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廷推(下)

沈默的辯疏一上,文移便送到都察院,這就算進入了審查階段。當天下午,內閣傳諭各部衙,本定於次日的廷推延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張居正已經提前知道了這消息,但他顧不上細想其中的關節,正爲眼前這關發愁呢……

自從出了軍需案,戶部尚書高耀便在家中待罪,張居正以侍郎暫掌部務,按說這種時候,他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堂官,應該在一心窺測風向、爲個人命運奔波,部務差不多該要癱瘓了。但他不然,這是他出仕二十多年一來,第一次能夠以堂上官的身份來施展才華,張居正等這個機會已經很久了,絕對不能錯過。

於是他開始着手整頓部務,先是推出了‘考成法’,?把各司職部門要做的事情按賬簿登記,定期進行檢查。對所屬官員承辦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須登出一件,反之必須如實申報,否則以違罪處罰。張侍郎本就是個不苟言笑、深沉威嚴之人,戶部衆人都十分畏懼他,加之據傳他馬上就要入閣,反正忍忍就過去了,所以也沒人站出來唱反調。

結果戶部各司職部門清賬的清賬、盤庫的盤庫、催繳的催繳,倒比過去忙了幾倍,非但沒有癱瘓,反倒煥發出了熠熠生機,讓人刮目相看。可這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太倉空虛,債臺高築,各項開支都沒有着落。

這不,戶部右侍郎徐養正就在張居正的值房中大發牢騷:“所有帳目都已查證覈實,國庫裡最後一筆銀子,也已經被兵部強行提走,現在可謂是一窮二白滿屁股債,工部的工程款、下個月的俸祿餉銀,這些都是火燒眉毛的,太嶽你可想個輒吧”他是嘉靖二十年的進士,也是庶吉士,比張居正資格老多了。只不過官運坎坷,嘉靖二十七年,他上疏彈劾嚴世蕃竊弄父權,收受賄賂,結果被嚴嵩矯廷杖,貶爲雲南通海縣典史。雖然嚴氏父子對他十分忌恨,但此時徐養正已經名震天下,也加害不得。之後二十年,他歷任廣東肇慶府推官、貴州提學僉事,一直被壓在偏遠蠻荒之地。

直到嚴世蕃倒臺後,他才起爲南京光祿寺卿,然後轉任南京戶部左侍郎,結果又受到振武營兵變的牽連,差點又栽個跟頭。好在他的座師徐階這時大權在握,將他左遷爲戶部右侍郎……雖然看上去是降了半級,可從南京到北京,入贊廟堂,行秉樞要,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明降暗升。

來京後,徐階便與他談話,殷殷以‘足國裕民’相期望,並希望他能好生指導幫襯張居正,所以他也不跟小張大人客氣。

“不是說,讓你把兵部的款子壓一壓嗎?”張居正皺眉道。

“我壓得住嗎?”徐養正皺皺巴巴的臉上全是憤懣道:“誰知道楊博那牛鼻子發了什麼瘋,本來說得好好的,先支付一半,後一半的二百萬兩延期支付,可他竟親自帶兵來太倉搶錢,我去質問他,爲什麼說好了要變卦,他卻翻臉不認帳,讓我拿出證據來”說着有些埋怨的看張居正一眼道:“你當初就該和他立個字據,口說無憑算怎麼回事兒?”

張居正唯有苦笑對之,楊博什麼地位,自己又是什麼地位,還能嫌人家的口頭承諾不作數,再要求立字據,那也太不知好歹了吧?當然,徐養正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這麼說,只是在拿他出氣罷了。

“人家手續齊全,要求現在就提款。我說等你回來再說,他就威脅我,這筆錢不給,他就去敲登聞鼓,讓戶部吃不了兜着走。我只好把庫裡最後一個銅板都給他,就這還不滿意,說年前必須把欠着的五十萬兩還清呢。”說着喟嘆一聲道:“雖說戶部一直是債臺高築,可太倉裡摳不出一兩銀子,這還是國朝兩百年來頭一回兒啊”

張居正聽了心裡發酸,只能勸道:“勉爲其難,熬過這個冬天,春天就好過了。”

“就怕冬日太漫長啊……先帝去世、新帝登極,這都是意外的大筆開支,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消化掉。”徐養正搖搖頭,望向張居正道:“不說那些掃興的了,你這次下去巡視,有什麼收穫?”張居正這是剛剛從京師內外各榷關、倉場巡視回來,家都沒回就直接來衙門了。不過看他中單雪白,袍服整潔,象簇新的一樣摺痕清晰,還散發着淡淡的薰香味道。哪裡像剛剛跑了百多裡的苦命官吏,反倒一副閒庭靜坐的士大夫模樣。

每當看到他這樣子,不修邊幅的徐養正都要暗自感嘆一番,這張太嶽,活得太講究了原來張居正每次出門,轎子後面一定帶着衣箱。每到一地,都要洗浴更衣才肯見人;和人握手之後,也一定要洗手,注重儀表到讓人懷疑有潔癖。

不過君子性喜潔淨,這也無可厚非。

聽到徐養正的問題,張居正下意識的將衣袖理平,緩緩道:“有是有一些,京城內外二十幾處國庫,除了鈔庫空空如也,餘剩各庫倒還有些東西,但都是繒布衾褥、竹木藤漆之類的物品,可謂應有盡有,全部清點下來,大約有五百多樣,數量也多得驚人,只是沒有銀子。”

徐養正點點頭,這也是正常的。今年開銷太大,早就把通州和各榷關的十幾個庫裡的銀子調光了。至於爲何還有麼多物品,是因爲雖然‘一條鞭法’吵吵嚷嚷幾十年,但一直推行不利,絕大多數省份,還是以實物完稅。這些種類紛雜的物品,本是供朝廷政府的日常用度,但入繳數量太大,用也用不完,只能在那堆着耗着,每年各司庫呈報的損耗,折成現銀話,得二百多萬兩……當然不光是黴爛變質,不堪使用的;還有大半被上下其手,轉出去變賣,中飽私囊了。

大明的稅賦制度,真是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兩人嘆會兒氣,張居正又道:“這次我下去,發現了很多問題,各倉場、榷關的管理都十分混亂,物資流失嚴重大明之病,就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雖然單拿出來不起眼,但彙集起來就要了命。我回來的路上,一直在琢磨着如何革故鼎新,如何把這個局面扭轉過來。因爲思路還沒理順,就怕你聽着亂……”

“這是個大事兒,”徐養正卻興趣缺缺道:“但今天還算了吧……再過兩天就是京官發俸祿、京營發餉銀,在京王公發祿米,預備的銀子讓楊博搬空了,咱們拿什麼發給他們啊”

“一共得多少錢?”張居正雖然心裡有數,但還是問了問,也好藉此整理下思路。

“單說銀兩一項,京師領餉的官吏,合起來有兩萬多人,本月應發放的本色俸銀是二十萬兩。京營領取餉銀的兵額有十萬,本月應發本色也是二十萬兩;京城王公勳舊、宗室貴戚在冊四萬餘人,應發本色六十萬兩……合計是一百萬兩。這還不算折鈔和糧布。”徐養正提起這個數字就嘴裡發苦、心裡發堵,道:“砸鍋賣鐵也湊不出這筆錢……”

“一點辦法都沒有?”張居正不甘心的問道。

“……”徐養正兩手一攤,一臉苦相。

張居正其實早就在爲這筆銀子想轍了,所以纔會去巡視戶部所屬的榷關、倉場,想看看有沒有辦法。只是辛苦走一趟,卻落了個失望而歸,不由胸中憋悶,暗歎最近諸事不順……前面剛出了軍需案,這下又讓楊博釜底抽薪,發不出俸祿餉銀了,這可真是破船又遇打頭風,屋漏偏遭連陰雨啊

吐出一口濁氣,他問道:“能從臨近州府先調用些救急嗎?”

“這個想也別想。”徐養正在地方上浸yin多年,比張居正的經驗要豐富多了,見他提出要從地方上拆借,便一口否決了:“這些年北方連年大旱,又兵災頻仍,他們也大多入不敷出,整天派人來咱們這兒哭窮,還能指望他們什麼?”

“不會各個都這樣吧。”張居正皺眉道:“天底下過日子,還有窮富之分呢,總有那寬裕點的吧。”

“哎,太嶽,你是一直在京裡清貴着,不懂下面的情況……”徐養正大搖其頭道:“咱大明的祖制十分操蛋,地方各省府的俸祿銀兩,都是從他們各自的鈔庫中坐支。你調他的銀子,就等於奪他官吏的俸祿,縱是巡撫答應,底下的官員也不答應。人家也不用硬抗,就跟你推諉扯皮,扯來扯去,扯得你一點脾氣都沒有。”

“唉,早晚得改改這套規矩”張居正恨恨道,但他也知道,現在說這個都是白搭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陣急火攻心,他感到嗓子開始冒煙,纔想起自己從通州回來,大半天滴水未沾。便端起茶杯,輕輕呷茶,心裡開始細細盤算起來。

徐養正也在尋思開了,他從腰間的荷包中,取下掐絲琺琅的菸袋鍋,朝張居正道:“抽兩口提提神?”

張居正討厭菸草的臭味,但對方是前輩,也不好說什麼,便笑笑道:“我不會,你隨意。”

徐養正便嫺熟的裝上菸絲,點着了,吧嗒吧嗒的吞雲吐霧起來。菸草傳入京城不久,只有他這樣的高官顯貴,才能弄到一點價比黃金的菸絲……不是在人前,沒有重要的場合,是不會拿出來抽的。

聞到那煙熏火燎的味道,張居正微微皺眉,好在他涵養極好,很快便神色如常,繼續想他的問題。

煙霧繚繞中,徐養正出聲道:“要不……咱們發實物吧。你方纔不是說,東西蠻多嘛?乾脆,選出幾樣值錢的,折價作爲俸銀髮放得了。”

“這主意不錯,既消減了庫存,又解決了俸銀,兩全其美。”張居正也不覺着煙嗆了,笑道,“蒙泉兄原來早有主意,方纔是在賣關子。”

“餿注意罷了……”徐養正搖頭道:“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這手,會讓人罵死的。”

張居正冷靜一想,也是,這件事執行起來,肯定會有阻力。給人家把銀錢變成一堆不能吃、不合用的東西,該有多少官員不滿?況且再值錢的東西,若是大規模發出去,也會變得不值錢,滯銷是一定的,沒法變現的話,戶部肯定會被罵死。

越學越覺着這是棉花套上曬芝麻,自找麻煩。張居正不由打起了別的主意,輕聲道:“找票號臨時挪借呢?”

“萬萬使不得。”徐養正大搖其頭道:“你莫看那些當官的平時要錢不要臉,可要是告知他們,本月的俸銀是從商人處告借而來,馬上就會輿情沸騰。一個個都變成恥食周粟的伯夷叔齊,覺着受了什麼奇恥大辱似的,罵得咱們更難聽”

“不讓他們知道不就行了?”張居正有些不以爲然道。

“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徐養正搖頭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那就先拖欠着”這也不能那也不能,張居正有些惱火了。

“你纔剛掌戶部,就拖欠官員的俸銀,叫人家怎麼看你?”徐養正還是搖頭道。

合計來,合計去,也沒合計出個正主意來,徐養正抽完最後一袋煙,把煙鍋磕乾淨,收回荷包,起身道:“大人再想想,我那邊先準備着,實在不行就全部改用實物折俸。”頓一頓道:“多給官員們讓一點利,罵聲就會少些。”他已經做好了被罵的準備。

張居正點點頭,起身把他送出去,待他走遠,遊七湊過來道:“老爺,洗澡水已經燒好了。”他知道自家老爺的潔癖,哪能容忍身上有煙味?

“把值房的窗子打開,地毯換掉,”張居正點點頭,吩咐道:“今兒我不進去了,開窗透一晚上氣,明早點上香。”他是個注重細節的人,尤其在這方面,更是事無鉅細。

“是……”遊七應一聲,吩咐人趕緊照做。

沐浴更衣薰香之後,張居正才感到自在多了,見轎子已經備好,吩咐遊七道:“去跟王老闆知會一聲,說我在後海請他吃飯。”所謂王老闆,正是日昇隆的王崇義,京城的擠兌風潮還沒過,他也一直坐鎮京城。

方纔洗澡的時候,張居正思來想去,覺着還是去找銀號挪借最簡單,只要做好保密工作,也沒什麼後遺症,幹嘛還要費盡周折,實行那註定捱罵的‘實物折俸’呢?

再說日昇隆和他是老交道了,做事他也放心。上次勞軍,他因考慮着日昇隆正遭遇債務危機,所以是管匯聯號借的錢,但匯聯的規矩太死板,不僅審查麻煩,還得拿財物質押,就算有沈默打招呼,也費勁了周折,最後押上明年的關稅纔拿到錢。要不是因爲有沈默的面子在先,他都想調頭去找日昇隆了。

晚上在後海那處私密會所中,張居正等來了王崇義。王崇義早聽說他管匯聯號借錢的事兒,一臉老不高興,拍着胸脯說,咱就是再窮,一二百萬兩銀子還是拿得出來,下次再不照顧俺們的買賣,就不認你這個朋友。

這話有些孟浪,以張居正的脾氣,平時肯定會不悅,但現在卻覺着如此順耳,便把此行的目的說出來,道:‘也不虧你們,同樣的二分利,同樣用明年市舶司的關稅作抵押。’這是最保險的放貸了,王崇義自然歡喜,痛痛快快答應下來。

“不過,這筆賬要保密。”張居正低聲道:“不能走漏了風聲。”

“中。”王崇義也不問用途,點頭道:“不走明賬,誰也查不出來。”

“如此甚好。”張居正端起酒杯來,笑道:“敬你”王大老闆做事,他還是很放心的。

張居正的正事兒說完,其實王崇義還想和他談談,那個代朝廷發鈔的事兒。但他是個通世情的,知道此事提起,難免有要挾的意味,索性什麼都不提,招來館中蓄養的歌女,唱曲陪酒,兩人推杯換盞,喝酒聽曲,一直到了很晚,便各自帶着陪酒的女子,去上房歇息去了。

張居正中饋乏人,孩子也在老家跟着他父母,是以府上只有幾個侍妾,倒也不用回家應卯,十天倒有八天不回去……當然大多數時候,是睡在值房中,像這樣的放鬆,倒也不算太經常。

他覺着大丈夫就應當賣力工作,盡情享樂。像沈默那樣年紀輕輕就清心寡慾,一副道學模樣,白瞎了大好的青*光陰。

能看出來,俺已經度過難關了吧?

第667章 揚州慢第293章 打落牙……第402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744章 形勢逆轉下第354章 四隻狼第337章 仁心妙手第790章 京察大計(中)第774章 新官上任(下)第884章 百年大計(下)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231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25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343章 閱第244章 七劍下西湖第733章 幕僚(下)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865章 返京(下)第880章 逆天(上)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下)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中)第801章 南京之亂(中)第244章 七劍下西湖第45節 第二道題(下)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650章 來自首輔的教導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620章 我的柔情你永遠不懂第760章 較量(四)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下)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760章 較量(五)第212章 謀而後動第150章 一對老花眼第725章 亢龍有悔(中)第814章 真相(下)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257章 朋友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131章 去省城第406章 投獻成風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49節 鬥呂(上)第705章 百歲第388章 用眼神殺死你!!第799章 人人自危(中)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中)第917章 暴起(中)第747章 平定下第874章 賓天(上)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907章 見龍在野(上)第584章 大佬的葬禮第34節 人不可貌相(上)第772章 言官們(中)第863章 藩籬(中)第831章 新的開始(中)第697章 連環鴛鴦陣!第537章 李娘娘第489章 老船主下船第849章 峰與亭(下)第119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中)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下)第919章 殺(上)第181章 王翠翹第872章 明爭(下)第800章 多事之秋(下)第685章 各懷鬼胎第657章 麒麟第239章 沈京的野望第813章 神劍出鞘(下)第783章 廷推(中)第812章 逼宮(下)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731章 定風波(下)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107節 徐渭(中)第356章 廷議第229章 抱着你到天荒地老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上第54節 李縣令(下)第456章 男女戰爭第593章 大耳賊第58節 收成(上)第427章 狀師與縣令第202章 別第433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第824章 不如歸去(下)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下)第917章 暴起(中)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493章 潮起潮落第292章 報仇鳥……
第667章 揚州慢第293章 打落牙……第402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744章 形勢逆轉下第354章 四隻狼第337章 仁心妙手第790章 京察大計(中)第774章 新官上任(下)第884章 百年大計(下)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231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25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343章 閱第244章 七劍下西湖第733章 幕僚(下)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865章 返京(下)第880章 逆天(上)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下)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中)第801章 南京之亂(中)第244章 七劍下西湖第45節 第二道題(下)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650章 來自首輔的教導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620章 我的柔情你永遠不懂第760章 較量(四)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下)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760章 較量(五)第212章 謀而後動第150章 一對老花眼第725章 亢龍有悔(中)第814章 真相(下)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257章 朋友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131章 去省城第406章 投獻成風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49節 鬥呂(上)第705章 百歲第388章 用眼神殺死你!!第799章 人人自危(中)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中)第917章 暴起(中)第747章 平定下第874章 賓天(上)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907章 見龍在野(上)第584章 大佬的葬禮第34節 人不可貌相(上)第772章 言官們(中)第863章 藩籬(中)第831章 新的開始(中)第697章 連環鴛鴦陣!第537章 李娘娘第489章 老船主下船第849章 峰與亭(下)第119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中)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下)第919章 殺(上)第181章 王翠翹第872章 明爭(下)第800章 多事之秋(下)第685章 各懷鬼胎第657章 麒麟第239章 沈京的野望第813章 神劍出鞘(下)第783章 廷推(中)第812章 逼宮(下)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731章 定風波(下)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107節 徐渭(中)第356章 廷議第229章 抱着你到天荒地老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上第54節 李縣令(下)第456章 男女戰爭第593章 大耳賊第58節 收成(上)第427章 狀師與縣令第202章 別第433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第824章 不如歸去(下)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下)第917章 暴起(中)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493章 潮起潮落第292章 報仇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