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胡塗戰爭

“哦?不知道師團部的物資有些什麼?有多少呢?”安再抗語氣很是平和的說道。

師團長已經豁出去了,所以也不在意的說道:“戰馬五千匹,鐵盾、鐵槍、皮甲各五萬套,鐵甲五千套,長弓兩萬張,弩弓五千張,弓弦十萬條,箭矢二十萬捆,城弩一百架,軍服軍靴十萬套。

“這些是我這些年積攢下來的,分一半給你們我都心疼死了。”

康斯等人都張開嘴巴發愣,這師團長還真是夠黑啊,居然在師團部庫存了足足可以武裝一個師團的器械。

說出去根本就沒人相信,因爲師團部領到物資大部分都下發,只會留下一部分裝備和大部分的配件庫存,哪有可能積存這麼多。畢竟師團部的職責是指揮,而不是戰鬥啊,平時根本沒有器械耗損的。

“嗯,這麼多的物資我們當然滿意,不過……”安再抗故作沉吟。

“不過什麼?快說!”

師團長脾氣變得不好了,自己都給了一半庫存還想怎麼樣?這麼拖拉的話真是天神都會發火了。

“嗯,我們想要省城一半的工匠,這點還請大人成全,同時還請大人替我們準備裝載這麼多物資的馬車,並且除了運載物資所需的馬車外,我們還需要能夠搭載上萬人的馬車。”

安再抗好整以暇的說道。

現在他纔不急呢,看師團長急切的樣子就知道,他非常需要一支軍隊爲他效力了,如果他知道就算他不開口,那些兵丁也是他的,不知道會不會被氣得吐血呢?

“馬車沒問題,倉庫裡有,至於一半工匠,這個絕對不行!鐵匠只能給你五分之一,船匠一個都不能給!不過其它的工匠全部給你都沒所謂!”師團長非常強硬的說道。

“大人,其它工匠無所謂,就那鐵匠能不能弄多點,您也知道,製造修復裝備都需要鐵匠幫忙啊。”

安再抗忙苦着臉說。

“五分之一的鐵匠足以負責你們部隊的兵器製造了,至於修復裝備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給後勤兵負責。”

師團長咬着不放。

“唉,大人您也知道我家大哥麾下的士兵都是平民出身的,哪有什麼後勤兵啊,所以鐵匠給多點如何?”

安再抗再次哀求。-此刻雙方都沒有在意那些省城工匠的自身意見,工匠的去留只是雙方一句話的問題而已。

也不怪師團長不把工匠當一回事,除了能夠掙大錢的船匠和可以製造兵器的鐵匠外,其它比如泥水匠之類的工匠則對當權者毫無意義,所以師團長死咬船匠、鐵匠的數額,其它工匠全部送出去都無所謂。

“那好,我把師團部的後勤兵都調給你。鐵匠就別再想要多了。”師團長很大方的說道。“呃……”

安再抗有點發愣,自己要後勤兵幹什麼?身爲商人,安再抗可是非常清楚,工匠是財富的製造者,隨便一個擁有技能的工匠都比一百個後勤兵更能創造財富。

安再抗不允許自己沒有增加工匠人數反而搞來一批吃白飯的,可是又不能直接拒絕,只好把目光望向康斯,現在幾乎可以確定交易了,就等康斯來完成。

“長官,下官想回在海泉省的軍官領地一趟。”康斯突然說出這完全和交易不相干的話來。

師團長立刻沉吟思索起來。回領地?嗯,康斯這小子行啊,一句話就表示出他不想去駐地送死,又不想留在省城讓我爲難的意思。嗯,同時還隱含着他不可能帶走太多人,保證調給我最大量兵丁的意思。

“嘿嘿,這小夥子厲害啊,不過他要是不厲害的話,也掌控不了一條走私線路啊。”

其實師團長也很擔憂康斯這個擁有一萬一千兵丁的傢伙待在省城,萬一這傢伙起了壞念頭,那自己的身家性命就立刻灰飛湮滅。

所以在聽到康斯願意轉讓兵丁給自己,才那麼大方的給出庫存的一半物資做補償。

現在又聽到康斯準備回軍官領,這就明確表示他將不參與海濱省未來的軍閥爭鬥了。

想到這些,很會做人的師團長點點頭說道:“嗯,康斯上校你和山越兵一番苦戰,也是需要休養一段時間,這樣吧,等下就給你開一份休假證明。”看到邊上的奧柯爾躍躍欲試的樣子,知道這個跟着康斯走前走後的少校是康斯一夥的,也賣個順水人情,“當然,這位奧柯爾少校也需要休養,也開份休假證明吧。”

“謝謝長官。”

康斯和奧柯爾忙道謝,有了所在師團開出的休假證明,康斯和奧柯爾可以在外面悠哉的笑看風雲,只要不參與,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和他們無關了。

“不用客氣,舉手之勞而已,康斯,說個實話,你準備給我多少兵丁?”師團長擺擺手說道。

“七千人,剩下的四千人會隨下官回領地安頓。”康斯直接說師團長臉色立刻浮現歡喜的笑容,沒想到真的是兩個聯隊的兵丁呢,這就妙了。

心情大好的師團長隨口說道:“康斯你還真是深受手下愛戴啊,居然有這麼多人願意遠離故鄉的跟你回領地。”

不過說完這話,師團長心中就是一跳,康斯帶一個聯隊多的人回領地幹什麼?用來防止其它軍閥打他主意?笑話了,現在鄰近省分都是以聯隊長爲新軍閥的,誰敢招惹康斯啊。

不過一個小小的少校領能養活四千名血戰出身的士兵嗎?還不如讓多一個聯隊給我……

啊!天哪!我怎麼這麼白癡!居然忘記了康斯掌控一條走私線路!這些兵丁肯定是去保護這條走私線路的!

“下官沒長官說的那麼厲害,四千人中有三千是奴隸出身的。”康斯有點苦澀的說。

也是,八千民壯人中只有一千願意跟隨,實在是丟人啊。

師團長愣了愣,想起上次給了康斯五千奴隸,現在居然告訴自己已經變成了三千老兵?

這纔多長時間啊!居然讓那批好吃懶做的青壯奴隸成了足以抗衡山越兵的老兵?康斯的練兵能力也太厲害了吧?

師團長立刻有了決定,誇讚康斯幾句後很親熱的說道:“既然這樣,老哥也不讓你吃虧,雖然青壯官奴沒有了,但老弱婦孺的官奴還有一批,裡面有你那些奴隸的親人,這些人留着浪費糧食,就都送給你做人情吧。

“嗯,師團還沒補充下去的後勤兵起碼有上千人,也都調撥給你,反正在哪都是混飯吃的,他們應該不會有意見,就算有意見,在失去軍兵戶籍後,他們的命運就由不得他們做主了。

“還有,省城豪族有幾百家,每家拿出一百青壯來支持軍隊建設,他們還是很樂意的。老哥我就幫你一把,跟他們要來吧。”

這次輪到康斯他們發愣了,這師團長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大方?這些可是交易外的事啊。而且省城的官奴起碼還有一兩萬人,雖然都是老弱婦孺,但就跟師團長說的一樣,他們都和那三千奴隸兵有着親戚關係,把他們要來了,絕對可以讓奴隸兵誓死效忠.

還有,省城能夠被稱爲豪族的起碼有三百來家,每家拿出一百精壯那就是三千人,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兵源啊!

安再抗看到衆人雙眼都在發光,忙拉拉康斯的衣袖。康斯向安再抗展示一個平和的笑容,對師團長說道:“不知道下官應該如何爲長官效勞?”

他可從來不相信會有金幣雨專門下在自家庭院的。

師團長笑道:“呵呵,也沒什麼要勞煩老弟你的,只是希望繼續保持我們合夥做的生意,同時爲了老哥我的地位能夠牢固一點,希望老弟你能夠嚴格訓練那些豪族送出的青壯。

“當然,全部青壯的訓練費和裝備都由老哥負責,只要成軍後把人分一半給老哥就行了。”

康斯也笑了,敢情是看上自己的練兵能力了。想到反正自己都要訓練士兵,幫師團長訓練一批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新兵的裝備都有師團長負責,賺了一筆呢。想到這些,立刻點頭答應了。

大家都以爲師團長注意到康斯的練兵能力,爲了獲得精銳士兵所以纔給出這麼多好處,卻沒有想到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

對師團長來說,保證自己參與康斯的走私線路纔是最大的目的。

現在帝國準備內亂,軍閥割據也即將上場,到了亂世什麼最重要?兵,而擁有無數兵丁的前提是什麼?是錢,只要有錢,就有人、有裝備、有軍隊。

師團長可是收到了幾次參與走私活動後的利潤,他非常清楚,只要擴大交易量,走私利潤超過省城稅收隨時可以實現。擁有源源不絕的鉅款和精銳軍隊,自己一定可以滅掉手下那幫小老鼠,當個真正大權在握的師團長,或許可以更進一步呢。

既然雙方都沒有了意見,那交易的過程是飛快的。負責搬運物資的是安再抗,幫手是萊爾溫志和三千名準備留下來的士兵,當然少不了當兩者之間連接作用的康斯親衛。

馬車在師團倉庫藏有大批,安再抗不客氣地趁機多弄了數百輛,同時扔了幾十袋金幣下去,負責清點計數軍備庫存的師團長親信,立刻迷糊起來,讓安再抗起碼多搬走一成軍備物資。

接收官奴的則是三千奴隸兵出身的士兵,負責人是康斯。本來奧柯爾對這個任務很感興趣,但被歐克提出這是收買人心的好機會,應該由康斯親自出面的建議後,嚇得奧柯爾根本不敢提。

負責遷移工作的則是歐克,在把士兵家眷和奧柯爾的族人編組上馬車的同時,帶人在城內大肆採購。

現在康斯領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歐克運送物資兼帶安再抗來見康斯的時候,順便帶了大量的金幣。

這些金幣都是藏在馬車底的,沒有被扣押,現在正是拿出來橫掃省城的時候了。

這工作對橫掃不知道多少次海泉省府的歐克來說,簡直就是易如反掌的事。

相文不用說了,他就賴在康斯身邊當個乖巧侍從,除了端茶倒水擦汗扇涼外沒什麼工作,最多就爲士兵和親人見面的感人場面讓眼睛紅上一紅而已。

威傑比較倒黴,一邊發信讓領地做好準備,一邊佈置潛伏的密探,更要開始清查新進人員的底細,忙的人仰馬翻。

大部分工作都有人做了,那麼和師團長瓜分工匠、找豪族要青壯,威脅利誘師團後勤兵的工作,則只能由奧柯爾這個後孃養的倒黴蛋來做了。奧柯爾知道自己這工作是最得罪人的,可是沒辦法,自己不幹誰幹?

一咬牙,奧柯爾帶上自己親信,拉上剩下的準備在省城過好日子的士兵,開始滿城亂竄的逮人了。

奧柯爾先執行比較容易完成的,那就是威脅利誘後勤兵,先是宣佈他們編入第五聯隊,然後每人提前發上一筆薪金,最後用軍隊押送給歐克,這任務就搞定了。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跟豪族要人。奧柯爾把親信分下去,每人帶上一百名士兵和一名師團長的手下,同時間找上豪族的大門。在師團長手令和武力威脅下,豪族們雖然有些肉疼,但還是乖乖的認命。

不過和想象中不一樣,並不是每家一百青壯,而是最低的都要給一百青壯,有些巨門豪族甚至給出了五百青壯。這些功勞不是奧柯爾的,而是師團長的那些手下的功勞。他們非常清楚所有豪族的支付能力。

事後清點,這些豪族居然一共貢獻了六千餘名的青壯。

奧柯爾這才發現有些豪族巨大得可怕,因爲能夠隨手拿出上千青壯的豪族就有十數家,想到這,奧柯爾不由一陣害怕,幸好這些豪族願意配合呢,不然就熱鬧了。

其實不是豪族們好相與,而是他們既然身爲地方豪族,那就是消息靈通的人。

最近帝國發生什麼事他們一清二楚,都明白以後將是有兵就是王的年代了,高貴的身分地位將不再受人重視。所以看到兵丁找上門來,纔沒有抗拒反而非常配合.

不過,這也讓豪族們意識到武力的重要性,以後將會因這次勒索事件引發什麼後果,那就只有看各人能力了。

勒索豪族青壯的任務,由於豪族和等同奴隸的青壯非常配合,所以沒什麼難處就完成了,只是收集工匠的任務卻讓奧柯爾頭疼。

本來還只想把船匠、鐵匠、木匠、泥水匠、石匠抓光就行了,可沒想到這些人只是工匠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奧柯爾領到這任務時就被三弟提醒,要把所有有一技之能的工匠搜刮一空,同時也被相文這個不把自己這個二爺當回事的美人威脅,一定要把省城工匠一網打盡。

奧柯爾當然明白,這個任務是向康斯系統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自己可不能讓三弟和相文這美人看輕了,一定要做得完美。

有了這個想法的奧柯爾,也懶得管對方是什麼人了,只要有點技能就抓來。至於和師團長商議的什麼鐵匠只能弄走五分之一,船匠一個不行的約定,完全當沒這回事。吞進去了還會吐出來?做夢!

於是省城立刻大亂,先是最顯眼的木匠、石匠,最寶貴的鐵匠、船匠被一掃而空,接着就是砌匠、雕刻匠、漆匠、陶匠、瓦匠、織布匠、制磚匠、磨刀匠、裁縫、理髮匠、樂器匠、花匠、鞍匠、鞋匠、造紙匠、煙花匠、毛棉匠、裝修匠、珠寶匠……

但凡有一技之長的工匠和學徒們立刻倒了大楣,一旦被確認擁有技能,立刻連同家人、吃飯工具和傢什都被兇猛的士兵擡上了馬車。

在奧柯爾親信拉出一半鋼刀和扔下一袋金幣後,本來憤怒的工匠沒個敢吭聲,乖乖的認命了。

負責遷移任務的歐克看到這麼多種類的工匠,在大開眼界之餘也焦頭爛額起來,因爲這些工匠和學徒及他們的家屬,加起來起碼有兩三萬人,立刻讓自己的工作量翻上了幾倍。

不過當師團長派人找上門來指責違約,索要工匠的時候,歐克立刻裝聾作啞的推得乾乾淨淨,連學徒都沒讓出一個,更別說工匠了。當然,歐克不會忘記扔出幾袋金幣砸昏師團長的親信。

被金幣砸昏的師團長親信,很快就屁顛屁顛的趕回去,把商討過的一番言詞拿出來稟報,聽到手下的話,師團長立刻大驚失色,不敢多言。

因爲他的親信非常擔憂的提醒師團長,現在兵丁還在康斯手中,要是得罪康斯,說不定他蠻橫的把省城霸佔了.

現在康斯大肆搜刮工匠,起碼錶示他沒有佔據省城的意圖,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睜隻眼閉隻眼算了,而且豪族都藏有大量的優秀工匠,需要的時候和他們借些來用就行了,不用爲這些民間工匠大動肝火。師團長對手下的提醒表示深深的贊同。

這次騷動在省城足足進行了一個星期,每天有人哭叫着的被人擡上馬車,呼爹喊兒叫媽的聲音響徹街道。

雖然看起來氣勢驚人,但由於受害者都是一家被帶走的,而且沒有誰受傷,因此外人並沒有切身的感觸,使得其它人都只是用一副憐惜、畏縮、好奇交雜一起的目光觀賞着。

本來奧柯爾以前在省城就帶着數十親衛耀武揚威的進出,使得很是有一部分人認識他。現在勒索豪族青壯和強行搬遷工匠的事情一發生,那更是不得了,全省城上至權貴下至乞丐,沒誰不認識奧柯爾這個少校的。不過,這種認識通常是伴隨着鄙視惱怒之類的負面感情……

而與之相反的是,伴隨歐克出現的目光全都是金燦燦的。幾乎和歐克交談的人,兩個眼珠都會變成銅錢的形狀。

沒辦法,不是省城民衆喜歡搞差別待遇,誰叫歐克大撒金幣呢?整個省城,無論是鉅商還是小販,都和歐克做過生意,全都賺得盆滿鉢滿,面對財神爺,那當然是笑容滿面盡心巴結了。

歐克確實把省城一掃而光,最先購買的是市面上的鐵器,管它是兵器還是農具,就是根鐵釘都給買了下來。然後是布料,不論顏色,管它是羊毛、麻紗還是錦絹或者是遠東來的綾羅綢緞,凡是布料就成,不管價格一掃而空。

搞定布料後就是香料,接着就是鹽,最後纔是糧食牲畜。反正歐克上百萬金幣的拋撒下來,把省城的民間物資給買空了。

雖然物資緊缺,但沒誰在意,商人們早就蜂擁到外地進貨了。歐克的掃街行爲讓省城的經濟憑空跳了幾跳,所有人都一邊對物資缺乏造成的不方便而皺眉,一邊數着金幣哈哈笑。

一番忙碌後,康斯把七千名老兵交給了師團長,然後帶着裝滿物資的兩千餘輛巨型馬車、三千餘戰馬、四千餘兵丁、六千餘青壯、七千餘工匠、五萬餘人口、七萬餘隻牛羊雞鴨的牲畜,浩浩蕩蕩的離開了省城.

一直膽戰心驚的師團長,把手下親信安插進七千老兵,配合自己師團部的警衛隊,組建了三個沒有滿編的聯隊。

看到七千老兵聽話得很,師團長鬆口氣之餘,第一時間把他們的家眷搬遷進城內居住,反正被奧柯爾拉走了大批工匠,空房子多得很,不愁安排不下。

等師團長直屬的三個聯隊開始負擔城池安全和進行日常操練後,師團長立刻開始進行一戶抽一丁的擴軍行動。

於是師團長在民衆心中的形象立刻超越了奧柯爾。

省城足足有數萬戶,一戶一丁的徵兵政策,讓師團長立刻擁有了三個旅團的兵力。在心疼已經空空如也的倉庫和源源不絕往外流的金錢的同時,看着這三個裝備齊全的滿編旅團,師團長心中也涌起了一股豪情。

豪氣大發的師團長,不等新兵訓練結束,在新兵編制完畢後,立刻派出親信帶領一個旅團的兵力,開始攻擊鄰近的旅團長地盤.

當然,師團長還沒有瘋狂到認爲新兵可以獨立作戰,下大本錢的給那個旅團配置了兩個全是老兵的聯隊。這本錢特別大,因爲師團長身邊就剩下一個中隊編制的老兵當護衛了。

一個聯隊的老兵集結起來當主力,一個聯隊的老兵分散到旅團的其它聯隊裡擔任士官。師團長就是想藉助這些老兵帶領新兵來增加戰鬥力,希望幾次輪戰下來,自己這三個旅團的部隊能夠全部變成老兵。

被師團長選中的那個倒黴旅團長,顯然沒想到師團長居然會這麼快對自己這些人下手,而且選誰不好偏偏選中自己。

雖然在師團長擴軍的時候,他就因危機感而勒緊褲腰帶的跟着擴軍,但誰能想到編制纔剛完成對方就打上門來了呢?

結果不言而喻,戰況是一邊倒的,沒一天功夫,這個旅團長就只好帶着幾個親信,淒涼的跑到其它旅團長身邊尋求庇護了。其它旅團長也不是好相與的,他們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立刻聯合起來,而且還派人去向附近的聯隊長講道理,這些鄰近的聯隊長都不是笨蛋,立刻調兵聯合抵抗師團長這個強勢人物擴大地盤的行爲。一番試探戰鬥後,發現數個原聯隊士兵爲主力的聯軍還真不好啃,師團長只好停止了擴張,開始專心建設地盤和訓練軍隊。旅團長聯隊長們鬆口氣之餘,也開始進入軍閥的狀態。

對這次算是軍閥衝突的行爲,大家都有在有點可惜之餘又有點慶幸。可惜的是帝國首例軍閥混戰不是自己製造的,慶幸的是自己不用揹着首個發起軍閥戰爭,這個不知道是好是壞的名聲。雖然自己這次是第二次軍閥戰爭,但怎麼也沒有第一次那麼響亮啊。

至於首例帝國軍閥戰爭是誰製造的?

隔壁海泉省的軍閥?

不是,上次海泉省兩個聯隊擺開陣勢對峙,根本沒有打起來,只是互相叫罵一番,除了搞得兩聯隊附近地域人心惶惶外,連滴血都沒流就各自收兵回營了。

那是帝國內陸的軍閥了?

也不是,雖然帝國內陸行省比邊境行省混亂,但由於武裝力量太多了,反而顯得一片平靜,準軍閥們依然在爭論地盤的劃分,都還沒確定地盤呢。

爲什麼說內陸行省既混亂又平靜呢?平靜是指民間,平民跟以往一樣,以前怎麼過活現在就怎麼過活。而混亂則是指帝國內陸行省的武裝力量的種類,實在太多的緣故。

想想,帝國的大貴族都冊封在這些地方,他們纔不會被冊封到邊遠地區呢,而這些大貴族哪個不是擁有數萬奴隸兵的。

同理,將軍的領地也一樣都被封在這些行省,將軍各自的私兵和領地民兵又是一個巨大的武裝力量。

除了這些理由外,由於經濟發達,府衙的武裝力量也不容忽視,再加上當地警備部隊和駐守此地的正規軍團這麼多武裝力量混雜在一起,而且各個權貴都有錢有勢又有兵,反而不像邊境行省那樣一家獨大,單單瓜分地盤就要費上好些時日。

這個時候誰都在警惕四周戒備萬分,而且誰也不會冒出頭來行事,所以首起軍閥戰爭不是內陸行省的。

那麼是邊疆行省的了。

邊疆行省的帝國軍是當地的絕對老大,全軍上下都是和外敵多年浴血奮戰拼殺出身的,軍中的袍澤之情,可不像那些沒有經過戰爭洗禮的帝國軍那麼脆弱。而且這些常年作戰的軍隊,軍官的威望是實打實的,下級想要反抗上級?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所以但凡邊疆軍隊就是一個整體,一個地區只有一個軍閥.

雖然邊軍戰鬥力最完整也最強悍,但能夠擁有整個軍隊的軍閥,全都精明頂天的人,哪裡會在這亂象剛顯的時候,冒着天下人的指責對內興兵?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老對手時不時前來衝擊一下邊關,就是有那野心也被拖得不能動。現在不要說自把自爲了,還要殷勤的向帝都表示自己的忠心,以求能撥多點物資兵丁來呢。

也許有人會問,難道帝國建立數百年,就沒有一個忠誠帝國的將領嗎?

當然有,不過駐紮在行省的忠心將領,如果是實實在在把握全軍的還暫時沒什麼事,但既然把握了全軍,就算你忠心耿耿都會被上頭猜忌,誰叫你握着兵權啊。這樣的人的下場,不是被上面因猜忌迫害了,就是被逼迫得成爲軍閥,沒有其它下場的。

而不能把握全軍的將領呢?嘿嘿,在這年景,下面早就不服的手下肯定會第一時間就把他給滅了,再把軍隊瓜分一空。

說到這也許有人會奇怪,爲什麼帝國軍官會這麼大膽,謀殺上司、瓜分軍隊、霸佔地盤的事都冒出來了。

其實很簡單,競爭帝國皇位失敗者的後裔,敵方勢力派遣潛伏的奸細,皇子權貴們的手下,這些消息靈通、肩負秘密使命的傢伙,就是沒有那機會都要鬧事,別說現在這軍心動盪的時刻了,當然是趁機抓兵權。

本來事情還不會鬧這麼大,可是有這麼多煽風點火蠱惑人心的傢伙在搞鬼,想不出現軍閥都很難呢。

在這整個帝國軍心動盪的時刻,唯一還算好的就是中央行省了。不是說中央行省的軍官們都忠心耿耿,也不是說間諜們放棄了挑動他們的野心,而主要是皇帝、元帥、丞相都在這裡,有誰敢異動,只要下一道命令就能解決。

而帝都的皇親國戚大貴族們,雖然敢不把元帥和丞相放在眼裡,但皇帝依舊在。雖然這皇帝已經奄奄一息,但只要皇帝還有一口氣,一個眼色就能讓權貴被抄家滅族,就是皇帝駕崩了,他也能用遺旨殺人。

這就是皇權的恐怖,當然,也是皇權的魅力。所以,不論這些帝國的超級權貴有什麼想法,在皇帝沒掛之前,沒有哪個白癡會跳出來叫囂的,全都靜靜等待着震撼天下的時刻到來。

算來算去,沒看到哪個傢伙製造了首例帝國軍閥戰爭啊。嘿嘿,事情就是這麼巧妙,帝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第二次軍閥戰爭都發生在一個省分,這就是沿海的海濱省。

第二章 私鑄錢幣第七章 翻雲覆雨第一章 大船入港第四章 秘密通道第六章冊封領地第四章 分兵進擊第四章:攻城陷地第四章 陣前對話第七章 初一十五第十四章第八章 喜迎新年第五章 貴人出行第三章 老弱病殘第六章 山野藏寶第一章 萬里逃亡第五章 崎紅分裂第一章 安全迴歸第二章 砍人時刻第四章 部隊擴編第二章 急速擴張第七章 命令書第一章 參與遊戲第七章 曼陀羅盜賊團第三章 相文當家第二章 熱血統帥第七章 揚威耀武第五章 津城護衛隊第二章 生死未卜第四章 情之一字第八章 執行任務第十二章第六章 完成任務第二章 天外奇物第四章大隊人馬第四章 北國怪客第六章 神秘密衛第八章 一等地圖第五章 天生勞碌 (下)第七章第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章 安全迴歸第一章 萬里逃亡第五章 西南攻略第一章 荒唐命令玄雨第三章 整訓僕從兵第六章 一場騙局第三章 撤銷職務第二十章第十六章第一章 老頭上校第一章 禍害東南第九章第三章:暗潮洶涌第一章 清月少主第七章 參謀報到第六章 軍政新制第八章 惡度巢穴第七章 圈地爲王第八章 奧特曼列兵第二章 熱血統帥第七章 兵臨城下第十一章第六章 山野藏寶第七章 命令書第五章 駐防合約第四章 整城惡魔第二章 熱血統帥第五章 新官上任第八章 密衛刺殺第五章 遠端攻擊第四章:攻城陷地第六章 完成任務第五章 天下大勢第五章 西南攻略第七章 挖洞攻城第一章 戰損比例第七章 破壞陰謀第一章 荒唐命令玄雨第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章 老弱病殘第五章 駐防合約第八章敵人襲擊第八章第五章 井底之蛙第七章 殺死敵寇第二章 大軍來襲第五章 正奇相輔第七章 獨立封侯第七章 揚威耀武第七章 揚威耀武第二章 急速擴張第四章 出征剿匪第三章 不記名投票第七章 選舉制度第二章 天譴之後第三章 奇特敵軍第五章 山匪攻城第二章 兄弟重逢第一章荒涼封地第七章 狂風暴雪
第二章 私鑄錢幣第七章 翻雲覆雨第一章 大船入港第四章 秘密通道第六章冊封領地第四章 分兵進擊第四章:攻城陷地第四章 陣前對話第七章 初一十五第十四章第八章 喜迎新年第五章 貴人出行第三章 老弱病殘第六章 山野藏寶第一章 萬里逃亡第五章 崎紅分裂第一章 安全迴歸第二章 砍人時刻第四章 部隊擴編第二章 急速擴張第七章 命令書第一章 參與遊戲第七章 曼陀羅盜賊團第三章 相文當家第二章 熱血統帥第七章 揚威耀武第五章 津城護衛隊第二章 生死未卜第四章 情之一字第八章 執行任務第十二章第六章 完成任務第二章 天外奇物第四章大隊人馬第四章 北國怪客第六章 神秘密衛第八章 一等地圖第五章 天生勞碌 (下)第七章第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章 安全迴歸第一章 萬里逃亡第五章 西南攻略第一章 荒唐命令玄雨第三章 整訓僕從兵第六章 一場騙局第三章 撤銷職務第二十章第十六章第一章 老頭上校第一章 禍害東南第九章第三章:暗潮洶涌第一章 清月少主第七章 參謀報到第六章 軍政新制第八章 惡度巢穴第七章 圈地爲王第八章 奧特曼列兵第二章 熱血統帥第七章 兵臨城下第十一章第六章 山野藏寶第七章 命令書第五章 駐防合約第四章 整城惡魔第二章 熱血統帥第五章 新官上任第八章 密衛刺殺第五章 遠端攻擊第四章:攻城陷地第六章 完成任務第五章 天下大勢第五章 西南攻略第七章 挖洞攻城第一章 戰損比例第七章 破壞陰謀第一章 荒唐命令玄雨第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章 老弱病殘第五章 駐防合約第八章敵人襲擊第八章第五章 井底之蛙第七章 殺死敵寇第二章 大軍來襲第五章 正奇相輔第七章 獨立封侯第七章 揚威耀武第七章 揚威耀武第二章 急速擴張第四章 出征剿匪第三章 不記名投票第七章 選舉制度第二章 天譴之後第三章 奇特敵軍第五章 山匪攻城第二章 兄弟重逢第一章荒涼封地第七章 狂風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