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收穫還是收穫

小青就開始繪聲繪色的說起來了:“我們的這個食材,有七個一個蛋的說法,若是一些體弱、病後、老人及婦女產後的上好的補品。對於人的身體還有一定的好處,且,長期食用這種東西,這種東西對於人相當有好處,長期吃的人,可以增強我們身抗體健,不容易生病,還可以延緩人體機能的衰老。若是有人長期營養不良,也可以適量的食用這種食材,對於那一些特別的病人,這東西可是有很好的輔助治療的效果。”

當然,這些自然是王丫跟小青說的,這會兒,小青不過是照搬原話,儘管王丫想要用這裡的話來說這些話,但是,說了半天,還是有太多的說不清楚的,只能儘量照搬,還是有些不倫不類的,事實上,吃蠶蛹是提高人體內的白細胞水平,從而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並可有效延緩人體機能的衰老進程。適量食用蠶蛹,對高血壓、高血脂、慢性肝炎及營養不良患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功效。此外,蠶蛹中含有一種廣譜免疫物質,對癌症有特殊療效。

可惜,這些,王丫都不知道怎麼翻譯成現在的語言來說,只能這樣不倫不類的,即使是這樣,那悅來客棧的大掌櫃跟二掌櫃的,還是吃了一驚,要知道,長生不老,這可是個永恆不變的話題,特別是那些有錢有權的人,更是捨不得死,到時候,只說這個東西吃了能長生不老,還不一窩蜂的跑來買,不管是多貴都買?

聽了這話,小青忙道:“這可不是這樣的,只能減緩衰老,讓人身抗體健。少生病,然後,讓我們老的慢一些吧,也沒有多慢,只有小小的效果而已,沒有你們想的那麼誇張,不然,這個東西還是神藥了?那我們還做什麼生意!”

雖然是這麼說,悅來客棧的二掌櫃的卻道:“雖是這麼說,可是。光你說的這幾種,就能讓那些富貴人家買瘋了!”

“這也是我要提醒大掌櫃的跟二掌櫃的,什麼東西都是過猶不及,所以,不是這種東西吃了越多越好。適量的食用,比如說每天固定一小疊。就差不多了!所以。賣的時候,你們也要注意了。”小青提醒道。

大掌櫃的撫着鬍鬚,下定了決心,道:“若是真有你說的這些效用,那麼,就依你的價錢又如何!”

不如何。小青心裡面都快樂瘋了,原本,小青就是價錢喊的高高的,兩百文一斤。現在再加兩成,也就是兩百四十文一斤了,若不是理智還在,小青就差點直接回去告訴王丫,以後專門賣蠶蛹得了。

今年因爲第一批是試行,所以,王家莊養的蠶比較少,不過,即使是這樣,依照現在蠶蛹的重量來算,怎麼也有兩千斤,這還算是少的了。因爲他們不光是要顧及第一次養蠶,也顧及到要產桑果,而從目前來看,現在的安排卻還不夠合理,還是有很多的桑葉浪費掉的。

等到下一批的時候,他們要再增加一半的量,就差不多了,其實,若是增加兩倍的量也是可以的,但是,小青卻擔心這樣一來,桑果的收益會減少,而且不利於長期的收益,所以,就估算着增加一半差不多。這纔算是合理的安排,這樣一來,光是蠶蛹,一次就能掙七百兩收益,再加上蠶繭製成的絲綢,又是一筆錢,肯定也差不了,今年還能再養兩次,光是蠶蛹的收益就有差不多兩千兩,若是再加上絲綢,估計三千兩應該是有的吧。

這個結果已經很好了,小青真是要偷笑了,這農莊真的是個下蛋的母雞啊。

再說,小青把這個生意談好了以後,終於在大掌櫃跟二掌櫃期盼的目光中揭曉了答案,以前沒有人吃過這個東西,所以大掌櫃不禁有被人戲耍的想法。

小青就讓兩個掌櫃稍安勿躁,他現在去就炸一盤蠶蛹給他們嚐嚐,吃過以後,大掌櫃也不禁豎起大拇指,小青卻是道:“其實,我這個還不夠好吃,你們不妨自己研究一下,看怎麼炸,炸多久纔是最合適的,聽說炸的最合適的時候,外酥裡脆的,十分的香!”

兩個掌櫃的不禁都驚訝的看着小青,心想:這還不夠好吃,那怎麼樣纔算是好吃?儘管是這樣,兩個掌櫃的也沒有說什麼,而小青,又道:“其實,這個除了直接炸,應該還有其他的吃法,不過目前來看,還是炸最好吃,若是你們的廚師能夠研究出來,也不乏是一項收益。”

生意談好了,悅來客棧的凡是來店裡消費的人第一天都會送上一小碟的炸蠶蛹,多了沒有,蠶蛹看着像蟲子,一般人都不敢吃,但是也不乏有那大膽的,還有聞着香味的,不禁夾了一個,也有人覺得既然是悅來客棧店裡的新菜,姑且嚐嚐吧,人家一吃,就覺得這個東西果然好吃,再一問這是什麼,那夥計也不敢隱瞞,就說了這個東西保密,然後,開始說起了這個東西的好處,當然,最後才告訴大家,這個東西姑且算是蟲子的範圍!

大家一聽前面的有各種藥用的價值,特別是那個適量食用,可以增加體質,減少生病,延緩衰老,聽得讓人心動,就算是最後說屬於蟲子範圍的一種,大部分人都不在意。

有的比較在意的,自然就不吃了,也有鬧起來的,說之前沒有說這個是什麼東西,又說這個東西是人可以吃的嗎,這可是蟲子啊,夥計就道:“俗話說,藥材還不分種類呢,小的聽說,那蜈蚣,年份越久,這藥用價值就越高,這說明,很多的東西都不能拘泥於表面,就這個,客官看着是蟲子,可是,也是我們的吃食的一種,只要對於我們有好處的,我們還管這是什麼東西嗎?且,這東西,也是掌櫃的費盡心思。無意中得來的,也是不容易,而且,這個食材,也就這段時間有賣,等到以後,賣沒了,也就沒了。這話可不是瞎說的。”

這麼一番話說下來,基本上也沒有人鬧事了,再有。那就請護院的過來,這裡有人鬧事了。

當即就有人吃了以後,又點了一盤的,不過,夥計說了。炸蠶蛹,悅來客棧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就叫做金黃酥。夥計說了,這個金黃酥一盤要一兩銀子,因爲這東西難得,若是要有,一下子就有,若是沒有。就一下子就沒有,所以,價錢要定的高一些,本來進價就高。他們也不能虧本了,只能賣這麼高價了,等到以後,就算是有高價,也沒得賣了。

能來悅來客棧吃飯的,那都是有錢人,雖然一兩銀子一盤,是貴了一點,但是點的人卻絡繹不絕,都是衝着那個延緩衰老,還能增加體質,讓人身抗體健的功效。

當然,若是來人點超過兩盤的時候,夥計也會善意的提醒,若是有人要外帶,悅來客棧也是肯的。

京城缺什麼,就是不缺有錢有權的人,所以,一時間,悅來客棧有一種金黃酥聽說吃了能延年益壽,還能百病不侵的傳言就這樣流傳開來,弄的每賣一盤金黃酥,夥計就要解釋一遍,最後,大掌櫃的跟二掌櫃的一商量,得,夥計們的嗓門都快說的冒煙了,自己還是直接寫在大堂上吧,省的夥計說的也辛苦,聽的人也少。

別說,金黃酥這個名字起好,而且一炸以後,也沒有人能猜到這到底是什麼蟲子,不少的酒樓都來探聽這個秘密,卻都探聽不到,拿着那蠶蛹翻來覆去的看,卻都不知道這是什麼。

不是這些人太笨了,主要是他們想的蟲子都是一些菜蟲之類的,根本就沒有人能想到這是桑蠶的蛹,有錢人又不養這個,哪裡能知道,窮人也不吃這個,也沒有那個錢來吃這個,就算是知道,也根本就沒有機會知道這金黃酥是什麼。

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這個金黃酥賣的那叫一個火爆,去悅來客棧的人不點一份金黃酥都說不過去了,夥計說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賣沒了。

這樣一來,量真的是不少,每天來買的人都是絡繹不絕的,有人甚至來了也不吃飯就是買幾份金黃酥回去,跟大家一起吃,這個東西也確實是好吃,又有營養。

也有那婦人因爲生孩子虧損了,每天就吃一小疊的蠶蛹的,儘管效果不明顯,但是,半個月後,感覺身子確實是有力多了,這一下,徹底證實了悅來客棧所言非虛,基本上婦人吃的效果比較明顯,越是那種虧損的厲害的身子,吃了越是明顯,這樣一來,大家都知道原來悅來客棧說的都是真的,更是賣的火爆了,基本上,一天來多少,就賣多少。

可惜,就是這樣,過了幾天後,這蠶蛹卻沒有了,不管人家怎麼說都說沒有了,若是要要,還是要等到下一次來的時候。

之前悅來客棧就有打預防針,所以大家聽說了這個說法以後,也就同意了。

再說,王丫這邊,吃蠶蛹以後,拿過這個時代的織布機研究了一下,又跟容嬤嬤進行商討,容嬤嬤聽說了王丫的這種織法以後,大爲神奇,在經過王丫勉強改造好的織布機實驗一番,果然發現了,這新的織布機雖然織出來的絲綢厚了一點,但是摸起來感覺更好,不是織出來的絲綢特別的滑,而是織出來的布摸着有一種滑膩之感,也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然後,側面看的時候,布有一種條紋狀的圖案,若隱若現。

在現代,其實這種花紋是見慣的,就是那些重複的一些花紋紋路,而在這個時代卻是沒有見過的,一下子就讓容嬤嬤驚爲天人,對王丫道:“這樣的絲綢,一丈至少要五兩銀子,才能體現出他的價值!”

王丫還有些踟躕:“五兩銀子?會不會太貴了?這個賣家,有人買嗎?”

“貴?一點都不貴,其實照我看來,若是賣的話,還是五兩銀子一尺布都不貴,何況我們是一匹布的來算,小姐,你想,這個布花費的蠶繭比平常的要多,很費。而且,花時要長,要真正做好了可不容易,在加上,這個東西,織出來以後還有這樣的天然紋路,所以,五兩銀子一匹,真的是太便宜了,一尺都不過分!”容嬤嬤道。

對於這個。王丫還真的是不知道,雖然家裡掙了不少錢,王丫的錢數卻還停留在幾文錢一斤的概念裡。

王丫就道:“要不,您幫我跟小青哥說說,這個東西。要賣多少合適?”其實,王丫有種感覺。自己怎麼越走越高端的趕腳呢!

小青知道這個事情以後。先是把這種織布機弄來很多臺,改造後的,然後再讓人學這種技藝,還有一個專門的屋子用來織布,最後纔跟王丫道:“小丫,我覺得還是一尺賣一兩吧。這樣一來,一丈就賣十兩,一匹布,四十兩。不貴,不貴!”

確實是不貴,這是在小青瞭解到高端的絲綢市場以後的定價,拿着小青手裡的布跟其他的布對比,跟那種特別頂級的絲綢比,都有一拼之力,而價錢,卻不過是那頂級絲綢的零頭而已。

王丫卻覺得這個價錢這麼高,會沒有人買,不過,見小青這麼自信,王丫也沒有說什麼,雖然小青面上沒有說話,心裡卻覺得很受用,因爲這是王丫對小青的一種信任。

王丫會有這種想法,還是因爲王丫根本就沒有完全的瞭解古代,或者說,是對那句古詩的瞭解不夠徹底: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在古代,貧富兩極的差距是極大的,那不是一點半點,所以,古代從來不缺的就是這樣的兩種,窮人,跟有錢人。

其實,做這種絲綢確實是費時一些,在現代的話,這種絲綢也是賣的比較貴的,因爲比較費時,在古代,自然更是如此了,小青讓莊頭組織了莊子裡的婦女全力以赴的開始織布,在學會了以後,當然,小青也要求大家慢工出細活,一定要保證質量。

等到這些事情都上了正軌,農莊的事情卻從來少不了,這不,第二批養蠶的活計開始了不說,棉花也要成熟了,因爲他們的棉花特別的大朵,肥料足,更主要的是蟲子基本上都被消滅了,沒有來禍害棉花,所以,這些棉花的質量顯得出奇的好。

一畝地可以產三百斤的棉花,前面有一百五十畝,後面還有兩百五十畝,總共可以得到一萬兩千斤的棉花,這可不是小數目的。本來,小青是打算賣棉花的,這些是上等的棉花,中間也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增值的,小青都打聽好了,就按照上等棉的價錢,甚至略低一些都可以的,但是這附近卻沒有賣棉花的人家,也有外地的貨商肯要的,但是價錢比較低,也確實是,若是這個貨商買了棉花,還要運回去再織布,織完了再賣,價錢高了,還真是賺不了錢。

幾經周折,小青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家,最後一氣之下,小青跟王氏商量,能不能再買一些僕人回來,在莊子裡開個作坊,那些棉花就由莊子裡的人自己生產了,然後再拿出來賣,這樣一來,錢還能多掙一些呢。

王氏聽說了以後,也覺得若是賣給外地的商人,價錢太低了,那個棉花,王氏看過,只要是織布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棉花是上等的棉花了。

王氏就讓小青去看着安排,到時候把賣身契給她就行了。

這邊,小青又在農莊裡開了個新作坊,還又找了剛剛建好宅院的原來的施工隊重新回到王家莊施工,爲了以防萬一,小青乾脆讓他們再在空地上,多建幾座房子用,省得以後要用人了,這裡缺房子,那裡缺房子了,實在是麻煩。

小青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五六個人,要不是有助理幫着他,他都忙不過來了,這不,建好的宅院,就被王丫起了名字叫做五號宅院。

五號宅院開業了,小青要做宣傳,還要找新的僕人加入農莊,還要訓練新來的人,本來他還打算依照王氏所說的以後還是開個菜鋪的,但是目前來看,是沒有這個精力了。

一通忙活以後,小青終於把買來的僕人都安置在莊子上了,這一次,王家莊是增加了十個男僕,二十五個女僕,男僕全部都挑選身強力壯的,懂得農事的。女僕呢,則是讓容嬤嬤幫着挑選,然後再找人培訓了一番,畢竟這個棉花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價錢,小青都不打算喊高了,也不過是照正常的棉花價格來賣,現在就是讓這些人日夜生產這些棉花。

這樣一來,加上莊子上的孩子們,還有莊子上的婦女一起。總算是湊足了足夠的人數。

多了這些人的加入,莊子上的活計也沒有減輕多少,主要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這不,這些人加入進來。本來莊子上的人還認爲能輕鬆一把,等到棉花摘完了。交給另外的半邊天以後。莊戶們卻還是不得停歇。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眼看着夏天過了,秋天來,孩子們自然是要忙着撿柴火了,亦或者向附近的農家買。

而大人呢,典型的種菜忙。四百畝的地被分成了幾部分。每部分,按照不同的時節都給種了蔬菜下去:芹菜,在秋分的時候種了一百畝,在九月上旬播種。五十畝,蠶豆,種了兩百畝,韭菜種了四十畝,大蒜種了十畝。

這還沒完,那原來被圈起來,一直都沒有用的溫泉地區也正式投入使用了,挑選了幾個可靠的人在裡面種菜,種的都是春夏有的蔬菜,等到深冬了,大家都吃膩了別的菜,這些菜再上去,保管亮瞎了大家的眼球,順便再讓王家賺個滿盆。

對於夏天種什麼菜,這些莊戶閉着眼睛,不用看節氣都能種的好好的,甚至有那靈巧的,考慮到可能會下雪,就跟莊頭商量,建起了一座座的棚子,不同的是上面有一根根的竹竿橫着,等到了晚上的時候,就把麻布給蓋上去防止過度的降溫凍死了這些蔬菜。

而池塘裡的魚也可以吃了,因爲一直以來都沒有人動過池塘的魚,所以在秋天抓起來的時候,這些魚格外的肥美,讓人看着就眼饞。

農莊裡的母雞,每天一顆雞蛋,一隻比一隻下的勤快,那蛋下得也大,鴨子跟鵝也產蛋,特別是那鵝蛋,太大了。

雞蛋的話,都不用去外面賣,自己家裡自產自銷多好,不光是家裡吃,客家客棧他們也需要啊,每天的雞蛋堪堪夠用,當然後面被悅來客棧發現了,不免要求提供一部分,因爲他們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覺得客家客棧現在用的雞蛋吃起來比平常的香多了。

那鴨蛋呢,自己吃一部分,更多的就是全部都被醃起來,然後再拿去客家客棧裡做小菜賣,當作是早餐餐點的一種,鵝蛋的話,就製成糟蛋,做成的糟蛋是一種特別的美食。

除了糟蛋,王丫還真是想不到有其他的法子了,這也虧得上輩子學過的那些小吃知識了,讓這些東西能充分的被王丫利用了。

做出來的鵝糟蛋最後果然也成了客家客棧裡的一絕,買的人絡繹不絕,價錢也不是很貴,大家都吃的來。

這些雞蛋鴨蛋鵝蛋,每天造成的收益也是不容小覷的,若是王丫再研究出皮蛋來,就更好了,不過,王丫還真是不會做皮蛋,一個是上輩子王丫沒有碰上,另外一個就是王丫吃不來那個味道,也就沒有研究。

就算是這樣,光是這些蛋,也能給他們創造多少的收益呢,每天光是這些蛋,雞蛋每天能有兩百個,鴨蛋有一百個,鵝蛋有五十個,一個雞蛋在五羊城是兩文錢三個,在這裡卻是三文錢兩個,也就是一個雞蛋要一文半,像他們家這麼大的雞蛋,吃起來又香的,市價兩文都算便宜的。

ps:??鞠躬感謝可愛莫爲本書貢獻第2張粉紅!

鞠躬感謝砂樹羅爲本書投的那麼多崔更票!一萬二完成了,汗,也不知道寫的你滿意不,第一回收到這麼多的崔更票,天使都要抽了!(至於怎麼抽,請大家自行想象!)o(╯□╰)o真的是寫的快要吐了!

第34章 絡子銷售方案第82章 回京第74章 與悅來客棧大掌櫃“交手”第80章 王小白跟王生的碰面第52章 王丫變大力士第8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1章 五香茶葉蛋第三十七章第49章 脫險第18章 贏了第7章 沖喜第20章 王氏的絕活第一百章第86章 爲了茶葉戰鬥吧第75章 一道聖旨的波瀾第52章 品茶高手?第7章 熊瞎子第24章 上元節第29章 狗蛋跟小虎第117章 牛肉全席第50章 楓葉林第60章 到達揚州城第97章 牛二嬸借錢第21章 生意開業與再尋孤兒第112章 生活第17章 豬下水第120章 拉仇恨的王生第3章 覺醒第26章 再遇慕容軒第118章 風風火火過大年第三十七章第三十二章第63章 王生歸家第108章 王生去遊歷第84章 誰動了我的茶葉末?第48章 黃豆醬問世第26章 王生升職與過年第44章 陰謀進行時第85章 凱旋而歸第67章 逛**又遇三皇子第76章 官道邊的地第73章 王氏懷孕第十章第21章 生意開業與再尋孤兒第19章 古代女孩子的遊戲第21章 生意開業與再尋孤兒第35章 王生再獻計與視察農莊第106章 恩情還是交易?第101章 地位第17章 大婚與王丫的質問第35章 王生再獻計與視察農莊第五十四章第27章 春意濃濃第49章 脫險第79章 涼麪生意(下)第50章 回家了第十九章第66章 得線索第34章 解決隱患第52章 王丫變大力士第60章 王丫的狠第65章 宴請第92章 收養與收養?第86章 爲了茶葉戰鬥吧第113章 開恩科第三十五章第83章 王生回家與落榜第35章 王生再獻計與視察農莊第47章 入秋第60章 到達揚州城第21章 誓言第72章 開門紅第三十二章第112章 生活第3章 離開第45章 王家年底盤賬第十章第88章 戰爭來臨第85章 凱旋而歸第55章 溫情第13章 大馬嬸來到第47章 入秋第3章 離開第50章 楓葉林第51章 脆弱的門?第22章 王丫出主意第26章 飛走的野雞第74章 考驗第44章 編故事第76章 揚州城的變化第16章 買年貨第121章 未入官場暗流先涌第7章 沖喜第31章 王丫與黃昀詩第一百章第二十三章第76章 官道邊的地第21章 生意開業與再尋孤兒第102章 幸福的定義
第34章 絡子銷售方案第82章 回京第74章 與悅來客棧大掌櫃“交手”第80章 王小白跟王生的碰面第52章 王丫變大力士第8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1章 五香茶葉蛋第三十七章第49章 脫險第18章 贏了第7章 沖喜第20章 王氏的絕活第一百章第86章 爲了茶葉戰鬥吧第75章 一道聖旨的波瀾第52章 品茶高手?第7章 熊瞎子第24章 上元節第29章 狗蛋跟小虎第117章 牛肉全席第50章 楓葉林第60章 到達揚州城第97章 牛二嬸借錢第21章 生意開業與再尋孤兒第112章 生活第17章 豬下水第120章 拉仇恨的王生第3章 覺醒第26章 再遇慕容軒第118章 風風火火過大年第三十七章第三十二章第63章 王生歸家第108章 王生去遊歷第84章 誰動了我的茶葉末?第48章 黃豆醬問世第26章 王生升職與過年第44章 陰謀進行時第85章 凱旋而歸第67章 逛**又遇三皇子第76章 官道邊的地第73章 王氏懷孕第十章第21章 生意開業與再尋孤兒第19章 古代女孩子的遊戲第21章 生意開業與再尋孤兒第35章 王生再獻計與視察農莊第106章 恩情還是交易?第101章 地位第17章 大婚與王丫的質問第35章 王生再獻計與視察農莊第五十四章第27章 春意濃濃第49章 脫險第79章 涼麪生意(下)第50章 回家了第十九章第66章 得線索第34章 解決隱患第52章 王丫變大力士第60章 王丫的狠第65章 宴請第92章 收養與收養?第86章 爲了茶葉戰鬥吧第113章 開恩科第三十五章第83章 王生回家與落榜第35章 王生再獻計與視察農莊第47章 入秋第60章 到達揚州城第21章 誓言第72章 開門紅第三十二章第112章 生活第3章 離開第45章 王家年底盤賬第十章第88章 戰爭來臨第85章 凱旋而歸第55章 溫情第13章 大馬嬸來到第47章 入秋第3章 離開第50章 楓葉林第51章 脆弱的門?第22章 王丫出主意第26章 飛走的野雞第74章 考驗第44章 編故事第76章 揚州城的變化第16章 買年貨第121章 未入官場暗流先涌第7章 沖喜第31章 王丫與黃昀詩第一百章第二十三章第76章 官道邊的地第21章 生意開業與再尋孤兒第102章 幸福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