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希望(上)

“西秦《十二表法》?”,沈默沉吟起來”這應該是蘇州通譯局出品,便細細看下去。

原來所謂西秦《十二表法》”便是他所知道的古羅馬《十二銅表法》,這部法典是由古羅馬人在西元前五百年左右,也就是我國的先秦時代”由市民階層主張的,一部由下及上的成文立法。它的立法背景是,當時羅馬共和體制確立以後,公民的境遇並沒有比從前好多少,他們大都是小農和商人,戰時必須衝鋒陷陣冒死作戰,平時又被排斥在官職之外,而且還可能因爲債務被賣身爲奴。那時候的法律是不成文法”解釋權在元老院的手裡”自然會被貴族利用,成爲迫害和錄削平民的工具。

後來發生了長時間的平民聚衆造反,迫使元老院同意選舉保民官保護自己的權利。西元前四百五十年,平民要求的《十二表法》頒佈於世,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規定了公民在政治、經濟和法律地位上的權力。雖然十二塊銅片中,有十塊是用來保證貴族的權利,但畢竟還有兩塊,是反映平民意志的,也多少限制了貴族們的囂張跋扈,向來被古羅馬人奉爲圭臬。

到了羅馬帝國時代,《十二表法》被逐步完善爲羅馬法。仍然明白無誤地認可了私有財產的買賣、合作與契約原則,尤其體現正義和公正的神聖性。法律凌駕於君主之上,已經成爲全國公民的共識”任何反對這一原則的統治者將自行變成暴君!爲千夫所指。

沈默所看的這篇文章,上來先簡單介紹了《十二表法》,然後便將筆墨集中在其中某一點上。它說:“(十二表)法有定規,公民之住宅地”及其周圍二尺半,乃屬個人私產。公民對此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其效力可謂天地之間無與倫比。至今仍爲歐羅巴人奉爲圭臬,西諺有云“風能進、雨能進、唯有國王不能進”,便是此古法之延伸。,,想我華夏先賢,亦有如此之意氣張揚”楊朱曰:,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孟子摘取此句,曰“楊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一按記載”彼羅馬共和國與我先秦同處一時”可見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據說,楊朱和墨子的學生禽滑釐有過一場〖真〗實而直接的辯論。禽滑釐問他說:,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幹不幹?,,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楊朱回答道。

禽滑釐又問,說:,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楊朱不理睬他……因爲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謂,拔一毛以利天下”,其實是統治者的謊言”今天可以拔你一根毛”明天就能撕你一片皮;後天可以挖你一塊肉,大後天就能朵,你一條腿!今天可以傷害你的身體,明天就能殺了你。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口子一開,不可收拾。所以要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必須從最細微的源頭上堵起一根毛、一毛錢,也不能被非法的錄奪。

可見楊朱反對的,是以大義的名義,肆意錄奪平民財產”他認爲這樣只是飲鴆止渴”解決不了問題。此文作者能想到這些,已經很了不起了。

沈默接着看道:“後世則不然,世人竟恥於言利,縱有人人爲己之心,亦難以啓齒。而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是以君爲主,以民爲奴,以天下之利盡歸於上,以天下之害盡歸於民!何也?皆因天下人不敢言己利,不敢自私矣”

,故而暴君獨夫”可敲錄天下之骨糙”離散天下之子女!小民無言以受”則最終失其產,亡其所”走投無路、揭竿而起,天下大亂矣!是以,吾乃言小民之利不保,爲上者肆意侵佔其財,實爲天下之大害者!向使人人敢於自私,則人人各全自利也!則彼焉能苛捐雜稅”強取豪奪?繼而上下相安無事,天下稱治也”

,嗚呼,孟子不喜楊朱,曰:“處士橫恣,無君之言,!然今日觀之,向使楊朱之言盈天下,則吾華夏無百姓離亂、王朝更替之苦,天下早大同矣”

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看完這短短的五六百字,沈默的後背竟被汗水打溼了,他又反覆看了兩遍”纔想起去看看那作者的署名,曰“清都散客”顯然對方也知道這篇文章離經叛道,想要避免麻煩,便用了個別號。

“我真是小瞧了古人啊!”沈默不禁連連嘆氣道,胸中卻心潮澎湃、激動難耐。這飯是吃不下去了,他一摘掛在脣上的半截豐絲,走到鄰着湖的窗前,看外面有水鳥戲荷。

他雙手抓着窗櫺,使勁深吸口氣,使勁壓低聲音道:“我的路”沒有錯!一直以來,壓在心口的萬鈞巨石,終於有些鬆動,能讓他稍稍透一。氣了。

看着雙目通紅作癲癇狀的沈閣老,下人們全都嚇壞了,心說這是怎麼了?難道菜太鹹晌着了?

他們哪裡知道,沈默爲這一刻等了整整十年,當他在東南種下第一粒種子時,便期盼着能有這樣一天他能夠打開國門,可以引進西方的科學思想,也能通過報紙來傳播新思想,但他沒有能力強行改變人們的思想”他只能在做盡自己該做的事情後,等着那種子萌發,等着人們的心裡,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火huā!

沈默原本擔心,國人會不會妄自尊大,寧頑不靈,永遠固執在祖宗法度”聖人之言裡呢?但事實證明,是他小瞧了古人,就像沙勿略所說:,〖中〗國人的妄自尊大,源於他們的無知,一旦瞭解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東西后”便會以最大的熱情學習。,他本以爲,要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後,自己所作的纔會有效果。但現在,僅僅過去了十年,就有人開始“討論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問題了這是實現他,保障民權,限制獨裁,的夢想的最本源火種!

因爲一切權利最後都可以歸之於財產權”只有當,個人財產不可侵犯,的思想深入人心,大明纔會過渡到契約社會。而只有在契約社會,纔不會出現無限制的權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隨着大明商品經濟的發展,個人財產不再專屬於權貴階層,大量的小商人、熟練工人,擁有了自己的財產,沈默相信,保護私人財產的思想,必將在中國出現!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這種思想和它的提出者楊朱,都被統治階級不遺餘力的妖魔化”將捍衛自身利益的呼喊”說成是墮落的自私自利遺憾的是,這個“清都散客,的觀點也是片面的,並未走出慣性思維的窠臼,如果人們真按他說的,一味打着“貴乎自我,的旗號,結果很可能只知自身享樂”毫無犧牲精神,連社會〖道〗德也淪喪了,那這個世界非亂成一團不可。

其實楊朱的真意,絕不能片面理解。他的全話中,不但有,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緊接着還有,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而且這兩句話是連在一起的,必須同時理解在捍衛自己利益的同時,還不能侵犯他人的利益,更不要說犧牲整個社會,來滿足極少數人的私慾了。

楊朱看穿了小民犧牲個人的結果,竟不過是來滿足另一些極少數的個人,這才叫“極端自私,!問題是,這種極端自私的行爲,卻又是打着“天下爲公,、,大公無私,的旗號來進行的。而楊朱所主張的“自私”本質上卻纔真正的無私!

楊朱思想難以被人接受之處就在這裡,然而其深刻之處”卻也在這裡。這就是實現任何社會目標,不能以犧牲每個人的個人利益爲代價。因爲“天下人的幸福”是由每個人的幸福構成的,是天下所有人幸福的總和。如果每個人都不幸福,卻說天下人是幸福的,這種幸福,集得住嗎?如果說爲了天下人的幸福,必須每個人都不幸福,都做犧牲”那樣的,幸福”又要它幹什麼?

無私奉獻當然崇高而偉大。作爲每個人,完全可以這樣做。如果你真誠地這麼做了,我將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要求別人,要求所有人都這麼做,那我就只能說,你不能這麼要求”也沒有權力這麼要求!

因爲無私奉獻是一種美德”一種崇高的精神,只能提倡,不能以法律強制。一旦強制就變了味”就不能叫無私奉獻,而是叫強行索取了,只有每個人的生命都能夠不受傷害,每個人的利益都能夠不受損害,天下才能大治,也才叫大治,這就叫“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纔是楊朱的真正觀點,也是老子和莊子的觀點。

說白了,楊朱也好”《十二銅表法》也罷,都是在捍衛普通民衆的利益一別把小民不當人!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不要動不動就以,國家大局,的名義,任意侵犯和錄奪人民羣衆個人的權利!

如果那,清都散客,能將其中暗含的哲理理順,那麼這篇文章”甚至可以被看做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份《人權宣言》了。然而他並沒有說清楚”所以等待他的,必將是鋪天蓋地的攻擊和謾罵……

儘管如此,但對於一個在黑暗中不斷摸索潛行的人來說,這已經如指路明燈一般,足以讓他歡欣鼓舞起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薪薪相傳,星火燎原!

是的,我相信!爲了保護這星星之火,我願意與任何人爲敵,哪怕承擔永世的罵名!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早飯過後,耿定向按約定過來請他。雖然沈默此次身負皇命,不易額外參加太多活動,然而他還是欣然答應了耿定向的請求,去崇正書院講一課。得到沈默的XX後,耿定向便回去積極的籌備,誰知消息不脛而走”竟引得江浙各府的學子蜂擁而至不僅把崇正書院塞了個滿滿當當甚至連起所在的清涼山上,都滿是慕名而至的學子,在等待看見他一面。

這種情況下,沈默當然不能爽約了,於是換上身皁緣白綢的儒袍,與耿定向一起乘車”來到了南京城西隅的清涼山下。當年諸葛亮稱金陵形勝爲“鍾阜龍蟠、石頭虎踞”這隻蹲踮江岸的老虎就指清涼山,可見其風水之盛。

車子一到山平”沈默便見少說五六千士子黑壓壓的站在上山的道路兩旁,不由看看耿定向道:,“倒讓天台兄費心了。”

“這你可冤枉我了。”耿定向搖頭道:“我知道你素來不喜排場,哪會幹那種兩頭不討好的事兒?”說着很是感慨道:“還沒看出來,這是學子們自發的呀!”

“那還是要多謝天台兄。”,沈默臉上終於有了笑容。

“不客氣。”這此耿定向倒是笑納了。

沈默的第一句感謝,其實是暗含不滿,覺着耿定向太能拍馬屁了;但第二句就不一樣了,那是真誠的感謝耿定向這些年,對自己不遺餘力的宣傳,纔有了今天這令人震撼的一幕。

兩人說笑着從車廂出來便見滿山的學生轟隆隆的下拜,潮水般的唱道:“,恭迎先生!”管你在外面如何煊赫”來到書院,就只有兩種身份,學生和先生,這是自打五百年前”有書院那天起就有的規矩。

“諸位請起。”沈默淡淡一笑伸手虛扶,便向耿定向一伸手道:“山長請!”

“先生請!”耿定向的面上,以及完全不見了官場上的謙卑,取而代之的是一臉莊嚴。

兩人便攜手踏上登山的石路,在學生的簇擁下向着書院進發。沿途但見山上古木參天,幽徑重重,白雲飛瀑,宛如仙界……書院位於山之東麓,據耿定向介紹,這裡相傳地藏王肉身在此坐禪。沈默聽了笑道:“,地藏王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你耿天台是,講學不興”誓不罷休,啊。

“謬讚了。”耿定向含蓄的笑了。這時便能看見書院的全貌它依山鼻分爲三進,一殿與二殿由兩邊迴廊相連接二殿與三殿間是一極寬闊的開闊青石平臺,正是那講學之所。

此刻平臺最高處,已經搭起了講壇,講壇上擱着蒲團、香爐、小几,小几上有茶水、白巾。學生們涌上石臺”很快便比肩接踵,密密麻麻的全是腦殼兒。

待學生們坐定,平臺上安靜下來,沈默便一翩然上了講臺,在蒲團上盤膝坐定,放眼周圍一片遼闊,擡頭遠望”方圓百里盡收眼底,他突然想起了太祖的那首詞: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太祖看到的是湘江,他看到的是長江,但那大江遠去浪滾滾的景象,是一樣一樣的。

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兒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沈默在崇正書院,當然不可能講那,楊朱之學”身爲大明朝的高級官員”士林矚目的正面人物”他心裡再怎麼不羈,在言行上也必須循規蹈矩”絕不能出那些驚世駭俗之言。

所以他講的,還是心學,還是那套“心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這套對王學的修整學說”在北京就引起了持久的轟動,現在在南方士子面前講出來,警示的效果要更好因爲王學右派在這裡佔據統治地位,清談空論、脫離實踐的弊端,要更甚於北方。

沈默以令人折服的語言,指出了王學自身的弊端……他說,人們攻擊王學“空談無實際,並非無的放矢,所以教導學生們要,反身自省”不,虛見空談”強調,功夫所至,即是本體,。

同時他贊同在東南士子中”享有盛名的羅汝芳的,除卻穿衣吃飯別無伎倆”反對,談說在一處”行事在一處”本體功夫在一處,天下國家民物在一處,的言行不一;他也贊同胡直,當官盡職即爲儘性”,認爲盡其心者知其性,而不應只自求性命、視民物痛癢與己無關。在理論上,他將本體和功夫擺在相同的高度上”要求士子們重視,實踐和理論的結合,……

清涼山上,五千學子見證下,又一矢儒立世矣……

第376章 爾虞我詐,誰是誰非?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915章 崩潰(下)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上)第239章 沈京的野望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8 九六章 丁憂(下)第412章 蘇州的主人第407章 冤大頭第213章 唱罷嚴冬,春叢認取雙棲蝶。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807章 審訊(上)第424章 誰在撒謊?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613章 壬戌三子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372章 洞房第523章 以民爲本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197章 第三次激動第183章 來自巡按的邀請最終章共和上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372章 洞房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283章 劫殺第548章 氣氛不算融洽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上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78 九章 靈濟宮(中)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四五二章第760章 較量(二)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714章 賑災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51節 鬥呂(下)第107節 徐渭(中)第599章 決裂第813章 神劍出鞘(上)第495章 交接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694章 蓮心第847章 來客(下)第847章 來客(中)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422章 大事件第8 九八章 日本(下)第773章 狼犬滿街(中)第420章 將軍的妻子與煩惱第765章 大限(下)第616章 大典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747章 平定下第51節 鬥呂(下)第612章 傷離別第632章 火了第308章 夢醒時分第103節 畫屏(上)第830章 名師高徒(下)第843章 射天狼(下)第53節 李縣令(中)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907章 見龍在野(中)第822章 絕殺(上)第8 九六章 丁憂(上)第74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中)第506章 素手調羹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第858章 婚變(下)第313章 陶公子的難言之隱第280章 解元郎請客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192章 凱旋之後第855章 公主的心(上)第89節 繡春刀(中)第832章 所謂朋友(中)第339章 張憤青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中)第112節 府試(上)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520章 君心難測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183章 來自巡按的邀請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690章 水或火第601章 憔悴人見憔悴人第173章 壯族第825章 相對無言(中)第867章 寡人有疾(下)第835章 神擋殺神(中)第693章 代價第737章 禮物(中)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上)第758章 治安疏(下)
第376章 爾虞我詐,誰是誰非?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915章 崩潰(下)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上)第239章 沈京的野望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8 九六章 丁憂(下)第412章 蘇州的主人第407章 冤大頭第213章 唱罷嚴冬,春叢認取雙棲蝶。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807章 審訊(上)第424章 誰在撒謊?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613章 壬戌三子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372章 洞房第523章 以民爲本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197章 第三次激動第183章 來自巡按的邀請最終章共和上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372章 洞房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283章 劫殺第548章 氣氛不算融洽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上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78 九章 靈濟宮(中)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四五二章第760章 較量(二)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714章 賑災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51節 鬥呂(下)第107節 徐渭(中)第599章 決裂第813章 神劍出鞘(上)第495章 交接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694章 蓮心第847章 來客(下)第847章 來客(中)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422章 大事件第8 九八章 日本(下)第773章 狼犬滿街(中)第420章 將軍的妻子與煩惱第765章 大限(下)第616章 大典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747章 平定下第51節 鬥呂(下)第612章 傷離別第632章 火了第308章 夢醒時分第103節 畫屏(上)第830章 名師高徒(下)第843章 射天狼(下)第53節 李縣令(中)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907章 見龍在野(中)第822章 絕殺(上)第8 九六章 丁憂(上)第74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中)第506章 素手調羹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第858章 婚變(下)第313章 陶公子的難言之隱第280章 解元郎請客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192章 凱旋之後第855章 公主的心(上)第89節 繡春刀(中)第832章 所謂朋友(中)第339章 張憤青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中)第112節 府試(上)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520章 君心難測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183章 來自巡按的邀請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690章 水或火第601章 憔悴人見憔悴人第173章 壯族第825章 相對無言(中)第867章 寡人有疾(下)第835章 神擋殺神(中)第693章 代價第737章 禮物(中)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上)第758章 治安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