還有給事中,誰也不願意被人潑了髒水,最後成爲衆矢之的,讀書人要的不只是面子,名聲極爲重要,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物,沒了名聲,便會被士林之人整日譏諷,用不了多久,就會聲名狼藉,甚至有人想要弄直取名,說不準捨得一身剮,彈劾你無數罪狀,最後博得天下讀書人的喝彩,你縱是臉皮再厚,也沒法繼續待下去了,非要致仕請辭不可。

因而諸多牽連其中的大臣都在自清,要嘛偷偷請一些門生去引導輿論,要嘛透出些許消息,說是某某大人聽聞此事,茶不思飯不想,有意上書請宮中收回成命。

戶部尚書李至剛給那朱昌指點迷津,說是要想活,只能進文昌書院,戶部畢竟是衙門,衙門豈可抗拒親軍?假若再有旨意,親軍衝進來拿人,只怕無人可以阻擋了。唯有這文昌書院不同,文昌書院有讀書人七百餘,個個血氣方剛,絕不會容許錦衣衛進去拿人,錦衣衛若是動強,他們必定拼死抵抗。

而這書院本就是朝中諸公們關愛的對象,誰都希望落一個呵護後進的美名,因此假若錦衣衛敢動手,立即天下震動,上至文淵閣學士、各部部堂,下至御使言官、京中尋常堂官都要跳將起來,鬧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甚至……甚至是東宮……只怕也不會坐視不理……這裡頭的干係,想來你也明白,本官的話也只能點到即止了,何去何從,你自個兒思量吧。”

李至剛那老奸巨猾的笑容給了朱昌很深的印象,他很快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二話不說,趁着外頭的錦衣衛走了,急急忙忙的躲去了文昌書院。

那曾建哪裡曉得其中的關節,心裡反而叫好,只以爲人不在戶部反而少了麻煩,還省得在衙裡拿人,便帶着人直接去了文昌書院。

誰知道到了書院,纔剛剛自報了姓名,緊接着大門一開,無數面目猙獰的讀書人舉着凳子、長棍、耙子之類的物事,呼啦啦的衝出來。

曾百戶又受傷了,面目全非。

…………………

這幾章有點難寫,因爲要思索情節,唉,煩……總算更完第三章了,老虎歇歇,明天繼續努力!

第392章 滅門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39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81章 覲見母后第682章 富強基石第473章 天大的事第556章 這下震驚了第321章 死不罷休第382章 榮華富貴第723章 欽差第861章 樹倒獼猴散第340章 千古一帝第568章 決戰之日第714章 這個世界真的瘋了第481章 老實一些第684章 利在千秋第531章 壯士第454章 馬到成功第670章 喜迎王師第762章 萬山紅遍第647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147章 力挽狂瀾第530章 名動天下第753章 以一當十第205章 宮中火起第462章 算賬第521章 飛黃騰達第418章 你惹錯人了第403章 鉅艦之威第67章 驚天動地第456章 禍起蕭牆第91章 給你一個說法第365章 父子相見第843章 騙局第375章 空前繁榮第38章 論功行賞第102章 誰和你開玩笑第599章 百年之好第585章 不世功勳第804章 誠實做人徐副將第847章 碾壓第296章 刀光劍影第479章 以儆效尤第53章 還有王法嗎第355章 觸怒龍顏第608章 歸心第923章 江山靠誰守第106章 陛下聖裁第714章 這個世界真的瘋了第785章 風暴來臨第486章 大喜 大喜第694章 誰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29章 大勝第166章 裂土封侯第92章 武裝討薪第806章 英雄惜英雄第887章 我是王莽第348章 殺機畢露第749章 逃出生天第479章 以儆效尤第815章 下詔獄第919章 九死一生第536章 纏綿第474章 骨肉第333章 夫人威武第719章 攝政第183章 堅持己見第431章 滿門皆貴第335章 你再說一遍第306章 天子犯難第30章 罪無可恕第414章 有一筆賬要算第117章 該死的靖難第738章 ;定南王第408章 帝心第818章 廣東淪陷第231章 動強第629章 孤家寡人第843章 騙局第549章 死中求活第122章 儲位第484章 伏法第848章 折戟沉沙第31章 別惹乞丐第242章 痛快第774章 步步緊逼第721章 金陵 金陵第242章 痛快第890章 聖法第185章 閃亮登場第472章 閻王不好惹第485章 混賬東西第707章 京師震動第218章 新婚燕爾第633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924章 出賣第329章 壯士需斷腕第915章 天子之怒第281章 勢不可擋第466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
第392章 滅門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39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81章 覲見母后第682章 富強基石第473章 天大的事第556章 這下震驚了第321章 死不罷休第382章 榮華富貴第723章 欽差第861章 樹倒獼猴散第340章 千古一帝第568章 決戰之日第714章 這個世界真的瘋了第481章 老實一些第684章 利在千秋第531章 壯士第454章 馬到成功第670章 喜迎王師第762章 萬山紅遍第647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147章 力挽狂瀾第530章 名動天下第753章 以一當十第205章 宮中火起第462章 算賬第521章 飛黃騰達第418章 你惹錯人了第403章 鉅艦之威第67章 驚天動地第456章 禍起蕭牆第91章 給你一個說法第365章 父子相見第843章 騙局第375章 空前繁榮第38章 論功行賞第102章 誰和你開玩笑第599章 百年之好第585章 不世功勳第804章 誠實做人徐副將第847章 碾壓第296章 刀光劍影第479章 以儆效尤第53章 還有王法嗎第355章 觸怒龍顏第608章 歸心第923章 江山靠誰守第106章 陛下聖裁第714章 這個世界真的瘋了第785章 風暴來臨第486章 大喜 大喜第694章 誰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29章 大勝第166章 裂土封侯第92章 武裝討薪第806章 英雄惜英雄第887章 我是王莽第348章 殺機畢露第749章 逃出生天第479章 以儆效尤第815章 下詔獄第919章 九死一生第536章 纏綿第474章 骨肉第333章 夫人威武第719章 攝政第183章 堅持己見第431章 滿門皆貴第335章 你再說一遍第306章 天子犯難第30章 罪無可恕第414章 有一筆賬要算第117章 該死的靖難第738章 ;定南王第408章 帝心第818章 廣東淪陷第231章 動強第629章 孤家寡人第843章 騙局第549章 死中求活第122章 儲位第484章 伏法第848章 折戟沉沙第31章 別惹乞丐第242章 痛快第774章 步步緊逼第721章 金陵 金陵第242章 痛快第890章 聖法第185章 閃亮登場第472章 閻王不好惹第485章 混賬東西第707章 京師震動第218章 新婚燕爾第633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924章 出賣第329章 壯士需斷腕第915章 天子之怒第281章 勢不可擋第466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