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家有遠客

時間進入了三月。

春光晴好,被嚴寒磋磨了一個冬天的人們終於褪去厚厚的衣衫,換上時新的春裝,呼朋喚友、攜家帶口的去郊外踏春。

每日裡,城門口都異常熱鬧。

闔家出行的馬車,三五成羣的士子們,亦或是那些鮮衣怒馬的公子們,清晨迎着朝陽出城,黃昏時分才戀戀不捨的回到京城。

這日上午,南城門的兵卒目送最後一波出城的年輕人,正欲趁着難得的清閒眯一會,不遠處的官道上卻傳來一陣整齊的馬蹄聲。

噫?來人貌似陣仗不小啊?!

兩個兵卒耳朵齊齊豎起,在城門口站了這麼多年,他們早已練就出了一雙火眼金睛和兩隻堪比斥候的耳朵。

尤其是那個黑瘦的精明小子,單憑馬蹄聲便能推測有多少匹馬,單看車轍印就能猜測出車廂裡裝了多少好東西。

原本鬆鬆垮垮的倚在城門邊的牆上,這會兒陡然睜開了眼睛,衝着高高的同伴使了個眼色。

高個兒兵卒收到暗示,頓時來了精神:嘿,有‘貴人’喲。

所謂‘貴人’,是他們之間的暗號,指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貴人,而是指帶了大量貨物的人。

說得直白些,就是肥羊!

京城城門口的兵卒未必敢明目張膽的敲竹槓,但若是遇到運送大批貨物進京的人,好處總還是會有一些的。

特別是一些精明的商人們,他們出入城門的時候,都會悄悄賽點銀錢給兵卒們。

這些兵卒出身卑微,月俸少得可以忽略,平日裡就是靠着這些‘孝敬’過活呢。

苦了一個冬天了,總算來了個‘貴人’,他們又能發點小財了。

然而,當一隊浩蕩的隊伍出現在地平線,徹底映入他們的眼簾時,兩人又失望的垂下了肩膀。

直孃的。來的不是‘貴人’,而是真的貴人。

黑瘦小兵眼神兒好,甚至還認出了熟人。

抹了把失望的臉,笑嘻嘻的跟前頭領隊的打招呼。“嘿,這不是劉爺嘛,您老回京了?”

劉虎坐在馬上,並沒有下馬,居高臨下的看着小兵。從懷裡掏出一個巴掌大小的葫蘆酒壺丟給黑瘦小兵,“遼東上好的燒刀子,給你小子嚐個鮮兒。”

“哎哎,謝謝劉爺。”

黑瘦小子笑得見牙不見眼,緊緊的抱着酒葫蘆彷彿抱着什麼絕世珍寶。沒別的,似他這樣的粗鄙兵漢,平日裡沒啥愛好,就是喜歡喝兩口。

劉虎曾是齊家軍,最知道這些人的尿性,見面就給一壺烈酒。比給兩個錢兒還讓他們高興咧。

不過,黑瘦小子還算敬業,一雙小眼睛滴溜溜打量着劉虎身後那一長串的馬車,尤其是後面幾輛明顯是載貨的馬車,他的目光停留的時間最長。

劉虎見了,不由得笑罵了兩句,“好了,別看了,後頭是我們府上的四太太,回京來主持二爺的婚事。我們四老爺在蘇州任上。四太太便帶了些南邊的土儀回來。”

黑瘦小兵聽了,趕忙收回探究的目光,連連點頭:“是是,小的明白。劉爺請!”

自古以來。外任的官員或是其家眷回京,總會帶一些‘土儀’。這是官場約定俗成的慣例,而這批‘土儀’,官府以及沿途的哨卡是不會收稅的。

進城門,自然也不必繳納進城稅。

兩個兵卒意思意思的驗看了一番,便點頭哈腰的讓齊家的車隊進城。

劉虎卻十分大方。策馬站在城門邊,待後頭的車隊進了城,他方打馬跟上,臨行前丟給黑瘦小兵一個荷包,“拿去弄點兒下酒菜,和兄弟們好好樂呵樂呵!”

“哎哎,多謝劉爺!”還是豪門世僕懂規矩啊。

掂了掂手上的荷包,那沉甸甸的硬塊兒讓黑瘦小兵高興不已。

馬車進了京城,穿過繁華的大街,東拐西轉,最後進了文昌衚衕。

“幾年不見,京城還是這般熱鬧,”

馬車裡,齊令宜的妻子胡氏撩起一角車窗簾子,看着外頭的景緻,頗爲感慨的說了一句。

她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在貴人云集的天子腳下呆了小半輩子,這幾年跟着丈夫一直在任上。

雖然蘇州也十分繁華,但她夢裡想得還是京城。

在胡氏看來,或許鹽商滿街走的蘇州更加富庶,可總是比不上京城的貴氣與大氣。

深深吸了微涼的空氣,連日來因趕路而疲憊的身體竟精神了許多,胡氏放下車窗簾子,心裡暗想着:老爺任期快滿了,也該計劃着調回京城了。

“四太太,到家了!”

馬車緩緩聽在齊家大宅門前,車伕和小廝都恭敬的說道。

胡氏下了車,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宅院。這裡是大嫂清河縣主的陪嫁別院,胡氏頭一回過來。

沒來之前,胡氏還以爲這裡會很小,至少絕對比不上國公府氣派。但到了一看才發覺,這宅院確實不如國公府氣派,但也遠比她想象中的要好許多。

首先,這院子足夠大,東西兩路,皆是五進五出。

胡氏下了馬車,換乘府內的轎子,由四個粗壯的婆子擡着,一路平穩的進了院子。

穿過前庭,走過花園子,四周佈置得十分雅緻,胡氏瞧了暗暗點頭。到底是大嫂,哪怕國公府沒了,也能將一處別院收拾得妥妥帖帖。

來到垂花門前,轎子停了下來。

“弟妹總算來了,讓嫂子好生惦記!”

清河縣主領着顧伽羅、齊敏之親自站在二門迎接,見胡氏從轎子裡出來,便笑着說道。

胡氏快走兩步,搶先跟清河行禮,“見過大嫂。幾年不見,大嫂的氣色愈發好了。這是謹哥兒媳婦吧?哎喲,長得好生齊整。敏姐兒也出落成了大姑娘,瞧瞧,我都快認不出來了。”

行過禮,胡氏先是打量了顧伽羅一番,接着又拉着齊敏之的手好一通誇獎。

顧伽羅和齊敏之齊齊向胡氏見禮。

幾個女人相互見了禮、問了好,清河縣主方招呼胡氏一起向萱瑞堂走去。

顧伽羅和齊敏之跟在後面。

“蘇州一切都還好吧?四老爺的差事可還順利?”

清河挽着胡氏的胳膊,妯娌兩個甚是親密。

來到萱瑞堂,分主賓落了座,清河仔細詢問齊令宜一家的情況。

“好,都好,有兄嫂在京城打點,四老爺和我在蘇州事事都順遂,”

胡氏長得白淨秀美,嘴皮子卻十分利索,說出的話也好聽,“特別是我們家的嚴哥兒,更是多虧了大哥和大嫂照顧……”

ps:一更,謝謝floodjiang、正前方是海親的月票,謝謝親們的訂閱和支持,謝謝哈!(。)

第113章 那一夜第57章 心塞的九公主第124章 喜事近第108章 各有計較第35章 好心辦壞事第69章 下馬威第65章 終於動手了(二)第96章 紛至第8章 意外的訪客第79章 風起第66章 兩樁親事第15章 窩火第125章 揍他第34章 捉姦?第37章 錦、羅第二次談心第137章 藥第39章 挑丫鬟第5章 算你狠第54章 花式作死(三)第49章 香第19章 腦洞大開第31章 一個荷包第2章 半夜驚魂第27章 母女談心第19章 她哭第135章 魅影乍現第143章 再坑!第89章 還沒完第24章 爲難第43章 好戲要開鑼第60章 羣魔亂舞(四)第70章 共患難第98章 新局面第68章 衆生相第59章 羣魔亂舞(三)第97章 問第9章 水是關鍵第33章 陷害第105章 吳氏第18章 回家第58章 清君側第48章 妙真第94章 學不乖第8章 暗中鬼魅第42章 噩耗第87章 爲母第83章 明修棧道第16章 義女第33章 詭異第126章 血咒?巫蠱?第44章 大靠山回來了第35章 雞飛狗跳第24章 還是錢鬧的第11章 漂流瓶第15章 想打劫?爺幫你!第17章 喜事第28章 意外第114章 禮物(一)第119章 初露馬腳第24章 爲難第53章 花式作死(二)第9章 水是關鍵第70章 共患難第43章 分家風波(二)第21章 我也哭第72章 鬧劇第14章 計中計第69章 無間道第140章 意想不到第38章 想看姐的笑話?第6章 夫妻夜話第39章 挑丫鬟第134章 傻眼第165章 心頭血第49章 表哥來了第76章 女人不好惹(一)第39章 挑丫鬟第35章 好心辦壞事第77章 女人不好惹(二)第133章 癡心第96章 交鋒開始第21章 無妄第35章 噁心的就是你第9章 矛盾第134章 傻眼第93章 手足和衣服第53章 逼上梁山第103章 定局(五)第32章 誰也不無辜第144章 妙真的報復第18章 公主駕到第20章 不讓進門第13章 狠第10章 爛攤子第12章 齊大回京第42章 想打臉?抽回去!第17章 忍了第75章 無所謂第48章 齊勤之的親事第7章 重逢
第113章 那一夜第57章 心塞的九公主第124章 喜事近第108章 各有計較第35章 好心辦壞事第69章 下馬威第65章 終於動手了(二)第96章 紛至第8章 意外的訪客第79章 風起第66章 兩樁親事第15章 窩火第125章 揍他第34章 捉姦?第37章 錦、羅第二次談心第137章 藥第39章 挑丫鬟第5章 算你狠第54章 花式作死(三)第49章 香第19章 腦洞大開第31章 一個荷包第2章 半夜驚魂第27章 母女談心第19章 她哭第135章 魅影乍現第143章 再坑!第89章 還沒完第24章 爲難第43章 好戲要開鑼第60章 羣魔亂舞(四)第70章 共患難第98章 新局面第68章 衆生相第59章 羣魔亂舞(三)第97章 問第9章 水是關鍵第33章 陷害第105章 吳氏第18章 回家第58章 清君側第48章 妙真第94章 學不乖第8章 暗中鬼魅第42章 噩耗第87章 爲母第83章 明修棧道第16章 義女第33章 詭異第126章 血咒?巫蠱?第44章 大靠山回來了第35章 雞飛狗跳第24章 還是錢鬧的第11章 漂流瓶第15章 想打劫?爺幫你!第17章 喜事第28章 意外第114章 禮物(一)第119章 初露馬腳第24章 爲難第53章 花式作死(二)第9章 水是關鍵第70章 共患難第43章 分家風波(二)第21章 我也哭第72章 鬧劇第14章 計中計第69章 無間道第140章 意想不到第38章 想看姐的笑話?第6章 夫妻夜話第39章 挑丫鬟第134章 傻眼第165章 心頭血第49章 表哥來了第76章 女人不好惹(一)第39章 挑丫鬟第35章 好心辦壞事第77章 女人不好惹(二)第133章 癡心第96章 交鋒開始第21章 無妄第35章 噁心的就是你第9章 矛盾第134章 傻眼第93章 手足和衣服第53章 逼上梁山第103章 定局(五)第32章 誰也不無辜第144章 妙真的報復第18章 公主駕到第20章 不讓進門第13章 狠第10章 爛攤子第12章 齊大回京第42章 想打臉?抽回去!第17章 忍了第75章 無所謂第48章 齊勤之的親事第7章 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