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漢家的文武之道

行行復行行,一行人走得風平浪靜,平安無事,但是劉協卻一直不能平靜,在心中將之前的那些場景和話語,翻來倒去的一再琢磨,有些問題可是最後依舊沒有能夠找到什麼答案,不得不又讓人將斐潛叫了過來。

斐潛坐在戰馬馬背上,握着繮繩,向劉協拱了拱手:“……見過陛下……”看得出來,劉協昨夜又是沒有睡好。

劉協點點頭,看着斐潛很直接的說道:“……愛卿免禮。朕有兩個問題不得其解……”

“陛下請講。”斐潛說道。

“斐愛卿曾言,嗯,大漢帝國,”劉協皺着細細的眉毛,“大漢國,這朕明白,但這個‘帝’字,在其中又是何意?”

劉協現在是幾歲?

斐潛也不太清楚,或許是十三?又或者是十四?在印象當中依稀是這樣。

十三四歲的半大孩子,如果在後世,一般做什麼?

留在斐潛記憶裡的,似乎都是不怎麼好的印象,但是如今一個才十三四歲的漢代半大孩子,已經開始思索着自己人生當中,看起來相當遠大的目標……

“嗯?”斐潛突然反應過來,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帝國主義這樣的一個詞語。

在政治體系上,斐潛覺得封建帝國主義更適合於當下的漢朝,因爲一來原本漢朝的政治體系就有些這樣的苗頭,另外一個這也是當下通訊設備完全等於零的一種變通。

中央集權的基礎是強大的中央控制力度,但是在通訊落後的漢代,中央的一個決定傳遞到邊疆,往往都已經是一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如果國土再往外擴展,那麼就會將這個時間延伸得更長。

所以漢代原本具備的一定特色的郡縣制度,兩千石的太守職位,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說,不就是西方中世紀的地方領主麼?

對上負責,對下統治。

雖然依舊有缺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忍受。

就像是身體裡面的關節小毛病,又或是皮膚上面的蟎蟲,或許到了某一天,這些小毛病將會發展到致命的程度,但是在此之前,卻依舊是一個可以接受的事情,至少比起餓肚子,沒有衣服穿等問題輕微得多。

“帝國”,是十九世紀之後,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華夏,然後從英文單詞當中衍生出來的一個詞語,而在此之前,並沒有任何人提及,也不見於筆端……

“帝,唯有大一統之天子,方可爲帝……”斐潛先下了一個定義,反正這個,就幾乎是斐潛說什麼,就是什麼,“……而所謂帝國,地域極其龐大,文教極其昌盛,商貿極其發達,技藝及其先進,此四項皆爲佼佼者,便是帝國!”

“地域、文教、商貿、技藝……”劉協喃喃的唸叨了一下,忽然說道,“士、商、工皆有了,爲何無農?”

咦,劉協這樣理解啊……

這樣理解也行。

斐潛笑笑說道:“怎會無農,地域龐大,農事自然也就是龐大無比了……”

“嗯,如此說來也是……”劉協點點頭,又說道,“那麼斐愛卿之意,天下四民,以農爲先,士商次之,以工爲末?”

士農工商,並不是後世的觀念,早在《管子·小匡》當中就有:“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石,柱石之意,也就是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意識到了一個國家的基本結構,是由這樣的四個大方面構成。

一個帝國。

自然也同樣是由這四個方面構成。

“農,爲天下之基也……”斐潛緩緩的說道,“若是無農,天下百姓,衣食無着,必定生叛,故而農爲帝國首要之事無疑……士、商、工輔之,不分上下……”

說是這麼說,但是實際操作上肯定有問題,只不過這些問題可以依據律法,慢慢的加以改善或者是調整。幸好就是在漢代,儒家對於對於工商的打壓,還沒有像後續的封建王朝那麼的強烈,畢竟在這個時間點上,儒家也算是纔剛剛擡頭而已。

劉協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還帶着一些稚嫩氣息的小臉上寫滿了鄭重。一個十三四歲的半大小子,開始規劃着整個朝廷,甚至已經開始爲了這個帝國,規劃着,設想着一些什麼。

“斐愛卿,還有一事……”劉協說道,“……昨日你說過……嗯,‘國力儲備’的時候,爲何說糧草錢財只是一部分,那麼另外一部分又是何物?”

斐潛回想了一下,昨天有說過這個麼?或許說得太多了,就連自己都有些忘了,不過還好沒有說什麼GDP,CDI……

“……國力儲備,確實是兩個方面,”斐潛一邊整理着思路,一邊說道,“……一者便是物力財力,也就是兵餉糧草方面,但是其實另外一個方面是傳承……”

“傳承?”劉協不解。

劉協將來會怎樣,斐潛也不確定,但是至少在現在,斐潛要讓劉協懂得更多,至少知道在這個古老的時代裡面,人們是怎樣生活的,而一個國家的運作,又需要一些什麼。

所以,先從漢代有多窮開始。

當然這個“窮”,不僅僅是表現在糧食等物品上面……

大多數的人對於貧窮的概念並不是多麼瞭解,只是認爲貧窮便是缺少東西,但是其實這只是一小部分的貧窮,而真正的貧窮則像一個空空如也的垃圾箱,除了骯髒之外,什麼都沒有。

這個什麼都沒有的窮,甚至是包括思想。

“古扎……來,過來……”斐潛左右看了看,然後招招手,喊過來一個羌人。

在漢代,羌人也有他們自己的語言,只不過這個語言麼……

呵呵。

“古扎,”斐潛見古扎向劉協行過了禮,便指了指天上的太陽,說道,“太陽,用你們的語言怎麼說?”

“@#……”古扎發了一個簡短的音節。

斐潛沒有和劉協解釋,又說道:“晚上天空中的月亮,怎麼說?”

古扎不明就裡,但是依舊很快的說道:“%@#……”

“煮飯的篝火呢?”

“%%@#……”

“火把呢?”

“%%%@#……”

斐潛看了看一頭霧水的劉協,笑了笑,然後說道:“嗯,好了,陛下就想知道一些你們的話語,沒事了,古扎你先下去吧……”

古扎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是能在大漢皇帝面前露一個臉,也是相當讓其興奮的一件事情,更不用說還講了幾句話,於是興高采烈的也就退下去了。

羌人的語言,還有匈奴的語言,其實斐潛已經算是基本能夠理解,也沒有什麼太多的難度,這並不是斐潛有什麼語言的天賦,又或是什麼過耳不忘的本領,只不過是在這個時代,羌人和匈奴人的語言,實在是太過於簡單。

準確的說,應該是貧瘠,或者落後。

在後世的許多專家教授們的研究當中,已經是證明了一點,文字和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工具,尤其對日用的口語而言,語言的複雜程度和社會的發展程度緊密相連,沒有複雜的社會環境,就不存在發達的口語系統。

在漢代,也同樣遵循這一條普遍性的規律。

和大多數學習另外一種語言的初學者來說,肯定是從單純的詞語開始,斐潛最先也是同樣,最先便是學習羌人語言和匈奴語言當中的名詞。

而這些名詞……

斐潛對着劉協說道:“方纔那人,從臣初到平陽,便跟着了,到現在也有三年餘了,原先還不怎麼會講漢語,現在日常的交流溝通也都沒有什麼問題了……方纔他說的‘@#’……”

斐潛重複的發出了那個古怪的音節,然後說道:“……在羌人語言當中,便是指太陽之意,當然,還有酷熱和大火的意思……”

“然後月亮,便是在這個太陽上加了個‘小’的意思,也就是‘%@#’……”斐潛繼續說道,“隨後再小一些的篝火,便是小小太陽,‘%%@#’……”

劉協失笑道:“啊哈,原來如此,那麼火把便是‘小小小太陽’了?”

“陛下聖明。”斐潛微微笑着,隨口拍個馬屁。

“這……”劉協搖搖頭,哈哈笑着,甚至找不到什麼詞語來形容,“……簡直是……”

斐潛沉默了一會兒,等劉協的新鮮勁過去,才忽然像是說到了一個毫不相關的話題:“陛下,昨日于山間的村寨老者,其祖上也曾於關中爲官……”那天晚上,斐潛就派人排查過那個小村寨的來歷了,因爲如果不是有點修養教育的,待客對答之間也不會如此的得體。

“哦?”劉協有些不明白斐潛這突然的一句話具體想要表達一些什麼。

“陛下……普通鄉野之人……”斐潛微微用馬鞭在山間隨意指了指,說道,“……若是祖輩未曾有些傳承的漢人,到了如今,恐怕言語之間,也未必能比羌人和匈奴強上多少……臣遇到過一些普通的漢人,有的已經年過半百,卻連十之內的數值都分辨不清……漢人強於胡人,便是傳承,若無傳承,漢人亦爲胡人……”

讓一個從來沒有任何詞彙量的人明白太陽月亮這兩個詞語並不是很難,但是要讓其明白“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又或是“瞻彼日月,悠悠我思”的意思,那就還不如直接要他的小命算了,或許還更簡單一些。

就算是在後世,也有野人或者是狼孩的出現,而這些脫離了社會教育的人,基本上也就是喪失了最爲基礎的語言溝通能力。

來漢代越久,斐潛越是知道士族的重要。動不動叫囂着要在漢代推動科舉打倒士族,動不動就說提着刀子誰怕誰的話語,在斐潛看來,無異於癡人說夢。在沒有培養出大量的掌握基礎知識的人之前,貿然的對僅有的傳承就下重手去斷根,這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倒退?

而這些基礎,或者說在後世人眼中屬於淺薄得不能再簡單的東西,而在漢代,卻並不像是人人都能享用的空氣或是陽光……

劉協沉默了。

許久之後,劉協才說道:“……如此便是愛卿於平陽開設學宮之因?”

“……陛下聖明,正是如此……”斐潛點點頭說道。當然,其實斐潛開設學宮的目的性有很多,但是其中很明顯的一個方面就是以一個學宮的名義進行知識的教授和傳承,肯定比起漢代當下以家族傳承這樣模式,普及面會更廣泛。

“……朕,要去看看,”劉協轉頭看着斐潛說道,“……到了平陽之後,朕要去看看這桃山學宮……”

“謹遵陛下之願。”斐潛點頭說道,“……不過,還有一個地方,臣建議陛下也應該去一去……”

劉協說道:“何地?”

“於平陽,不僅有學宮,還有一個漢家兒郎的英靈殿……”斐潛說道,“自微臣至幷州之始,血染黃沙者,不論兵將,皆入英靈殿……”

“不論兵將?”劉協挑了挑眉毛。

斐潛說道:“正是。不論兵將,皆爲漢民,爲國守土,爲漢開疆,但有折戈,同爲漢靈……”

“善。朕也會去。”劉協點點頭,然後停頓了一會兒,忽然說道,“……朕明白了……子貢曾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愛卿可是此意?”

文臣武將,向來就是朝廷之上的一個紛爭點。文臣和武將之間的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其實也在一點點的消耗着整個國家的國力,最終導致國家的衰敗。

大多數的朝代,一開始的時候重用武將,但是建國之後便又用養豬的策略來對付打壓武將,往往到了後期又遇到需要這些武將的時候,才猛然發現這些武將已經被真的養成了一頭豬……

斐潛鄭重的朝着劉協拱拱手,說道:“陛下聖明。如今漢家,求大賢者,亦求不賢者,天下師也,夫子且焉不學,吾等之輩又何能懼學邯鄲,恐失故步?”

劉協緩緩的點點頭,表示同意。

“故而臣有一事相求,懇請陛下恩准……”斐潛微微笑着說道,“……若是陛下亦覺得微臣之說略有道理,便請陛下至平陽後,可頒‘求賢令’,求天下大賢,亦求天下不賢,以繼漢家文武之道……”

第2844章泥中第2529章有人爲了生存有人在意傳承第2160章各逞謀略第九零二章 任重而道遠(二)第2271章汝危矣第九三四章 頭疼送枕頭第九一三章 亂長安(八)第1074章 復仇能獲得什麼第2490章退朝罷第2518章選擇什麼就會帶來什麼(加更)第2855章一把火第3392章 瞿第3086章 射第3194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126章 傷第2693章新人舊人過來人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1323章 規矩第2193章未雨綢繆第1760章 疑問第2129章臨事方知難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一一九章 難以改進的工序第3087章 芃狐第3314章 打了小的會如何第2461章事項的影響第3114章 瞌睡枕頭第3364章 奇特的變化,莫名的勇氣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2947章彼此名言絕,誰能事通達第六一六章 進軍!夜裡的戰鼓!第1058章 難得糊塗的箴言第2829章西海營中忽紛亂,將軍堂內定律法第3060章這是難纏的對手第一九七章 名號的由來第1343章 太行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1387章 主客第2756章 有上有下上上下下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2804章 晉升階梯腳下空,天命之道頭頂懸第六五八章 蘿蔔章的名號第3258章 要什麼第三六三章 丟失的貨物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2470章女人也瘋狂第1462章 鬧局第1656章 新打手第1199章 誰是誰的口中肉第2276章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心理落差第2708章良莠難分道教人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3337章 代價待價第1526章 敗退第1617章 一羣蟲的事情第1811章 性格使然第八八六章 反客爲主(一)第1982章西域發酵,漣漪飄蕩第六七一章 西廂房的私藏第1348章 經驗第八八九章 反客爲主(四)第3441章 鳲鳩曹風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1337章 城下第1005章 雨中兵馬第3415章 不破不立第一一七章 第二種選擇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五二五章 圍魏救趙第1020章 夜色之下第二二二章 同烹第五九三章 漢代的交通旗幟第3353章 感覺的現實第2252章別叫大哥要叫兄長第四八三張 三老(爲堂主GANK瘋加更)第1228章 從何裡來與到那裡去第三四七章 天下攘攘第1290章 商賈第3399章 年第2384章私貨的碰撞第七五七章 野望幻滅的老扎第七十六章 喜歡青草的人第2017章莊禾之事,貸令之律第2302章干鏚而濟世第2622章移山,究竟是什麼山第九一三章 亂長安(八)第1859章 憋屈鬱悶,總是沒完沒了第2856章一聲吼第1200章 祁山之戰的變化第1287章 喜慶的酒第1684章 得失第2724章一切有疑慮第2897章義不掌財,善不爲官第2706章諸侯世家一脈承第1415章 亂軍計第2243章真實與虛幻,看書和讀書第1036章 戰場上抉擇第1978章諸葛三問,新建秩序第1197章 誰對誰錯誰能明白第1726章 根本不一樣
第2844章泥中第2529章有人爲了生存有人在意傳承第2160章各逞謀略第九零二章 任重而道遠(二)第2271章汝危矣第九三四章 頭疼送枕頭第九一三章 亂長安(八)第1074章 復仇能獲得什麼第2490章退朝罷第2518章選擇什麼就會帶來什麼(加更)第2855章一把火第3392章 瞿第3086章 射第3194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126章 傷第2693章新人舊人過來人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1323章 規矩第2193章未雨綢繆第1760章 疑問第2129章臨事方知難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一一九章 難以改進的工序第3087章 芃狐第3314章 打了小的會如何第2461章事項的影響第3114章 瞌睡枕頭第3364章 奇特的變化,莫名的勇氣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2947章彼此名言絕,誰能事通達第六一六章 進軍!夜裡的戰鼓!第1058章 難得糊塗的箴言第2829章西海營中忽紛亂,將軍堂內定律法第3060章這是難纏的對手第一九七章 名號的由來第1343章 太行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1387章 主客第2756章 有上有下上上下下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2804章 晉升階梯腳下空,天命之道頭頂懸第六五八章 蘿蔔章的名號第3258章 要什麼第三六三章 丟失的貨物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2470章女人也瘋狂第1462章 鬧局第1656章 新打手第1199章 誰是誰的口中肉第2276章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心理落差第2708章良莠難分道教人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3337章 代價待價第1526章 敗退第1617章 一羣蟲的事情第1811章 性格使然第八八六章 反客爲主(一)第1982章西域發酵,漣漪飄蕩第六七一章 西廂房的私藏第1348章 經驗第八八九章 反客爲主(四)第3441章 鳲鳩曹風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1337章 城下第1005章 雨中兵馬第3415章 不破不立第一一七章 第二種選擇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五二五章 圍魏救趙第1020章 夜色之下第二二二章 同烹第五九三章 漢代的交通旗幟第3353章 感覺的現實第2252章別叫大哥要叫兄長第四八三張 三老(爲堂主GANK瘋加更)第1228章 從何裡來與到那裡去第三四七章 天下攘攘第1290章 商賈第3399章 年第2384章私貨的碰撞第七五七章 野望幻滅的老扎第七十六章 喜歡青草的人第2017章莊禾之事,貸令之律第2302章干鏚而濟世第2622章移山,究竟是什麼山第九一三章 亂長安(八)第1859章 憋屈鬱悶,總是沒完沒了第2856章一聲吼第1200章 祁山之戰的變化第1287章 喜慶的酒第1684章 得失第2724章一切有疑慮第2897章義不掌財,善不爲官第2706章諸侯世家一脈承第1415章 亂軍計第2243章真實與虛幻,看書和讀書第1036章 戰場上抉擇第1978章諸葛三問,新建秩序第1197章 誰對誰錯誰能明白第1726章 根本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