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權衡利弊的問題

對於整個戰略而言,自然是要拿下關中爲最終目標,這個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戰略上沒有問題,不代表戰術上也沒有問題。

就像是後世的光頭強,大戰略上麼,嚴格說起來確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往往在具體戰事上出了簍子……

早幾天,晚幾天,對於斐潛來說問題不大,但是對於正在關中長安僵持着的種劭和楊彪兩人來說,這其中的差別就非常的重要了。

戰略上面,基本上只要不是情報工作做的太差,基本上來說就等於是擺在檯面之上的東西,有多少城池,有幾個將領,有多少兵馬等等,都是知道得八九不離十的,那麼對方的要點在哪裡,自己的部隊又應該往哪裡去,也一樣心中大體上有些數。

所以當雙方交戰的初期,在還沒有正式接觸之前,基本上來說就像是坐在棋盤兩端的棋手,自己有什麼棋子,對面有什麼棋子,基本上是知道的,但是真正交戰開始之後,雙方的落子在哪裡,在什麼時間,便成爲了左右這個棋盤勝利的最爲關鍵的因素。

受限於通訊工具的貧乏,即使是派遣出再多的斥候探哨,對於雙方來說就像是在雨霧當中行進一般,戰場之上的部隊又都是遊走移動的,任何身處於棋盤上的人都沒有辦法掌握全部的戰場信息,因此在這個階段,考驗的便是雙方的謀士和將領,根據各自的經驗和智慧,去引導戰場,甚至引導對方的將領。

正是由於如此,在古代很多熟讀兵書,在戰場之外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分毫不差的人,真正上了戰場之後,往往變得錯誤百出,愚鈍無比,也就是所謂的紙上談兵高手,實際操盤低能的人員層出不窮了。

幸好斐潛和賈詡,基本上來說還算是屬於相對比較慎重和聰慧的人,所以對於關中的情況,並沒有表現出一副勝券在握萬事大吉的模樣,依舊是相當的謹慎的進行選擇和安排。

未出兵雕陰之前,雖然楊彪和種劭都會知道這裡有斐潛的兵馬,但是畢竟沒有將棋子擺放到棋盤之上,所以在關中的楊彪和種劭也只是提防,並不會也不至於愚蠢到在沒有分出勝負之前就來招惹斐潛……

但是一旦斐潛出兵雕陰,也就意味着斐潛正是加入關中的亂局,不管是楊彪和種劭,這兩個人的行爲和計劃,自然都會因爲斐潛的加入而進行相應的調整。

賈詡知道斐潛話語意思,當然也在揣摩着斐潛這些話語透露出來的心思,不得不說,現在的斐潛已經是相當重要的一號人物了,一言一行自然成爲了許多人揣摩的對象,這其中也包括賈詡。

揣摩一個人的想法,然後使得自己在某些的環境下獲益,已不是什麼特別的天賦和本領,只要是個人都會。基本上來說,當小孩哇哇墜地的時候,開始有意識形成的時候,就會開始使用這一項本領了。

當然,有的小孩得到了比較多的照顧,一有什麼需求,周邊的人立刻加以滿足,這樣一來反倒是削減了小孩施展這樣能力的實踐機會,導致這樣的小孩長大了反倒是以自我爲中心更多了一些。

就像是賈詡,在西涼,要在經常有武裝暴動的情況下活下來,學不會的,或者說還是不擅長的,已經是早早的尋求第二次機會去了……

賈詡並沒有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什麼不對,因爲他覺得這一次斐潛離開平陽,似乎有些匆忙,就算是要向南進發,也不用這麼快就走,等最熱的這幾天過去,季夏的時候再動身也來得及,反正長安的局勢就算糜爛到了極致,對於斐潛這個並北政治集團來說也不會多掉幾根毫毛。

楊彪估計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肯定也不容易。

這是賈詡的推斷,甚至是在很早的時候,賈詡就已經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了。不管是政壇還是戰陣,想要勝利,就不能按着對方的步調在走,也不能在對方熟悉的區域裡面過多的糾纏,但是很遺憾,種劭這兩條都犯了,而且還不知道改變,敗落也就成爲了一種理所當然……

“……關鍵是漢帝……”斐潛皺着眉,低聲說了一聲。

賈詡點點頭說道:“……只要是臨晉侯不逼迫過度,鍾尚書也不敢對於陛下過於不敬,畢竟責任重大,任是誰都擔當不起……只不過……”

賈詡的表述也很明確,斐潛也點點頭,表示同意。這一點毫無疑問,只要不是頭腦進水了,現階段誰也不敢真的拿漢帝劉協怎樣,不過時間一長,就不好說了。

就像是在冀州的袁紹都有推舉劉虞做天子的想法,並且還付之以實際的行動了,若不是劉虞本人強烈表示反對,說不定現在天下已經有兩個漢帝了。那麼楊彪會不會被逼到一定地步,或者說感覺實在是無法和種劭繼續拉鋸下去的時候,也考慮做出像袁紹那樣的舉動來?

當然這樣的舉動是要有一定時間和人選的,楊彪或許此時此刻也有這樣的心思,但是要找到名望地位都合適的人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斐潛自己當下的煩惱不僅僅是這個事情,還有一個更爲重要的問題……

斐潛沉默了一會兒,便向賈詡點點頭,示意讓賈詡自己去忙,便結束了這一次簡短的會談。斐潛放棄了和賈詡商量一下的想法,還是準備自己先得出一個大體上的框架之後再進行商討比較好一些。

賈詡偷偷擡眼瞄了一下斐潛,拱拱手,低下了頭,嘴角微微翹了一下,便行了一禮下去了。

斐潛倒是沒有注意到賈詡的表情,因爲他現在琢磨的這個事情,關係到了今後幾年,甚至今後幾十年的方向,因此精力都集中在思索這個問題上,畢竟斐潛自己不先想清楚前因後果,不衡量出利弊得失出來,自己完全沒主意,光聽別人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豈不是成爲了別人的傀儡?

況且現在這個局面之下,這個問題也不得不擺上了桌面,需要斐潛加以衡量,因爲這個問題,很快的就會發生了,因此最好在這個問題到來之前,就先做好預案,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其實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就是漢帝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狹天子以令諸侯”!

有人肯定會說,這個有什麼問題?

把漢帝一把夾在咯吱窩下面就是了!

可是在這幾天的時間內,斐潛卻在心中隱隱的察覺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可能會有很大的後遺症……

這個後遺症,在後世,被曹操證明是有效的手段,但是也帶給曹操一輩子的遺憾。

“狹天子以令諸侯”有好處麼?

當然有!

曹操通過這樣的舉措,成功的將漢天子綁在了自家的戰車之上,也取得了政治上的制高點,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既提升了地位,又擴大了影響,最終順利的走上了一條霸業之路。

但是同樣的,曹操這樣的行爲,也吸引了許多保皇黨,這些保皇黨圍繞在漢帝周圍,在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的同時,也沒少扯曹操的後腿,導致曹操的政治集團,在中後期完全陷入了政治爭鬥當中,再也騰不出手來像赤壁之戰那樣集結大量的兵力對劉備和孫權進行征討。對外,要抗衡兩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對內,還需要處理一大幫子的時不時掉鏈子,甚至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掉鏈子的保皇黨,這個……

這不能不說是挾天子的弊端。

凡是都有利有弊,這個矛盾論斐潛自然是清楚,不過對於自己的當下的實際情況而言,這樣的舉動所帶來的利弊到底是如何,是不是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對於將來的改革推動會不會有更大的阻礙,這些自然需要斐潛細細衡量,而且還必須斐潛自己一個人考慮在前,因爲除了他自己,在這個漢代,沒有任何人知道在歷史上的後續發展是怎樣的。

有人說袁紹愚蠢,在有機會迎接漢帝的時候選擇了放棄,說原本袁紹手下的謀士都已經做出了迎接漢帝的準備,但是在最後被袁紹推翻了,便宜了曹操云云……

但是實際上呢?

袁紹真的是那麼蠢的人?

抱歉,雖然斐潛沒有跟袁紹正面剛過,但是從袁紹到了冀州的時候開始,這些展露出來的手段,又怎麼是一個政治白癡所能做出來的?

要知道最早袁紹和韓馥在對抗的時候,身邊的謀士還不全,像什麼田豐,沮授等一流的,或者說準一流的這幾個謀士,也還是冀州的官吏,並不是袁紹的屬下。至於當時跟在袁紹身邊的,只有逢紀和許攸兩人,按理來說,應該頂多就是二流偏上一些謀士而已。

更何況袁紹其實也做過迎接漢帝的準備。

歷史上漢帝到了雒陽之後,袁紹派遣了郭圖爲使節,到了雒陽去向漢帝表示敬意,奉獻貢品,或許當時也有向漢帝表示出了一定的善意,但是最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漢帝並沒有動心……

一直到了後來,等到了曹操去的時候,漢帝似乎是順理成章的,最終跟着曹操到了許昌,也成就了曹操這個“狹天子以令諸侯”的威名。

嗯……

斐潛眼珠子轉了轉,似乎覺得這其中有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漢書是當代史,三國志麼,也算是半個當代史,後漢書纔是後人所寫,這樣一來導致了很多事件的細節,要麼被隱晦,要麼被省略,而真實的情況,可能已經不爲人知了。

就像是這個“狹天子以令諸侯”的那些細節!

劉協在袁紹表示出善意的時候爲何不願意,卻牽了曹操的小手?

在這個事件當中,各方各面的角色到底是做出了怎樣的行爲,又怎樣引導了這個事件的發展?

在小時候,斐潛最反感學習歷史,因爲不管是歷史老師還是歷史課本,總是單調乏味,冰冷的年號數字和陌生的人名湊起來形成了一個個的事件,背起來腦瓜都疼……

誰記得袁紹是202年死的,還是203年死的?

誰記得赤壁之戰是在207年還是在208年?

大體多數人恐怕只是記得黃蓋的紅屁股還有諸葛的一曲東風破……

但是歷史的真相,往往就掩蓋在這樣枯燥的,簡單的,無趣的數字和人名之下。“狹天子以令諸侯”最終的這個結果,在當時的情況下,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漢帝劉協畢竟是一個人,而不是一件物品。這個事情,在曹操多次遭遇了保皇黨的反撲當中就可以看出來了。而且漢帝劉協本身也並非全無才能,在他退位之後,位山陽公之時,治理山陽是井井有條,百姓歸心,甚至很多百姓在劉協死後還自動自發的去帶着黃土去爲劉協修建陵墓……

所以,袁紹沒有迎接漢帝,或許有其袁紹自己一部分的原因,可能也有一部分是漢帝劉協,或者是在劉協身邊的那些人的原因。

那麼現在呢?

自己有沒有必要“狹天子以令諸侯”?

或者換一個角度來考慮,自己現在適宜進行“狹天子以令諸侯”麼?

後人常有人說,走別人的路,然後讓別人無路可走,雖然聽起來挺爽,但問題是別人的路就一定好走?

狹,還是不狹,這是一個問題。而且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不管選擇哪一個方向,都會引發一系列的反應,而這些反應,在歷史書上是不會被寫出來的。

斐潛現在的局面,舉個例子來說,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扁平化管理的民間企業,發展勢頭和盈利規模都算是不錯,現在忽然有了融資的機會,有可能可以上市還可以兼併一家原本是大品牌的老公司,當然這個老公司有資產也有負債……

有錢送到面前自然是很爽,但是爽了過後,股權被稀釋,然後自家企業變成別人的控股公司的也不再少數,就算是在資本重組的過程中牢牢把控住了優勢地位,卻被龐大的負債扯斷了資金鍊的也是比比皆是。

作爲並北政治集團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斐潛面臨的問題也同樣是如此的複雜,似乎怎麼選都是一個難題。

迎來了天子,自然是獲取政治地位的高高在上,但是同樣在組織內部就加進去了不少保皇派的人,這些人有時候會是潤滑油,可以幫助協調處理事務,有時候卻會變成砂礫,使得整個系統運轉失靈。

別看史書上,似乎曹操去的時候皆大歡喜,不管是皇帝還是百官都一副水到渠成的模樣,但是要知道不管是魏書還是三國志,都是魏晉一脈,自然都是撿些好的來寫,在其中發生了些什麼,又或者是做出了一些什麼,有誰知道呢?

不過呢,不迎接天子,也就等於是將政治上的這些好處讓給了別人,等到別人以天子的名義來號令自己的時候,難免就會變得跟袁紹一樣的後悔……

斐潛皺着眉頭,手中握着馬鞭,輕輕的敲擊着,權衡着。

這個漢天子,到底現在自己應該採用何種的模式?是去迎娶,嗯,去迎接,還是不迎接?

這個問題,好難啊……

第一二三章 天意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2167章化性起僞第1856章 誰的牌更多第1822章 成功和失敗其實就一轉眼第3395章 悸第六七零章 學宮之試卷第1666章 韋端的箭第2193章未雨綢繆第2115章這是一個好日子第九十九章 鹿山論道第2168章競聘上崗第2164章漢儒之法第1462章 鬧局第3100章羊和豹第三三二章 有些事,記着是一種痛苦第2526章風力水力畜力第2687章口聲心聲議論聲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1554章 川中一戰第3028章不得已之中不得已(加更)第1041章 殺個人也不容易第3139章 當擺平遇到擺爛第二七一章 走還是留第九二零章 戰長安(五)第3412章 如出一轍第1455章 敗局第1597章 一處廝殺場第1005章 雨中兵馬第2969章壺關亂第3452章 江賊湖賊第2951章迎送皆爲難,人來鳥不驚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2296章好消息啊都是好消息第1578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2662章文章明面第1077章 火熱出爐的外戚第2700章難民訴狀自查糾第3024章一路向西和一路相惜第七四八章 永安營戰線崩亂第二一八章 無奈的變化第九二六章 戰長安(十一)第五九八章 黑夜裡的大混亂第3464章 慣性第六五二章 未來很重要第1765章 驚變(加更,歐耶……)第1531章 登門之客第3273章 明白還是不明白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2170章蝦仁豬心第五二五章 圍魏救趙第2650章善惡與否第五五九章 殺一千自傷八百第1915章蝗災爆發,牝雞謠言第3246章 膿血第1230章 民意可導第1402章 襲漢昌第2831章上車容易下車難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第四八一章 胡人的部落第2090章夏侯淵和黃忠的第一次第七六六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2562章人到山前小開拓第2928章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第1651章 你弟啊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五一五章 面臨的危機第1850章 是攻心是誰在攻誰的心第1517章 小尖侵削第2109章你的算計我的計算第1322章 春意第2415章不到時候第1174章 兩道題第1022章 正奇之間第六零零章 戰爭與賭徒第2969章壺關亂第九六六章 陰山下的酒水第2295章關係戶的關係第九九六章 前人老套路第3468章 各人志向第1991章華佗治病,公孫行獵第1601章 五羖上大夫第2778章 夏侯子夜逃軍營,王文舒以身爲餌第2609章走私,細微變化第2632章上帝,究竟是什麼帝第八零三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第3386章 空第1780章 困獸,困鬥(加更)第3167章 衝動不過就是多個魔鬼第2171章水和油第2744章 意南北第3095章 三山王第1446章 父子之問第2835章可論西域過第3190章 矮人看戲何曾見第六四零章 心照不宣第1595章 一個頭骨碗第一三八章 世家和庶民第2178章終和始
第一二三章 天意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2167章化性起僞第1856章 誰的牌更多第1822章 成功和失敗其實就一轉眼第3395章 悸第六七零章 學宮之試卷第1666章 韋端的箭第2193章未雨綢繆第2115章這是一個好日子第九十九章 鹿山論道第2168章競聘上崗第2164章漢儒之法第1462章 鬧局第3100章羊和豹第三三二章 有些事,記着是一種痛苦第2526章風力水力畜力第2687章口聲心聲議論聲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1554章 川中一戰第3028章不得已之中不得已(加更)第1041章 殺個人也不容易第3139章 當擺平遇到擺爛第二七一章 走還是留第九二零章 戰長安(五)第3412章 如出一轍第1455章 敗局第1597章 一處廝殺場第1005章 雨中兵馬第2969章壺關亂第3452章 江賊湖賊第2951章迎送皆爲難,人來鳥不驚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2296章好消息啊都是好消息第1578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2662章文章明面第1077章 火熱出爐的外戚第2700章難民訴狀自查糾第3024章一路向西和一路相惜第七四八章 永安營戰線崩亂第二一八章 無奈的變化第九二六章 戰長安(十一)第五九八章 黑夜裡的大混亂第3464章 慣性第六五二章 未來很重要第1765章 驚變(加更,歐耶……)第1531章 登門之客第3273章 明白還是不明白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2170章蝦仁豬心第五二五章 圍魏救趙第2650章善惡與否第五五九章 殺一千自傷八百第1915章蝗災爆發,牝雞謠言第3246章 膿血第1230章 民意可導第1402章 襲漢昌第2831章上車容易下車難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第四八一章 胡人的部落第2090章夏侯淵和黃忠的第一次第七六六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2562章人到山前小開拓第2928章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第1651章 你弟啊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五一五章 面臨的危機第1850章 是攻心是誰在攻誰的心第1517章 小尖侵削第2109章你的算計我的計算第1322章 春意第2415章不到時候第1174章 兩道題第1022章 正奇之間第六零零章 戰爭與賭徒第2969章壺關亂第九六六章 陰山下的酒水第2295章關係戶的關係第九九六章 前人老套路第3468章 各人志向第1991章華佗治病,公孫行獵第1601章 五羖上大夫第2778章 夏侯子夜逃軍營,王文舒以身爲餌第2609章走私,細微變化第2632章上帝,究竟是什麼帝第八零三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第3386章 空第1780章 困獸,困鬥(加更)第3167章 衝動不過就是多個魔鬼第2171章水和油第2744章 意南北第3095章 三山王第1446章 父子之問第2835章可論西域過第3190章 矮人看戲何曾見第六四零章 心照不宣第1595章 一個頭骨碗第一三八章 世家和庶民第2178章終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