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主動權

“果然是來了?”楊俊面容嚴肅,沉聲說道。

“是的,已經到了百里之內……”斥候低下了頭,稟報道。他親眼看見了徵西將軍的戰旗,也看見了張遼帶着人馬在林邊宿營,甚至是看見他們在林地裡面抓捕走獸,燃起火塘烤煮食物,隨着風也似乎可以聞到了那些食物的香味。

只不過斥候不知道的是,當他趴在山坡上盯着張遼的營地看的時候,張遼的斥候也頂着一從草,鑽在草叢裡面看着他……

論起仿生和僞裝,從斐潛那邊學到了些後世皮毛的徵西將軍麾下的老斥候油子,絕對不會站在山坡上招搖,因爲那樣雖然看的遠,但一樣也是將自己身形暴露了出來。最好的辦法便是在身上扎些草或是樹枝,然後往草地叢中一蹲,或是爬上樹梢,這樣一來就要算是走到面前也未必能發現。

“可有接觸?”楊俊追問道。

斥候拱拱手說道:“未有接觸,也沒有看到其派遣的斥候……”

“沒有派出斥候?”楊俊皺起了眉頭,然後揮揮手,讓斥候先下去了。

楊俊不由得站起身,皺着眉,揹着手,在大帳之內來回踱步。

或許是因爲過於自信了?

或許是因爲怕派出的斥候驚動了潼關這裡?

楊俊慢慢的停了下來,捋了捋鬍鬚,嘴角微微的露出了些笑意。張遼來的很快,也很隱蔽,但是無濟於事。過了陝縣,算是比較大的縣城,便是西南方向上的鄭縣,也就是楊家弘農原本最爲重要的基地,雖然說被董卓破壞得七零八落了,但畢竟還是有點基業的,所以張遼的行蹤被當地人察覺之後,便迅速的報到了楊俊這裡……

“來了就好。”

楊俊慢慢的搓着手,笑容慢慢的爬升到了臉上。

如果沒有提前發現張遼的蹤跡,那麼自己在攻擊潼關的時候,背部被突然襲擊,自然就算是抵抗得住,也會是一場慘勝,更不用說如果一個控制不好……

然而現在自己有了準備,就張遼這點兵力……

楊俊已經派人在鄭縣西北通往潼關的高坡之上埋伏,不管是誰來了,到潼關,必然只能走着一條路,就算是徵西將軍親自來了,也只能是從下而上的仰攻坡地,如此一來,張遼的騎兵優勢就會被縮減到最低。

若是不願意強攻,便只能是對峙。而對峙對於張遼這樣的一支小部隊來說,肯定不能接受的,兵力少,雖然是靈活,但是同樣的也就意味着輜重有限,利於速戰速決,不能長期對。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拖延得越久,張遼的部隊就越有可能被從河洛趕來的楊氏援軍圍堵夾在中間!

這樣的風險,想必不管是誰,都不願意去承受的。

在陝縣的西南方向上的鄭縣,雖然也是在張遼的攻擊範圍之內,但是楊俊並不認爲張遼有膽量帶着一千騎就可以拿下一個戒備森嚴的縣城。

要知道好歹鄭縣也是大縣,有一千兩百正卒,一千八百的輔兵,周邊還有大大小小五六個塢堡,即便不是屬於楊氏的,也和楊氏有些親屬關係,去了鄭縣,張遼這一千兵力,怎麼也是不夠用的。

所以張遼的部隊,既然來到了這裡,便只有,也只能是通過鄭縣之西北方向的高坡,然後奔襲潼關一途!

一百多裡的距離,如果慢的話,頂多兩天,如果快的,一天也就到了。所以張遼在一百里外修整,也符合兵法的要求,估計還計算着明天來一個突襲潼關吧?

誰能想到自己已經早有準備了?

想到得意之處,楊俊險些笑出聲來,他微微咳嗽了兩聲,掩飾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沉聲說道:“來人!傳令!今日早些收兵!整頓防務!另外派人前往鄭縣高陂,令其做好準備,務必將來犯之敵,一舉擊潰!”

既然張遼要來,便讓他來!

自己養精蓄銳一番,也正好用張遼的人頭來打擊潼關兵卒的士氣!

“唯!”站在帳外的傳令兵大聲的應答着,然後連忙跑去傳令了。

楊俊有些興奮,這個畢竟和一步一眼的攻城拔寨不太一樣,有些計謀算計的成分,這讓他多少有些異樣的刺激感。雖然下令讓兵卒早些休息,但是楊俊反覆考慮着自己的計劃,越想越是興奮,便越是睡不着,直到後半夜,才勉強眯着眼躺了一會兒。第二天一大早,楊俊就爬了起來,然後又將前前後後又思索了一遍又一遍,爲即將到來的戰鬥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就等着張遼出現了……

隨着時間的流逝,臨戰前的緊張氣氛越來越濃,就連潼關之上的馬延也察覺到了有些不對。

因爲楊俊今天一反常態,根本就沒有派遣兵卒持續攻城,而是大部分都在營地周邊修整,甚至還有往東派遣出一些部隊。

楊俊會這麼好心腸,願意讓潼關的守軍喘口氣?

馬延不這麼認爲,並且對於兵力人數佔優的一方,想要攻城便只能是採用人海波浪戰術,將守軍氣力全數耗盡,自然也就贏了。

所以,這是東面出了什麼變故?

管他呢,馬延在沒有戰場信息的情況下,也不敢貿然開門出潼關,只是既然楊俊不攻城,自己也就借這個機會好好休整一下……

整個潼關的戰場,突然就寂靜了下來,似乎都在等待着什麼。

可是,誰也沒想到,過了正午,張遼人馬沒有出現,又苦苦捱到了日頭偏西,依舊沒有出現任何身影。

楊俊實在是坐不住了,冒着被張遼發現自己有埋伏的風險,再一次派遣出了大量的斥候,可是斥候狂奔回來的時候都是一臉的驚奇……

張遼的部隊不見了。

若不是在林邊看見了一些營地的殘骸,甚至斥候都懷疑之前自己看見的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人馬……

張遼並沒有往潼關而來,也沒有停留在原本的位置,就這樣消失在了楊俊的感知範圍之外。

張遼的部隊到底去哪裡了?

楊俊在大帳之內轉着圈子,琢磨了半天,也沒有想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藏起來了?

可是藏起來了那麼又有什麼用處?

回去了?

可是回去了那麼又豈不是失去了解圍潼關的意義?

楊俊坐立不安,焦急的等待着斥候後續的詳細查勘,在沒有更新的消息到來之前,他便只能是等待。

除了等待,楊俊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又過了一夜,在次日天明的時候,楊俊終於是等到了斥候傳遞回來最新的消息,張遼的部隊並沒有往潼關防線走,而是原路返回,掉頭向東而去了。

楊俊大惑不解,他不能理解張遼爲什麼會帶着部隊回去。

難道張遼不準備解潼關之圍了?

這有悖於兵法常理的現象,甚至讓楊俊懷疑是不是斥候看錯了,被張遼給騙了。直到正午時分,又有新的斥候趕回來,言辭鑿鑿的表示,張遼的確是往東而去了,楊俊這纔算是將信將疑的接受了這個結果。

可是楊俊依舊不清楚,既然張遼不準備突襲自己,那麼他領兵到了這裡是爲了什麼?

雖然楊俊想不明白,但是既然這樣,原先派遣出去埋伏的軍隊就沒有用了,只能是先撤回來,總不能讓埋伏的軍隊兵卒爲了不讓張遼發現,便讓其天天在野地裡趴着,天天睡地窩子吧?

真要是那樣,張遼都不用親自來攻擊,只要等上兩三天,這些埋伏的軍隊便會染病,全數都廢了。

所以埋伏一天兩天,多少還算是可以,時間長了,就不成了,必須要撤回來修整。並且這些兵卒就是爲了伏擊張遼的部隊而設立的,但是張遼不來了,那麼再讓兵卒白白的辛勞就毫無意義。

要不要再派人去更遠的地方查看?

楊俊有些猶豫,超過一百里的話,如果大軍不是在行進當中,那麼也就意味着斥候回程並不能縮短距離,也就是一個來回就要兩三天的時間了,這樣一來不僅斥候會疲憊不堪,對於戰馬的損耗也是很大,而自己手下就只有這一點的靈活機動的斥候人力,多少有些不太值得……

楊俊考慮了很久,最後決定放棄超出距離的偵查,只是將斥候維持在一百里的距離上面,就算是張遼重新帶着兵馬返回,他也可以在第一時間之內察覺,有充分反應的時間。

但是張遼的蹤跡不確定,楊俊就算是在指揮兵卒重新攻打潼關的時候,心裡面中有些不舒服,甚至時不時會不由自主的回頭往東望去。這樣的情緒似乎也感染到了楊俊手下的兵卒,攻伐起潼關來也多少有氣無力的模樣,敷衍的氛圍也在蔓延。

第三天,一大早的時候,依舊沒有張遼部隊的消息。

楊俊認爲這個是張遼虛張聲勢,畢竟潼關之圍是確確實實在這裡,也是張遼的最終的目標,但是爲何不來?

楊俊這個時候,突然從內心深處渴望着自己能有一隻騎兵部隊,不要多,兩三千就好,讓自己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捏着僅有的兩百騎兵,跟金疙瘩一般,捨不得用,也不敢亂用。

騎兵啊……

這一次戰役結束,一定建議讓楊公組建一支足夠大的騎兵隊伍!

無論如何都要建立起來,就算是消耗大也要建!

至少也要有三千以上!

就算是將關中所有的騎兵全數抽調過來也在所不惜!

實在不行就找關中的那些士族豪右們索取戰馬,這些人一定還有些馬匹,湊一湊也能成軍!

像這樣被一千的騎兵牽着鼻子,想打打不到,想抓抓不住的感覺,實在是太難受了,完全沒有了戰場之上的主動權……

就在楊俊心念唸的計劃着將來的時候,最新的消息送到了楊俊的手中。

“什麼?往雒陽方向了?”楊俊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斥候點頭說道:“是的,已經能夠看見河洛方向上面燃起的烽火黑煙了,應是往雒陽方向而去無疑……”

楊俊呆坐着,使勁的眨着眼。

不來潼關這裡,反倒是去了雒陽方向,想幹什麼?

不好!

函谷關!

一定是函谷關!

因爲楊俊帶兵過來的時候經過函谷,也就知道函谷關內的情況,因爲已經是弘農內部的關隘了,因此函谷關也沒有駐守太多的兵力,正卒四百,輔兵六百,也就是千人的模樣……

而且在函谷關內還存放着不少轉運而來的糧草!

張遼的騎兵也就一千,只要是函谷關的守軍驚醒一些,見到了烽火之後便做些準備,關閉城門,想必就算是張遼想要攻擊,也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到這裡,楊俊緩緩的坐下,吐出去一口氣,安定了一下心神。

營盤之內,正是到了晚脯的時分,大頭兵圍攏在火堆旁,架着釜,咕嘟嘟的燒着菜粥。大軍雲集,糧草消耗得比什麼都快,前幾天還堆成山的糧包,現在已經小了一大圈。周邊一些的野菜已經被拔吃得差不多了,想要獲得更多的野菜,就必須去更遠的地方採摘了。

糟了!

楊俊望着嫋嫋升起的炊煙,忽然心中噗通一跳,頭腦有些發暈。

糧草啊……

糧草!

楊俊騰的一下站起身,用手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頓時額頭有些發紅,該死的,自己怎麼就給疏忽了呢!

疏忽了啊!

只想着張遼會前來突襲破營,卻沒能想着張遼竟然掉頭去了函谷……

從雒陽至潼關的地形太過於特殊了,就像是長長的管子一樣,中間粗兩頭細,而這兩頭便是潼關和函谷。然後函谷關往東還有一節,有些和被紮起來的臘腸一般。

而這樣的臘腸地形,一旦在關節處被切斷……

就像是徵西將軍搶佔了潼關一樣,頓時就將弘農和關中的聯繫給斷了一樣。當然,不是沒有其他的路線,比如繞道河東再往關中,又或是轉到豫州然後走武關,也一樣可以進入關中,然而這些其他的路線都比不上直接走潼關來得便捷。

函谷也是如此。

先不說函谷關能不能被張遼攻下,但就是隻要張遼還在函谷關附近晃盪,那麼函谷方面的糧草就運不過來!

怎麼辦?

楊俊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只能是再次從鄭縣徵調糧草了。

倒不是楊俊沒有保護糧道的意識,只是原本之前來潼關的時候,爲了方便,已經從鄭縣調過一次糧草了,原本是計劃着從函谷以東,澠池一帶,運送第二批的糧草過來,卻沒想到在這樣關鍵時刻,被張遼卡在了其中,這樣一來第二批糧草就很有可能暫時運不過來了。

雖然說可以再次從鄭縣徵調,難免會惡了鄭縣的這些楊氏宗族之人,畢竟自己身爲楊氏之人,也是清楚當下的狀況,爲了支援在雒陽的楊彪,弘農這一帶,不管是鄭縣還是陝縣,都可以說勒緊了褲腰帶,之前給自己調出糧草的時候,鄭縣可以說也是將老底子都搜刮了出來了……

而現在,自己不得已之下,還需要再去勒上一把,真是於心何忍啊。

然而卻不得不做。

唉,只能是攻破了潼關之後,再用關中的物資來補償一二吧!

“來人!令後軍移軍陝縣!必要將此賊撲殺!”楊俊咬牙下令道,自己從鄭縣掉糧也就只能是應急,必須清除了張遼的威脅,才能真正全心全意的攻伐潼關!

幾乎與此同時,身在雒陽,受到了烽火示警的楊彪也說出了幾乎同樣的話語,派遣出了手頭上僅有的一千出頭的騎兵部隊,急匆匆的趕往了函谷關。

楊彪也認爲來犯的這些徵西將軍的這些騎兵不可能會攻陷函谷,卻會給在潼關的楊俊帶來極大的壓力,甚至會導致攻伐潼關的楊俊首尾不能顧,所以不管是擊敗也好,擊退也罷,反正無論如何都必須將這樣一支部隊清除出弘農境界,否則弘農之地就別想安生!

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2312章消失的希望,跌落的野望(加更)第2745章 都很美第八四四章 另一個戰場(三)第1558章 生死立判(加更)第3085章 狗第1929章吏治開端,活人稱諡第3413章 似曾相識第六十三章 流言是把刀第1551章 疑兵之計第2787章 武陵南蠻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第1207章 四百年前的戰吼是否依舊響亮第3246章 膿血第2628章成名,究竟是什麼名第五三零章 真假其實不重要第三二一章 千里之行第七四四章 撐犁之下的赤那第2699章錨定效用陳年怨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2145章一城通達四方第1518章 先手刺第2957章意欲捕鳴蟬,忽見蟬後螳第一零四章 劉表訪龐公第3210章 逃第1615章 一個坑的事情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2378章競爭對手(加更)第2733章 最初的接戰第1364章 宴會 (加更)第五二三章 不眠之夜第1346章 看法 (加更)第1373章 吞天第1977章狡猾斐蓁,老實魯肅第3353章 感覺的現實第1126章 傷第八五六章 叩長安(三)第1777章 漁陽,漁利第四一九章 人死如燈滅第2278章城裡和城外,江南和江北(加更)第1476章 袁公路的愧疚第三二九章 是哪一類的君子第二三六章 兩難之選(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1/3)第1055章 平陽養豬職業大戶第2038章是爲什麼,是做什麼第2318章有種和沒種,有錯和沒錯第3292章 轉頭一場空第九六九章 嘆息第1934章士民同勞,衍生變化第1499章 誰放誰的火第二八六章 苦戰第3458章 小題大做第八十五章 再上旅程第2560章國富民強小奧秘第三二五章 妥協第2881章教化,陽謀的延續第一三七章 鎧甲發展遲緩的原因第2472章東漢奧利給第3358章 小寶貝的大震撼第1903章誤打誤撞,宗教拓展第2186章下雪天飲小酒第九四一章 混亂的局面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2422章伯仲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1299章 各自的思考第2845章掙扎第1847章 誰坑誰坑誰第2614章上位,不擇手段第2919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三六八章 變化之中第1930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第1424章 因時而度事第七零六章 西涼老戰法第2039章不懂光榮,窮橫有理第2232章吃一吃,喝一喝第七一四章 進攻的變奏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2018章宗教謀劃,赤帝之化第3265章 花繽紛第九十三章 平荊襄三策第五八六章 耕田呃耕田第3466章 輕重第1515章 兩方面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3199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1512章 兩面性第1263章 秋天裡的一場火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1036章 戰場上抉擇第一七二章 酸棗之茶第2633章設局,究竟是什麼局第1954章金牛攻勢,五丁開道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1500章 誰是誰的人第3165章 天意不過就是多個藉口(加更)第1058章 難得糊塗的箴言第1182章 人多心思雜第2329章各自策略各自謀第2749章 工作裝作動作不斷
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2312章消失的希望,跌落的野望(加更)第2745章 都很美第八四四章 另一個戰場(三)第1558章 生死立判(加更)第3085章 狗第1929章吏治開端,活人稱諡第3413章 似曾相識第六十三章 流言是把刀第1551章 疑兵之計第2787章 武陵南蠻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第1207章 四百年前的戰吼是否依舊響亮第3246章 膿血第2628章成名,究竟是什麼名第五三零章 真假其實不重要第三二一章 千里之行第七四四章 撐犁之下的赤那第2699章錨定效用陳年怨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2145章一城通達四方第1518章 先手刺第2957章意欲捕鳴蟬,忽見蟬後螳第一零四章 劉表訪龐公第3210章 逃第1615章 一個坑的事情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2378章競爭對手(加更)第2733章 最初的接戰第1364章 宴會 (加更)第五二三章 不眠之夜第1346章 看法 (加更)第1373章 吞天第1977章狡猾斐蓁,老實魯肅第3353章 感覺的現實第1126章 傷第八五六章 叩長安(三)第1777章 漁陽,漁利第四一九章 人死如燈滅第2278章城裡和城外,江南和江北(加更)第1476章 袁公路的愧疚第三二九章 是哪一類的君子第二三六章 兩難之選(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1/3)第1055章 平陽養豬職業大戶第2038章是爲什麼,是做什麼第2318章有種和沒種,有錯和沒錯第3292章 轉頭一場空第九六九章 嘆息第1934章士民同勞,衍生變化第1499章 誰放誰的火第二八六章 苦戰第3458章 小題大做第八十五章 再上旅程第2560章國富民強小奧秘第三二五章 妥協第2881章教化,陽謀的延續第一三七章 鎧甲發展遲緩的原因第2472章東漢奧利給第3358章 小寶貝的大震撼第1903章誤打誤撞,宗教拓展第2186章下雪天飲小酒第九四一章 混亂的局面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2422章伯仲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1299章 各自的思考第2845章掙扎第1847章 誰坑誰坑誰第2614章上位,不擇手段第2919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三六八章 變化之中第1930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第1424章 因時而度事第七零六章 西涼老戰法第2039章不懂光榮,窮橫有理第2232章吃一吃,喝一喝第七一四章 進攻的變奏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2018章宗教謀劃,赤帝之化第3265章 花繽紛第九十三章 平荊襄三策第五八六章 耕田呃耕田第3466章 輕重第1515章 兩方面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3199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1512章 兩面性第1263章 秋天裡的一場火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1036章 戰場上抉擇第一七二章 酸棗之茶第2633章設局,究竟是什麼局第1954章金牛攻勢,五丁開道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1500章 誰是誰的人第3165章 天意不過就是多個藉口(加更)第1058章 難得糊塗的箴言第1182章 人多心思雜第2329章各自策略各自謀第2749章 工作裝作動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