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美人卷珠簾

“母后問起了霍江的女兒?”

慶王府內,慶王看着來人。

“太后誇永濟寺的點心做得好,聽說這是霍江女兒傳授的,還饒有興味地問了幾句。”來人說道。

慶王蹙起眉頭:“霍江......本王倒是快要忘記他了。”

“霍江之妻病故之後,這個女兒據說是養在外面,現在年齡漸大,這才接回京城。”

慶王頷首,微微感到意外,霍江沉寂了這麼多年,卻在此時冒了出來。

他道:“那就讓太后見見這位霍小姐吧。

他轉動着拇指上的白玉扳指,目光遊移。

太后耳邊有人提起永濟寺,提起永濟寺的點心,待到郭詠插手彭城伯府案子的消息傳來之後,太后冷冷地對歐陽嬤嬤道:“哀家就想看看究竟誰會在這件事上顛倒黑白,沒想到啊,竟會是一向以清正嚴明著稱的郭首輔。”

歐陽嬤嬤道:“太后其實早就想到了,只是太后您心善,不願意看到這些。”

太后長長地嘆了口氣,幽幽地說:“算了,這是命。和永濟寺說一聲,哀家要去給觀音菩薩上炷香,順便也嚐嚐他們新出的點心。”

當朝首輔親自出手,順天府哪敢怠慢,次日便帶走了永豐號京城分號大掌櫃馬泰興。

馬泰興連着酒醋局,因而慎刑司的人也拘了酒醋局的幾個太監。

這事剎時傳遍了京城,老百姓們議論紛紛,皇后賜死了自己的弟媳,順天府抓走了永豐號的人。暗地裡有罵皇后的,有罵順天府的,倒是沒人罵郭詠,因爲不知道郭詠在這件事上起到的作用。

太后一頂青布小轎悄悄去了永濟寺,樸素無華,絲毫也不引人注目。

永濟寺的住持方丈早已得到消息,太后到達永濟寺時,寺裡沒有其他香客。

太后不喜,對住持方丈道:“哀家不讓聲張,便是不想打擾到百姓們,可是你們不讓其他香客進來,卻還是打擾到了。”

住持立刻明白過來,待到太后上完香,忙讓人打開永濟寺的兩道側門。

今天是初一,山門外早就聚集着大批香客,他們已經等候多時,現在看到側門打開了,衆人沒敢閒着,你爭我搶涌進寺裡,沒到片刻,方纔還冷冷清清的寺院頓時熱鬧起來。

永濟寺的素齋名聞遐爾,來上香的人都要吃過素齋,再買上幾包永濟寺在菩薩像前供奉過的點心,這纔會心滿意足地回家。

太后端坐在蒲團上,聽永濟寺最德高望重的慧清法師講經,聽完經,回到寮房裡,炕桌上已經擺了幾樣永濟寺的點心。

太監依次試了,太后拿起一塊做成蓮花的酥餅,端詳一刻,對住持道:“以前永濟寺的點心,可不會做成蓮花的,想來這是那位霍姑娘教給你們的,難得你們肯聽個姑娘的。”

住持溫聲道:“阿彌陀佛,太后明鑑,這的確是霍姑娘教給小寺的,霍姑娘精通佛典,每樣點心都與佛經有關,上個月,霍姑娘親手製了九拾九件佛果,供奉在菩薩座前,而這些佛果所用的米麪,則是霍姑娘派人在京城裡九拾九位善長仁翁家中募集而來。”

太后聞言,眉頭微微一動,對住持方丈道:“一個小姑娘,難得有這般心思。”

她又對跟隨來的太監道:“去傳這位霍姑娘過來,哀家要見一見。”

住持方丈雙手合什:“阿彌陀佛,霍姑娘與佛有緣,今日初一,霍姑娘一早過來,正在香積廚裡做佛果,貧僧這便讓人把她請過來。”

聽說霍思瑾就在寺裡,太后一點兒也不吃驚,她微微一笑,這般用心,若是這個時候不在寺裡,那反而奇了。

片刻後,監寺大師親自引了一名少女走進寮房。

她低眉垂目跟在監寺身後,雖然不是宮廷禮儀,但是一舉一動倒也從容合體。

太后衝她招招手:“走近一點,讓哀家看看。”

霍思瑾走近一點,微微擡臉,太后仔細打量着她,只見霍思瑾頂多十一二歲,如同一株翠柳,纖細柔弱,不是一等一的美女,卻也是個美人坯子,瓜子臉,細細的柳眉下一雙丹鳳眼,眼角有顆小小的紅痣,給她略顯素淡的五官憑添了幾分嫵媚。

太后頷首:“哀家聽說以前的霍夫人便是位才貌雙全的,看你的相貌並不似霍江,想來便是隨了霍夫人吧。”

霍思瑾輕啓朱脣:“回太后的話,臣女自幼失恃,後來在庵堂里長大,不曾見過母親,可是也聽乳孃說起過,說臣女是隨了家母。”

“哦,你是在庵堂里長大的,爲何沒有留在家裡?”太后奇道。

霍思瑾柔聲說道:“臣女一出生,家母便撒手人寰,家母臨終時懇求父親,若是讓人知道她是因爲生了臣女纔去的,外人定會給臣女安上克母的名聲,便請父親對外不要提起這件事,並且在臣女剛滿週歲時,便將臣女送去了無錫萬華寺,父親在萬華寺後山,建了一座庵堂,臣女自幼便長在那裡。”

太后聞言,吃驚不已,難怪沒聽說霍江有個女兒,原來是被從小送進了庵堂。

這個霍江,行事總是出人意表,就說這件事吧,他把剛滿週歲的女兒,送去千里之外的萬華寺,可謂狠心之至,可是卻又是因爲妻子的臨終囑託,不但不能怪他,反而更令人心酸。

霍夫人臨終的遺言,是每個母親都會擔心的事情,而霍江的所做所爲,又是每個父親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太后嘆道:“哀家真沒有想到,霍江會讓女兒在庵堂裡住了十多年,你是住了十多年吧?”

霍思瑾沒有擡頭,只是輕聲回答:“臣女在庵堂裡住了十年零五個月零三天。”

精確到每一天,想來她定是日日盼着回家吧。

“你想家嗎?”太后問道。

“想,臣女略微懂事時,每一天都會在牆上畫一片竹葉,待到臣女離開庵堂時,庵堂的牆上都已畫滿了竹葉。臣女不知道還會獨自在庵堂裡住多久,所以每畫一片竹葉時,便會祈求菩薩垂憐,讓臣女能夠早日見到父親,見到哥哥......”

第四八五章 練兵第六五七章 心痛第一一六章 身在禍難中第七零九章 大牢第三二三章 兩女第六二零章 天地變第二七九章 不慚世上英第二零八章 慈寧第一四八章 山前人望翠雲屏第一六一章 女娃第五六一章 弱主第五五五章 花轎第五三三章 合意第八十五章 不信請看弈棋者第三零一、三零二章 馬第六一三章 黃雀在後第三五八章 針鋒第一章 雨打江南岸第二章 風入四蹄輕第七三八章 君王有語第三九九章 洛陽城第七五四章 三年之約第四三三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二八九章 好戲第二十四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七四八章 驚變第二零三章 藥材第一零二章 相逢相遇人誰識(新春快樂)第七零八章 不忿第一一九章 美人卷珠簾第二三九章 狠絕第二一五章 易釵第六五三章 防風第七二零章 真相第六三九章 展顏第三八九章 走馬燈第五二八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一八八章 開視化爲血第二六一章 兄弟第三一四章 夢幻第六四八章 上船第三章 惻惻輕寒翦翦風第四四零章 審問第五九八章 軍營第七零二章 筆墨第二九一章 不速第四九四章 海棠已綻牡丹芽第六三五章 待產第二十七章 征衣暗塵易染第三一四章 夢幻第四七三章 冤大頭第七十六章 可憐天下女兒心(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二六章 低頭思故人第一五六章 褚慶第一四七章 擬就王孫借十分第四零五章 三擊掌第三一二章 雪域第二四九章 釣魚第三二六章 暗語第七十三章 風煙起(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求打賞)第六五零章 朝堂第三二四章 離開第六六二章 相看第三九二章 莫名第六四零章 後盾第二六一章 兄弟第六五八章 操心第三六四章 打聽第三三四章 我賠給你第六八九章 姐弟第十二章 一場歡喜忽悲辛第七三九章 盛怒第三二九章 笑談第六十二章 斜陽正在第七五三章 相遇第一八二章 寶墨第五二一章 吳彬彬第七四五章 計破第一零八章 輕舟已過萬重山第七四五章 計破第一四一章 正當少年第六四五章 水餃第七二四章 貓變第五六六章 仙姑第四八一章 榆林(二)第七十章 窮山惡水?第二五二章 鼻子第四五零章 阿力倫第二三八章 九爺的眉毛第二六二章 閒淡第一六八章 長史第四一六章 閨事第五三一章 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第三八五章 鬧劇第五四七章 街頭第四五八章 安全第四四七、四四八章 暴怒(兩章合一)第五十一章 遙憐小兒女第四二八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四七七章 小哥哥
第四八五章 練兵第六五七章 心痛第一一六章 身在禍難中第七零九章 大牢第三二三章 兩女第六二零章 天地變第二七九章 不慚世上英第二零八章 慈寧第一四八章 山前人望翠雲屏第一六一章 女娃第五六一章 弱主第五五五章 花轎第五三三章 合意第八十五章 不信請看弈棋者第三零一、三零二章 馬第六一三章 黃雀在後第三五八章 針鋒第一章 雨打江南岸第二章 風入四蹄輕第七三八章 君王有語第三九九章 洛陽城第七五四章 三年之約第四三三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二八九章 好戲第二十四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七四八章 驚變第二零三章 藥材第一零二章 相逢相遇人誰識(新春快樂)第七零八章 不忿第一一九章 美人卷珠簾第二三九章 狠絕第二一五章 易釵第六五三章 防風第七二零章 真相第六三九章 展顏第三八九章 走馬燈第五二八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一八八章 開視化爲血第二六一章 兄弟第三一四章 夢幻第六四八章 上船第三章 惻惻輕寒翦翦風第四四零章 審問第五九八章 軍營第七零二章 筆墨第二九一章 不速第四九四章 海棠已綻牡丹芽第六三五章 待產第二十七章 征衣暗塵易染第三一四章 夢幻第四七三章 冤大頭第七十六章 可憐天下女兒心(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二六章 低頭思故人第一五六章 褚慶第一四七章 擬就王孫借十分第四零五章 三擊掌第三一二章 雪域第二四九章 釣魚第三二六章 暗語第七十三章 風煙起(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求打賞)第六五零章 朝堂第三二四章 離開第六六二章 相看第三九二章 莫名第六四零章 後盾第二六一章 兄弟第六五八章 操心第三六四章 打聽第三三四章 我賠給你第六八九章 姐弟第十二章 一場歡喜忽悲辛第七三九章 盛怒第三二九章 笑談第六十二章 斜陽正在第七五三章 相遇第一八二章 寶墨第五二一章 吳彬彬第七四五章 計破第一零八章 輕舟已過萬重山第七四五章 計破第一四一章 正當少年第六四五章 水餃第七二四章 貓變第五六六章 仙姑第四八一章 榆林(二)第七十章 窮山惡水?第二五二章 鼻子第四五零章 阿力倫第二三八章 九爺的眉毛第二六二章 閒淡第一六八章 長史第四一六章 閨事第五三一章 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第三八五章 鬧劇第五四七章 街頭第四五八章 安全第四四七、四四八章 暴怒(兩章合一)第五十一章 遙憐小兒女第四二八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四七七章 小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