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欽差到

日五更不到,城內便鄉勇盡出,開始打掃街道,攆

待到了天光大亮,太陽快升起來的時候,街面上已經是乾乾淨淨,看不到一點礙眼的東西了。這時便有近百民夫分作兩人一組,一邊一手拎着雙耳大木桶,一手拿把藤條編的長把大木勺,將青石鋪就的大路,潑得又溼又勻稱。

這樣地上那些掃不去的灰土,便被衝進了道邊的陰溝之中,太陽出來一照,地上錚明瓦亮,一點揚塵也沒有……至於城外,在昨日便已經淨水路、黃土墊道,早就做好了恭迎欽差大人的準備。除了好看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欽差大人的隨員多半是白襪皁鞋或粉底皁靴,如果不把地上灑水,那走過之後鞋幫子、袍角子都是土,心情定然不好。

到了卯時三刻,知府大人便攜着同知、通判、推官,並兩縣縣令、佐2,共計十名有品有級的官員,在三班衙役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到了北門外,出城數裡恭迎欽差大人。

緊趕慢趕行出十餘里地,終於見河上泊着一艘高大樓船傘、扇插列艙面,數排衣甲鮮明的親兵護衛,拱衛着一個三品官員立在船頭,朝着唐順之遙遙的招手。

唐順之趕緊下轎,率領衆官俯便拜道:“恭迎欽差大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白麪長鬚的三品官員,便是欽命祭海大臣兼傳旨欽差,通政使兼工部右侍郎趙文華,他先替皇帝受了三叩九拜的大禮,又接受衆人的再次叩拜,然後才笑眯眯道:“荊川兄與諸位快快請起。”

那樓船這才靠了岸,船板架好後,一隊隊持刀衛兵從上面下來,然後便是老長的欽差儀仗,最後纔是八人擡着的綠圍紅障泥大轎,顫巍巍的從船上下來……也不怕掉水裡去。

唐順之率衆官員在道邊恭迎。待那八擡大轎經過時,轎簾掀開,白麪長髯的趙文華笑眯眯露出臉來,對唐順之笑道:“荊川兄還不上來,還要兄弟我下去請你不成?”

唐順之恭謹笑道:“大人折殺順之了,您是欽差天使,下官豈敢與您同轎?”

趙文華聞言暢快笑道:“你我是同榜進士。我還得叫你一聲師兄。咱們就要講那些繁文縟節了。”

唐順之這才笑道:“恭敬不如從命。”一個長隨便掀起轎簾。請唐大人上去。

衆官便各自上轎。紹興城地兩位縣令跟在最後面。呂縣令小聲嘀咕道:“知府大人也忒小心了。那麼奉承姓趙地作甚?”

李縣令小聲道:“聽說嚴閣老這乾兒子是個小心眼。唐大人是防小人呢。”

“聽說咱們張部堂就不買姓趙地賬。”呂縣令小聲笑道:“這傢伙在杭州時。還想跟張部堂索賄。被張部堂弄了個灰頭土臉。”

李縣令搖頭笑道:“那些都是大人們的事,咱們當好七品芝麻官就行了。”

呂縣令嘿嘿笑道:“我可聽說你老兄也在受賞名單中。”

李縣令撇撇嘴道:“誰知道呢。”便掀簾子起轎走人了。

望着他的背影,呂縣令恍然道:“這傢伙看來已經有底了。”說着嘆口氣道:“誰讓人家命好呢,攤上沈默那樣的好學生呢。”也上轎跟着回去了。

~~~~~~~~~~~~~~~~~~

日近午時,紹興城北門外人山人海,人們從各處早早趕來、翹以待,只爲看一看欽差大人的排場。

“來了來了……”看到東北邊遠遠駛來一隊人馬,大夥興奮的叫了起來。

維持秩序的官兵登時緊張起來,他們用鞭子和槍桿驅趕看熱鬧的百姓,將中央大道隔離出來。

這邊剛剛維持好秩序,那邊欽差大人地儀仗便到了,先有兩隊共二百人的衛士,穿着鮮亮甲冑,手持明晃晃的長槍在前面開路,後面又跟着一百兵士,打着刺繡繪畫的各色旗幟,木雕鐵打金裝銀飾的各樣儀仗,以及迴避、肅靜、官銜牌、鐵鏈、木棍、烏鞘鞭,一對又一對……過了好一會,才見到一柄題銜大烏扇,一張三檐大黃傘兒,罩着一頂八擡大轎緩緩過來。

轎簾子一直沒升起來,老百姓壓根就沒見欽差長什麼模樣,但這從未見過地排場,卻已經深深印在他們的心中,在今後許多年內,都將被反覆提及,用作教育子孫上進的素材。

轎內的趙文華心中也不平靜,他透過薄紗簾子,已經看到了唐順之爲自己安排的十分隆重,不由感慨萬千道:“同年就是同年,知道

路上受委屈了。”他本以爲自己奉旨南下,地方上送,小心奉承,讓他趙侍郎風風光光、賺得盆滿鉢滿……他這樣想其實也沒錯,因爲京城下來的官員,甭管大小,地方上都會賣力巴結的。

誰知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沿途地方官竟然不買他這個三品大員的賬,除了管頓飯之外,臨行贈送的竟然都是土特產! www¤Tтkǎ n¤¢ o

那可不是名義上的土特產,而是真真切切地土產和特產……而是些什麼幹筍啊,蜜桔啊,山茶油啊,老燒酒啊,全是些不值錢的玩意!

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差距,讓趙侍郎太失落了,他一直覺着莫名其妙,直到見到了總督六省軍務的張部堂才明白了,原來根子在這裡別人買他,或他乾爹的賬,可張部堂卻壓根沒將他看在眼裡,甚至對他乾爹嚴閣老,也不太感冒。

翻一翻老張的履歷,原因便寫在裡面了,嘉靖十六年,人家張經任兩廣總督的時候,嚴閣老還在掛着個虛職編宋史玩呢。雖然說後來嚴嵩扶搖直上,入閣當上了次輔,後來又成了輔,爲天下百官之,地位比張總督要高半頭了,可嚴閣老是怎麼入閣的?靠着寫青詞,阿諛奉承纔上去的;又是怎麼當上輔的?是造就於謙之死後地最大冤案,踩着提攜過他的老鄉夏貴溪的屍體上去的。

而夏言偏偏又對張經有知遇之恩。所以這位牌子硬、資歷老、本事大的張總督,雖然拿嚴閣老無法,卻是萬萬不會買他乾兒子地賬的。

偏生趙文華在京裡囂張慣了,除了他乾爹之外,什麼大學士、尚書之類,統統不放在眼裡,就連對着徐階也敢直呼其名。現在到了地方上卻被個總督不待見,心裡早就憋壞了。

於是在杭州見到張經之後,他十分不自量力地決定,給這位總督一個下馬威,竟然在接風宴上,當着數位高官的面說:‘兄弟千里奔波,一路上損耗頗大,希望部堂大人襄助一下。’這哪是要求援助,這是裸地索賄。

可張部堂依舊談笑風生,大吃大喝,卻彷彿沒聽見他所說一般。趙文華臊得滿臉通紅,可也不能這樣算了,不然他和他乾爹的臉就算是丟盡了,於是他又說了兩遍。

張部堂還是沒聽見……

趙文華終於憋不住了,沉聲道:“我是欽差!欽命祭海大臣!”

張經淡淡一笑,用一種乾巴巴地語氣說:“我也是欽差,欽命總督抗倭大臣,還有王命旗牌。”

趙文華一下子無話可說,他這才現,面對的是一個自己無法比擬的龐然大物……論資歷,人家跟嚴閣老一輩的;論官銜,人家是二品大員,他才三品;論權勢,人家總督六省抗倭,乃是一等一的方面重臣,他則是被派出來祭海的,完事兒就得回去。

在一衆省級高官嘲笑的目光中,趙侍郎算是把臉丟到姥姥家了,第二天便匆匆離開杭州,往紹興來了。

~~~~~~~~~~~~~~~~~~

錦上添花永遠比不上雪中送炭,當趙侍郎感到與之前截然不同的待遇時,心中的激動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他緊緊拉着唐順之的手,眼圈紅道:“荊川兄,好兄弟啊!你的盛情,兄弟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

唐順之笑眯眯道:“梅林兄哪裡話,你我既是同年,又對我有引薦之恩,搞得隆重點也是應該的。”他的目光仍然清澈無比,彷彿赤誠無比。

兩人說話間,轎子終於停下來了,待轎簾掀開之後,唐順之便看到滿眼都是觀禮之人,不由開懷笑道:“荊川兄果然不負所托。”

唐順之笑道:“前日接到梅林兄的親筆信,這才知道陛下對此次封賞有着特殊的期望,順之自然要按照梅林兄的意思,把全府的讀書人家都招來了。”

“兄弟實心任事啊。”趙文華又感動一把道:“我們去看看這個幸運的小子。”

三聲炮響之後,欽差大人與知府大人下轎行在紅毯之上,紅毯的另一端,是沈賀與沈默父子倆。

兩隊人的中間,還擺着香案燭臺。

---分割---

嗯,趙文華就像一根攪屎棍,東南自此大亂鳥……

第8 九二章 困龍(中)第672章 本與末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583章 失蹤的女人第744章 形勢逆轉(上)第730章 東南攻略(下)第98節 陶虞臣(中)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455章 扶乩第181章 王翠翹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106章 徐渭(上)第617章 絕處逢生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406章 投獻成風第391章 吳淞江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787章 來使(下)第854章 鍾金(下)第633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65章 意外的轉折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527章 相投第632章 火了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中)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145章 阻擊第516章 三公槐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28節 對(上)第572章 東廠詔獄第706章 人們第556章 人選第438章 談判第762章 審判(中)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825章 相對無言(中)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811章 審(中)第730章 東南攻略(中)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22節 把事鬧大(上)第847章 來客(中)第805章 希望(中)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23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15章 元旦第920章 式(下)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101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中)第588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曲終人不散江上數峰青後記之二上下第468章 銘志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647章 八百兩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583章 失蹤的女人第201章 物是人非事不休第831章 新的開始(上)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下)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325章 貓戲耗子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下)第888章 好吉利(中)第456章 雨一直下第435章 不請自來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上)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下)第627章 結果第51節 鬥呂(下)第635章 燕歸來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788章 過年(中)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607章 偶爾迸發的血性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905章 中隱(下)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中)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第230章 那一吻的風情第911章 俠之大者(上)第270章 皇帝不糊塗第790章 京察大計(中)第511章 夜談第593章 大耳賊第8節 沈家大院(中)第348章 分配第826章 會面(上)第248章 秋闈日第640章 抱一
第8 九二章 困龍(中)第672章 本與末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583章 失蹤的女人第744章 形勢逆轉(上)第730章 東南攻略(下)第98節 陶虞臣(中)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455章 扶乩第181章 王翠翹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106章 徐渭(上)第617章 絕處逢生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406章 投獻成風第391章 吳淞江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787章 來使(下)第854章 鍾金(下)第633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65章 意外的轉折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527章 相投第632章 火了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中)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145章 阻擊第516章 三公槐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28節 對(上)第572章 東廠詔獄第706章 人們第556章 人選第438章 談判第762章 審判(中)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825章 相對無言(中)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811章 審(中)第730章 東南攻略(中)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22節 把事鬧大(上)第847章 來客(中)第805章 希望(中)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23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15章 元旦第920章 式(下)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101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中)第588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曲終人不散江上數峰青後記之二上下第468章 銘志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647章 八百兩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583章 失蹤的女人第201章 物是人非事不休第831章 新的開始(上)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下)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325章 貓戲耗子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下)第888章 好吉利(中)第456章 雨一直下第435章 不請自來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上)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下)第627章 結果第51節 鬥呂(下)第635章 燕歸來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788章 過年(中)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607章 偶爾迸發的血性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905章 中隱(下)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中)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第230章 那一吻的風情第911章 俠之大者(上)第270章 皇帝不糊塗第790章 京察大計(中)第511章 夜談第593章 大耳賊第8節 沈家大院(中)第348章 分配第826章 會面(上)第248章 秋闈日第640章 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