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變革

宗教並不是整個社會發展的必需品。因爲宗教並非伴隨這社會誕生而誕生,所以宗教只是一個社會階段性的產物。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人類的精神文化需求總是在不斷的變化的,現代信息更是如同海量一般,而不管是哪一個宗教,只要提出了一個信仰目標之後,就不能輕易的去改變,而這樣一個永遠都不會變化的信仰目標,是無法跟上人類社會發展的步伐,滿足不了人類精神的需求的。

因此,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人類不再需要宗教的作用和功能的時候,宗教就會消失。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上古先民的圖騰信仰。

圖騰對於部落來說,無疑就是最爲神聖的東西,但是到了後世卻成爲遺蹟,只有藝術家和歷史學家對其感興趣,也沒有任何的神秘力量。

不過斐潛所在的年代,信息傳播的速度依舊是很慢,像宗教這樣慢節奏,長期潛移默化的組織結構,還是非常適應漢代的環境的。

其實儒教整個的體系算是很好的,而且在教化傳播知識方面應該有相應的加成,但是現在儒教和漢代朝廷關係還是太密切了。

漢章帝舉辦的白虎觀會,便基本上確定了儒教作爲漢代正統教派的統治地位,儒生弟子通過今文經書重新編排經文,變更經文解釋之後來適應漢代朝廷新的變化和要求,從而得到皇帝的支持,並採用具有儒教教養的士族子弟和地方豪右來進行行政上的統治。

也正是因爲如此,儒教長盛不衰,成爲了華夏土地上的常青樹,就算是後世的朝代有意識的進行鍼對了,依舊還是很容易造成不管是任用王安石還是任用司馬光,雖然人不一樣,但都是儒教的情況。

正所謂一入儒教深似海,權謀路上皆仇人,儒教和政權牽連太深,難免就會有尾大不掉的問題出現。

佛教麼,漢代已經出現了僧人,但是因爲教義的問題,佛教在當下的時期內並沒有什麼市場。並且佛教未免太也佛性了,凡事都隨緣。別的不說,單單看看後世那些純佛教的國家狀況過得好不好,就已經可以讓斐潛做出取捨了。

至於基督教或是***教?

如果單從排他角度來說,這一類的唯一神教派到是非常適用於侵略,動不動就表示說,如果不信的話,那麼將來就會下地獄,或者乾脆一點現在便讓人下地獄的教義,確實很適合於征服,但不利於統治,容易激化矛盾……

因此斐潛思來想去,最終還是先選擇了道教。

或許左慈是一個契機,但是更重要的是道教比佛教更加的繁雜,也更加的具備科技的先進性。道士的前身方士,在上古時期,既是化學家,也是醫生,甚至是社會心理學家。

中醫的源頭,就是方士。

而化工產業的源頭,也是方士。

只不過這些方士,最終將力量用錯了方向……

周邊的胡人,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先天宗教,但基本上是屬於原始崇拜,大部分還沒有什麼成型的教典教義,他們也有他們的神靈,比如長生天,比如白石神,比如一些奇怪的生物,云云種種不一而論。

雖然這些胡人信仰的神靈不同,但是都屬於部落宗教,又或是可以稱之爲區域宗教,也就是一個很小範圍內的宗教體系,離開了部落,或是離開了這一片區域,便什麼都不是,也不被其他的部落所接受。

而現在斐潛接觸到的漢代道教也好,儒教也罷,只能稱之爲民族宗教,因爲這兩個教派和華夏的習俗觀念太密切了,所以雖然不具備排他性,但是想要傳遞到其他的區域,往往因爲文化層次和文化習俗不同,便難以傳播成功。

換一句話說,就是容易水土不服。

想要向外傳播,除了必須要有傳道士之外,還需要一個相對於區域宗教更爲高級一些,並且具備相當感染力的宗教體系,而道教現在,恰恰缺乏的就是這一點。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加以解釋的話,一般人根本聽不懂,更談何去接受?

所以當斐潛看着左慈的時候,目光也是變得及其複雜,看得左慈都有些不安。

宴也請了,飯也吃了,酒也喝了,自然是要談些正事了……

斐潛沉吟良久,才說道:“左真人,請問道何以興?何以敗?”

左慈眼皮跳了一跳,半低着頭沉默着思索着,許久才一字一頓的說道:“……道,以道興,以道敗……”

斐潛雙手輕輕一拍,稱讚道:“左真人盡得道矣……”

道教,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沒有敵人,而他的敵人只是他自己。

道教是中國本土教派之一,以“道”爲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爲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而形成,整體來說,是一個多神論的宗教體系,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

左慈聽聞斐潛問起這樣的話語來,心中不由得也是有些驚訝。左慈如今,雖然說昨日的故作玄虛被斐潛捅破了,但是這些年頭見到的大小縣令,郡守將軍也有不少,但是基本上要麼就是詢問方藥的,要麼就是訴說苦惱的,甚至是求長生的,然而像斐潛這樣,一上來就直指道家中心思想,詢問道教本質的,算是第一人……

左慈看着斐潛,有些不確定的說道:“莫非將軍也奉天尊?”

斐潛笑着,微微搖搖頭,當着面總是不好說老子就是不信神,於是便用含糊的話語說道:“供奉只是儀式,天尊自在人心。”

左慈聽聞,眼睛頓時就亮了亮,喃喃的重複了一下,不由得豎掌口宣天尊,讚道:“將軍果然明慧,此言大有深意……嗯,供奉只是儀式,天尊自在人心……嗯,善,大善,深的‘道法自然’之意……”

哦?

我說的話,還有這個意思?

好罷。

斐潛眨眨眼,只能是微笑以對。其實,這不就是後世幾乎所有宗教都用的技巧麼?就像是西洋宗教的“上帝與你同在”,佛家的“人人皆可成佛”,不都是一個意思麼?

斐潛等左慈稍微平緩了一些之後,才說道:“道欲明道,唯有一道。左真人可願爲明道之人?”

左慈愣了一下,沉吟不語。

這是道教的一個重大的問題,也是道教傳播道路上面的一個非常大的障礙。道教的神仙太多了,多到了就算道教當中的人也不清楚的地步,像什麼上上太一君,無極太上元君,東王父,西王母等等,各個還有詳細的描述,以求真實可信,可問題是當民衆連字都不認得的時候,那麼多的神君能分辨得過來麼?

如果說“三立”是學習經學子弟大部分人的夢想的話,那麼開宗立教就自然是宗教人士的基礎願望了,最不濟也會將傳播教義當成是自己生活的一個部分。

因此當斐潛說出“明道”之語的時候,左慈的內心就不由得猛地跳動了一下,到了他這樣的水準,對於道經的理解也算是超出了一般的普通道人,所以對於道教當中的弊端也是更爲清晰,不過左慈雖然明白,卻沒有能夠想出什麼辦法來,就像是身處山中,知雲深,卻不知深處一樣……

“敢問將軍,何以明道?”左慈並沒有馬上興高采烈的答應下來,而是微微將身軀前傾,緊緊的盯着斐潛,一字一頓的問道。

既然斐潛提出要“明道”,那麼就必須有一定的方法,甚至是可以開創出新的流派的道義,否則便只是流於口頭,說說而已,並不能真切實行。

此時此刻,左慈比斐潛還要更爲緊張,因爲在他的心中其實更希望斐潛能夠提出來一些全新的理論,來解除他一直以來的疑惑……

“道之困,乃長生不能證也……”斐潛點點頭,淡淡的說道,“不知左真人以爲然否?”

道教起初,爲了緊緊抓住統治階層的心,或者說是借用了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同時也順應了統治階級的要求,便提出了長生的理念,可是這個長生之說,成就了道教的興起,卻也成爲了道教的阻礙。

因爲這個太容易被證明是假的了,縱然有其他的說法託詞去掩飾修繕,但是無情的現實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打臉……

第一個臉被打得乒乓亂響的,自然就是秦始皇。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一旦統治階級發現自己被騙了,滔天的怒火自然不是逃走的徐福來承擔……

左慈默然,良久之後緩緩的點點頭,就像是脖子的骨頭已經生鏽了一般,艱難且痛苦,說道:“敢問將軍,如何解之?”

這是道教的根本教義,左慈也爲此苦惱,推翻了長生之說也就推翻了道教的根本,可是這個長生,確實是攔在面前無法逾越的巨大鴻溝。

這一點,佛教和西洋教派就析取了道教的不足,毫不避諱今世的死亡,並且大加渲染來世的福報或是死後的永生,以此來規避掉了這個現實的問題。

在左慈的期盼的目光當中,斐潛慢悠悠的說道:“此事,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只是要看左真人願意如何取捨罷了……”

左慈長長的吸了一口氣,沉默不語。

左慈知道斐潛是什麼意思,但是要下這個決定很難。

原本左慈來平陽,是想借用一些小伎倆糊弄斐潛,然後從斐潛這裡撈到一些好處,瀟瀟灑灑的當左仙人的,結果卻被斐潛識破。

所以從左仙人就降格成爲了左真人,也就等同於是門客的地位了,換成後世也就是所謂公司普通顧問的級別,而現在當斐潛說出這樣的一句話的時候,也就意味這如果左慈如果真的想要知道斐潛有什麼樣的策略措施,就必須奉斐潛爲主,從門客變成了屬下。

門客,或者所是客將,相對來說是比較自由的,也沒有那麼多的約束,就算是左慈一時之間不爽了,也可以隨時離去,就像是關羽離開曹操,劉備離開袁紹一樣,並不存在什麼背叛的問題。

但是一旦表示奉其爲主,那就不同了,背叛主將之人,無疑就是在自己身上貼上了背叛者的標籤,從今往後走到哪裡,都會招來蔑視的目光。

左慈的鬚眉不停的跳動,良久之後,對於道家教義的追求終於是壓倒了一切,頗有些無奈的離席拜倒,說道:“若將軍能不恤賜教,明道解困,貧道……慈願爲將軍驅使……”

斐潛連忙上前,將左慈扶起,然後又重新請左慈落座,方說道:“元放大可寬心,某定然助元放於此,開宗建派,光大道教……”倒不是斐潛有意要爲難左慈,只不過必須要有這樣的一個主次的分別,要不然等到後期左慈這邊的人員一多,失去了這個名義,不免就難以控制。

左慈豎起手掌,原想稽首,但是做到一半,卻有些不習慣的改成了拱手,說道:“……還請將軍指點……”

“長生既然不可得……”斐潛點點頭,一字一頓的說道,“便更其爲超生!”

“……超……生……”左慈一呆,喃喃重複道。

當下的道教,除了在嘆惜人生短暫外,以長生誘餌,免除華夏之人對於死後做鬼的恐怖之外,對人生各個階段產生的缺陷遺憾並沒有什麼相應的補救措施,更不大談論往生後世的情形,所以並沒有具備很強的吸引力。

佛教有行善積德消除業障,基督教也是大賣贖罪券,不管怎樣,也都是給人們在遇到遺憾和後悔之事的時候有一點心理寄託,而道教則是硬邦邦的一個“順其自然”……

尤其是關於生死方面,“佛倡無生,道求不死”。長生不老,雖然是出自人樂生畏死本性的憧憬,但樹爲宗教教旨,容易被從邏輯和經驗兩大方面證僞:從邏輯上講,既然有生,便無不死之理;從經驗事實看,千古無不死之人。道教的長生不老尤肉體不死說,歷來便被其他反對教派駁難指責。

所以“長生”這個教義,必然需要改革,不改就等於是立着一個巨大的標靶,而且別人打的時候還沒有多少手段可以還擊……

“……超生,超生!”左慈喃喃的重複着,臉上慢慢的露出了一絲暢然的笑意,旋即笑意擴散,仰天大笑起來,“超生!是了!殘軀盡蛻,重塑仙體!是了!哈哈哈……得徵金丹大道之時,便是超生之始!可享天地之壽!可遊雲霄九幽!哈哈哈……”

第2020章土之基業,人之市場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七九九章 戰場的時間差第1910章飛熊別院,貪食江東(加更)第3346章 謀略當中的謀略是誰的謀略第2816章借刀殺人心中疑,新老同心戰山林第3199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1942章閒薅狐狸,太白犯位第一七八章 營門夜話第1077章 火熱出爐的外戚第2064章上天眷顧,大漢奇蹟第2583章人走茶涼第六零一章 搶劫和小偷第3419章 結果導向第1753章 好辦法壞主意第1758章 時機第二章 其實古人不簡單第2001章渾水摸魚,分食鮮卑第2531章有人猶豫不前有人闊步邁進第3452章 江賊湖賊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五七八章 歷史的掩蓋之下第九九六章 前人老套路第3010章這些當然很合理第2638章無謂之中風暴第2102章孔明你是瘋了麼第2444章低頭和下嘴第3406章 商人逐利第3055章憂心,憂慮第1386章 凳子第3437章 門下武夫第1372章 跗骨第1626章 心念的漸變第1078章 一紙求賢動四方第1783章 組織,組合第2754章 有事沒事別攤上事第1918章紅了票子,黑了心肝第1499章 誰放誰的火第六五五章 佈告第三八五章 衰敗的平陽第2536章這你知我也知大家都知第二十八章 筵無好筵第一七二章 酸棗之茶第六六一章 出上黨而守壺關第2374章事在陽謀第2803章 客觀因素有人異,主觀能動因人同第1996章常山突變,三方謀略第一八二章 遲遲不決的盟主人選第1624章 舔狗的蛻變第2524章番文的私貨第2884章大漠,跑到哪裡去第1435章 難得糊塗第1351章 鬥將第2076章軍中試探,額外變故第3189章 可堪執手送行人第3188章 大都錯路生迷惑第1541章 叔可忍否第七四五章 趙子龍的第一次第八三五章 活着不容易(三)第1957章科研開發,工匠後續第2962章只在此山中,酒水透骨寒第1506章 被征服的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1328章 局勢第3468章 各人志向第1455章 敗局第2928章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第1078章 一紙求賢動四方第2574章人物皆非第1727章 那裡不一樣第2365章誰是誰的噩夢第1976章青龍一遊,百幣主講第八九七章 君子當弘毅(二)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八零五章 黃泉路奔出的惡鬼第3063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詐敗第四二五章 營亂第3312章 府前攻防,文長吟詩第3260章 我說我說我什麼都說第五四六章 物理之上的推動第五九八章 黑夜裡的大混亂第1347章 不惑 (加更)第2455章最難的人情第2020章土之基業,人之市場第四零六章 偶遇第2434章難以區分的善惡第1042章 子嗣之中的文章第1491章 誰是誰的棋子第2042章諫官之職,中正平和第2447章奇怪的襲擊第2472章東漢奧利給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八九四章 反客爲主(九)第2873章疑慮,看不見未來第2046章無本買賣,大局爲重第1941章且將夢想,換了酒錢第2835章可論西域過第七五零章 小狗引發的血案
第2020章土之基業,人之市場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七九九章 戰場的時間差第1910章飛熊別院,貪食江東(加更)第3346章 謀略當中的謀略是誰的謀略第2816章借刀殺人心中疑,新老同心戰山林第3199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1942章閒薅狐狸,太白犯位第一七八章 營門夜話第1077章 火熱出爐的外戚第2064章上天眷顧,大漢奇蹟第2583章人走茶涼第六零一章 搶劫和小偷第3419章 結果導向第1753章 好辦法壞主意第1758章 時機第二章 其實古人不簡單第2001章渾水摸魚,分食鮮卑第2531章有人猶豫不前有人闊步邁進第3452章 江賊湖賊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五七八章 歷史的掩蓋之下第九九六章 前人老套路第3010章這些當然很合理第2638章無謂之中風暴第2102章孔明你是瘋了麼第2444章低頭和下嘴第3406章 商人逐利第3055章憂心,憂慮第1386章 凳子第3437章 門下武夫第1372章 跗骨第1626章 心念的漸變第1078章 一紙求賢動四方第1783章 組織,組合第2754章 有事沒事別攤上事第1918章紅了票子,黑了心肝第1499章 誰放誰的火第六五五章 佈告第三八五章 衰敗的平陽第2536章這你知我也知大家都知第二十八章 筵無好筵第一七二章 酸棗之茶第六六一章 出上黨而守壺關第2374章事在陽謀第2803章 客觀因素有人異,主觀能動因人同第1996章常山突變,三方謀略第一八二章 遲遲不決的盟主人選第1624章 舔狗的蛻變第2524章番文的私貨第2884章大漠,跑到哪裡去第1435章 難得糊塗第1351章 鬥將第2076章軍中試探,額外變故第3189章 可堪執手送行人第3188章 大都錯路生迷惑第1541章 叔可忍否第七四五章 趙子龍的第一次第八三五章 活着不容易(三)第1957章科研開發,工匠後續第2962章只在此山中,酒水透骨寒第1506章 被征服的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1328章 局勢第3468章 各人志向第1455章 敗局第2928章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第1078章 一紙求賢動四方第2574章人物皆非第1727章 那裡不一樣第2365章誰是誰的噩夢第1976章青龍一遊,百幣主講第八九七章 君子當弘毅(二)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八零五章 黃泉路奔出的惡鬼第3063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詐敗第四二五章 營亂第3312章 府前攻防,文長吟詩第3260章 我說我說我什麼都說第五四六章 物理之上的推動第五九八章 黑夜裡的大混亂第1347章 不惑 (加更)第2455章最難的人情第2020章土之基業,人之市場第四零六章 偶遇第2434章難以區分的善惡第1042章 子嗣之中的文章第1491章 誰是誰的棋子第2042章諫官之職,中正平和第2447章奇怪的襲擊第2472章東漢奧利給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八九四章 反客爲主(九)第2873章疑慮,看不見未來第2046章無本買賣,大局爲重第1941章且將夢想,換了酒錢第2835章可論西域過第七五零章 小狗引發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