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宗教

(特別提醒:本章可能會引起某些人員心理不適,請慎重選擇。虔誠信徒者建議跳過本章,謝謝。)

這個世界有神仙麼?

但是神仙肯定不是左慈這樣的人物,或者說左慈這樣的人物,距離神仙還有一段非常非常非常遙遠的距離。

或許有神仙的。

斐潛穿越而來,說心中多少沒有一些關於神仙方面的念想?

有沒有想過讓神仙再把他給送會原來的世界去?

有的。

瘋狂的想過。

在起初的那兩三年的時間裡面有的,那時的斐潛,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念叨着神仙的各種名號,每天夜裡在臨睡之前也在悄聲的祈禱當中入眠……

然而,發生了什麼?

什麼都沒有發生。

第二天一睜眼,太陽依舊升起,斐潛就悲催的感知到自己依舊還在漢代……

神仙都太忙了,不管是天帝還是上帝,不管是老君還是佛陀,不管是真主還是阿拉,斐潛都懇切的祈求過,但是沒有一個神靈聽他的祈禱,給他迴應過。

或者沒有迴應,便是一種神仙的態度。

神仙更像是高緯度的生物。

就像是人類和螻蟻的之間的跨度。

螻蟻會不會祈禱,斐潛不知道。

但是斐潛知道,一般人有誰會去在意灌木叢裡面的螻蟻在想一些什麼?又有誰會彎下腰,認真的聆聽螻蟻懇切或是不懇切的絮絮叨叨?

對於神仙而言,斐潛就是一隻螻蟻。

或許被神仙的衣袍帶起的風捲中了,或許在神仙行走的時候被蹭到了,反正斐潛他離開了原來的世界,到了漢代。

人類走路也會踢到了道路上的小樹葉,或是小石頭等等雜物,也許那小樹葉小石頭上正好有一隻螻蟻……

那麼這個人類會停下來幫助這一隻突然被轉換了空間的螻蟻,回到原來的世界當中麼?

因此,斐潛最終有些明白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或許在神仙天帝眼中,斐潛這個人和地上的小小螻蟻,其實在神仙心中,並沒有任何的差別,那麼憑什麼人類就膽敢肆無忌憚的要求神仙給予特別的照顧,時時刻刻都需要聆聽自己的祈禱?

在東方的神話宗典裡面,天地是由盤古制造的,因爲盤古大神在混沌當中睡得太舒服,又或是睡得太不舒服,反正手邊莫名其妙的多了一把斧子,然後就將他原本週邊的混沌給砍了,創出了天地。

至於爲何不是刀和劍又或是青龍偃月刀或是電磁炮激光劍什麼的,或許盤古其實不是用斧子,而是一種超出人類感知的儀器,但是因爲上古的人民最初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斧子,要是說其他的什麼新鮮玩意他們都不認識,沒有認同度和代入感……

然後盤古就死了,身軀化爲了山川大地日月星辰,而造人的事情則是交給了女媧,女媧親手捏的就是上古的貴族,用柳條抽出來的泥點子就是下賤的貧民,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貴族血統論最好的依據。

如果相信這個神話,那麼華夏大地上就應該永遠由那些所謂血統高尚的,是經過女媧親手捏製的高等人種統治,泥點子永遠就只配當泥腿子,生生世世都是下賤無比的泥腿子。

而在西方的神話聖經裡面,上帝創造天地等等,用了六天,第七天就休息了,因此纔有禮拜天的說辭。

然而上帝創造世界是爲了什麼?

其實不是爲了其他什麼,而是爲了耶穌。聖經裡面寫得很清楚,‘然而我們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我們也歸於他。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們也是藉着他有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借耶穌基督有的,也就是等於說,如果不是爲了耶穌基督,上帝根本沒有這個閒工夫,也不會創造這個世界。

那麼,像不像一個慈祥的父親,從地上撿起了一塊木頭或是什麼,然後雕刻出了一個地球儀,笑眯眯充滿了寵溺的對着兒子說:“來,親愛的兒子,這個世界是送給你的……”

Dog反過來便是God,Live反過來就是Evil,其實白紙黑字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只不過有的人會選擇視而不見。

所以如果真的有神仙,斐潛做什麼,是信仰還是不信仰,是虔誠還是褻瀆,不管是東方的神仙,還是西方的上帝,都是不會管的。或許那一天開心或者不開心了,衝上來一指頭或是一腳碾死斐潛這個到處亂爬的螻蟻,但是也一定和斐潛所做的事情無關,只是看神仙當時的心情。

神仙莫須有。

但是人之事,則是一定有。

從人之事來考慮,當下的斐潛,非常的想要一個宗教來作爲協助統治。

在基礎文明知識沒有廣泛傳播之前,神秘論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普通人對於天地、生命等等問題的探知,給他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斐潛的對於普通民衆控制力度。

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

胡人,黑山,白波,並北原住民,關中的流民;士族子弟,落魄寒門,兵卒兵痞,被挾裹的普通農夫,殺人犯,放火犯,喪偶者等等;這些階層不一,家庭破碎的人,組成了斐潛現在的人口基礎,而這些人原本生活在不同的環境當中,各自的風俗習慣都不相同,生活習慣也不一樣。

這樣的情形或許一段時間內不會如何,但是危險依舊潛伏。

斐潛在平陽坐鎮,沒有問題,在徵西將軍的威名之下,如今確實是誰也不敢跳出來做出什麼造次的行爲,但是斐潛能一輩子都定在平陽不挪窩麼?

斐潛更喜歡未雨綢繆,而不是亡羊補牢,因此需要一個粘合劑。

宗教便是。

神愛衆人,衆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大家一起和和美美的……

多好。

然後離開了神的範圍,該是什麼階級就什麼階級,該幹什麼活就幹什麼活去……

多好。

更何況,斐潛需要一個可以獨立在現有行政系統之外的宗教組織架構,通過這個宗教架構,可以外掛進去很多的東西……

那麼,宗教又是什麼?

這是斐潛這一段時間在思索的一個問題。

或者說,採用那一種宗教來爲自己所用才最適合?

儒教信仰的聖人是誰?

孔子。

而斐潛在漢代,看到了書籍裡面的孔子,也會生氣,也會罵人,也會飢餓,也會貪婪,也會逃避……

在當下漢代的道教之中,信仰的第一神仙卻並非老子,而是所謂的太乙天尊,元始天尊,老子只是在太乙元始天尊身邊的一個侍從化身而已,要到了後面一些的朝代,纔將老子加上了太上老君的神格,開始和太乙、元始天尊平起平坐……

所以在漢代,儒教和道教都還很稚嫩,推動或是改進,所遇到的阻礙肯定沒有後世那麼大,但是掀開這個潘多拉的盒子,或者說點亮一些神秘學的科技樹,會不會產生新的問題,帶來新的矛盾?

這就是斐潛當下有些頭疼的問題,因爲這些事情確實牽扯得太多了,不能不考慮周全一些,就算是不能全數先想在前面,但能多一些預案也是好的。畢竟宗教理論和政治形態息息相關,有好處也有壞處,有時候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有時候卻又是阻力。

有了宗教,普通百姓的生活會不會因此而變得更好?

未必。

不說後世華夏,就世界各地來說也依舊有大量神職人員脫下神袍之後依舊要從事一些甚至於比較粗陋繁重的工作的。宗教連自己的神職人員都沒有辦法照顧好,又怎麼去照顧那些龐大的貧窮百姓?

沒有了宗教,會不會因爲缺失信仰,而導致生活變得更糟?

也同樣未必。

先不說站在統治巔峰的那些人手上拿着聖經,心中有沒有真的信仰,就單單說普通百姓,不信神,不信佛,就憑藉自己的辛勞和努力,一樣有大量的人改變了命運,重新鑄造了人生,這難倒也是所謂神靈帶給他的?就算也是神的賜予,但是神靈爲什麼會給一個不信者康寧富足,卻不願意賜予那些虔誠卻貧苦的信徒?

所以一個普通人的貧窮和富貴,往往不依靠神靈,而是取決於他自己,那麼對於斐潛而言,扶持出一個強大的宗教,覆蓋掉或是兼併掉周邊弱小的宗教體系,有沒有好處或者是正面的積極作用?

肯定有。

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意志不那麼容易被輕易轉移,也就等於是說民衆的忠誠度相對穩定,不至於稍微鼓動煽動一下,便會發生動亂,這對於多種族聚集的斐潛地盤來說,很重要。同時,宗教還有一項功能就是可以穩定一定範圍內的社會情緒,調和階級矛盾,讓底層的那些人,尤其是充當了勞役的那些鮮卑人,能有一個麻痹其精神的作用。。

這些,恰恰是斐潛最爲需要的。

就像是後世模擬城市類型遊戲當中的教堂或是佛堂之類的建築物,都可以增加附近NPC的愉悅感一樣,後世之中凡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在陽光之下佈道講解教義的宗教,不管是那一種,基本上都是強調忍讓謙卑,強調遇事先從自身找問題,強調每一個的個體都是渺小的,強調自身是有業障或是有罪惡的……

反正一條,人人都是先天就有罪惡的,所以現在不管是大的方面,受到欺凌也好,受到剝削也罷,或者是小的方面,家裡被老公老婆打了撓了罵了,都是業障都是罪,都是該得的,忍一忍就好了。

而那些強調採用激烈手段,動不動就要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的宗教,往往就成爲了各國政府不遺餘力的打擊對象,不惜聯合起來採取暴力手段剿滅乾淨。

如果一個宗教能幫助統治階級維護社會穩定,統治階級就可以容忍,不管這個宗教是信仰大頭神還是小頭佛,都可以,但是如果這個宗教已經破壞了社會和諧,產生了動亂的傾向,那麼就算是信仰着所謂衆神之神,千佛之佛,也照樣抓起來突突了一點都不含糊。

現實往往就是如此,不忍直視。

斐潛如今既然是統治者,那麼自然就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考慮問題,憐憫之心只能是在保證他自己和周邊聚集在一起的政治集團的利益前提之下,才能夠提供出來的額外的非必須的衍生品。

斐潛如果自己的這個政治集團的利益都無法保證,那麼又有誰會無私的願意聚集在自己周邊天天喝西北風?

斐潛如果不能給予跟隨自己的政治集團更多更大的利益,那麼又怎麼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改變漢代社會的進程當中來?

所以,犧牲一部分基層民衆的利益,換取更爲美好的未來,同時麻痹基層被剝削者的神經,減輕他們在這個犧牲過程當中的痛苦,也就不失爲政治領導者的一種慈悲心。

宗教誕生伊始,已經不可考,但是可以看一看華夏自身的宗教經歷過程,有心之人就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華夏早期宗教,就是道教,最早形成,最早發展,也是最早興盛的教派。儒家則是在漢代以後;佛教則是當下漢代已經有了,卻在南北朝興盛;而基督教等西洋教派則是宋代的時候就已經有大量傳教士了,卻在鴉片戰爭後才普遍興起……

道教的發展,是因爲漢代需要黃老思想,不再戰爭,休養生息……

儒教的持續,是因爲成功的和統治階級捆綁到了一起,提供給統治階級人才工具,所以雖然不顯,但是最爲持久……

佛教的興盛,是因爲南北朝期間社會動盪不安,百姓極度痛苦,只能是讓人們從眼前的苦難現實,轉移到無法驗證的來世幸福上……

至於基督教等西洋教派的傳入,從受阻變化成爲繁盛,其實多少帶了一些令華夏人恥辱的色彩,有興趣的不妨自行研究研究……

不管那個宗教,表面上的教義都是令人去惡向善的,當然,背地裡能不能做得到,有多少人做得到,甚至是自家的神職人員能不能做得到,這個就見仁見智了。正自古以來,騙子冒充神職人員,或是神職人員兼職騙子的,也是屢見不鮮。

不過,宗教體系和人員當中可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宗教在傳播教義的同時,同樣也就是在播撒着文明,傳播着知識(有可能是僞知識,但至少也是一種文化的促進)。而在那些信徒當中,許多人格偉大心靈善良的信徒往往會起到一個強大示範模範作用,對整個社會發展正面的作用。

因此不管怎麼說,如今的斐潛,還是覺得自己當下急切的需要一個宗教,需要一個可以在精神層面上,對外進行文明壓制和對內進行思維引導的宗教,但是眼下的不管是已有的原始道教還是處於萌芽狀態的佛教,亦或是剛剛開始興盛的儒教,似乎都不能完全勝任……

努力向善。不是隻靠祈禱就能獲取的。學識豐富。不是隻聽他人灌輸就能獲得的。本章觀念,一家之談,若有冒犯之處,也請諒解。大膽推測,小心求證,多方閱讀,拓展視野,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纔是吾輩應有的治學態度。

第二十章 古代亂寫風險大第2082章屈氏子謀,綦毋呂思第1884章大家長,小家庭第3092章 等待第1268章 你埋伏,我埋伏第3010章這些當然很合理第3083章 貧第2542章找個敵人唄第2435章虔誠的信徒第1540章 釜底抽薪第1230章 民意可導第八二一章 人心見人心(三)第1369章 新道第2566章逆水行舟小問題(加更)第1382章 夜宴第1604章 庸人勿擾第六十五章 額外之效第2280章新關係新武器新徵程(加更)第3400章 衰第1095章 授柄之策第2056章雛狼見血,騎兵傳承第四九零章 防不勝防第1610章 追求和對手第2093章守的不好守,走的不好走第三八零章 有所思有所擇第1687章 利爭第1111章 來路第1648章 維鵲巢第九二三章 戰長安(八)第七零三章 期盼和絕望第1599章 三處着手點第1256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第七零八章 筮者的決定第一八四章 想當然的鮑信第1612章 一道選擇題第1300章 各自的意思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第三六二章 良胡第1831章 天下驃騎軍第1555章 退無可退第2716章一切都很好第2611章子弟,良莠有別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2934章相看兩不厭,唯有金銀山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1605章 愚人勿辯(億千貝盟主加更)第四一四章 達成的共識(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1/3)第2886章情緒,各自的不同第八十二章 天下楷模第1443章 大德輪迴第3345章 人物當中的人物是誰的人物第1976章青龍一遊,百幣主講第2570章人有三急第五十章 中平一槍第四零九章 願立軍令第3165章 天意不過就是多個藉口(加更)第3175章 循規蹈矩也有千變萬化第三十九章 拜師前的交易第七六一章 同一片夜空之下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九六六章 陰山下的酒水第1260章 今宵秋夜分外寒第3191章 鐵甲長戈死未忘第3255章 爲什麼第3398章 櫓第一七三章 忠義奇人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1597章 一處廝殺場第1421章 背刺有加成的第2009章上帝是依,無災無害第1284章 一鍋魚湯第1975章來人上茶,來人上肉第2841章可當御內外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3247章 公審第3023章 遭遇之戰和遭遇知戰第1454章 攪局第四八六章 命題太大難爲文第2153章佈告第2743章 聲東西第九八八章 錦馬超第八一二章 將對帥(一)第1461章 僵局第三十九章 拜師前的交易第2686章領令遵令天子令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四六零章 二加一第2109章你的算計我的計算第1227章 天錯地錯都不是自己的錯第2322章風險當中的機會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傳承第3081章刺第三三四章 答案第一九四章 劫殺之棋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2048章啜香之論,重農之準
第二十章 古代亂寫風險大第2082章屈氏子謀,綦毋呂思第1884章大家長,小家庭第3092章 等待第1268章 你埋伏,我埋伏第3010章這些當然很合理第3083章 貧第2542章找個敵人唄第2435章虔誠的信徒第1540章 釜底抽薪第1230章 民意可導第八二一章 人心見人心(三)第1369章 新道第2566章逆水行舟小問題(加更)第1382章 夜宴第1604章 庸人勿擾第六十五章 額外之效第2280章新關係新武器新徵程(加更)第3400章 衰第1095章 授柄之策第2056章雛狼見血,騎兵傳承第四九零章 防不勝防第1610章 追求和對手第2093章守的不好守,走的不好走第三八零章 有所思有所擇第1687章 利爭第1111章 來路第1648章 維鵲巢第九二三章 戰長安(八)第七零三章 期盼和絕望第1599章 三處着手點第1256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第七零八章 筮者的決定第一八四章 想當然的鮑信第1612章 一道選擇題第1300章 各自的意思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第三六二章 良胡第1831章 天下驃騎軍第1555章 退無可退第2716章一切都很好第2611章子弟,良莠有別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2934章相看兩不厭,唯有金銀山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1605章 愚人勿辯(億千貝盟主加更)第四一四章 達成的共識(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1/3)第2886章情緒,各自的不同第八十二章 天下楷模第1443章 大德輪迴第3345章 人物當中的人物是誰的人物第1976章青龍一遊,百幣主講第2570章人有三急第五十章 中平一槍第四零九章 願立軍令第3165章 天意不過就是多個藉口(加更)第3175章 循規蹈矩也有千變萬化第三十九章 拜師前的交易第七六一章 同一片夜空之下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九六六章 陰山下的酒水第1260章 今宵秋夜分外寒第3191章 鐵甲長戈死未忘第3255章 爲什麼第3398章 櫓第一七三章 忠義奇人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1597章 一處廝殺場第1421章 背刺有加成的第2009章上帝是依,無災無害第1284章 一鍋魚湯第1975章來人上茶,來人上肉第2841章可當御內外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3247章 公審第3023章 遭遇之戰和遭遇知戰第1454章 攪局第四八六章 命題太大難爲文第2153章佈告第2743章 聲東西第九八八章 錦馬超第八一二章 將對帥(一)第1461章 僵局第三十九章 拜師前的交易第2686章領令遵令天子令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四六零章 二加一第2109章你的算計我的計算第1227章 天錯地錯都不是自己的錯第2322章風險當中的機會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傳承第3081章刺第三三四章 答案第一九四章 劫殺之棋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2048章啜香之論,重農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