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找援助
王書記反問:
“所以他就找上你,請你吃飯爲他當說客?”
“您這都是哪跟哪呀?”
王家新見父親完全誤解了此事,沒好氣道:
“老爸,我認爲您對這件事認識上就存在問題,陳大龍到了省城後並沒有聯繫我,是丹丹的父親明兒要到省城來。
丹丹約陳大龍在省城見面,希望明天安排他父親和陳大龍見一面,兩人一塊到酒店吃晚飯,正好就碰上了。”
“就這麼簡單?”王書記不信的眼神看向兒子。
“還能有多複雜?再說了,人家陳大龍要是真想拉關係找後門搞定什麼事情,求丹丹幫忙不是比請我幫忙還管用?我說你們這些人當領導時間長了,怎麼看人的時候,個個都把別人當賊似的防備着?”
王書記見兒子對自己的警告當成耳旁風,沒好氣道:
“誰說他陳大龍極力主張修建的深水港定城市政府的領導不同意?今天下午定城市常務副市長鍾麗懷還在我的辦公室,就這件事做了彙報。”
“是嗎?”王家新頗有興趣追問,“那個副市長說什麼?”
“鍾副市長的說法跟陳大龍的說法正好相反,他說,定城市政府不僅不反對陳大龍同志建議的深港項目,反而是相當贊成的,不過是因爲定城市財政原因,龔市長一時半會沒法點頭這個項目實施。
鍾副市長還說,龔市長親口說深港項目是利民的好事,對於這種對定城市的綜合實力提升起到大作用的好項目,市政府是絕不會反對的,無非是時間問題和種種條件的暫時限制,無法立即實施。”
王家新聽了老爸的話頓時一頭霧水,衝着老爸疑惑問道:
“不對不對!陳大龍沒必要跟我撒謊啊?他今晚在酒桌上可是跟我說的清清楚楚,定城市委朱書記召開領導會議研究深港項目推進計劃的時候,龔市長的態度是堅決反對的,朱家友是曖昧的,怎麼到了您這裡,全都變了樣?”
王家新被繞糊塗了,官場老人王書記心裡卻看的通透,此時他才反應過來,敢情定城市的鐘副市長下午向自己彙報工作的時候居然玩足了心眼?
人嘴兩張皮,瞬間天和地。
這種情況在官場實在是太常見了,每個人說話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聽兒子這麼一說,王書記的腦子裡當即反應過來。
“肯定是龔市長早料到陳大龍會在定城市政府領導表態反對深港項目的情況下,悄悄到省裡來搬救兵,龔市長一不做二不休,派出常務副市長鍾麗懷提前到省裡把這條路先給他堵死再說。”
龔市長的如意算盤很簡單: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
你陳大龍到省領導面前彙報,“定城市政府的領導阻礙深港項目”,必定會給定城市龔市長頭上扣上一個阻礙發展的罪名,同時也變相向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反映出定城市領導班子的不團結。
龔市長迫不及待安排下屬趕在陳大龍到達省城之前向省委領導彙報關於深港項目相關態度,目的相當明顯,他說一套做一套,最終還是爲了以財政壓力這個最合理的由頭阻礙陳大龍推進深港項目!
一旁的王家新還沒繞過彎彎道來,一個勁衝着老爸問:
“老爸,照你的說法定城市的領導也知道深水港項目是挺好的項目?那既然這樣,陳大龍這回到省裡求援,省裡的財政會支持嗎?”
王書記聽出兒子話裡向着陳大龍的意思,他這是在替自己的朋友從自己打探消息呢,於是衝着兒子淡淡說了句:
“這種事肯定要經過省委常委會研究才能最後定下來,沒有定論的事情,我哪知道省裡財政會不會支持?”
王家新不屑:
“老爸,你跟我還繞什麼彎彎道?你是省委書記,省裡的一把手,到底這事能不能通過省委常委會還不是你說了算?”
“胡說!你老爸我有那麼霸權嗎?再說了,眼下這個深水港項目首先要從省政府那邊通過後才能被提到省委常委會上討論,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你讓我怎麼表態?難道我要繞過牛省長決定此事情,那麼牛省長如何想?”
王書記假裝溫怒衝着二小子教訓一通,王家新卻不以爲然,衝着老爸做了個鬼臉,調侃道:
“行行行,您繼續裝吧!明明特簡單的一件事,到了你們這些當官的嘴裡反正要繞十八個彎彎道才能出結果。”
“怎麼跟長輩說話呢?你小子爲了幫陳大龍,連老爸的話都不聽了?”
王書記被兒子反駁的無話可說,擺出長輩的架勢要教訓他,卻被王家新衝他一擺手攔下:
“老爸老爸,您就別操這份閒心了,我跟陳大龍認識這麼長時間,對他的人品性格也算了解,就他那桀驁不馴的個性,不是輕易求人幫忙的主。
再說了,咱們在普安市的商業地產項目若不是他當時兩肋插刀,能掙這麼多人民幣嗎?真要是他有什麼事需要咱們幫忙,咱也不能忘恩負義不是?”
王書記見兒子一味幫外人說話,苦口婆心勸道:
“家新啊,我不是干擾你跟誰交朋友,我只是想提醒你,你和丹丹的身份始終是商人,商人做任何事情的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爲了盈利。
以小博大,用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利潤纔是你們最應該做的事,我也知道,在國內這種特殊政治氛圍下,成功的商人離不開官場人脈資源培育,但是如何和官場人打交道,那可是大學問,大文章。
你既然選擇經商這條路,那就得虛心學習,你還記得丹丹當初在普水縣做生意,當時還不是一樣着了陳大龍的道?生意人和官場的官員之間,最和諧的關係是互惠互利,倒也不需要刻意去巴結誰?你懂嗎?”
“懂懂懂,您說的我都懂,行了吧?老爸,我今兒真是喝多了,明兒再聽您的諄諄教誨行不行?我先上樓睡覺了啊!”
王家新早就不耐煩父親的碎碎念,好不容易逮着他說話間歇的空,轉臉麻溜上樓,留下王書記一人坐在客廳裡,瞧着兒子飛奔上樓的背影,口中忍不住長嘆一聲:
“做官難,做好官更難,這年頭人心叵測,人人爲了上位不擇手段,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些孩子們怎麼就不明白呢?”
第二天一早,又是一個陰雨綿綿的天氣,省城的小雨似乎總是下的那麼不暢快,不大不小的小雨淅淅瀝瀝下着,這種小雨打傘嫌礙事,不打傘時間久了又會淋溼衣裳,讓人鬱悶不已。
儘管昨夜苦短,梅開三度累的狗喘,陳大龍還是早早起牀洗漱過後,又陪餘丹丹簡單吃了早餐,這才急急忙忙往省政府大院趕過去。
省政府大院依舊是那副寵辱不驚的莊重造型,灰色的高樓方方正正,被長期日曬雨淋有些褪色的國徽鑲嵌在大樓頂部中間位置,透出一股高高在上的。
車子行駛在馬路上,遠遠便看見高高飄揚的國旗矗立在辦公大樓前寬闊的廣場,進入大門,省政府大院廣場上紅黃相間的盆景花卉倒是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正是早晨上班時間,一輛輛各色轎車魚兒似的遊進大院,分別找了適合的位置停放下來,陳大龍下車後立馬快速奔向一樓大廳電梯口。
寬敞的一樓大廳裡,領導專用的電梯口門前空無一人,另一側的電梯口卻人滿爲患,這種景象瞬間讓人感覺像是到了等級森嚴的舊社會,若是誰敢越雷池一步,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壞了章法。
好不容易上了電梯,陳大龍順手按了七樓,立馬引起周圍一干人等側目端詳,在這大樓裡辦公的同志們,誰不知道七樓是領導辦公室所在?誰不知道一般人沒有預約根本就見不到,再說,領導也不是誰想見就可以見到的。
瞧着眼前的年輕人是個生面孔,個個心裡便大約猜出此人身份八成是底下某市的大員,否則怎麼可能有資格跟省政府的主要領導面談機會?
見人家年紀輕輕就混到一定級別,旁邊羨慕嫉妒恨眼光夾雜射到陳大龍身上,陳大龍早已習慣了這種眼光,旁若無人等到了七樓,昂頭跨出電梯口。
陳大龍今兒一早要拜訪的領導是省政府常務副省長常崇德,說起陳大龍跟常崇德的關係,那可就追溯太遠了,從頭至尾追看文章的朋友心知肚明。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得虧陳大龍平日裡沒少花心思供着這位菩薩,這回算是到了用得着這位常務副省長的時候了,當然,常副省長儘管工作日理萬機,卻還是把接見陳大龍同志當成大事,特意推掉其他安排接待。
領導是不是看重你,並不取決於你到底幹了多少工作,而是取決於你在領導身上花費了多少精力和時間。
付出纔有回報。
整天就知道埋頭苦幹,還癡心妄想得到上級領導青睞欣賞,然後獲得回報的幼稚想法是官場菜鳥的思維,真正的熟諳官場遊戲規則的官員則完全是另一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