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誣陷?存疑?

劉凌從沒想到父皇會讓自己去聽三司會審。

神機弩是代國的神兵利器,外面都傳的神秘無比,但劉凌知道,這種武器在父皇和其他幾位祖宗看來,只是一種糊弄人的玩意兒罷了。

不能量產的武器,只能作爲一種收藏品,而恵帝當年命令將作監花了大價錢研製了這種武器,是爲了能大量裝備禁軍的。

所以父皇用這種外面看來珍貴,實際上對於國家並沒有多大用處的兵器做餌,賭的就是方孝庭一定會對這種外界傳聞的無比玄乎的武器動心。

毛小虎是個聰明人,這麼多年來,有人一直在腐化各地軍府的將領,秘密收買着軍備庫的官員,甚至不惜花重金賄賂、利誘軍中的將領把兵器武備賣出去,肯定是有人想要造反。

所以他見了皇帝之後,便和皇帝定下了這個計策。明裡他是帶着京中押運的箱子前往南方,並沒有帶什麼軍隊,暗地裡他的軍隊卻沿着小道向着他的方向匯合,一路都有傳信進行接應。

方孝庭的人栽了,栽的很慘,大部分被引入埋伏好的峽谷,傷亡慘重,還有一部分逃了出去,被毛小虎的人在故意放出的生路上抓了個正着。

能被人保護着安然逃離那死亡峽谷的,必定是首領頭目一流,這毛小虎深諳兵法虛虛實實之道,雖然看起來挺不着調,但確實是個人才。

毛小虎也知道這些人對皇帝的重要性,所以一得了手,便星夜兼程的將這些人捆在馬匹上送了回京,由於毛小虎太過“不拘小節”,這樣趕路的結果就是回來的“人證”各個有傷,不是肩膀脫臼,就是雙腿被繩子勒的壞死,考慮到搶劫軍需本來就是死罪,也就沒人去討論毛小虎“仁”不“仁”的問題了。

三司會審放在了定安樓前,只不過這次是大白天。即使有定安樓曾經的禍事,可依舊擋不住觀看的人潮。

囚車內一個白髮蒼蒼、鬚髮飄飄,皮膚白皙的老人正被押往內城外的會審場地,其身後是上百個和他一樣命運的囚犯。

劉未下令對方孝庭家中抄家,甚至連地皮都翻了一遍,沒翻到方孝庭的幾個兒子和孫子,卻翻出幾個意外的人來。

方孝庭家中有幾人明顯是江湖人士,事發之時,這些人身中劇毒,被兵部尚書看出其中有所蹊蹺,送到太醫院緊急救治,只留下了一個人的性命。

原來中/毒的這三人,正是在定安樓上行刺劉凌的三個刺客。這三人刺殺不成,反得了方家的好處,好酒好菜供着,甚至有美女伺候,自然是不願意離開方家。

原本這三人都是老江湖的,沒那麼容易中道兒,一直以來對於衣食住行都十分慎重,但方家人實在能忍,那一場刺殺過去了數月,他們依舊待他們如同上賓,事發時的前一夜,三人用了方家送來的晚膳,一時大意沒有檢查,用過晚膳後就腹痛如絞,這才明白方家爲何一直對他們禮遇有加。

這三人是江湖中有名的高手,方家人也怕他們一時毒不死他們反倒引得他們殺性大起,所以送完晚膳後便派了家丁把整座屋子的門窗都釘了起來,準備等他們都死透了再行處置。

結果還沒來得及處置他們,倒是迎來了劉未的“處置”。

這三人乾的是替/人/殺/人/的買賣,仇家滿江湖,身上自然也有一些保命的東西,方孝庭得來的毒/藥/雖烈,卻還是讓他們支撐到早晨,但是最終只活下了三人之中的老二。

這三人是一母同胞,從小都沒有分開過,不管是殺人還是放火都是一起,如今兄弟被方家所害,這三胞胎中的老二猶如死了兩次,也顧不得刺殺皇子是不是會族誅,左右兄弟中也只剩他一個了,便竹筒倒豆子,把方孝庭的安排倒了個乾淨,甚至還把之前幾樁安排他們刺殺的事情說了個明白。

原來連之前那位遇刺的宰相,也是方孝庭派了他們兄弟幾個伺機下手的。除此之外,如今的刑部尚書莊敬遇襲、之前幾位回京赴任的御史半路遇襲,都是方孝庭派人下的手。

這便是意外驚喜,劉未想要的就是這樣的“人證”,所以命令大理寺細細錄了口供,將方家的罪狀又加了數條,隨便哪一條拎出來,都是誅九族的大罪。

正因爲公佈的方孝庭罪狀裡有“行刺皇子,縱火傷民,引發騷亂”等罪證,又有皇帝特意派出去通報四方的使者向百姓解釋,方孝庭的囚車被壓出內城時,不停的有家人在那場**遇難的百姓向着囚車裡吐口水,還有丟爛菜葉子、臭雞蛋、甚至是石頭的。

方孝庭一生養尊處優,何曾受過這樣的侮辱?沒一會兒就被各方砸來的石頭、鐵丸等物砸的是頭破血流。

皇帝有意讓方孝庭出醜,命令他們的囚車沿着城中繞行一圈,高聲怒罵的百姓羣情激奮,加之還有以前有私怨的官員授意指使,囚車的速度越行越慢,到了南城之時,幾乎是走不動了。

看押方孝庭等一干罪犯的差吏擔心還沒三司會審他們就被砸死了,急急忙忙回去回報自己的上官馮登青。

這馮登青恨方孝庭幾乎恨的要死,之前他夫人中毒,皇帝曾隱隱透露給他調查出來的真相,說是朱衣和方淑妃身邊的宮女有所牽連,他便心知自己的夫人是受了牽連,攪和到奪嫡之爭裡,對方想毒死的是袁貴妃,自己的妻子不是殃及池魚罷了。

這種事情是沒辦法報復回來,他也只能咬牙忍下,卻對方家和二皇子半點好感都欠奉。

而後京城裡一場大亂,險些中斷了他的仕途。京兆府收拾殘局收拾了數月都沒有收拾乾淨,自己的獨生女甚至被亂民拉出去撕破了衣服,又背上了“殺人”的罪名,人言可畏,她受了刺激又受了責難,原本開朗的性子也變得低沉起來,越發讓他痛苦。

馮登青性子圓滑,看起來很好說話,其實一生中唯一在乎的只有妻女而已,方家讓他妻子和女兒都不好過,這時候差吏請問該怎麼辦,他當然是不會讓方老賊好過,冷笑着一聲回道:

“陛下的旨意是要繞城一圈,你們想抗旨,乾脆現在就鑽進囚車裡和他一起,省的我還要再找一輛囚車把你們送去大理寺。都已經是罪無可恕的囚犯了,哪裡管得到他好不好,舒不舒服!”

那些差吏不過是怕辦砸了差事,如今得了上官的話,出了事也有上官頂着,誰也沒想再頂撞下去,便硬着頭皮繼續把囚車往南城趕,龜速一般地前進着。

因爲行車的速度太慢,到後來已經有人爬上囚車,竟朝一干囚官的頭上、身上撒尿,方孝庭滿身都是擲物砸出來的傷口,尿液含鹽,當頭潑下,受到凌侮還在其次,那傷口被尿一澆,頓時痛癢難當,讓這位一直受辱卻巋然不動的老人終於還是哀嚎着叫了出來。

方孝庭一痛苦,衆人就高興,後來還是聞訊趕來的禁衛軍強硬地分隔開了人羣,才保住了這些人的性命。

劉未的目的達到了,羣情激奮之下,方孝庭的士氣首先一蹶不振,等到三司會審之後,他便是大獲全勝了。

“祖父,祖父……父親,我們就這麼眼睜睜地看着?”方順德長子方嘉十指在牆壁上無意識地抓撓着,直到指甲盡翻也沒有察覺,他身子本來就羸弱,如今目睹祖父受辱,整張臉潮紅不已。

“我就是怕你這樣,纔不願意帶你來。”方順德站在高樓的雅座裡,滿臉淚痕地看着下面的場景。

“如今這種情況,我們唯有臥薪嚐膽,你祖父的犧牲纔不算白白浪費。”

“爲何,爲何非要反?徐徐圖之不行嗎?只做累世的公卿不行嗎?天下哪裡有千秋萬代之王朝,既然最終都是要給別人做了嫁衣,何苦要一頭扎進去!”

方嘉難掩激動地低吼着:“非要弄到家破人亡……”

“方嘉,注意你說話的口氣!”

方順德不悅地看了兒子一眼。

“事情若能盡如我所願,也就不會有今日之事了!事情已經發生,想着爲何會發生已經沒有用,應該想着如何保全才是。”

他的眼睛一動也不動的看着下面受苦的父親,口中喃喃自語:“父親不是束手待斃的人,他不是束手待斃的人……”

***

曾經一手遮天,權勢驚人的吏部尚書,待送到三司會審之地時,已經沒有人認得出他就是那位“潛相”了。

大理寺卿、新任的御史大夫和刑部尚書都對劉凌很是客氣,定安樓前搭設了臨時的刑堂,按照大理寺刑堂的佈置,三司會審一定是有至少一位宰相聽審,如今因爲莊相是刑部尚書莊敬的父親,爲了避嫌,他並沒有前來,而由皇帝派來的皇子劉凌坐在遠處。

這是劉凌第二次在衆目睽睽之下主持大局,但即便他已經做好了各種心理準備,當看到那樣的方孝庭被押到案前時候,依然恍如隔世一般。

那一刻,劉凌心中升起的念頭,竟然是“幸虧二哥沒來”!因爲就父皇的脾氣,如果是爲了讓二哥成長,完全有可能做出讓二哥聽審的事情。

該感激父皇僅剩的一點仁慈嗎?

還是……

劉凌心中胡思亂想着。

“三皇子,那我們是不是可以開始了?”一旁的大理寺卿向着劉凌微微輕聲詢問。

劉凌難掩震驚地將目光從狼狽的方孝庭身上移走,“可以……那個,是不是要把方老大人稍微整理一下?他畢竟……”

“不太好吧……”大理寺卿乾笑着。“畢竟是人犯,而且這麼多人等着……”

劉凌呼了口氣,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

今日方孝庭受到的一切,恐怕都是父皇授意的。

父皇忍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了這一刻,幾位父皇的心腹自然不願掃他的興。

“請開審吧。”

劉凌眼觀鼻,鼻觀心,點了點頭。

“帶人犯!”

“是!”

三司會審的過程其實很是沉悶,普通的百姓根本聽不懂那麼多《代國律》如何,他們只知道大理寺卿一樁樁報出來的罪名,每一條都足以讓他們戳方孝庭的脊樑骨一輩子。

後半截的審判幾乎是在百姓們軒然大怒中結束的,除了方孝庭臉上污濁太多看不清眉目,其他受審的囚徒各個面如土色。

皇帝這一招打蛇打七寸,時人多重門風,他們被定爲“謀反”、“叛國”之罪,就算逃過死劫,整個族中的子弟再想走蒙蔭或薦生的路子已經是絕無可能,再苦心的經營,除非真能改朝換代,就如代國立國那般,否則仕途已然斷絕。

哪怕再鼎盛的家族,一旦子孫無法出仕,沒落已成定局。

劉凌一言不發,因爲他知道塵埃已然落定。

“罪人方孝庭,你可認罪?”

大理寺卿從未想過自己還有這樣問他的一天,臉上不由得露出得色。

到了這個時候,方孝庭除了乖乖俯首認罪,還能做什麼?

哪怕想要狡辯,也不過是徒增笑柄罷了!

所有的百姓和官員都屏住了呼吸。

他會說什麼?

他會不會認罪?

方孝庭擡起頭,看了眼滿臉得意的大理寺卿,十分平靜地道:“我不認罪。”

“罪證確鑿,輪不到你不認罪!”

大理寺卿冷笑着說。

“這可不是你一手遮天的吏部!”

“我不認‘謀逆’之罪,也不認‘叛國’之罪,因爲當今坐在御座上的天子,根本就不是先帝的子嗣!他名不正言不順,我方家不過是忍辱負重,想要匡扶正道罷了!”

方孝庭昂着頭,幾乎是聲嘶力竭一般喊道:“當今聖上根本就不是先帝和太后的兒子,而是當年先帝近侍蕭逸和太后淫/亂/後宮的孽子!先帝有龍陽之好,根本不願意臨幸女人,又何來子嗣!我爲何要爲篡位之人固守忠誠!我不是謀逆,我不過是忠於先帝罷了!”

在場的官員和百姓都被這樣急轉直下的場面嚇呆了,就連三司的主官也是呆若木雞。

劉凌皺着眉頭站起身,喝令身旁的侍衛去堵住方孝庭的嘴。

“他在說什麼,你聽懂了嗎?”

“好像是說皇帝老爺不是上任皇帝老爺的兒子?”

“咦?”

“喂,你知道龍陽之好是什麼嗎?”

“好像就是男人喜歡男人那個,那個那個那個嘛!”

“我的天,難道以前我聽說的事情是真的?”

“你聽說什麼了?也說來給我聽聽啊!”

一時間,竊竊私語不絕於耳,百姓對於這種八卦其實比哪個謀朝篡位了還要感興趣,更何況這還是關於前任皇帝和太后,以及皇帝身邊的俊俏將軍,更別提有多熱情了。

劉凌吩咐的侍衛抽下腰帶要捆住方孝庭的嘴,而他還怒吼般繼續叫着:“你們以爲三皇子像高祖,高祖之母本是蕭家人,高祖長得並不像劉氏子孫!三皇子哪裡像是高祖,根本是像蕭……啊!”

他被侍衛一巴掌打的往後仰倒,口中的牙齒頓時落了幾顆。那幾個侍衛也是狠手,用腰帶從他的脣齒之間勒過去,將他的舌頭捆的抵住他的牙齒,口水直流,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可該講出去的話,也講得差不多了。

方孝庭被幾個侍衛強行壓倒在地,連骨頭都被這種粗魯的動作弄的斷了幾根,可他俯在地上的身子不停的顫抖着,不是害怕,而是在放肆的笑。

你們有沒有聽到我的呼喊!

雖然犧牲了我,但是……

不遠處的閣樓上。

“父親,父親……”

方嘉抓着方順德的手,身子害怕的直顫抖。

“您……您爲何在笑?”

是氣瘋了嗎?

“你沒聽見嗎?”

方順德微微側着腦袋。

“什麼?”

“我在笑,父親果然是深謀遠慮,難怪他執意不離開京中,卻要我們都想法子轉移出去……”

方順德的眼睛裡露出狂熱的神采。

“他什麼都想到了!他什麼都算到了!他本就活不了幾年了,唯有如此一搏……”

“父親,您在說什麼?爲什麼我聽不懂?”

方嘉的心跳越來越快,快的都要從胸腔裡跳出來一般。

“我在想,我們起事的理由……”

方順德摸了摸下巴。

“不如就以‘還復正道’吧。”

***

一場三司會審,最終以鬧劇收場,方孝庭被判了斬立決,不必等到秋後處決,等到春祭一過,就要問斬。

除了方孝庭,方家的三族皆被誅連,原本盛怒之下的皇帝還準備賜深宮裡的方淑妃三尺白綾的,結果白綾還未賜下,倒先傳來了消息……

方淑妃吞金自殺,梗咽而死。

這位淑妃娘娘在後宮裡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誰也不知道她想什麼,也沒有人關心她要什麼。

她從不爭寵,皇后在時,她雖家世不弱,又是四妃之一,卻甘奉皇后爲首;後來袁貴妃得勢,她也逆來順受的閉門不出,每日裡吃齋唸佛,將自己過的像是個心如死水的尼姑。

她無疑是個悲劇,可至少她還有個兒子,有個盼頭。

如今方家滿門抄斬,剩下的“餘孽”皆是受到官府通緝之人,她的兒子遠走秦州,她的丈夫視她爲仇人……

幾乎不必怎麼細想,宮中每個人都能編出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無非就是“深宮閨怨”那一套。

只有方淑妃近身伺候之人才知道,她吞金而亡時,臉上是帶着笑意的。

也許對她來說,聽到兒子被放棄,家人被誅滅,反倒是一種解脫吧。

她沒有選擇生的權利,但還是有了一回選擇死的權利。

但朝中的亂局還遠遠沒有結束,隨着方孝庭在公審時吼叫的那一嗓子,許多事情也漸漸浮出水面。

就像是宗族們商量好的一般,一羣宗親希望請出先帝當年的《起居錄》,查閱當年皇后受孕的日期、地點、何人伺候,還希望找到當年宗正寺爲劉未上的譜牒。

先楚的遺風使得巫乩之術十分盛行,所帶來的遺留之一便是人們十分小心的保護着自己的生辰八字。即使是尋常人家,孩子出生之後父母也要把生辰八字鎖在命盒裡,過的生辰不是提早一天,便是晚上一天,只有到了要成婚之前,雙方父母會拿着命盒去給專門合八字的人去合一合。

皇帝的生辰八字更是如此,這幾乎是沒人知道的秘密。巫蠱之禍幾代皇帝都十分重視,除了宗正寺的寺卿,以及記錄着皇子出生的譜牒,幾乎沒有人知道皇帝的生辰是幾何。

這些宗族的想法自然也很簡單,如果皇帝名不正言不順,先帝的兄弟們雖然不在了,但往上數,劉氏的宗親還是有不少的,恵帝也還有兄弟,恵帝的血脈也是劉家人,如果劉未並非劉氏皇族,便可以在宗族之中尋一子嗣繼承皇位。

他們當然懼怕皇帝的權利和手中的兵馬,可面對着皇位的誘惑,沒有幾個人能夠抵擋住它的迷人魅力。

更何況這只是十分合理的訴求,如果皇帝的身份沒有什麼問題,只要請出《起居錄》和譜牒,一看便知。

劉未揣了這麼多年的心結,竟然大衆廣庭之下,在他最不希望的時刻,用一種如此不堪的方式被揭了出來!

聽聞宗族入宮是爲了什麼的那一刻,劉未只覺得四肢麻木,舌根一緊,根本沒辦法站住,還是薛棣眼疾手快,將他一把攙住。

“你,你給我滾!”

劉未看到薛棣的臉,猛然想起薛家當年爲什麼突然改換門庭,心中一口鬱氣無法驅散,對着薛棣惡狠狠地一推。

“是,只是陛下……”

薛棣被推開後,還好脾氣地往後退了幾步,不願刺激他。

“您……”

說話好像有些大舌頭?

“滾!”

“……是!”

薛棣大概能猜到皇帝在想什麼,嘆了口氣出了殿外,倚靠着宮欄定定的出神。

方孝庭喊得那些事情,他其實小時候就知道了。

他被家人抱出去送給故交時,父親在他的衣包裡塞了一封信,大致寫了薛家改擁藩王爲帝的原因,其實從內心裡,他覺得家裡人有些迂腐,明明已經有了從龍之功,只要當做不知道這件事,恐怕薛家的聲望日後便會到無人能及的地步。

但長大之後,他便知道,如果父兄和祖輩是這樣投機之人,那薛家就不會是這個清流的薛家,也不會是這個讓世人敬重的薛家。

他改變不了什麼,他不過是一個“遺孤”。

他走到這裡,其實也還懷着幾分探究真相的意思,他想知道薛家滿門的堅持,是不是一種無畏的庸人自擾,還是堅持的真有價值。

可現在離真相已經一步之遙了,他卻又不願意再探尋什麼真相了。

這個國家千瘡百孔,皇帝獨立支撐到現在,已經算是不容易。坐在那個位子上的,到底是姓劉還是姓蕭,其實對百姓來說毫無不同。

雖然施展抱負的時機看起來還遙遙無期,可薛棣希望自己登上的舞臺,不是一片破爛不堪的廢墟。

薛棣站在紫宸殿的角落裡,一站就是一個多時辰。由於他的手腕和肩部都疲勞成疾,在他被皇帝趕出來後,也沒有人特意去召他做些什麼。

然而沒過一會兒,薛棣看到紫宸殿走出了一個內侍,其人眼神陰騭,表情冷肅,正是皇帝身邊的心腹,專門負責傳達一些見不得人的命令。

薛棣心中一個咯噔,心跳的無比迅速,一種強烈的危機感迫使着他小心翼翼地尾隨着這個心腹,看着他去見了一支金甲衛的首領,而後領着這羣金甲衛……

等等?

這羣金甲衛是去冷宮?

“壞了!”

薛棣一跺腳,掉頭就往紫宸殿的小書房裡跑。

大部分時候,劉凌都在那裡替皇帝分類公文,分發內城各衙門。

此時劉凌眼睛酸澀,正在不停地搓揉,見到薛棣像是見了鬼一樣撲進書房,倒被他嚇的站了起來。

“怎麼了?是父皇身體不適嗎?”

劉凌道。

“不是!殿下,快去冷宮!陛下派了一支人馬去冷宮了!”

他把劉凌拉出門外,向着冷宮的方向一推!

“快去救人!”

***

太常寺。

“你說的話,可有證據?”

太常寺卿寒着臉,眼神肅然地問着面前的陳太醫。

陳太醫捧出那本《仙家藥集》,翻到《八物方》那一頁,送呈太常寺卿看。

“這本書曾經被李明東借閱過,借閱過之後不久,太醫院裡有好幾位太醫見他詢問過別人肉芝是什麼,還曾向御藥局一位藥官打聽過雲母。除此之外,李明東配藥那天,下官進去過藥室,藥室內殘留的氣氛,定然是八物方的炮製方法無疑!”

太醫院歸太常寺管轄,醫官任免文書、考覈結果、醫案的重審,一律都從太常寺中進出,所以一旦太醫院中有用藥不慎的情況,陳太醫自然是向太常寺卿稟報。

至於爲什麼不向太醫令這個名正言順的長官稟報,一來陳太醫發覺孟順之有點由着李明東的意思,怕是李明東捏了他什麼把柄,二是怕孟順之其實也是皇帝的人,參與了此事,如果報了上去,便是“打草驚蛇”。

但凡皇帝被“矇蔽”,直接和皇帝直諫便是自尋死路,只有藉助外力,將皇帝身邊的“奸險小人”剷除,才能以暢君聽。

除此之外,陳太醫也有些私心。在太醫院中,除了孟順之之外,他資歷最老,如果孟順之有了什麼不對,他便是當仁不讓的太醫令人選。但孟順之的醫術確實超出他不少,又是兩朝的老人,很難自己出什麼差錯。

但如果他治下不嚴,用人不慎,太醫令的官帽就要被摘掉了。

太常寺卿翻了翻那本《八物方》,被開頭的功效嚇了一跳。

“什麼叫爲昇仙之人料理俗事而設?”

陳太醫的臉色也不太好看:“道家之人,臨死之前都有預感,很多道門的魁首甚至能推算出自己還有幾天陽壽將盡。這藥便是道門鬼才葛元子創出來的,可讓身體極度虛弱之人如同常人,也可以讓將死之人一直維持迴光返照的身體,用以交代後事……”

太常寺卿手中一抖,那本醫術啪嗒落地。

“什,什麼?你說陛下他快要……”

“不不不!”陳太醫嚇得連連擺手,“此藥即使是普通人用也無什麼大害,只是不能長期服用。依下官看,陛下只是拿這種藥提神罷了。只是這樣的藥用的時間長了,會有極爲可怕的後果。須知一個人的精氣神是有限的……”

陳太醫正準備以醫禮的角度長篇大論,最煩躁太醫院這點的太常寺卿連忙伸手打住:“好好好,你別說這麼多,你的意思是,李明東給陛下長期服用這種藥,對陛下有大害,是不是?”

“正是如此!”

陳太醫趕緊點頭。

“本官明白了,你這本書留下,等明日其他同僚都來坐班了,本官再和他們商議下該如何處置那李明東。”

太常寺卿拍了拍陳太醫的肩膀。

“此事你做的很好,只是這李明東恐怕是受了陛下的命令才配置此藥,若讓陛下知道是你舉報的此事,恐怕你會有大禍。爲了保護你的安全,本官暫時不能告訴別人是從哪裡得來的消息,你也不要亂說。等那我等清君側之後,必定會爲你論功行賞!”

他露出一個“你知我知”的表情。

陳太醫跑這一趟,原本就只是爲了踩下李明東。得了這個保證已經是極爲滿意,自然是千承諾萬肯定,滿臉笑意地離開了太常寺。

待陳太醫一走,太常寺卿從地上撿起那本醫書,在手中拍了拍,若有所思。

“來人!”

“在!”

“去請宗正寺卿呂大人來!”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第240章 不祥?不詳?第259章 軟腳?軟腳?第177章 士氣?民心?第1章 神仙?妖怪?第182章 誤會?心結?第161章 螳螂?黃雀?第111章 好色?好狠?第142章 生疑?生變?第209章 使臣?和親?第271章 芙蓉?早朝?第249章 再見?不見?第164章 戀童癖?異裝癖?第150章 往事?未來第36章 一輩子?一被子?第100章 出兵?拉攏?第28章 小人物?大人物?第122章 謝禮?人情?第62章 逃避?面對?第16章 妖姬?幺雞?第17章 美女?大嬸?第63章 包子?饅頭?第16章 妖姬?幺雞?第80章 登徒子?採花賊?第153章 抽絲?剝繭?第9章 菩薩?惡鬼?第284章 避難?度假?第268章 救世?滅世?第229章 接頭?組織?第59章 民貴?君輕?第212章 神功?邪功?第4章 晦氣?運氣?第211章 驚天?秘聞?第83章 母慈?子孝?第86章 將錯?就錯?第132章 救兵?剋星?第74章 爭鬥?平衡?第160章 開端?結束?第209章 使臣?和親?第196章 發糖?甜心?第122章 謝禮?人情?第44章 情郎?仇敵?第178章 真人?真話?第213章 求生?求存?第224章 蒼天?蝗神?第70章 沖天?落地?第261章 小題?大作?第128章 幼獅?爪牙?第280章 玉石?同焚?第268章 救世?滅世?第75章 良民?愚民?第250章 腹黑?真黑?第175章 後悔?選擇?第161章 螳螂?黃雀?第137章 生地?當歸?第113章 種馬?皇帝?第174章 遮天?蔽日?第222章 天地?聖人?第119章 禿髮?焦發?第196章 發糖?甜心?第255章 朝夕?長久?第291章 真相?答案?第167章 心疾?累病?第235章 構陷?有鬼?第26章 有家?無家?第109章 兵老虎?小老虎?第67章 願意?不願意?第61章 法寶?神器?第106章 不行?不行也得行!第193章 單身?貴族?第290章 天女?劍客?第225章 脆弱?堅強?第120章 善後?亂局?第96章 弊病?頑疾?第280章 玉石?同焚?第32章 帥哥?毛孩?第75章 良民?愚民?第112章 窮逼?富婆?第255章 朝夕?長久?第132章 救兵?剋星?第46章 生病?治癒?第73章 壓力?動力?第20章 扎辮?披髮?第6章 是龍?是蟲?第109章 兵老虎?小老虎?第270章 花開?花落?第47章 痞子?先生?第234章 死路?生路?第194章 可惜?可憐?第100章 出兵?拉攏?第242章 初心?信心?第185章 殺熟?殺生?第159章 生意?朝政?第130章 造反?生事?第201章 豬玀?豬倌?第82章 成親?移居?第50章 危機?轉機?第3章 發瘋?發病?第289章 千秋?萬歲?第125章 認罪?伏法?第202章 揣測?事實?
第240章 不祥?不詳?第259章 軟腳?軟腳?第177章 士氣?民心?第1章 神仙?妖怪?第182章 誤會?心結?第161章 螳螂?黃雀?第111章 好色?好狠?第142章 生疑?生變?第209章 使臣?和親?第271章 芙蓉?早朝?第249章 再見?不見?第164章 戀童癖?異裝癖?第150章 往事?未來第36章 一輩子?一被子?第100章 出兵?拉攏?第28章 小人物?大人物?第122章 謝禮?人情?第62章 逃避?面對?第16章 妖姬?幺雞?第17章 美女?大嬸?第63章 包子?饅頭?第16章 妖姬?幺雞?第80章 登徒子?採花賊?第153章 抽絲?剝繭?第9章 菩薩?惡鬼?第284章 避難?度假?第268章 救世?滅世?第229章 接頭?組織?第59章 民貴?君輕?第212章 神功?邪功?第4章 晦氣?運氣?第211章 驚天?秘聞?第83章 母慈?子孝?第86章 將錯?就錯?第132章 救兵?剋星?第74章 爭鬥?平衡?第160章 開端?結束?第209章 使臣?和親?第196章 發糖?甜心?第122章 謝禮?人情?第44章 情郎?仇敵?第178章 真人?真話?第213章 求生?求存?第224章 蒼天?蝗神?第70章 沖天?落地?第261章 小題?大作?第128章 幼獅?爪牙?第280章 玉石?同焚?第268章 救世?滅世?第75章 良民?愚民?第250章 腹黑?真黑?第175章 後悔?選擇?第161章 螳螂?黃雀?第137章 生地?當歸?第113章 種馬?皇帝?第174章 遮天?蔽日?第222章 天地?聖人?第119章 禿髮?焦發?第196章 發糖?甜心?第255章 朝夕?長久?第291章 真相?答案?第167章 心疾?累病?第235章 構陷?有鬼?第26章 有家?無家?第109章 兵老虎?小老虎?第67章 願意?不願意?第61章 法寶?神器?第106章 不行?不行也得行!第193章 單身?貴族?第290章 天女?劍客?第225章 脆弱?堅強?第120章 善後?亂局?第96章 弊病?頑疾?第280章 玉石?同焚?第32章 帥哥?毛孩?第75章 良民?愚民?第112章 窮逼?富婆?第255章 朝夕?長久?第132章 救兵?剋星?第46章 生病?治癒?第73章 壓力?動力?第20章 扎辮?披髮?第6章 是龍?是蟲?第109章 兵老虎?小老虎?第270章 花開?花落?第47章 痞子?先生?第234章 死路?生路?第194章 可惜?可憐?第100章 出兵?拉攏?第242章 初心?信心?第185章 殺熟?殺生?第159章 生意?朝政?第130章 造反?生事?第201章 豬玀?豬倌?第82章 成親?移居?第50章 危機?轉機?第3章 發瘋?發病?第289章 千秋?萬歲?第125章 認罪?伏法?第202章 揣測?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