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爲難

正月初十,京城及周遭縣城的官道總算徹底打通,各地中斷許久的信息紛紛涌了進來。

但更多的卻是壞消息。

冀中的亂民裹挾上萬百姓,冒着嚴寒,一路朝京城進逼。據聞,亂民距離京城僅剩二百餘里。

魯、晉等地的災情仍在加劇,治下已經出現了多股流民,這些人有的被迫去了關東,更多的則朝京城奔來。

在淳樸的百姓心中,京城乃王朝的中心,皇帝居住的地方,天底下最尊貴、最安全的地方,在那裡總能謀得一份活路。

起初只有幾千人,隨後那赴京的災民如同雪球,越滾越大,如今已經有數萬人之多。

再加上冀中的亂民,五六萬飢寒交迫的災民,京城根本無法承受。

內閣的幾位老大人接到地方官送上來了的請罪摺子,一個個頓時頭大如鬥。

原本,地方上鬧點災荒並不算什麼大事。

大齊幅員遼闊,從南到北不知多少縣城、村落,每年不是這裡鬧點水災,就是那裡鬧點旱災,要麼就是地動、蝗災,若是一聽有天災便愁眉苦臉的,那些老大人們這一年到頭就甭想有個笑模樣。

鬧了天災不可怕,有流民作亂也不足爲懼,內閣的幾位老大人們真正擔心的是宮裡——聖人已經兩日都沒有召集他們議事了!

按理說,京城的雪災剛剛結束的時候,聖人就該召集閣臣和六部主官商討政務的。

但,大雪停了快三天了,聖人除了曾經召見錦衣衛的趙耿外,竟再也沒有見過其它朝臣。

不正常!絕對不正常啊。

首輔季彥年逾六旬,頭髮、鬍鬚已經花白。消瘦的面頰上溝壑縱橫,宛如一個風乾的核桃。

他眉頭緊鎖,雙目望着宮城的方向,心中已然有了不好的預感:出事了,宮裡一定出事了!

六部的幾位主官也紛紛告病。他們都是混跡官場的老油子,稍有風吹草動便會有所察覺。

此刻漂浮在京城的空氣都帶着陰謀、不安的味道,他們如何能感覺不出來?

戶部尚書馮延壽,顧伽羅的嫡親大舅。將幾個兄弟、兒子都叫到了書房。

“明伯,你怎麼看?”

馮延壽問向自己最出色的長子。

兩年前馮明伯便考取了進士,在翰林院做了個小小的編修,官階不高,卻極爲清貴。

又因着馮明伯與聖人的交情。聖人對馮明伯這個上進的好少年也十分喜歡,經常讓他隨侍左右。

馮明伯有一副好嗓子,聖人很喜歡聽他誦讀文章。

在一衆翰林院新晉進士中,馮明伯絕對是最受皇帝寵愛的一個。

經常出入宮城,能接觸到的消息就多,再加上馮明伯出手大方、脾氣又好,宮裡的許多小太監都與他關係不錯。

別小瞧了那些不起眼的奴才,有時他們一句不經意的話便能起到大作用。

馮明伯恰是聽了御書房的一個小太監的嘟噥,才察覺到了宮中的異常。

他滿臉擔憂的說道:“父親,二叔、三叔。聖人恐怕身體有些不太好——”

馮延壽絲毫不感到意外,他早就猜到了。

北方四地鬧了雪災,災民都要扯旗造反了,前幾日京中大雪,聖人有意賑災也沒有辦法,只能等雪停。

如今雪停了,聖人卻沒有召見馮延壽這個戶部尚書要銀子,這就有些奇怪了。

馮延壽與聖人自幼一起長大,他太瞭解這位君王的性子了。面對災難,有人或許會逃避。但蕭燁絕對不會,不管災情多麼嚴重、局勢多麼嚴峻,他都會迎頭抗擊。

宮裡沒有動靜,只有一個解釋:聖人出事了。極有可能神智不清醒,無法下達命令。

馮家二老爺延福是個急脾氣,聽了侄子的話,趕忙問道:“大哥,那咱們該怎麼辦?最近京裡的流言太多了,什麼靠譜不靠譜的鬼話都有。太子爺失蹤。聖人若真的不能理事,那、那幾個皇子豈不是——”更加不安分?

沒準兒,聖人突然生病,就是某個不孝子的手筆呢。

“老二,禁言!”馮延壽沉下臉來,冷聲打斷弟弟即將說出口的‘胡話’,斥責道:“都多大的人了,怎麼還管不住自己的嘴?這些話也是你能隨便說的?”

馮延壽是長兄,訓誡起弟弟來毫不客氣。

馮延福也被哥哥罵習慣了,當着晚輩被訓斥,倒沒有覺得尷尬。

他訕訕的說道:“這不是在家裡嘛,我主要是擔心大哥。你是聖人的心腹,宮中一旦有變,旁人能躲得過去,你卻是繞不過去的。”

馮延壽掌管着大齊的錢袋子,皇子們想要‘幹大事業’,錢是少不了的。

“……那也不能亂說。”弟弟說得話,馮延壽如何不明白?

其實他還有個家人都不知道的隱秘身份。當年在泉州,他不單單是爲聖人經營海關,還負責監察東南的官場。

調回京後,馮延壽的這個職務仍沒有被罷黜,繼續爲聖人盯着東南官場。

這種類似錦衣衛的差事,是聖人對他信任、重視的體現,然而一旦當今駕崩、新君即位,他馮延壽便會是新君最先清除的一批人中的一個。

所以,馮延壽必須知道皇帝的真實情況,決不能讓他有任何閃失!

就在馮延壽琢磨着要不要啓用宮中的棋子時,突然有內侍來家中宣旨。

“聖人慾召見微臣?”

馮延壽瞳孔微縮,心中忽然有了不好的預感。

馮明伯臉色微變,他仗着年輕,且與這內侍有幾分交情,便笑着說道:“黃公公,微臣呢?聖人可有傳喚?”

黃公公長得有點兒胖,圓乎乎的臉上泛着油光,平日裡總是笑嘻嘻的,好像廟裡的彌勒佛。

今日卻難得的嚴肅,衝着馮明伯搖搖頭,而後催促道:“馮大人,聖人還等着呢,請您速速隨奴婢進宮!”

馮明伯還想說兩句,企圖跟着馮延壽一起進宮,卻被馮延壽一記眼刀給阻止了:別犯傻,好好在家裡呆着!

馮明伯只得忍下,眼睜睜看着父親跟着內侍和禁衛軍們離開了馮家大宅。

皇宮裡,馬皇后坐在榻前,呆呆的看着昏迷不醒的皇帝愣神。

賀院正等太醫院的所有太醫都侯在外間,臉色慘白的研究藥方。

聖人昏迷,馬皇后迅速控制了皇宮,宮門全部關閉,妥妥就是一出禁宮驚變的戲碼啊。

而他們這些太醫,便是這場大戲的第一波犧牲者。聖人一旦晏駕,他們肯定陪葬。

他們不時拿眼角的餘光去看馬皇后,他們的老命就在她的手中攥着呢。

殊不知,馬皇后的心裡也在糾結、爲難,根本不知該如何選擇……

PS:今天都木有月票,不開森,(。)

第84章 後續的後續第163章 進擊第8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1章 狗血無處不在第146章 幸與福第59章 活見鬼第24章 祖母第33章 陷害第105章 吳氏第66章 兩樁親事第93章 手足和衣服第1章 在路上第90章 謠言起第31章 展家(二)第34章 伏線第19章 “媒人”第97章 問第80章 狠第121章 打擂臺第55章 皇后的選擇第104章 安排第58章 出事了第101章 定局(三)第13章 暗鬥第11章 還就賴上你了第158章 立威?第137章 藥第39章 挑丫鬟第10章 鄰居第146章 壽王第62章 女人就是任性(二)第37章 火第74章 添妝(二)第33章 好戲開鑼第78章 女人不好惹(三)第119章 初露馬腳第89章 被告了第99章 定局(一)第135章 潑髒水第28章 意外第76章 又一個爛攤子?第66章 終於動手了(三)第62章 親事第69章 無間道第146章 幸與福第65章 陰錯陽差第56章 舉薦第93章 手足和衣服第142章 絕密第57章 心塞的九公主第30章 準備動手第55章 皇后的選擇第15章 想打劫?爺幫你!第50章 自薦第127章 拉人下水第146章 幸與福第80章 經典橋段第10章 暗生間隙第123章 打第45章 可怕的猜測第11章 震驚第149章 萬萬沒想到第47章 知難而退第53章 莫名第15章 造勢第126章 博衍第39章 粉墨登場第16章 義女第16章 不甘第18章 公主駕到第33章 好戲開鑼第53章 莫名第134章 傻眼第1章 在路上第46章 傻了第75章 無所謂第122章 苟且第38章 又一個第2章 雙‘喜’臨門第80章 經典橋段第154章 懷疑第87章 **煩第48章 齊勤之的親事第142章 坑第43章 分家風波(二)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40章 殤第124章 反擊第119章 初露馬腳第141章 隱瞞第149章 萬萬沒想到第96章 交鋒開始第3章 被困第15章 醒來第161章 準備第11章 漂流瓶第15章 造勢第115章 血咒第68章 衆生相第15章 窩火
第84章 後續的後續第163章 進擊第8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1章 狗血無處不在第146章 幸與福第59章 活見鬼第24章 祖母第33章 陷害第105章 吳氏第66章 兩樁親事第93章 手足和衣服第1章 在路上第90章 謠言起第31章 展家(二)第34章 伏線第19章 “媒人”第97章 問第80章 狠第121章 打擂臺第55章 皇后的選擇第104章 安排第58章 出事了第101章 定局(三)第13章 暗鬥第11章 還就賴上你了第158章 立威?第137章 藥第39章 挑丫鬟第10章 鄰居第146章 壽王第62章 女人就是任性(二)第37章 火第74章 添妝(二)第33章 好戲開鑼第78章 女人不好惹(三)第119章 初露馬腳第89章 被告了第99章 定局(一)第135章 潑髒水第28章 意外第76章 又一個爛攤子?第66章 終於動手了(三)第62章 親事第69章 無間道第146章 幸與福第65章 陰錯陽差第56章 舉薦第93章 手足和衣服第142章 絕密第57章 心塞的九公主第30章 準備動手第55章 皇后的選擇第15章 想打劫?爺幫你!第50章 自薦第127章 拉人下水第146章 幸與福第80章 經典橋段第10章 暗生間隙第123章 打第45章 可怕的猜測第11章 震驚第149章 萬萬沒想到第47章 知難而退第53章 莫名第15章 造勢第126章 博衍第39章 粉墨登場第16章 義女第16章 不甘第18章 公主駕到第33章 好戲開鑼第53章 莫名第134章 傻眼第1章 在路上第46章 傻了第75章 無所謂第122章 苟且第38章 又一個第2章 雙‘喜’臨門第80章 經典橋段第154章 懷疑第87章 **煩第48章 齊勤之的親事第142章 坑第43章 分家風波(二)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40章 殤第124章 反擊第119章 初露馬腳第141章 隱瞞第149章 萬萬沒想到第96章 交鋒開始第3章 被困第15章 醒來第161章 準備第11章 漂流瓶第15章 造勢第115章 血咒第68章 衆生相第15章 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