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0章國富民強小奧秘

就在盧洪領悟了所謂『官』的不傳奧義的時候,在川蜀之中的諸葛亮,也在脫胎換骨一般的成長起來,或者說,叫做『變態發育』。

www ¸тt kán ¸co

斐潛將諸葛亮放在了川蜀。

川蜀是歷史上的豬哥施展拳腳,甚至是稱雄一方的場所,也是豬哥從內政人員成長爲一個典型的『丞相』的地方。

歷史上的豬哥,並不像是演義當中那樣,似乎一出場就是完全體,放火噴水,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其實真實的豬哥,應該更偏向於內政方面……

更爲重要的是,劉備是通過和豬哥的勾兌,拉攏了一大批的荊襄人士的天使投資,推動了劉氏企業運作的IPO項目,最終成功上市。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當時劉備所圖謀的,並不僅僅是像他所言的『魚和水』的快樂,而是有沒有開掛的關係。

或許劉備在和豬哥抵足而眠的時候,就會快樂的高呼,不愧是丟了那麼多夫人……嗯,應該等了二十年掛壁纔到賬……

這個外掛。

就叫做『錢』。

有錢,纔有了兵卒,也纔有了副總裁關老二的水軍,在劉備陸軍丟盔卸甲之時,還能保存了一部分的實力,也成爲了和東吳談判的幾枚籌碼。

很多人瞧不起錢財,可是治國理政,又離不開錢財。

歷史上的豬哥,一直到了川蜀之後,纔開始學習經濟知識,結果就吃了一個大虧。

華夏常常稱川蜀是小華夏,叫做川中錦繡河山,其實並不無道理。

川蜀之中,有平原,有雪山,有丘陵,也有河流,幾乎是所有的地形,都可以在川蜀之中找到,而且川蜀四面都是山,和華夏四周的環境也非常相似。

諸葛亮很聰明,這一點誰都不否認,但是越是聰明的人,越是容易鑽一些牛角尖,並且一旦鑽進去,就是很難再出來。

斐潛擔心諸葛亮會鑽一些牛角尖,所以他特意讓諸葛亮到了曾經鑽過牛角尖的徐庶身邊……

因爲斐潛不希望諸葛亮走上歷史上的那條老路。

諸葛亮原來在歷史上,確實發育得不錯,但也就僅僅是不錯而已。

歷史上在蜀漢後期,執掌政權的一直是諸葛亮丞相府集團,而很明顯的是在蜀漢後期,蜀漢的人才跟不上了,或許可以用所謂人口基數來作爲解釋,但也不可否認的是,蜀漢後期的出現的人才問題,也顯然是諸葛亮丞相府執政產生出來的問題。

因爲川蜀之中,其實並不是沒有人。

諸葛亮雖然爲後世貢獻出了辨別人才的方法,條條框框的很是像個樣子,然而很遺憾的是諸葛亮也沒能跳出斧利不能修身的限制……

蜀漢後期人才問題,和豬哥脫不開干係的。

當劉備進益州的時候,劉璋麾下有大量人才投奔劉備,並且在蜀漢前期的戰鬥中發揮了出色的作用。這些人才原本就是在川蜀的,但是劉璋卻始終用不好,以至於自己處於闇弱地位,這究竟是人才的錯,還是劉璋的問題?

然後,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全面掌權,蜀漢後期就越來越沒人了,還不得不外請,這又是誰的問題?

比如姜維。

姜維麼,其實說起來就是個寒門。

而且若是說得更不好聽一些,隴西一帶可是多羌胡血統,就是這樣一個人成爲了諸葛亮的左膀右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姜維其實就是諸葛亮帶鹽人,呃,錯了,帶囊人。

寒門子弟,和自己周邊的任何派別都沒有關係,是不是大佬最喜歡用的?

就像是大何誰,背鍋好人選,用上兩三年,若是不行,再換一個唄,也不費勁。

是不是有點這個味道?

歷史上的諸葛亮,其實軍事才能麼,並不像是三國演義當中那麼閃耀,他也有很多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喜歡遙控,好聽一些,就是錦囊妙計,不好聽的麼,就是控制慾太強,喜歡微操。

在劉備死後,有人是反對諸葛亮軍政一把抓的,但是這個人不久後就暴斃了。當然話說回來,諸葛亮是被架到了那個位置上,不進則退,政治高層上面的玩意,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有時候退一步就是萬劫不復。爲了保證荊襄派的利益,豬哥也只能下狠手。

豬哥一掀桌,當然就沒人陪他玩了。

這樣的問題,歷史類似的也有很多,比如爲什麼劉邦、劉備、朱元璋等人,在起兵之初遇到的幾個人都是當時最牛的人才,是巧合麼?爲什麼劉邦的很多發小都能夠帶兵打仗,而且都很牛逼,而他們之前有吹鼓手、賣席子的、賣狗肉的、趕馬車的?爲什麼形如劉備就能遇到很多的人才,全國那麼多的人才都恰好聚在那一片嗎?爲何朱元璋怎麼就有那麼多的大將,是一種巧合還是必然?

其實並不是,而是人站得高了之後,就忘記了腳下的地。

斐潛就擔心諸葛亮會演變成爲歷史上的模式,所以特意讓諸葛到川蜀來。

畢竟當下諸葛亮的身上,擔子沒有像是歷史上的那麼重,所以諸葛亮可以得到比較充裕的時間去發育,去變化。

成都。

府衙大堂。

徐庶坐在上首,周邊坐着的,是董和,法正,彭羕,爨習,孟琰,呂凱,狐篤,當然還有坐在下首的諸葛亮。

至於一般的官吏,還沒有資格參會。

什麼?甘寧?甘寧現在拜爲折衝將軍,正在巴東鎮守呢。

在府衙大堂內的這些人,有年長的,有年輕的,有地方豪強,有部落頭人,有鄉野賢才,有文化名人,各個層面的人都有。

『幼宰兄。學宮重建如何了?』徐庶問道。

徐庶跟董和客氣,是董和年歲大,然而董和不能因爲自己年歲大就託大,反而是相當恭敬的還禮,回答道:『各項修繕都已經完成,春季便可招生。』

在一旁的爨習問道:『敢問使君,這羌氐賨人之輩……學宮可納否?』

孟琰有些緊張的看着徐庶。

學宮修葺擴大之前,徐庶確實是說過學宮的招生範圍不僅僅侷限於漢人,而且也會對於一些願意求學的羌人氐人賨人之類的部落年輕人敞開大門,然而隨後不是出現了一系列的叛亂麼,雖然說那些叛亂的大部分都是川北和川西的少數部落,但是如果徐庶因爲叛亂之事,拒絕了這些少數部落子弟參學,旁人也說不出什麼來。

一般的平頭百姓,或許還不覺得讀書有什麼必要。

對於這些普通百姓來說,確實溫飽纔是第一位的,但是一旦度過了溫飽線,在想要往上,沒有知識是萬萬不成的。

同時對於有一些部落關係的爨習,孟琰等人來說,這能不能讓部落貴人子弟進學宮,就意味着將來川蜀之中有沒有自己這一方的後備力量……

所幸的是,徐庶並沒有改變什麼主意,點頭表示之前說過的話,並沒有改變。

爨習,孟琰等人顯然呼了一口氣。

徐庶微微頷首。

坐下首位置的諸葛亮目光在爨習,孟琰的臉上略過,然後又重新低垂了下去,就像是從始至終注意力都僅僅是在記錄上而已。

隨後很多事情也就順暢了起來,包括關於配合徐晃修建軍事道路和山寨的議案,以及擴寬南中到交趾一帶的道路的議題……

最後,便是商議,即將在冬末春初舉辦的川蜀學宮的第一次大規模考試。

對於這一次的川蜀春考,諸葛亮原本以爲衆人會有很多的意見,或是什麼雜七雜八的想法,但很有意思的是,衆人根本沒有對於春考有太多的提案,反倒是依舊對於在春考之後的學宮重開,議論紛紛。

這讓諸葛亮有些意外,但是仔細想想,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隨着春考將近,川蜀周邊趕來的學子,或是爲了揚名,或是爲了展露才華,或是爲了印證學問,經常會在相聚之處擺擂與人文鬥,文章、六藝、詩詞、對聯,勝負相爭之間,總有一番熱鬧。

只不過熱鬧多了,事情也就多了。

川中的自詡爲正宗,川東的很不服氣,再加上還有些邊緣地帶的學子覺得自己受到了歧視和不公的待遇,三言兩語之下,也常常會從文會演變成爲武行,給治安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除了這些精力充沛的年輕人鬧騰之外,川蜀這一段時間可以說是很平靜的。

在這段日子裡,百姓們忙着爲生計而奔波,商人們忙着賺更多的銀錢,清流們忙着爲民請命,野心家們忙着用各種謀劃來實現自己的野心。

似乎都很和睦。

若說這兩個月來,在川蜀政壇上最忙的人,怕就是諸葛亮了。

在此之前,諸葛亮雖然是身爲驃騎大將軍的從事,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實際理政的經驗,再加上年齡也比較輕,一開始到了川蜀的時候,上上下下都對於諸葛亮並不是很認同。

只不過在氐人賨人內亂之中,諸葛亮開始展露頭角,也取得了不小的戰績,成功的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才使得川蜀之中的這些官吏,對於諸葛亮有了相應的尊敬。

但是有了能力,不代表就能有相應的位置。

蘿蔔坑就那麼一些。

因此徐庶安排諸葛亮到了學宮,擔任監工。

在漢靈帝至劉璋時期,川蜀的學宮停停複復,一直都沒有規範的運作,特別是在劉璋的短暫執政的時間內,幾乎都是放任自由的,以至於學宮幾乎成爲了野雞大學一般的存在,在學宮內的學子,嗯,就暫且叫學子罷,不僅是沒有將心思放在學習上,更是公然聚賭召姬,然後學宮的博士也不管。

至於當時學宮的考試,基本上就是給錢就能過。

畢竟在劉焉那個時候,學宮就是面子工程。爲了修復學宮,爲了爭搶進度,當時學宮大肆徵調百姓,所謂『全憑自願』一詞成了空談,民間自是一陣怨聲載道。

而且劉焉修復學宮之時,爲了討好劉焉,負責的官吏皆是大動干戈,有雕樑畫棟過度裝修的,有移植樹木修建假山額外營造的,反正諸般花費,遠遠超過了原本的計劃,預算一加再加三加,直至劉璋接手的時候,都依舊還有不少虧空……

後來斐潛來了。

斐潛開除了那些虛名的博士,驅逐了那些墮落的學子。當然斐潛當時只是表示說學宮遭受了兵災,需要關閉修整一段時間,在裝修期間之內,就自然不能對外營業罷?

而現在,在川蜀第一次大規模的考試之後,學宮的重新對外招生,也自然是提上了議程。

徐庶點點頭,表示他記住了衆人的建議和想法,但是還需要綜合考慮一下,隨即讓諸葛亮彙報了一些學宮修復的具體情況,並且表示說等到下一次會議,再來商議學宮的一些具體的事項,然後就散會了。

會議結束,諸葛亮卻在衆人走了之後留了下來。

『看明白了?』徐庶問道。

『有些明白,有些還不明白。』諸葛亮說道。

『需要我解釋一下麼?』徐庶又問。

諸葛亮微微皺眉,思索了一下說道:『我想再想想……若是想不通,再來請教……』

『善。』徐庶點了點頭,然後微微向後示意了一下,『對了,我後院之中的書,你大部分都看了罷?』

那些書,包含四書五經,也有很多是雜書,都是徐庶自己的手抄本,手抄之後,又在旁邊寫上自己的許多理解,基本上等同於是徐庶從鹿山之下帶出來的『財富』。

諸葛亮點頭。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徐庶當下可以算是諸葛亮的半個老師。

『那些書啊……』徐庶緩緩的說道,『有一些,是我在鹿山之下就開始記的,和主公,士元一起商量過,後來也有數度的修整,另外有一些,則是在進了川蜀之後寫的,註解什麼的也有些斷斷續續……』

諸葛亮拱手向徐庶致謝,『多些元直兄傾心指導……』

『這麼說有些過了,相互切磋罷……』徐庶擺擺手說道,『這也有主公的意思……』

『主公之意?』諸葛亮問道。

徐庶看了諸葛亮一眼,『那你覺得主公爲何讓你來川蜀,而不是去其他地方?河東,亦或是北地?』

諸葛亮不能答。

『之前主公讓我來川蜀,我還略有不解……後來才明白,主公這是煞費苦心……』徐庶轉過頭看着諸葛亮,『主公讓你前來,多半也是要讓我將這些年來的收穫與你分享……你與我,有諸多相似之處……』

『這些年來,我覺得收穫最大的,便是在鹿山之下,坐而論道的那些時日,而記憶最深的,卻是當年成爲逃犯,被官府四處抓捕,東躲西藏的苦楚……』徐庶說着,然後微微閉上了眼睛,就像是在回憶着當年的情景,『主公之路,和前人不同,也和當下的那些儒生不一樣……這些年大漢上下,朝堂之爭,我之前還多有憤慨,認爲是奸人作亂,蠹蟲爲惡,才使得民生苦痛,百姓受難……』

『但是現在麼,我倒是覺得並非是先有奸人,纔有國難……』徐庶睜開了眼,眼中露出了些許的精光,『而是這奸人,時時刻刻都有,人人皆是!』

諸葛亮沉默了許久,方緩緩的點頭,『元直兄所言甚是。』

歷史上諸葛亮對於徐庶的下場很是感慨,認爲徐庶去當任一個小縣城的縣令,是明珠蒙塵,但是如今,更早和驃騎大將軍搭夥吃飯的徐庶,明顯已經磨礪出了屬於他自己的鋒刃,和諸葛亮這種剛剛開始打磨的,自然拉開了一些差距。

徐庶所言的這種思維變化,其實就像是小孩認識世界不足的時候,便是以爲好人是好人,壞人是壞人,到了長大了才發現好人未必都是好人,壞人也不一定都是壞人一樣,奸臣和忠臣之間也不是涇渭分明,非黑即白的。

不管是春秋戰國,還是大漢這起起伏伏三四百年間,似乎到了王朝搖搖欲墜的時候,便是出現了奸人作亂禍國,然後這些人成爲了被人唾罵的對象,似乎沒有了這些奸人,王朝就能持續,民衆就能安穩,但真是這樣麼?

就像是董卓。

即便是沒有董卓,難不成大漢就不會亂了?

『因此,主公說過,「國富民強」四字,你可知曉其中之意?』

諸葛亮沉吟着,然後苦笑了一下,『主公深謀,亮實難窺全豹也。』

『世人以爲,「國富民強」只是一詞,殊不知這其中奧妙……』徐庶緩緩的說道,『也是如今我纔算是漸漸明瞭……』

『人多愚昧。』徐庶說着,『聖賢著述,也是爲了去除這些愚昧。時下之輩,只顧一人,不顧一家,只顧一家,不顧一國,無他,乃私慾爾。聖賢之法,清心寡慾者有之,嚴令苛責者有之,求之於內者有之,假於外物者亦有之,然……呵呵……』

『還不如主公這四字直白,透徹!』

徐庶說得斬釘截鐵,

『在這世間,但凡是人,皆有私慾,私慾膨脹,其人便被矇蔽,看不到他所爲對錯。』徐庶仰頭,似乎在回憶着什麼,『便如當年我行俠義,便以爲快意恩仇纔是正道,結果呢?我倒是快意了,我……我母親卻被牽連……呼……』

『存天理,滅人慾……』徐庶笑了兩聲,『是不成的,欲也有好壞,要是人都沒有了慾望,還能叫人麼?不如行屍走肉!便如方纔學宮之議,若不是我答應了讓那些部落之人一同入學,這些部落會願意配合我們修整道路,開闢商途麼?』

『這世間爲何如此,何以要如此,』徐庶繼續說道,『主公給出的這四字,便是答案。若無國富,何來民強?或者說若無國強,何來民富也成,可若是反過來看呢?』

諸葛亮心中一跳,『如今大漢便是……民強,國不富?』

『民是什麼,國又是什麼?』徐庶笑了笑,說道,『孔明若是能知曉其中之意,便是可以回長安啦……』

第1763章 教化第1179章 戰爭的迷霧第3224章 你清楚的我清楚的他清楚第三四三章 到底是誰的坑第五零五章 需待天時第十一章 北邙山的故事第2635章周氏魚醬第3396章 真第2638章無謂之中風暴第3031章今非往昔的函谷關(加更)第1022章 正奇之間第八九六章 君子當弘毅(一)第3464章 慣性第1943章照貓畫虎,依葫畫瓢第三十章 似是故人來第五七五章 方向的指引者第四零四章 又一次的選擇第八四八章 風雅頌(一)第七五六章 孝義傳芳的延續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2000章若早知道,若有可爲第2123章拍腦袋第三九四章 真的不一樣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3357章 戰術的變化第五七五章 方向的指引者第五三六章 漢代的兩把火第2374章事在陽謀第1562章 夜淒涼第四零五章 嘆息復嘆息第1506章 被征服的第1721章 千尺驚濤第2406章新的科技第1715章 和天鬥第2998章矛盾需要針對第一零六章 劉蔡聯姻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1731章 額外的問題第3005章西域猢猻有多少第1334章 農事第2161章死地生機第三一三章 所能做的第九四五章 是你的還是我的第3149章 當無能遇到無奈第三零零章 統籌學第2724章一切有疑慮第3006章表面文章誰都會第1442章 北路局定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1441章 北路騎戰第3415章 不破不立第3358章 小寶貝的大震撼第1142章 想請的卻不來了第八四一章 活着不容易(完)第2433章商用軍用的區別第1100章 辟穀第一四六章 多謝岳丈大人第3299章 計較當中的計算第五二七章 恰到好處第一二六章 新人原是舊識第1755章 行路第1305章 一塊香餌第四零八章 人在漢代飄第六十二章 各有各煩惱第四八五章 基層的改良(月票欠賬1/17)第三零七章 態度堅決的蔡邕第3073章 今日驃騎有三文第1913章城下激戰,相互逼迫第1864章 君子之道,不好殺人,卻喜誅心第九二一章 戰長安(六)第1097章 陝津第3233章 兵第2057章突發事件,突發戰鬥第3314章 打了小的會如何第1854章 攻擊和反攻擊第1758章 時機第一三二章 黃家的傳承第2058章不合時宜,不合規矩第2250章給多點聲音,給多點好處第八五一章 風雅頌(四)第3462章 堅持第1292章 經文第1468章 千百年未變化的主題第3335章 有蹊蹺第1460章 戰局第1381章 拜授第2378章競爭對手(加更)第2560章國富民強小奧秘第2723章一切皆有理第1738章 老問題新問題第二二零章 追討(爲憤怒的六一書友加更)第1547章 劉備的無奈之舉第2276章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心理落差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五十七章 拖拉的劉辯(聖誕節加更)第2938章遠芳侵古道,愚鈍難爲人第2568章是非曲直小世間第三七五章 加班和長時間加班的區別第1957章科研開發,工匠後續第2274章堅骨硬骨牛骨豬骨
第1763章 教化第1179章 戰爭的迷霧第3224章 你清楚的我清楚的他清楚第三四三章 到底是誰的坑第五零五章 需待天時第十一章 北邙山的故事第2635章周氏魚醬第3396章 真第2638章無謂之中風暴第3031章今非往昔的函谷關(加更)第1022章 正奇之間第八九六章 君子當弘毅(一)第3464章 慣性第1943章照貓畫虎,依葫畫瓢第三十章 似是故人來第五七五章 方向的指引者第四零四章 又一次的選擇第八四八章 風雅頌(一)第七五六章 孝義傳芳的延續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2000章若早知道,若有可爲第2123章拍腦袋第三九四章 真的不一樣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3357章 戰術的變化第五七五章 方向的指引者第五三六章 漢代的兩把火第2374章事在陽謀第1562章 夜淒涼第四零五章 嘆息復嘆息第1506章 被征服的第1721章 千尺驚濤第2406章新的科技第1715章 和天鬥第2998章矛盾需要針對第一零六章 劉蔡聯姻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1731章 額外的問題第3005章西域猢猻有多少第1334章 農事第2161章死地生機第三一三章 所能做的第九四五章 是你的還是我的第3149章 當無能遇到無奈第三零零章 統籌學第2724章一切有疑慮第3006章表面文章誰都會第1442章 北路局定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1441章 北路騎戰第3415章 不破不立第3358章 小寶貝的大震撼第1142章 想請的卻不來了第八四一章 活着不容易(完)第2433章商用軍用的區別第1100章 辟穀第一四六章 多謝岳丈大人第3299章 計較當中的計算第五二七章 恰到好處第一二六章 新人原是舊識第1755章 行路第1305章 一塊香餌第四零八章 人在漢代飄第六十二章 各有各煩惱第四八五章 基層的改良(月票欠賬1/17)第三零七章 態度堅決的蔡邕第3073章 今日驃騎有三文第1913章城下激戰,相互逼迫第1864章 君子之道,不好殺人,卻喜誅心第九二一章 戰長安(六)第1097章 陝津第3233章 兵第2057章突發事件,突發戰鬥第3314章 打了小的會如何第1854章 攻擊和反攻擊第1758章 時機第一三二章 黃家的傳承第2058章不合時宜,不合規矩第2250章給多點聲音,給多點好處第八五一章 風雅頌(四)第3462章 堅持第1292章 經文第1468章 千百年未變化的主題第3335章 有蹊蹺第1460章 戰局第1381章 拜授第2378章競爭對手(加更)第2560章國富民強小奧秘第2723章一切皆有理第1738章 老問題新問題第二二零章 追討(爲憤怒的六一書友加更)第1547章 劉備的無奈之舉第2276章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心理落差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五十七章 拖拉的劉辯(聖誕節加更)第2938章遠芳侵古道,愚鈍難爲人第2568章是非曲直小世間第三七五章 加班和長時間加班的區別第1957章科研開發,工匠後續第2274章堅骨硬骨牛骨豬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