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國家罪人

詳細問過了每一個細節,並把自己知道的一切,事告訴沈京……

“首先這個人,是當世最大的海商。”沈默輕聲道:“根據估算,他每年的貿易額度,要比浙江的稅收總額還要高,絕對的富可敵國。”

“其次這個人,是當世最大的倭寇頭目。”沈默沉聲道:“他有兩萬多嫡系部隊,受他控制和影響的倭寇人數多達五萬餘人,所有倭寇皆以他爲領袖,所有不順從他的,下場都十分悲慘。”

“再次這個人,乃是一方諸侯,他在日本九州南部,號宋,自稱曰‘徽王’,控制要害,割據三十六島之夷地。”沈默淡淡道:“他實際佔領並控制了這些地區和居民,當地日本人皆以爲其服務爲福分。”

沈京聽得目眩神迷道:“照你這麼說,這王直就不能算是狗漢奸了。”

沈默沉聲道:“他確實不能算是漢奸,因爲不是他投靠了日本人,而是日本人投靠了他。

沈京咋舌道:“那些倭人就任其侵佔國土,稱王稱霸?”

“那是一個信奉強者爲尊的國度。”沈默目光復雜道:“他們人口有限,又處在四分五裂的戰國時代,一個大一些的諸侯國,手下也不過萬把人。而王直的嫡系部隊,就已經兩萬人,且都配備有最新型的火槍,再加上他所佔領地區民風彪悍,都十分擁護他,就算他想橫掃諸侯,獨佔九州島,也是做得到的。”

“那他爲什麼不把日本打下來?自己稱王稱霸算了。”沈京覺着自己開始崇拜那位王老闆了。

“他不會那麼做的。”沈默搖頭道:“我說過,首先他是個海商,日本對於他來說,是最重要的貿易市場,他已經完全壟斷了這個市場,與日本的諸侯形成了最恰當的關係。只要他沒有發瘋,就會不遺餘力的維護這種局面,而不是破壞它。”

~~~~~~~~~~~~~~~~~~~~~~~~~~~~~~~~~~~~~~~~~~~

“讓你這樣一說。我都覺着他是民族英雄了。”沈京難以置信道。

“他罪不容誅。”沈默淡淡道:“我說過。他是倭寇地大頭目。所有倭寇地罪惡。都可以加之於他地頭上。算什麼狗屁英雄?”

“那到底是什麼意思?”沈京作揖道:“我地沈大人。您就直說吧。兄弟我念書不好就是因爲理解能力有限。還是請您直說吧。”

沈默沉聲道:“我真沒法直說。因爲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樣地人。我只能把他地複雜背景提供給你。你一路上用心琢磨着。能想明白一分。見到他就會多一分把握。”說着笑笑道:“其實我知道地情況。也過是一些皮毛。還要拜託你一路上仔細觀察。最好能記下所見所聞。說不定就可以找出答案來。”

“這我曉得。”沈京點頭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就是這個意思。”沈默笑道:“只有把這個人徹底弄明白了,我們才能找到東南問題的正解……”心中默默道:‘說不定也是大明命運的正解。

’但這話他只能深藏心底,即使對最親密的兄弟也不能說。

~~~~~~~~~~~~~~~~~~~~~~~~~~~~~~~~~~~~~~~~~~~~~~

斗轉星移,東方微露魚肚白。一夜的深談之後,沈家兩兄弟的臉上,卻仍不見絲毫地疲憊之色。沈默已經把要交代的都說完了,鐵柱端上籠包稀飯,幾樣簡單的早點。

兩人便開始默不作聲的吃飯,過了好久,沈默才低聲問道:“那個蔣洲沒問題?”

“胡部堂已經向他許諾,談判成功之日,便將他家的事情一筆勾銷,不再追究。”沈京笑道:“現在全家都在官府手裡,他只能合作。”

“就你們兩個去嗎?”

“還有胡部堂的親衛,千戶陳可願,他主要是監視保護我們的,真正要談還得我倆爲主。”沈京熱切的望着沈默道:“這下您老人家該放心了吧?”

沈默定定的望着沈京,緩緩道:“我再給你找個保鏢吧。”便提起毛筆,蘸墨寫一封信道:“你知道長子地長官吧?”

“俞大猷俞總戎。”沈京點頭道:“據說他是絕世高手,一手‘荊楚長劍’橫掃嵩山少林,無人能敵,等閒幾十人近不得身。”說着便激動道:“你不會要讓他給我當保鏢吧……”

“做夢去吧,”沈默笑罵一聲道:“人家俞總兵是二品武將,我一個小

能調動了?”見沈京塌下臉來,沈默眨眨眼道:“別給你找個更厲害的。”

“天下還有更厲害的高手嗎?”沈京不信道。

“有,他師父。”沈默很肯定道:“荊楚劍客李良欽,現就在俞大猷那裡,我給俞總兵寫封信,他一準把師傅給送過來。”前些天俞大猷來杭州,去西溪看過沈默,提起過他那武功高強、充滿正義感的師傅到了自己營中,要爲抗倭出一把力。但現代的軍隊中需要的是運籌帷幄的將領,令行禁止的士兵。至於武林高手嗎,還沒什麼用處。

俞大猷正爲如何安置師傅發愁,所以沈默不怕他不答應。

“真的?”沈京激動道:“那可太好了,這樣我更有把握活着回來了。”

“不管怎樣,一定要活着回來。”沈默深深望着他道:“答應我。”

沈京撓撓頭,哈哈大笑道:“放心吧,算命的說我能活到八十八,日子還長着呢。”

~~~~~~~~~~~~~~~~~~~~~~~~~~~~~~~~~~~~~~~~~~~~

離開酒樓到了碼頭,乘船回到對岸,兩人便分道揚鏣,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好男兒志在四方,男人們註定就是要分離地,但只要擡頭仰望,就一定會想起同一片藍天下,有那肝膽相照的兄弟,也在同樣記掛着自己……

兩天後,沈默回到紹興城。在家裡安靜讀書,等待科考。科考是鄉試地選考試,一般從四月到五月,由一省提學官分別赴各府學中,集結學宮中的在籍生員,進行考試。成績分三等,其一二等及三等前十名,共一百名考生準應鄉試。

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另外兩次考試舉得鄉試資格,一次叫‘錄科’,另一次叫‘錄遺’。所謂錄科,即科考落榜者;因故未參加科考者;以及籍貫是紹興的監生、廕生、官生、貢生,這些人雖然在國子監受教育,但還是要回原籍應舉。又因爲學籍不在本地學宮,所以不參加科試,便需於六七月份參加錄科,取得前五十名者,方能送考。

如果你經錄科考試,仍未能取得鄉試資格,或者因故錯過錄科考試,那麼也不要慌,大明朝完善的科舉制度,會馬上再給一次機會,這就是‘錄遺’。如果在這次考試中,考到前三十名,那麼恭喜你,可以被送考了……如果這次還考不中也不要緊,大不了三年後從頭再來。

但也不是非經過這些考試,才能參加鄉試。按規定,還有四種情況可以保送……府縣學的學官,準由學政直接送考;在國子監肄業地貢生和監生,由本監官直接送考;正印官胞兄、弟、子、侄中隨官員在任讀書的貢生、監生,准許本官申送參考;學官、州縣佐貳也可由本任地方官申送參考。

經過這三次考試加上若干保送名額,最終整個紹興府會有二百餘人,可以九月去杭州,參加今年地乙卯鄉試。

從這次考試開始,考官便全部出大題,完全考察考生對經義和八股掌握了,所以許多年長的考生紛紛脫穎而出,而許多在生員考試中優秀者,反倒可能成績不佳,甚至直接被淘汰掉。

而且和舉人考進士不同,考中秀才後,不能隔年就考舉人。按照規定,得在學校讀上兩三年,過了兩次歲試才能考。所以說科舉考試優點很多,其最大地優點就是折磨人,僅憑這連續數年、側重點不同的十數次考試,便足以考生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了。

但那都是對一般人來說地,對於不一般的人,總是有破例的機會。比如沈默雖然去歲才中秀才,可他今年就參加科考了,因爲他是小三元。比如說陶虞臣,他也來參加科考了,因爲他師兄是浙江提學。比如說,孫孫鋌兄弟,也來了,因爲他們家裡太牛了。

再比如說,陳壽年就沒來,因爲他既不是小三元,也沒有個當提學的師兄,家裡更沒有出過一摞子尚書……所以他就得再上三年學,纔有資格參加科考。

分割

我暈啊,怎麼就不出活呢?難道天冷把腦袋凍住了,我要奮發,奮發……

第739章 聚和堂(中)第863章 藩籬(下)第801章 南京之亂(上)第826章 會面(下)第760章 較量(三)第407章 冤大頭第740章 龍南縣上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123章 奪魁(中)第828章 在腳下(上)第782章 凱旋(上)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上)第705章 百歲第417章 做得僞君子,做不得真小人。第762章 審判(中)第46節 河中除樹(上)第217章 劫持趙文華的老太太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121節 至一二二節 奪魁(上)第773章 狼犬滿街(下)第645章 帝王術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中)第10節 萬般皆下品(上)第610章 話別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下)第421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131章 去省城第46節 河中除樹(上)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724章 元亨利貞(上)第763章 三公槐下(下)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中)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第504章 瓦全(下)第907章 見龍在野(上)第179章 總督家的腐敗生活第702章 誰之過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861章 無題(上)第25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471章 誰上誰的船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701章 小魔星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249章 哥考得不是鄉試,哥烤的是自己第612章 傷離別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下)第618章 欲罷不能第212章 謀而後動第58節 收成(上)第8 九六章 丁憂(中)第659章 影響第96節 縣試(下)第866章 氣象(下)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下)第8 九七章 天津(上)第281章 絕妙的配合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上)第734章 陽(中)十年六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917章 暴起(上)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539章 攻勢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610章 話別第18節 濟仁堂(下)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上)第883章 神鞭(上)第674章 不要小瞧明朝人第350章 修史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中)第785章 內閣(上)第882章 原點(中)第四零三章第35節 人不可貌相(中)第922章 歸來(上)第791章 春寒料峭(下)第854章 鍾金(下)第401章 大幫派與大地主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中)第656章 祥瑞對祥瑞!第88 九章 罪己詔(下)第736章 潤物無聲(上)第34節 人不可貌相(上)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730章 東南攻略(中)第257章 朋友第410章 圖窮匕見!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上)第762章 審判(下)第518章 招師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915章 崩潰(中)
第739章 聚和堂(中)第863章 藩籬(下)第801章 南京之亂(上)第826章 會面(下)第760章 較量(三)第407章 冤大頭第740章 龍南縣上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123章 奪魁(中)第828章 在腳下(上)第782章 凱旋(上)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上)第705章 百歲第417章 做得僞君子,做不得真小人。第762章 審判(中)第46節 河中除樹(上)第217章 劫持趙文華的老太太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121節 至一二二節 奪魁(上)第773章 狼犬滿街(下)第645章 帝王術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中)第10節 萬般皆下品(上)第610章 話別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下)第421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131章 去省城第46節 河中除樹(上)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724章 元亨利貞(上)第763章 三公槐下(下)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中)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第504章 瓦全(下)第907章 見龍在野(上)第179章 總督家的腐敗生活第702章 誰之過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861章 無題(上)第25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471章 誰上誰的船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701章 小魔星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249章 哥考得不是鄉試,哥烤的是自己第612章 傷離別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下)第618章 欲罷不能第212章 謀而後動第58節 收成(上)第8 九六章 丁憂(中)第659章 影響第96節 縣試(下)第866章 氣象(下)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下)第8 九七章 天津(上)第281章 絕妙的配合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上)第734章 陽(中)十年六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917章 暴起(上)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539章 攻勢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610章 話別第18節 濟仁堂(下)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上)第883章 神鞭(上)第674章 不要小瞧明朝人第350章 修史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中)第785章 內閣(上)第882章 原點(中)第四零三章第35節 人不可貌相(中)第922章 歸來(上)第791章 春寒料峭(下)第854章 鍾金(下)第401章 大幫派與大地主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中)第656章 祥瑞對祥瑞!第88 九章 罪己詔(下)第736章 潤物無聲(上)第34節 人不可貌相(上)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730章 東南攻略(中)第257章 朋友第410章 圖窮匕見!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上)第762章 審判(下)第518章 招師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915章 崩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