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烽火燎原

讓朱載坖極其震怒的是,地方官員竟敢隱瞞不報。

這等殺官造反的事情,被掩蓋的極好,就連黃錦所負責的監察司也沒能察覺。直到鬧的不可收拾,才被這些官員們報了上來。

看完手中的奏摺,當着內閣的三位閣老,還有六部尚書,朱載坖狠狠的將奏摺摔在地上。

“爲何這張璉已成席捲之勢,纔將此事報上來!爲何有人舉旗造反,短短時間便聚集了二十萬人之衆!”朱載坖冷冷的道:“朕記得,已經讓官紳一體繳納賦稅了吧。而朕也免了徭役,這天下種地的百姓,應該負擔輕了許多才是。百姓本是最易滿足之人,但凡有口飽飯,誰會冒着殺頭的風險來造反?”

徐階身爲首輔,這個時候就要頂雷。

“陛下,想是廣東與福建兩地的官員,並沒將陛下的官紳一體繳納賦稅落到實處。”徐階也極爲氣憤道:“陛下給天下官員都漲了俸祿,而有人卻陽奉陰違。食君之祿,卻不忠君之事,實在可惡,此事定要一查到底。老臣可親自去查,定不會放過一個貪瀆之官吏!”

朱載坖搖了搖頭,“徐閣老,此事自有監察司來管。你爲朝廷首輔,豈可做這些事。如果杜絕天下官吏陽奉白陰違,纔是內閣該管的事。”

高拱這時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爲可設宣講官,下到地方與民宣講官紳一體繳納賦稅之政。並體察各地此政是否落到實處,以使政通,以使人和。”

“這是必須要做的,朕也會派監察司暗中彙報各地之事。”朱載坖看向下面的朝臣們,“國政實行,以後各部必須自行監督。可鼓勵民間舉報,投訴於監察司,此爲永例。”

張居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陛下,官員陽奉陰違,臣爲吏部尚書亦有責任,臣請辭去尚書之職。”

朱載坖擺手道:“張卿不必如此,下面官員做的事,豈可讓你來承擔。吏部的考覈,可要改上一改。此次出了這等荒唐事,一次外察是免不了的。到時將不合格的官吏,一律發配衛青城、去病城,還有瀛洲吧。”

朝臣們都吸了口涼氣,陛下所說的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異域蠻荒。這些官員去了,只怕比死還難受。

呂本此時拱手道:“陛下,廣東福建兩省的高官都難辭其咎,請陛下下旨緝拿入京,交付有司審問!”

“可以,此事交由刑部、大理寺、監察司三司會審,務必明證典刑,以警天下官吏。”朱載坖淡淡的道。

朱載坖的語調越是平淡,衆位大臣的心中就越是忐忑。陛下若是發怒還好一些,一旦表現平淡,怕是涉事官員們的下場,就慘不可言了。

“臣請陛下發兵,平定廣東福建之亂。”兵部尚書楊博也建議道:“臣以爲,可請俞大猷爲將。他久在東南,也曾碰到過類似之事,熟悉當地的情況,最是勝任此事。”

“只他一人怕是不夠,再加上一個戚繼光吧。”朱載坖可是知道農民起義的破壞力有多強大,不敢掉以輕心,“任命俞大猷爲浙江提督,戚繼光爲江西提督。各自統領省內的兵將,合力剿滅張璉。”

“臣知道了。”楊博這時也不敢說別的。

只是讓朱載坖沒想到的是,俞大猷與戚繼光兩人赴任之後,不久便分別寫了奏摺回來。

朱載坖看到兩人分別送回來的奏摺,差點又被氣的摔東西。

“臣俞大猷百拜,自到浙江提調軍務,臣見軍中編不滿員而兵無戰心。雖已換裝精銳火器,然面有飢色……”

俞大猷只是寫了自己看到的東西,只是這點東西,便讓朱載坖火往上冒。兵丁面有飢色?還打什麼仗,不帶着火銃火炮投敵就不錯了!

戚繼光的奏摺,則證實了朱載坖的猜測。

“臣初至江西,而所軍中多有逃亡之兵丁。更有甚者,帶火器往投亂匪……”

朱載坖已經不想發火了,而是派人將黃錦叫到養心殿。

“黃大伴,監察司對於浙江和江西兩省的官吏,要嚴查一番了。”朱載坖淡然道。

黃錦頭上冒汗,唯唯稱是道:“內臣已經加派了人手,定不讓這兩省的官吏掣肘於大軍。”

朱載坖點點頭道:“除此之外,還要將那些明知故犯的官吏都看好了,蒐集他們的罪證。發現一個治一個的罪,絕不姑息。此時若有人敢拖了大軍的後退,朕不會輕饒。”

叮囑了一番黃錦,朱載坖便命其退下。

黃錦久在宮中,如何看不出來這是陛下在敲打自己。也怪自己有些放鬆,這才鬧出亂子來。如果自己不是宮中老人,只怕陛下要自己的小命也夠了。

想清其中的厲害關係,黃錦再一次派出人手,要將浙江、江西兩省的官吏們查個底掉才行!

唐順之也被召到了養心殿見駕,朱載坖很矛盾。

對於唐順之,朱載坖還是抱着很大的好感。這個人十分正直,辦事也認真。但是浙江與江西兩省的衛所兵,居然有的吃不飽,有的帶火器投敵,這都不是小事情。

“陛下,臣身爲軍法司司長,難辭其咎。”唐順之一看到俞大猷與戚繼光兩人的奏摺,就非常自責的道。

“唐卿,你且不要如此。”朱載坖要的可不是什麼內疚,“此等事必是衛所指揮等人所爲,軍法司剛剛成立不久,沒能差到此等之事,朕不怪你。”

唐順之也並不矯情,躬身道:“陛下大度,臣卻有愧。臣請前往浙江與江西巡察,並設立軍法堂,以備治這等貪瀆傢伙的罪。”

第427章 張元德備戰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397章 兵不血刃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60章 還請慎言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2章 本王瞧瞧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189章 以解困局第523章 殺氣盈野第178章 陛下是缺錢了第127章 寶船圖紙與海圖第540章 最好的選擇第89章 修馬場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501章 和平的意願第250章 博貝密爾咱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40章 陛下臉上無光第271章 沒這麼折辱人的第416章 氣壞了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83章 全憑撞大運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393章 國賊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406章 恭喜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494章 賽因布拉特的算計第550間 有過之無不及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37章 黑鍋第200章 摸索着來第187章 碰撞總是要來的第32章 一條退路第348章 相峙下來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18章 不似人君第255章 大汗死了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220章 鋪墊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606章 鯨吞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第248章 皆不可取第120章 樸在河第261章 北海子岸邊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150章 便爲殿下奔走了罷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267章 脫木河之戰第448章 打一場硬仗第39章 通州無戰事第171章 實心的第492章 贖買升級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19章 如此有毒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253章 如此軍功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304章 一亂才能一治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81章 不吝重賞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處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563章 景郡王第397章 兵不血刃第37章 黑鍋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426章 新長安第265章 幸會幸會第88章 將來的軍官團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120章 樸在河第555章 完全沒有可能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202章 靖海伯第52章 官錢私造第28章 嗤之以鼻
第427章 張元德備戰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397章 兵不血刃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60章 還請慎言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2章 本王瞧瞧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189章 以解困局第523章 殺氣盈野第178章 陛下是缺錢了第127章 寶船圖紙與海圖第540章 最好的選擇第89章 修馬場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501章 和平的意願第250章 博貝密爾咱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40章 陛下臉上無光第271章 沒這麼折辱人的第416章 氣壞了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83章 全憑撞大運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393章 國賊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406章 恭喜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494章 賽因布拉特的算計第550間 有過之無不及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37章 黑鍋第200章 摸索着來第187章 碰撞總是要來的第32章 一條退路第348章 相峙下來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18章 不似人君第255章 大汗死了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220章 鋪墊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606章 鯨吞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第248章 皆不可取第120章 樸在河第261章 北海子岸邊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150章 便爲殿下奔走了罷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267章 脫木河之戰第448章 打一場硬仗第39章 通州無戰事第171章 實心的第492章 贖買升級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19章 如此有毒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253章 如此軍功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304章 一亂才能一治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81章 不吝重賞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處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563章 景郡王第397章 兵不血刃第37章 黑鍋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426章 新長安第265章 幸會幸會第88章 將來的軍官團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120章 樸在河第555章 完全沒有可能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202章 靖海伯第52章 官錢私造第28章 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