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春寒料峭(下)

文淵閣,例會繼續舉行。

“禮部尚書趙貞吉上書言三事”今日當值的李春芳輕言慢語道:“一請削奪故真人邵元節、陶仲文等官爵及誥命,毀臥碑牌坊,籍其田宅:二請盡毀西苑諸新建及在建齋瞧宮殿;三請罷先帝賜天下藩王,真人,之號。”這三事一旦照準,必然天下譁然,但因其皆出自遺詔精神,誰也反對不得,趙大洲不愧是趙大洲,這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得精準熱烈,一下就能重樹威名。

“早就該這麼辦!”張居正第一個表示贊同道:“首先,清算邵、陶二道士,可警醒天下妄想以佞幸進身之輩:第二個,西苑乃是皇家禁苑,現在卻全都是“玉熙宮,、,玄都觀,之類的道士宮觀,不成體統。不過沒必要拆除,又是一筆開銷不說,那麼多上好的材料建成的宮觀,毀之可惜。其實愚以爲,只需將那些匾額摘下,給這些宮觀換個名字,再撤盡齋瞧法器,便能派上別的用場,何必要拆毀呢?”

聽了張居正對西苑宮觀的修正意見,衆人紛紛點頭,都說這纔是正辦。

“第三個更是極有必要。”見碰了頭彩,張居正眼中精光一閃,沉聲道:“當初先帝熱衷修玄,諸藩王逢君之好,紛紛信奉道教,請求真人封號,比如我家鄉的遼王,就得了,清微忠教真人,的封號。如果他們只是奉承先帝也罷,卻有一些個心懷叵測的藩王,藉着這個名頭,大肆召集方術逍逃之人,惑民耳目。還隔三差五就離開封地”說是去江西龍虎山去拜訪張天師。但實際上,求仙訪道只是堂皇的名義,他具體出去幹了什麼,誰也不知道“……”

按《大明律》規定,宗室藩王沒有皇帝的恩准”是不得離開封地半步的,違者要削爲庶民。遼王雖有,清微忠教真人,這塊護身符,嘉靖在時沒人敢追究,但他畢竟是觸犯了祖訓律法,且至今也未曾收斂。張居正把這茬捅出來,還指桑罵槐的捕風捉影。衆人不由猜測,他如此誇大其詞,到底和那遼王有何過節?

不過雖然他是大學士”僅憑這點莫須有的罪名,還奈何不得一位親王…,可能他只是看不慣,故而多發了幾句牢騷罷了。

但這只是高拱、陳以勤這樣的忠厚長者的想法,其餘人雖然不知道張居正會如何去做,不過都知道,他已經盯上遼王了,“……,聽完張居正的一番說法,徐階點點頭,看看諸公道:“如果沒有異議”就照準吧。”

“元翁,下官也基本贊同禮部的觀點,但對邵元節、陶仲文的追懲似乎不宜太重。”沈默聲音低沉道:“一者,方士和道士受寵的原因,是先帝癡迷修玄”終嘉靖一朝,先有後十餘名道士入主朝天觀,其中邵元節和陶仲文算是名聲比較好的”前後在朝三十年,並未有顯著惡行:二者,兩人久伴帝側,對朝廷秘辛知之甚詳,難免會將其傳之子孫。倘若對其追懲太狠,難免其子弟會散播謠言,到時候天子秘辛昭之天下,近臣行止傳爲笑談;若有那心懷叵測之人添油加醋,還不知朝廷臉面會損害成什麼樣呢。”說着輕嘆一聲道:“愚以爲徹底清算得不償失,不如只削其官職、封號,同樣可以警醒世人”又能讓其子弟心懷敬畏,不敢造次………

沈默此言一出,別人尚好,徐階的心中咯噔一聲,因爲當初爲了和嚴嵩爭寵,自己身爲宰輔大臣,整天寫青詞、試丹藥不說,還要經常披髮跣足、頭帶草環,跟着皇帝一起跳大神……像這樣不堪入目的事情,在自己贊修玄的十幾年裡,可以說數不勝數。至今回想起來,每每都是大汗滿身、羞憤欲絕。如果真要大白於尖下,自己哪還有臉在朝堂立足?只能找棵歪脖樹吊死了。

“唔,也有些道理。”徐階擦擦額頭的冷汗,見衆人再無異議,便乾笑兩聲道:“那就按照太嶽和江南的意思票擬吧。”

冒着損害自己名聲的風險,終於把陶天師的家族保全下來了,沈默不禁輕舒口氣。這是他自失聲以來,說話最多的一次。其實他完全可以不插這一嗓子,因爲當初與陶仲文只是口頭之約,並未有任何證據留下,如果他這時裝聾作啞,也沒有人能指責他什麼。

但沈默不會這樣,既然答應了人家,他就不會賴賬。哪怕陶仲文已經死去多年,所有人都不知道此事,他也不會忘記,當年玉熙宮中,紫金爐邊,自己許下會照顧陶仲文家人承諾………,反過來想一想,這又何嘗不是陶天師識人之明呢?

正月裡還有一件事情,看着影響不大,但意義極其深遠。那就是張居正總結正德、嘉靖再朝以來的財政積弊,結合自己對現實的思考,鄭重提出了《陳積弊疏》:在奏疏中,他明確指出“在現今,國庫的主要收入是田賦,朝廷惟有將田賦把握在手,才談到整理財政,繼而談到富國。然而自嘉靖以來,當國者政以賄成,吏腹民膏以媚權門,而繼秉國者又務一切姑息之政,以成兼併之私。

結果致使私家日富,公室日貧,國匱民窮,病實在此。臣竊以爲賄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難治也。何也?政之賄,惟懲貪而已,至於姑息之政,依法爲私,割上爲己,據臣所知,豪家田佔天下七成,又不以時納。

黎庶以三成之田,奉文武、祿宗室、餉邊軍、供國用,民焉能不疲?國焉能不貧?!

今明天子垂拱而御,諸賢臣傾力相輔。假令仲尼爲相,由、求佐之,恐亦無以逾此矣。所以刷新政治,壯根本之圖”設安攘之策,倡節儉之風,興禮義之教,正在此時。臣也不才,斗膽奏請整理天下田賦。其首重約己敦素、杜絕賄門、痛懲貪墨、所以救賄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通欠,嚴治侵漁攬納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損則下益,私門閉則公室強。故懲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逍負者所以足國也。則官民兩足,上下俱益!隆慶開元,天下歸心!

這篇奏疏,是張居正草除財政弊端的宣言”說法並不新鮮,但他和別人最大的不同是,人家只說不做,他卻說了就要去做!緊接着又上了一道《奏請整理田畝疏》,疏中明確提出,要求各省清理積欠田賦嘉靖三十八年以前的積欠,一概豁免;四十二年以前的積欠,免三徵七。之後的積欠”一概如數追繳。追繳不足八分,有司停傣。若是不足六分,則巡撫和巡按御史聽糾,府、州、縣官聽調!

這就不得了了,因爲有本事欠賦稅的,無一不是大地主、大家族,現在張居正提出要下狠手逼迫官員追繳歷年積欠,就是逼着他們向大戶動刀啊!

所以此書一上”立刻在內閣引起了激烈的爭論。連平素不大發表意見的李春芳都說:“這未免有些操切了吧?”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增加國庫收入,彌補歲入、歲出底巨大的差額?”張居正表情堅定道:“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幾年,朝廷要頻繁向蒙古用兵,僅靠市舶司的關稅銀是遠遠不夠的,還得從根本上下手”也不用去改草什麼,只要能把該收的稅收上來”國庫才真正富足,連年用兵也支撐得起!”

“催取太急”恐們百姓會逃亡爲亂。”郭樸皺眉道。

“閣老受人矇蔽矣!此皆乃奸人鼓說以搖上,不可以欺明達之士也!”張居正朗聲道:“夫夫民之亡且亂者,鹹以貪吏錄下,而上不加恤,豪強兼併,而民貧失所故也!”一針見血的點出了百姓逃亡的真正原因。繼續無情揭露道:“今爲侵欺隱佔者,權豪也,非乃小民!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隱佔,則小民免包賠之累,而得守其本業:懲貪墨,則閣閻無錄削之擾,而得以安其田裡!如是,民且將額手相慶,何以逃亡爲?”說着看看郭樸道:“公博綜載籍,究觀古今治亂興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賦均平而致亂者乎?故凡爲此言者,皆奸人鼓說以搖上者也。願公毋爲流言所惑!”

張居正的目光又掃過在場衆人,最後落在徐階身上,拱手道:“皇上信任,將國事盡皆交付宰相,我輩當爲國家忠慮,絕不徇情容私!以一身當天下之重,不惜破家以利國,何懼陌首以求濟?!豈區區浮議可得而搖奪者乎?”鏗鏘之言,披肝瀝膽,讓人聞之無不變色。

高拱當時就擊節叫好,沈默也暗暗點頭,心中卒道:,好一個銅膽鐵心張居正”

沒有人能和張居正當面辯駁,因爲在真相面前,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的……

然而這不代表張居正的建議會被採納,因爲真相總會被強權默默強姦。兩道奏疏遞上去後,前一道僅得到批示一句,知道了”便再無下文,後一道則直接被束之高閣。

出了正月,內閣的人事安排有了變動,因爲起復官員基本到位,張居正和陳以勤都不再兼任部務,而只是以尚書銜專任大學士……戶部尚書由葛守禮接任、兵部尚書則是王國光,吏部左侍郎由鍾卿接任,因爲這些官員本身,就是通過遺詔起復的,所以無需經過廷推,便可直接上任。

而內閣本身的工作,也由原先的集體統管,細化爲專門負責。除徐階仍總攬全局外,高拱分管吏部事務、郭樸分管刑部事務、李春芳分管禮部事務、沈默分管兵部事務、陳以勤分管工部事務、張居正分管戶部事務。這是徐階高調提出,三還,綱領後,十分重要的一次踐行。對於首輔來說,不再事無鉅細的過問,只負責國政方針、朝廷大事,既可以擺脫攬權之名,又能從繁重的具體事務中擺脫出來,更好的通觀全局,把握大政。

不過放權的是首輔,對內閣整體來說,這卻是一次權力的加強,六位大學士對應六部,每人專門負責一攤”功過都要自己承擔,無疑會使閣員與各部的聯桑更加緊密,過問大小事務更加頻繁。必然要對各部堂上官的權力,造成妾多或少的削弱……至於多少,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這一系列人事安排,皆走出自徐階之於。 細細一品,裡面學問不小。六個大學士和六位尚書大人配對,每一對都有不一樣的,風情,:禮部是,夫唱婦隨,型,尚書趙貞吉,霹靂火似的老資格,而分管禮部的李春芳偏又是和風細雨似的性子,從不肯與人爭執,相信他們以後會相處愉快,但大事小情還是趙貞吉說了算。

工部是“雞犬不寧,型,陳以勤和尚書雷禮都不是好脾氣”還分數不同陣營,一個是高拱的盟友,一個是徐階的走狗,偏偏工部又是個特較真兒的衙門,這兩位湊一塊兒”不吵架就怪了。

刑部是,陽奉陰違,型,郭樸威望高、黃光升心機重,兩人同樣是分屬徐、高陣營”相互自有一番較量,但刑部的情況比較特殊,刑偵量刑自有律法可依,是六部中獨立性最好的,很少有需要請示內閣的地方。郭樸就是想管,也沒太多可插手的地方,以黃光升的本事”糊弄住老郭還不成問題…………

戶部是,精銳組合,型,葛守禮是比徐階還年長一歲的老臣,原先就是老資格的戶部尚書,老成持重”經驗豐富。而張居正胸有大才、銳意進取,加上同樣才能出色、穩重幹練的左侍郎徐養正、右侍郎劉體乾,組成了冠絕六部的豪華組合。徐階同樣認識到,大明的財政危機,已經到了非扭轉不可的程度,故而盡遣手下大將,要將戶部作爲隆慶新政的突破口。

吏部則是,強強結合”老高與老楊,朝廷的兩巨頭,一樣的強、一樣的硬,湊在一起,又是管着朝廷的選官治吏,到底誰聽誰的?一開始還有可能顧着面子,相互客氣,但時間一長,必然要生姐梧、架秧子,再親密的關係也得反目“……

而兵部則是,難以插足,型,王崇古雖然沒當上兵部尚書,但新任的本兵王國光,也是山西人,加上同爲山西人右侍郎霍冀,直接把兵部給包圓了。就算老楊博不說話,沈默也插不進手去……呂布雖勇敵不過三英,難逃打醬油的命運啊!

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凵一“一“一b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首輔的寶座誰都喜歡,要想坐穩了,不被人奪去,就得有自己的絕活。嚴嵩的方法是幾十年如一,豁出命去伺候皇帝,才報得榮寵不衰。而徐階不可能像嚴嵩那樣,丟盡大臣體面,去討新皇帝歡心,所以只能用別的辦法穩固地位那就是周密的人事安排。不誇張的說,徐閣老最近幾年,主要精力都用在人事安排上,他把兩京三十六衙門當成棋盤,從容布子、環環相扣,將自己的一切意圖,都體現在對朝中官員的任命和安排上。

所以徐階可以在別處放權,但人事大權絕對不會放,哪怕是張居正也不能改變他的主意……其實張居正強烈推薦,自己的至交好友王國光來接任戶部尚書,但徐階卻堅持將葛守禮安排到了戶部。究其原因,乃是徐閣老對張居正過於激進的改草方略感到不安,他雖然知道改草迫在眉睫,卻依然希望以平穩的方式循序漸進,所以讓葛守禮坐鎮戶部,就是給張居正這匹神駿裝上繮繩,不要改草沒搞成,還弄得天怒人怨,沒法收場。

對於張居正來說,這個春天有點冷,他徹底明白了,雖然老師一直在努力爲自己鋪下紅地毯,但徐階想要的,是一個對他言聽計從的接班人,而不是跟他對着幹的討債鬼。所以徐階對自己固然照拂無加,卻也有力度不小的打壓……他一直不許自己獨當一面,恐怕在保護之外,還有防止自己自成一派的原因吧。

顯然在徐老師看來,永遠依賴自己的學生,纔是好學生,老想跟自己搞小動作的,就會像沈默那樣吃板子,太嶽同學,你是想當好學生,還是吃板子呢?

第443章 蘇雪的選擇第465章 設計第604章 白蓮密語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305章 正陽門第747章 平定中第99節 陶虞臣(下)第780章 戰正酣(下)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292章 報仇鳥……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723章 正月(中)第820章 公祭(中)第731章 定風波(中)第482章 新生第773章 狼犬滿街(下)第488章 綁架第88 九章 君臣(上)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中)第152章 浙江巡察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362章 壽宴與菊花第725章 亢龍有悔(中)第257章 朋友第884章 百年大計(下)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下)第371章 婚禮第283章 劫殺第569章 殺人第762章 審判(下)第692章 奪帝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上)第798章 海風(上)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758章 治安疏(上)第882章 原點(下)第858章 婚變(下)第368章 毀滅與開始第210章 我要變得更重要!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下)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下)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773章 狼犬滿街(上)第114節 府試(下)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88節 繡春刀(上)第773章 狼犬滿街(下)第822章 絕殺(上)第323章 巔峰對決!!第661章 帝嚳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120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下)第488章 綁架第422章 大事件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677章 父親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40節 巧匠(上)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第426章 大奸似忠第537章 李娘娘第434章 夢蘭第88 九章 罪己詔(下)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上)第740章 龍南縣(中)第917章 暴起(上)第673章 海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324章 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729章 江南春(下)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138章 姚長子第883章 神鞭(上)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851章 對決(上)第812章 逼宮(下)第882章 原點(下)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449章 鑑第888章 好吉利(下)第580章 反應第42節 巧匠(下)第723章 正月(中)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下)第181章 王翠翹第880章 逆天(下)第913章 金融之戰(下)第846章 希望(上)
第443章 蘇雪的選擇第465章 設計第604章 白蓮密語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305章 正陽門第747章 平定中第99節 陶虞臣(下)第780章 戰正酣(下)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292章 報仇鳥……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723章 正月(中)第820章 公祭(中)第731章 定風波(中)第482章 新生第773章 狼犬滿街(下)第488章 綁架第88 九章 君臣(上)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中)第152章 浙江巡察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362章 壽宴與菊花第725章 亢龍有悔(中)第257章 朋友第884章 百年大計(下)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下)第371章 婚禮第283章 劫殺第569章 殺人第762章 審判(下)第692章 奪帝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上)第798章 海風(上)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758章 治安疏(上)第882章 原點(下)第858章 婚變(下)第368章 毀滅與開始第210章 我要變得更重要!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下)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下)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773章 狼犬滿街(上)第114節 府試(下)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88節 繡春刀(上)第773章 狼犬滿街(下)第822章 絕殺(上)第323章 巔峰對決!!第661章 帝嚳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120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下)第488章 綁架第422章 大事件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677章 父親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40節 巧匠(上)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第426章 大奸似忠第537章 李娘娘第434章 夢蘭第88 九章 罪己詔(下)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上)第740章 龍南縣(中)第917章 暴起(上)第673章 海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324章 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729章 江南春(下)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138章 姚長子第883章 神鞭(上)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851章 對決(上)第812章 逼宮(下)第882章 原點(下)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449章 鑑第888章 好吉利(下)第580章 反應第42節 巧匠(下)第723章 正月(中)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下)第181章 王翠翹第880章 逆天(下)第913章 金融之戰(下)第846章 希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