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0章善惡與否

暮色時分,安邑縣城的城牆被夕陽籠罩,染成了一片金燦燦的顏色。

中年人站在城外,仰頭看着城牆之上的被夕陽浸染的顏色,童孔裡面似乎也泛出了光華。

他揹着行囊,身上有灰塵,臉色疲憊,但是眼裡有光。

行囊是竹製的,因爲長時間的使用,外部不僅是有包漿,還有些地方不知道是因爲磨損還是被老鼠之類的啃咬,略有一些殘破了。

爲了讓竹筐裡面的細小物品不至於在行走的時候掉落,還在竹筐內部有一個粗布的袋子,可能原本是玄青之色,但是因爲洗的多了,如今反倒是有些灰白,像極了後世那些故意做舊的顏色。

他提前了兩天到達了安邑縣城。

身上沾染了灰塵和草屑,可是臉上卻帶着淺淺的笑容。

安邑作爲河東重鎮,緊鄰平陽,作爲轉運樞紐,人來人往,車馬如流,川流不息。

中年人順着人流,慢慢的進入了安邑縣城。

如今驃騎之下可謂是四海昇平,八方寧靖,但是知識分子,或者說類似於後世知識分子的標準的這些人員的數量,並沒有提升多少。

或許按照大多數人的觀念,驃騎當下的生產力技術水平和生產物資總量比山東的要多,所以知識分子的數量應該是比山東之處要多一些。

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

或許也有人會說,驃騎當下統御關中才多長時間,還沒有形成有效的積累,但是很遺憾,這或許是一個因素,但不是最大的那個原因。

知識究竟是什麼?

普通人和才子究竟是怎樣的區別?

生產力的提升文明的進展,爲什麼古代的知識壟斷,在現代依舊會出現?

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問題。

人類的知識進步,並不會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而提升。

這幾乎是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的重大問題,甚至影響到了後世。

正常來說,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是需要更多擁有更高知識儲備的人才,但事實是,即便是到了後世之中,依舊有很多人沒有一些很基礎的『知識』。

在後世的一項社會調查表示,參與調查的兩萬多米國人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認爲,太陽是圍繞着地球公轉的。在九個基礎性常識問題中,全部回答正確的只有參與調查總人數的6.5%。姑且不論這個調查項目的參與人選是不是經過精心篩選的,但是相關類似的題目,應該是在掃除文盲的時候就已經是普及教育了,同時按照道理來說,古代獲取知識的最大阻礙,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少,不容易,而現代獲取知識明顯比古代便利,可爲什麼依舊有一些現代人會不知道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呢?

進城不需要繳納任何的費用,驃騎統御河東不久之後,就取消了這個進城稅。

進城稅,雖然說每一次不多,大多數之前的進城稅收費標準是每人一枚五銖錢,車輛另算。不管進城待多久,反正進城每人都要交,不限制停留在城內多久,出城則不用付費,但是隻要離開了城門,不管是走出去一里還是一步,再想要進城,又要再交一次費。

看起來似乎很便宜,也確實是不貴,但是那要看對於誰來說。

對於士族子弟來說,一枚五銖錢簡直就是掉到了地上都不會多看一眼,看一眼都代表了掉價。就像是後世那個要不要彎腰去撿一塊錢,然後變到了十塊,再到了一百塊的故事。

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或許一枚五銖錢,就是他辛苦砍了一天柴火之後,收入的十分之一。

中年人並不能算是絕對的貧窮,因爲他還能讀得起書,還能借得到錢。但是他也不能算是富人,他只能算是寒門。中等偏下的寒門。有一塊地,有一間房,有妻有子有父母。

黃昏時分,安邑城內仍然熱鬧繁華,青石板路鋪砌的街巷,兩側生意興隆的店鋪,人來人往的行人趁着天色還未暗澹,在採買着各項的雜物。

中年人拐到了側街上,人流量就下降了不少。

主街之上的大客棧價格都很高,並且還不能講價,畢竟去住的人很多,而側街上的小客棧就好很多了,不僅可以講價,甚至還有免費的熱湯提供。當然,若是多給兩錢,還能得到早脯一份,雖然不至於多好,但是比去單獨到市坊內吃要划算一點點。

至於房內裝飾用具麼,小客棧當然沒有辦法和大客棧去比,但是對於中年人來說,這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用比較低的費用在城內先落腳,好好休息一天,然後等後天就可以早早的去參考,而不是到了明天手忙腳亂的又要找地方又要去報名……

年齡大一些,多少沉穩一點,有些人生的經驗。

中年人揹着行囊,走進了一家門面不大的客棧,但是他沒想到,抱着和他心思差不多的人其實也不少,客棧空餘的房間沒剩下多少,自然也沒有什麼挑選的餘地。

中年人找了一間相對來說採光略好一些的,也就住了下來。

房間裡面很簡陋,一個牀榻,一張席子,一張桌桉,房間一側角落處有一個簡陋的屏風,屏風裡面自然就是馬桶。馬桶是舊的,雖說洗刷過,但是隱隱還有些臭味,但是比起自家用的那個,又似乎好了而很多。

因爲走了一整天,實在是太過於疲憊,中年人繳納了房費之後,又是要了一豆盤的醃菜和兩個饃饃,配着掌櫃送的酸漿水,草草吃完了便是洗漱了一番,上了牀榻睡了。

次日清晨,當天空有了澹澹的晨曦的時候,中年人便是醒了,然後坐在牀榻之上恍忽了一會兒,才明白是在客棧,而不是在家中。

多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習慣,使得他已經多少年不知道睡懶覺的味道了。

中年人起身,出門,在客棧之中叫一份早脯,然後就一整天都不出門了,好好臨陣磨槍一下。這麼多年摸着鋤頭木鏟,手都粗了,多少要重新溫習一下筆畫,否則萬一出現提筆忘字,那就是全完了。

可是這小小的客棧之內簡單的平靜,在中年人在臨近中午,報名之後回來的時候,就被攪擾得一塌湖塗。

先是接連不斷的有人大喊着,詢問有沒有剩餘的客房,即便是掌櫃的早早叫人懸掛出了客滿的牌子依舊不管用。這些人或許是看到了,或許是沒看到,但是依舊大喊着,似乎這樣就能多一分得到客房的希望。

可是小客棧的容量就那麼一些,中年人最開始的時候不由得慶幸自己提前來了一天,可是隨着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聲音,中年人也不堪其擾,乾脆取了些破布,堵住了耳朵,方得了些清淨,繼續寫字作文。

到了晚脯的時候,中年人才又重新開門出去吃飯。去大堂吃,不必多付送餐費,反正就這幾步路,能省一點算一點。可是他剛走到拐角之處,還未進大堂,擡眼一看不由得愣了一下。

只見大堂之中幾乎都是坐滿了人,掌櫃和夥計有些愁眉苦臉的站在一旁,不知所措的樣子。

『這是……』中年人走到了掌櫃邊上,示意了一下。

掌櫃苦笑了一聲,低聲說道:『都是來參加考試的,都想要住店……可是客房就那麼一些……然後這些人就都坐着不走了……哎,怎麼會有這麼多?說不得晚上還要賴着不走了……這打又打不得,趕又趕不得……』

這還真是有這個可能。

做生意的麼,哪有說對着客戶拳打腳踢的?

哦,打人碩啊,那沒事了。

其他正經生意人都是講究一個和氣生財,即便是這些來參考的學子攪擾了,掌櫃的也不可能說糾集了夥計,拿着扁擔棍棒的打將出去。畢竟這些人都是來參加考試的,誰也不清楚這裡面會不會出現一兩個官吏,若是這個時候被掌櫃夥計打了,懷恨在心到時候報復起來,即便是掌櫃背後有人,也未必會因爲這個事情去護着掌櫃夥計。

倒不是敬重讀書人什麼的,而是掌櫃背後即便是有主子,也肯定只是護着客棧而已。只要客棧不倒,掌櫃夥計什麼的,還可以另外招聘就是。

所以掌櫃和夥計只能好聲相勸。

可問題是安邑之前並沒有舉辦過大型的科考活動,縣城之內平日裡面的客棧什麼的也不是很多,所以一時間住不下這麼多人。再加上大客棧的夥計幫手多,小客棧裡面連掌櫃加夥計也不過十來人,還不如當下大堂裡面坐着的人多,真要鬧騰起來……

中年人搖搖頭,看起來這送餐費是省不下來了,只好和一旁的夥計說了一聲,點了餐食讓送回房內。

夥計哎哎幾聲,轉頭去伙房了,中年人也是轉身準備要回去,結果還沒有走出兩步,就被人拉住,『兄臺,兄臺!可否是住在客棧之內?』

中年人停了下來,轉頭看着來人,『足下是?』

中年人起初還以爲來人是不是和自己有什麼關係,然後自己給忘了,可是仔細看了看,確實不認識。

來人拱手說道:『在下姓毛,是皮縣人士,此番聽聞驃騎於河東開郡試,前來參考。』

中年人聽聞此言,確定自己真的不認識他。因爲中年人根本就沒有什麼親戚在皮縣。愣了一下之後,中年人還了一禮說道:『哦,幸會,幸會。不知足下可有何事?』

中年人謹慎的沒有說自己的姓名。

皮縣毛氏也沒在意這個,抓着中年人的手說道:『兄臺是不是在這裡住店?可否勻一間房於在下?直需一晚即可!或是打個地鋪也成!在下不勝感激!』

中年人頓時一愣,然後很快反應過來,說道:『我只是來這裡吃飯的……』

皮縣毛氏哦了一聲,目光之中的熱切很快暗澹下來。

中年人連忙抽出袖子,轉身就走。

開什麼玩笑,非親非故,然後二話不說就要一起住?

即便是有些什麼關係,比如同學同鄉什麼的,也是最好在事先商量好了,絕對沒有說臨時跑到旁人之處,亦或是突然隨便拉個人就要別人讓出房間來的道理……

但是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的人,顯然並不懂得什麼道理,亦或是他們只想要懂得有利於他們的道理。

中年人歲長一些,雖然他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但是他很快的就意識到有問題,然後選擇了一個相互之間並不太傷和氣的方式解決。

在一旁的掌櫃和夥計知道實情,但是他們不會特意去講什麼,更不用說冒着得罪客人的風險去驅趕早就入住的人,來讓後面的這些人居住。

即便是加錢也不行。

嗯,至少在一定範圍內的加錢是不可能的。

再說,真正的有錢人,會來住這樣的小客棧麼?

所以麼,能到這個客棧來居住的,又有幾個會選擇會加錢加到掌櫃和夥計都動搖立場的程度呢?

很顯然不能加錢的話,那就只能是畫大餅了。

比如之前皮縣毛氏所言什麼『銘感五內不勝感激』之類的話語,亦或是……

中年人見勢不妙,趁着那人還沒能反應過來趕緊就走,因爲中年人也知道他這麼說是有破綻的,只能湖弄一時,但是隻要擺脫了就沒什麼大事了。

倒不是說掌櫃和夥計會拆穿中年人的謊言,而是中年人出現和離開的方向不是向外,而是向內。往裡面走的,不是住在客棧內,難不成還是客棧掌櫃親戚?而且生意這麼好的情況下,說不得連柴房什麼的都收拾出來了,還有什麼親戚住的份?

中年人脫身的早,但是後面來的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或許是因爲有了皮縣毛氏的帶頭,或許是因爲這些人想明白了中年人耍的花腔,後面前來大堂準備吃飯的住宿客人頓時都被好幾個人圍住,或是苦苦哀求者有之,或是攀親沾故的也有之,亦或是見來人老實便是強行表示要交朋友的也有之……

坐在大堂裡面的,逮住一個就是圍上去,幾個圍着一個,都是在爲了自己的前途拼搏。對於他們來說,能多爭一分,就是一分。

面對這樣的情景,掌櫃有些發矇。

夥計也有些懵圈。

說句實話,因爲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上上下下的都是懵懂的。

後世科舉興盛之時,十里八鄉的要提前大半年動身去州郡裡面趕考的,也不是什麼稀罕之事。

到了後來,什麼各地會館,民宿民居的,便是不知道誕生了多少相關的生意。

可是那都是科舉成風,習慣了的時候。

現在只是剛開始,河東才第一次舉辦。

司馬懿之前在長安,擔任過考官,但是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準備考場那些方面上,對於城中住宿不足的問題,司馬懿還真沒考慮到。或者是考慮到了,但是沒想到有這麼多的人來參考。

若是早知道,掌櫃說不得連大堂裡面的桌桉都撤了,直接換成大通鋪……

若是早知道,安邑縣城裡面的巡檢和兵丁也要加強巡邏,駐紮各個要點徹夜守護……

要是早知道,這些學子必然會提早三天,五天,十天,最終演變成在後來科舉的那種提前幾個月就來佔個坑……

可是大漢當下河東安邑這裡,是第一次組織這樣的考試,從考生到考場,從這些客棧掌櫃到參考的學子,都是第一次,那有什麼經驗可言?

所以都是懵的。

有些先一步住下的考生,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然後被這些晚來的人抓住了。

眼看着天色要黑了,雖然說坐在大堂裡面熬一夜,多少也是能夠對付,可是畢竟沒有在房間之內躺一宿舒服,就算是躺普通席子都比坐着要強一些。更重要的是第二天就要去考場考試,要是因爲坐一宿而產生精神萎靡,亦或是身軀疲憊,到時候考場之上沒能發揮好,豈不是白白受罪又沒有任何的成果?

有一些人成功了,但是更多的人是被拒絕了。

擔憂,焦慮,恐懼,種種的情緒交匯在了一起,再加上很明顯的有得住和沒得住的矛盾,然後道德綁架就很輕易的,堂而皇之的出現了。

這種傳統,甚至到了後世依舊常見。

拷問良善。

比如流傳甚廣的女友和母親落水,經典的雙重道德綁架。

還有像是我弱我就有理,我沒錢就只能看盜版等等。

而在當下安邑之內,在這一件小小的客棧裡面,也是幾乎同樣的戲碼在上演。

要不要給年長的讓個牀?否則就是不敬長輩。

要不要給年幼的讓個位置?否則就是不愛幼小。

要不要給同鄉騰挪個地方?否則就是不睦鄉里。

要不要……

請問你道德麼?良善麼?是不是好人?是好人就要讓出來……

爭執免不了的就產生了,旋即引發了更大的衝突。

但是吃虧的自然是那些先住下的人。

騷亂爆發了,巡檢兵卒總於是趕來,制止了情況更進一步的惡化。

黑夜,中年人早早的用桌桉什麼的堵住了門,然後上牀休息,即便是睡不着,也強迫自己閉着眼。

在客棧之外,因爲騷亂而前來維持秩序的兵卒呼喝着,但是已經產生的傷害,並不會因爲秩序的恢復而自動消失……

夜裡,有些幽幽的哭泣聲。

或是像是在被趕出大堂無處落腳的在哭,又像是在客棧裡面被欺負毆打的在哭,像是在哭着他們的夢想破碎,在哭他們的前途渺茫。

窗外漆黑一片,黎明前這一刻最黑最暗最冷,再過片刻,就快要天亮了。

當華光再起之時,是飛蛾撲火,還是鳳凰涅磐,是惡,還是善,都見分曉。

第1746章 意料和意料之外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1327章 兄弟第六九八章 有個毛線啊第1366章 笑話 (加更)第2845章掙扎第3221章 你生活的我生活的他生活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1222章 黎明前總是最暗第2262章我覺得這個地方不錯第2689章齊心分心別有心第3066章不能想不能問,不能有遲疑第3397章 摧第2563章新年將至小變化第九二零章 戰長安(五)第1563章 心思量第1671章 薛蘭的鹽第2481章請喝茶第一三九章 免冠之談第2768章 功過之說第三一五章 辭行第1186章 理智是個好東西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三零六章 以退爲進第2548章 恩恩怨怨何時了第1862章 當偏見成爲習慣,又有誰願意認知第二七七章 出第2149章四憂第1153章 打架和打仗第1237章 戰場之上的小黑點第四八零章 常林的意外第2803章 客觀因素有人異,主觀能動因人同第1104章 論政第1069章 將領怎樣才合格第五零一章 誰敢擅動?第2915章大侯既抗,弓矢斯張第八二二章 人心見人心(四)第1127章 亂第3081章刺第2782章 夏侯知交遍天下,父母不如朋友親第1149章 殺雞儆猴是對是錯第2490章退朝罷第1300章 各自的意思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六八四章 不同的人相同的路第1995章張郃運糧,烏龍事件第3061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答案第3082章 食第2174章光與影第一八九章 正卒和輔兵第2585章人情之常第3086章 射第2233章讀一讀,想一想第1513章 一條路第2986章誰都有誰的小心腸第1892章王家後人,安樂亭侯第1157章 天意乎人意乎第二九四章 人在漢朝身不由己第2972章殤困破第四十二章 料想中的偏差第七九九章 戰場的時間差第四九六章 道友請啓程第五八七章 裝醉和裝傻第3267章 兵卒變第2231章笑一笑,哭一哭第三三七章 風起第1988章打磨甲片,蒙面之人第3018章成長終究都是相互的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3285章 施行和試行第2898章演化之中,變化之法第1572章 定之第1789章 小菜,大菜第3341章 將將將兵第1794章 或進,或退第2331章當陽謀遇到了陽謀第1271章 陣列也有優缺點第3142章 當期盼遇到期限第3298章 顏面算是什麼東西第3202章 圓機珠活走盤中第2746章 都很富第1989章親情人情,着甲卸甲第1221章 網太小難捕大魚第1996章常山突變,三方謀略第1791章 計中,中計第2743章 聲東西第2365章誰是誰的噩夢第2763章 早晚而已第1253章 咎由自取第2993章方法決定戰法第四四三章 怎麼辦怎麼選第3093章 敵我第九四三章 是進攻還是防守第2952章勾勾又叉叉,處處聞啼鳥第2081章等價交換,流民浪潮第1860章 表面文章,其實真真假假第2236章想一想,練一練第三七九章 河東的變故第2492章抽梯策第3173章 不能比好那就只能比爛
第1746章 意料和意料之外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1327章 兄弟第六九八章 有個毛線啊第1366章 笑話 (加更)第2845章掙扎第3221章 你生活的我生活的他生活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1222章 黎明前總是最暗第2262章我覺得這個地方不錯第2689章齊心分心別有心第3066章不能想不能問,不能有遲疑第3397章 摧第2563章新年將至小變化第九二零章 戰長安(五)第1563章 心思量第1671章 薛蘭的鹽第2481章請喝茶第一三九章 免冠之談第2768章 功過之說第三一五章 辭行第1186章 理智是個好東西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三零六章 以退爲進第2548章 恩恩怨怨何時了第1862章 當偏見成爲習慣,又有誰願意認知第二七七章 出第2149章四憂第1153章 打架和打仗第1237章 戰場之上的小黑點第四八零章 常林的意外第2803章 客觀因素有人異,主觀能動因人同第1104章 論政第1069章 將領怎樣才合格第五零一章 誰敢擅動?第2915章大侯既抗,弓矢斯張第八二二章 人心見人心(四)第1127章 亂第3081章刺第2782章 夏侯知交遍天下,父母不如朋友親第1149章 殺雞儆猴是對是錯第2490章退朝罷第1300章 各自的意思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六八四章 不同的人相同的路第1995章張郃運糧,烏龍事件第3061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答案第3082章 食第2174章光與影第一八九章 正卒和輔兵第2585章人情之常第3086章 射第2233章讀一讀,想一想第1513章 一條路第2986章誰都有誰的小心腸第1892章王家後人,安樂亭侯第1157章 天意乎人意乎第二九四章 人在漢朝身不由己第2972章殤困破第四十二章 料想中的偏差第七九九章 戰場的時間差第四九六章 道友請啓程第五八七章 裝醉和裝傻第3267章 兵卒變第2231章笑一笑,哭一哭第三三七章 風起第1988章打磨甲片,蒙面之人第3018章成長終究都是相互的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3285章 施行和試行第2898章演化之中,變化之法第1572章 定之第1789章 小菜,大菜第3341章 將將將兵第1794章 或進,或退第2331章當陽謀遇到了陽謀第1271章 陣列也有優缺點第3142章 當期盼遇到期限第3298章 顏面算是什麼東西第3202章 圓機珠活走盤中第2746章 都很富第1989章親情人情,着甲卸甲第1221章 網太小難捕大魚第1996章常山突變,三方謀略第1791章 計中,中計第2743章 聲東西第2365章誰是誰的噩夢第2763章 早晚而已第1253章 咎由自取第2993章方法決定戰法第四四三章 怎麼辦怎麼選第3093章 敵我第九四三章 是進攻還是防守第2952章勾勾又叉叉,處處聞啼鳥第2081章等價交換,流民浪潮第1860章 表面文章,其實真真假假第2236章想一想,練一練第三七九章 河東的變故第2492章抽梯策第3173章 不能比好那就只能比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