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

以前看地圖的時候,張元德還沒想這麼多,在瀛洲東岸碰到大明的人之後,再看地圖就覺得自己笨。

在船艙裡來回踱了幾步,張元德哼哼着道:“難怪不和我急呢,顧承光這傢伙他早就想着修運河。只要運河修成,便立時就是大功一件,而且和京杭大運河一樣,會名留史書啊。”

一名下屬在旁邊看到張元德有點氣急敗壞,便勸解道:“大人,其實這也沒什麼。既然他修運河,便與大人的功勞不同了。大人帶着艦隊橫掃瀛洲東岸,將來自然也不會弱於他。而且運河雖然只有一百多裡,可是這工程可是不小。當年隋煬帝修成京杭大運河,直鬧得勞民傷財民怨沸騰,百萬人力修了七年才成。大人完全不必爲此生氣。”

張元德眼睛一亮,拍了拍這個下屬的肩頭,“不錯不錯,不愧是跟隨過陛下,你們在親軍裡還讀過不少書啊。”

“陛下當初嚴格,那時爲了吃的好一點,不得不硬得頭皮讀書。如今想來,陛下目光遠大,遠非常人能及。”這下屬也是出自朱載坖的親軍,如今是艦隊中的將領。

“哼哼,既然修運河不是什麼好事,我也就不和老顧爭了。我們接着往北面打,把弗朗機人統統趕走。”張元德還是爭這一口氣,“到時將整個瀛洲都交到陛下手中,功勞也一樣不會小了!”

“正是此理。”那名將領讚歎道。

“揚帆起錨吧,我們走。”張元德吩咐道。

大明的艦隊此時已經到了後世的加勒比海,再往北就是就是北瀛洲的東岸,也就是後世的美國東海岸。

這個年代,弗朗機人也只是剛剛開始大航海沒多久。雖然在瀛洲建立起來一些殖民點,便是人口並不算多。根本不象大明,能派出龐大的艦隊一送就是上萬人。

弗朗機人出海,有幾條大船就了不起了,最多一次也不過送來幾百人而已。

此時大明的艦隊,無論是武力還是人數,都遠不是弗朗機可以比擬的。

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張元德便將北瀛洲幾個可憐的弗朗機殖民點奪了下來。甚至都沒怎麼動武,大明龐大的艦隊一到,那些弗朗機人就被嚇的傻了。

也曾有弗朗機人想與張元德談判,可惜的是張元德這等世家紈絝纔沒那個閒功夫,直接將弗朗機人都抓起來送給了正修運河的顧承光。

艦隊一直到了極北的冰海,才往回返,在後世的紐約長島建立了一座城鎮。

當初他大哥張元功在長江口建立了上海城,他如今在北瀛洲這塊寶地上,也建一座新上海。兄弟倆各建一座上海城,豈不是能名留青史傳爲佳話?

艦隊之中不缺人,建城之事倒也難不住大家。

只是大多都是大明軍人,這新上海城更象是一座堡壘。

不過這對於張元德也並不是問題,他派出一支分艦隊,前往中瀛洲的東岸去接人。從陸路上走個一百多裡,便可到達新中州。將新中州的移民帶一批過來,便可將新上海城搞得象模象樣。

除了建城之事,張元德還要向朱載坖上本彙報自己此行建城的決定,並請示下一步的行動。

朱載坖在大明着重整頓吏治,他最看重的就是監察司的工作。

如今大明的疆域擴大許多,吏治不只要清明,還要有成效,這都需要監察司去監督與評定。過去大明還是有六部之時,對於官員的考評,有京察考評京官,外察考評地方官。

但這所謂的考評如今已經不適用,需要監察司對官員時時考察。監察司並不插手地方與衙門的事物,但是會記錄官員施政治理的效果,並且還有調查貪腐的權力。

這些彙總起來的材料之多,就不是朱載坖一個人能看得過來的。就是加上內閣的三位閣老,也是有些捉襟見肘。

爲此朱載坖請來三位內閣的閣老,於養心殿中議事。

“三位閣老,如今大明疆域廣大,官員更多了許多吏治與施政效果千頭萬緒。朕一人精力有限,不能躬親盡爲之。而加上幾位閣老,也有些力有不逮。朝中應該新增衙門了。”朱載坖開口定了調子。

徐階對於朱載坖的話很以爲然,躬身道:“陛下所言不錯,老臣這些日子睡的極晚,起得也很早,只怕爲政不勤行差踏錯辜負了皇恩。但是這數月以來,卻深感精力日漸不濟。內閣只有我們三人,恐是不成的了。”

“臣也有如此感覺,陛下可擴大內閣人選,以爲治理國事補遺。”呂本也跟着附和道。

高拱想了想,才道:“陛下所說的增加衙門,不知如何增加,所理何等政務?”

朱載坖看了看徐階與呂本兩人,這兩位閣老曲解自己的意思,想要增加內閣人數。徐階怕是想將自己的學生張居正拉入內閣,而呂本就不知道是想拉誰了。但看破不說破,朱載坖身爲皇帝,這點胸襟還是有的。

“內閣可再增四人,而這個新的衙門也要建起來。”朱載坖一下子就提出增加四個閣臣,可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高拱拱手道:“這新衙門,還請陛下賜名。”

第98章 沙勿略第458章 氣勢受阻第549章 這是不行的第156章 大明頂級代言第33章 有聲閱讀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99章 託兩位的福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497章 扎哈羅沃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216章 甕中之鱉第184章 主動上奏第180章 吳鵬所請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534章 東家看得很遠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47章 衆人皆驚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80章 無冕之王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45章 回京第569章 守不住了第313章 攀比之心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466章 兩敗俱傷的結果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66章 所謀者大第331章 進退兩難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24章 陳情第500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91章 臣也附議第449章 最安全的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483章 阿洪王國第191章 惶惶不安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266章 巴爾雅特虎的計謀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187章 碰撞總是要來的第120章 樸在河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88章 將來的軍官團第548章 明軍的態度第253章 如此軍功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94章 就這樣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526章 帕夏的話我會考慮第203章 整頓京營第266章 巴爾雅特虎的計謀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第136章 隨我發財去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163章 養心殿裡不養心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378章 用以屯兵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256章 不要妄議復國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188章 咱們該休息了第383章 不可逆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92章 等於黑吃黑第37章 黑鍋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31章 有信有義第2章 本王瞧瞧第527章 消滅這些明軍第74章 把水攪渾第80章 無冕之王第218章 明鏡第434章 已經察覺
第98章 沙勿略第458章 氣勢受阻第549章 這是不行的第156章 大明頂級代言第33章 有聲閱讀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99章 託兩位的福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497章 扎哈羅沃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216章 甕中之鱉第184章 主動上奏第180章 吳鵬所請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534章 東家看得很遠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47章 衆人皆驚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80章 無冕之王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45章 回京第569章 守不住了第313章 攀比之心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466章 兩敗俱傷的結果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66章 所謀者大第331章 進退兩難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24章 陳情第500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91章 臣也附議第449章 最安全的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483章 阿洪王國第191章 惶惶不安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266章 巴爾雅特虎的計謀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187章 碰撞總是要來的第120章 樸在河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88章 將來的軍官團第548章 明軍的態度第253章 如此軍功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94章 就這樣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526章 帕夏的話我會考慮第203章 整頓京營第266章 巴爾雅特虎的計謀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第136章 隨我發財去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163章 養心殿裡不養心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378章 用以屯兵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256章 不要妄議復國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188章 咱們該休息了第383章 不可逆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92章 等於黑吃黑第37章 黑鍋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31章 有信有義第2章 本王瞧瞧第527章 消滅這些明軍第74章 把水攪渾第80章 無冕之王第218章 明鏡第434章 已經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