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梁山和劉萱沒有趕回上河縣。
分別一年多了,又是在異地他鄉,難得一次相聚,且詳談甚歡,大家都不忍分別。
這樣的情形,擱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大家似乎終於開始有點親人的模樣了。
彭瑾安排梁山和劉萱夫妻倆住在了西廂房。
第二天一大早,梁山和劉萱夫妻二人便告辭了。
梁山雖然是尼族人,不需要祭竈,但是身爲紅河縣的父母官,他怎麼好不與民同樂呢!
要知道,尼族人雖然多,但是權力錢財還大多集中在漢人的手中。
於劉識這個漢人來說,必須要安撫好尼族人;於梁山這個尼族人來說,就必須要安撫好當地的漢人。
只有尼族人和漢人和睦相處,同心協力,才能將治下治理得更好。
臨行前,梁山對劉識低聲道:“三哥,若是那吳忠再起什麼壞心,你一定要告訴我!吳家在當地雖然勢大,但是還擰不過我們。”
梁山是當地尼族人,又任知縣,深得當地人的擁護,所以並不曾把吳忠這等奸詐小人放在眼裡。又被吳忠愚弄欺騙在先,是以梁山完全沒有預料到吳忠竟然會成爲劉識此番任上第一棘手的障礙,因此在之前的信件中也甚少提及。
現在乍聞吳忠的野心,梁山是又氣又急,又愧又悔,深覺對不起劉識。
劉識點點頭,拍拍梁山的肩膀,安慰笑道:“子川放心,若是有需要,我定然會直言的!”
梁山點點頭,攙扶劉萱上車,揮手辭別。
彭瑾抱着暖暖上前,囑咐紅巾、翠袖兩人道:“一定要好好地照看姑奶奶!”
懷了孕的人坐馬車走山路,可不是鬧着玩的!
兩人忙都屈膝應下了。
劉萱是劉識和彭瑾在紅河縣的依仗,劉識和彭瑾又何嘗不是劉萱在婆家的依靠呢!
車伕一揮馬鞭,馬車穩穩地朝前駛去。
劉識和彭瑾正要轉身回去,一個陌生的聲音響起:“小人見過大人,夫人。”
兩人回頭一看,就見一個身形瘦削、面有悽苦之相的年輕男子立在身後,恭敬地拱手道。
彭瑾不認得來人,劉識卻笑道:“吳司戶來了,快快請起。”
彭瑾便知道,來人是吳彬,六房主管中負責戶籍糧倉,吳忠的第一心腹,今日正好負責值守。
見劉識有正事又忙,彭瑾便點頭示意之後,帶着雲霧等人先行回了內院。
“吳司戶來得倒是早。”劉識一邊說着,一面做着相請的手勢,笑道,“正好,年終總賬,正需要吳司戶幫忙。”
吳彬一聽說要算總賬,頓時渾身一個激靈,暗自思忖道,難不成這劉識察覺了賬冊上的問題。
心中揣着疑問,和劉識一路到了官廨,吳彬沒有料到,劉識竟然指着已經搬好了擺在書案上的賬冊,吩咐道:“本官還有別的要事要忙,這總賬之事,便託付給吳司戶了。吳司戶也不用着急,今日做不出來,明日接着做就是了。”
說罷,劉識留下張大明伺候茶水筆墨,真的轉身離開,去辦別的事情了。
吳彬忐忑不安,摸不清楚劉識這是什麼意思,是自信他一個小小的司戶翻不出什麼浪花來,還是要拉攏他,以此表達信任?
吳彬思考半天未果,只能先去總賬。
不管怎麼說,先按照吳忠說的,將已經做得完美無缺的賬目再騰錄一遍算了。
想到吳忠,他又想起昨夜吳忠連夜把他叫過去,居高臨下、恩威並施地讓他機靈點做事,吳彬恨得差點把手裡的筆桿子給折斷了。
他替吳忠鞠躬盡瘁、鞍前馬後,只是爲了能夠再進一步,出人頭地,好風風光光地迎娶心愛的女子,奉養一個人辛辛苦苦把他養大的母親,爲此他甚至不惜做了許多昧良心的事,雙手沾滿了污穢!
可是,吳忠是怎麼對待他的?
自打當上代理知縣以後,吳忠就擺起了官架子,大力提拔自家嫡系子弟,卻把他這個早出了五服的旁枝後輩給忘了!
明明他纔是吳忠上位最大的功臣!
張大明默默地看着吳忠臉上憤然、幽怨、失落,變幻不定,暗暗地記下來。
良久,吳彬才勉強恢復情緒,提筆寫了起來。
張大明在一旁趁勢讚道:“司戶大人好才學,這做起帳來運筆如飛,真是厲害!不愧‘鐵算盤’的美譽!”
吳彬擡頭見張大明一臉的赤誠欽佩,先前的幽憤消了大半,不禁有些飄飄然,嘴裡謙虛地說着“哪裡哪裡”,眼神裡的傲然卻是不容忽視的。
要是沒有他,吳忠怎麼能把紅河縣的錢糧緊緊地抓在手裡,他的“鐵算盤”之名,可是方圓百里都聞名的!
沒想到,如今就連張大明一個初來乍到的小廝都知道了!
張大明見狀,心中暗喜,只要這吳彬好奉承,有貪圖,就不怕對付不了他!
面上,張大明卻伺候得愈發地周到殷切了。
吳彬一時晃神,似乎又回到了吳忠需要依靠他做帳的風光歲月。
或許,現在的知縣大人也正如當初的吳忠一樣,需要倚重他算賬的本事,還有他所知道的事情呢!
吳彬腦海裡驀地冒出這個念頭來,一時激動起來。
新來的知縣大人是太熙帝欽點的“三元及第”,又是奉皇命前來歷練,出身開國勳貴誠意伯府,又有上河縣知縣梁山做妹婿,無論怎麼算,勢力、前途都比吳忠深厚、遠大了!
投靠他,定然比投靠吳忠的收益更大!
就是不知道,這新來的知縣會不會也同吳忠一樣,時候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主兒。
吳彬心裡亂糟糟地想着,差點連賬目也騰錄錯了。
還是張大明出聲提醒,吳彬纔回過神來,慌忙將數目改了過來。
“多謝多謝!”吳彬既然動了反水的心思,對身爲劉識貼身小廝的張大明自然也就客氣了起來。
張大明將這一切看在眼裡,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樂開了花。
這才第一天就收到了這樣好的效果,不枉安老大這兩天夜夜不眠,爬人樑頭,竊取隱秘,供劉識決策!
張大明不動聲色,竭力將吳彬伺候得有如老太爺一般舒適妥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