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野心是一把雙刃劍

有野心的人總是能看見各種機會。

野心越大,似乎機會越多……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而是野心大的人願意去承擔更多的風險,並且甚至爲了僅存的一絲成功的可能性壓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有的人成功了,光華萬丈,吸引了全部人的目光,但是更多的人失敗了,白骨累累,落在黑影之中,無人察覺。

鄭泰就是一個充滿野心的人。

只不過……

年輕的時候,鄭泰就很有想法,少有才略,好交豪俠。初舉孝廉,三府闢,公車徵,皆不就,家境富裕而且有四百頃田地仍常常不夠食糧,如此行徑,自然聲望就越來越大。

隨後何進輔政,鄭泰覺得機會來了,毅然下注何進,徵爲尚書侍郎,後又遷侍御史,結果發現何進居然要召董卓,便向何進諫言勸阻,結果何進沒聽,鄭泰大失所望,於是棄官離去,後來亦和荀攸也議論此事,感嘆道:“何不易輔也。”

後來董卓來了,何進死了,旋即鄭泰又半推半就的成了議郎,和伍瓊、何顒和周毖三人一起,作爲董卓的參謀,推選些山東士族爲官,暗中又和山東士族勾搭上了。

在長安的時候,鄭泰覺得董卓終究一敗,便合計着要刺殺董卓,但是沒能成功,便慌忙逃離了長安,躲到了同性友人鄭甘的塢堡當中,原本計劃着等到抓捕的行動減弱之後前往山東投奔,卻不曾想到關中事態變幻莫測,一時之間目不暇接,等到反應過來的關中已經換了好幾輪的掌控者了。

只可惜的是,似乎衆人都遺忘了一般,不管是誰,都沒有去尋找一個先前抗董的勇士的下落,更不用說徵辟了。鄭泰初期還默默的等待着,結果到了後來只剩下了自己孤單影子和自己不離不棄。

從小立志於要在仕途上做出一番成就的鄭泰,又如何能夠忍受如此默默無聞的下場?

於是乎,在徐庶開始推行新式田政的時候,鄭泰就覺得機會似乎是來臨了,他攛唆着鄭甘,讓鄭甘帶頭反對田政……

原來鄭泰的意思是可以進可攻退可守,不管怎樣也可以吸引一波注意力,最差的情況無非就是將鄭甘賣出去就是了,可是沒有想到居然聽聞了徵西將軍斐潛兵敗隴右,折戟沙場的傳聞!

這一下子就打亂了鄭泰原本的計劃。

幸好,還有其他的選擇餘地……

河東郡,安邑縣城附近,最近忽然變得熱鬧了起來。

熱鬧的原因很簡單,不斷的有兵卒彙集而來,抵達了安邑城外,這些兵卒人馬,自然就需要各種的生活設備,對於安邑來說,自然一轉眼間不僅是道路的擁堵,更是帶來生活物資的價格飛漲。

兵卒也是人,當然要吃用各種東西,人少還好說,當數目一多,不僅對於對於統帥治軍有很高的要求,甚至對於當地行政治安同樣也是巨大的考驗。

如今原本不是同一個系列的兵卒彙集,屯紮一處,各自有各自的番號旗幟,其中又多半是當地的一些豪右的小武裝部隊,一時間聚集安邑,造成的問題多得跟倉稟當中的米糧一樣,消耗了多少米糧,便增加了多少的麻煩,別的不說,每日裡誰聽誰的命令,後勤找誰要,住哪裡,都已經成了王邑擾攘不息的事情。

漢代的兵卒制度,原本就混亂不堪,這一次聽聞了徵西將軍斐潛已經身亡,又確信了呼廚泉已經出兵,攻下了雕陰,正在攻伐臨晉,原本一直覺得自己被斐潛壓迫和剝削的王邑,終於是喘了一口大氣,然後在鄭泰的遊說之下,心思也開始活泛了起來。

幫助楊彪取關中,自然是可以,但是更重要的是先將並北平陽的這一塊風水寶地搶下來啊!

這幾年,王邑是眼睜睜的看着並北平陽從無到有,從有到富,從富到富得流油,這眼珠子瞪着,都不是一般的綠了……

平陽有錢!

相當的有錢!

尤其是在漢代五銖錢已經在這一片區域徹底貶得一文不值的現在,在並北平陽因爲徵西斐潛而興盛起來的交子紙錢,已經滲透到了河東的方方面面,在市面之上,甚至比銀豆子還管用。

這要是拿下了平陽,豈不是就將斐潛的錢袋子握在了手中了?

不過,當下兵卒聚集,其實每一隻軍隊都有些各自的心思,此次聚集再一次,就像是草原上專吃腐肉的土狗一般,個個垂涎欲滴,但是又無法彼此統領節制。

作爲河東最高長官的王邑,外來的和尚鄭泰,當地土豪衛氏,雖然這幾天都窩在一起商議要怎麼打,但是誰也不敢輕易的對平陽發動攻擊,倒是安邑城外,天天各自部隊之間爲了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糾纏摩擦不斷,攪得不勝其煩。

其實在這三人之中,鄭泰求戰慾望是最強的,王邑次之,衛氏在趕走了鷹派的衛覬之後,龜派自然佔據了上風,所以是抱着撿便宜的心態來的,真正上陣廝殺的慾望並不強烈。

問題不僅僅如此,鄭泰對於並北沒興趣,他並不想統領進攻並北平陽的隊伍,因爲雖然錢財動人心,但是權勢更誘人!比起平陽的錢財來說,獲取關中的權勢和地位,才真正吸引鄭泰!

打平陽,就算是打下來了,搞不好還要面對斐潛留在陰山的部隊,就算是最終打贏了,關中的盛宴也差不多結束了,難道自己就這樣永久留在了幷州,充當楊彪、王邑等人的邊疆守衛大將?

開什麼玩笑?

因此在推選領軍攻伐平陽的時候,鄭泰就表示他要領軍去關中,不想參與對平陽的進攻……

而對於王邑來說,徵西將軍斐潛在其心中留下的陰影實在是太深了,面積太大了,一時半會之間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再加上這一段時間在河東養尊處優,身上的脂肪隨着年歲的增加也一天天增多,騎馬都累,戰馬也吃力,真要衝鋒打仗,多少有些犯怵。

衛氏則是更不可能了,撿便宜可以,出點兵卒人力也沒問題,但是統帥大軍上陣攻伐,衛氏老頭就拄着柺棍,吹着鬍子,顫顫巍巍的,一副說不準出陣直接出殯的模樣,然後鄭泰和王邑多少也不好意思……

一時之間,在河東安邑,兵卒雖然糾集了,但是依舊有些糾結。

………………………………

太陽掛在西邊的天際,距離完全落山還早,但是在平陽城內,趙商早早的就交代了下人,關上了大門,獨自一人坐在書房內,也沒有點火燭油燈,就這樣盯着天色一點點黯淡下來。

趙商最後一次見到斐潛,也是這樣的一個下午。原本趙商還以爲斐潛要給他獎賞,給他升職,卻沒想到自己在太原辛辛苦苦的一切,變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

任人唯親!

狼心狗肺!

背信棄義!

自從得知自己被轉任了所謂的什麼教化巡查使的時候,趙商就覺得生命當中的一切都黯淡了。

趙商也是有野心的,如果沒有野心,他也不會千里迢迢的從冀州來到了幷州。

當年在鄭玄之下,雖然他師從時間最長,但是獲得的成就卻並不是最多,直至今日依舊是默默無聞。

呼廚泉其實是趙商他早幾年就有接觸到的一股力量,當年太原王黑在平陽學宮讀書的時候,王晨想要謀取王家基業的時候,就有替王晨去接觸過呼廚泉,但是最後趙商發現王晨其實志大才疏難成大事,便轉手賣了王晨……

雖然這樣做多少有些黑暗,但是沒有辦法,總不能跟着個蠢貨一條道走到黑吧?

趙商坐在書坊桌案之後,微微偏着頭,看着夕陽的光線一點點的退下,一點點的縮小,臉上也逐漸被黑暗所籠罩。

他想要的很多,但是既然斐潛不能給,自然就要想辦法自己去拿了!

趙商經書讀得不少,但是對於戰陣之上的事情,卻不懂得太多,真要是組織一些軍旅,幾百人還算是湊合,要是人數再多,他就照顧不來了。所以,想要獲取更多的東西,就必借用其他人的力量。

趙商要的不多,平陽有人惦記上了,他也知道,所以他想要太原,要回本來就屬於他的一塊地盤。

就在夕陽即將落山的時候,趙商等候的人終於是來了……

………………………………

夜色總是能夠掩蓋許多東西,不管是美好的,還是醜陋的。

因爲帶着騎兵趕回關中,斐潛自然也沒有將時間都花在沿途修建營寨上面,便按照胡人的習慣,在落腳點散出了一個梅花大營。

東西南北四個小營地控制着周邊視野,而戰馬輜重等等大部分都集中在中間營地,一方面也是方便,一方面也側重些安全。野地當中,燃氣點點的篝火,兵卒圍着篝火而坐,烹煮着吃食的同時,也烤一烤汗溼的衣裳,薰一薰痠痛的筋骨。

匆匆從關中趕到隴西,結果從隴西又趕回關中,雖然斐潛沒有將具體情況告知這些騎兵兵卒,但是其實這些老兵多少也能猜出一二來。

斐潛端着拿着一碗雜米粥,坐在篝火前的一塊石頭上,吹着氣,呼嚕嚕的喝着,然後看了看走過來的黃旭,說道:“怎麼樣?”

黃旭拱拱手,說道:“還成。屬下走了一圈,隨意找了些兵卒聊了聊,大多數都是猜測到關中有事發生了,但是多數人並無怨言,還有些在計算着自己還差多少首級纔可以換取功勳賞賜的……”

篝火的火光,照在周邊兵卒的臉上身上,明明暗暗,遠遠隨風飄來些兵卒之間輕聲的笑語。

“嗯,知道了,這就可以了……”斐潛點點頭,指了指篝火上燉煮的雜米粥,說道,“還沒吃吧,自己盛……嗯,文和來了,吃了麼?來一碗?”

斐潛端着木碗,呲溜呲溜的吸着雜米粥,看見了賈詡來了之後,就像是一個鄉下老農,像是多添一雙筷子一樣的招呼着。

“這……如此,多謝君侯……”賈詡愣了一下,呵呵笑了笑,坐了下來,也接過了一旁親衛遞過來的木碗,勺了些雜米粥在碗中,吹着氣,也慢慢的喝了起來。或許是熱粥下肚,身上舒坦了些,賈詡喝着粥,臉上緊繃着的神情終是放鬆了下來。

斐潛將空了的木碗遞給親衛,然後取了水囊漱漱口,順便吞了,然後慢悠悠的說道:“關中這塊地方,或許是和羌胡交互久了,多少也有些微妙起來,很多事情似乎都在慢慢的改變,就比如當下……”

“……已經不再有先秦的血勇,卻更多的是利益的計算……”斐潛望着沉沉的夜幕,說道,“……原本這一塊土地上培育出了尚武的精神,創立了宏大的帝國,發出了震動寰宇的聲音,但是現在卻成爲了一羣蠹蟲的聚集地……”

不說前秦,就單單西漢幾任皇帝,文景漢武就不說了,就連漢昭帝和漢宣帝都依舊有鐵血手腕,到了漢元帝的時候,越發的尊崇儒術,結果從一個好好的雖遠必誅,變成了昭君出寨。

若是漢武帝見到了漢元帝,會不會動手揍到連他媽都不認得,畢竟漢武帝最恨的便是匈奴,最反感的便是和親……

漢代一開始,就不是一個講究平衡和公平的王朝,否則也不會開國之後就將功臣屠戮殆盡了,在春秋戰國之後,在混亂和嘈雜當中,帶着原始和野蠻的氣息披上了長袍的漢人,崇拜的依舊是強權和武力。

至於禮節,那是用來裝點表面的東西,讓自己的吃相不至於凶神惡煞。結果有人卻認爲禮節更重要,沒有禮節便不吃東西了。

在封建社會,鐵血並不可怕,可怕的反而是沒有鐵血。

事實上,古往今來的社會結構裡,人們或許嚮往自由與平等的大同社會,但在社會層面來說,階級卻未必是一個需要介意的事情。絕大部分情況下,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無需在意人們是否平等,儘量公平的上位途徑纔是需要維持的核心。

一個國家或是組織有懸殊的階級差異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底層之人經過重重努力,卻永遠無法晉升特權階級,而特權階級爲了保護自己利益,只懂得採用最爲愚蠢手段嚴防死守,上位的途徑逐漸僵死,特權階級開始世襲,開始壟斷通往上層的途徑,下層的聰明人上位越來越難的時候,這些下層人員的不滿便會越堆越多,最後只能選擇造反。

關中鄭氏,爲了保全他的特權,便採用了最爲愚蠢的行徑。

“文和,我們似乎隱忍的太久,退讓得太多了……”斐潛握住了在腰側的中興劍劍柄,說道,“以至於有些人忘記了我們手中還有刀槍……”

“……”賈詡肅然片刻,拱手沉聲說道:“定如君侯所願。”

第2323章無奈之下的應對策略第3113章 風車騎士第八零三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2884章大漠,跑到哪裡去第2565章閱讀理解小技巧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2451章突然的碰撞第2257章我看的你看的他看的第七六四章 繞道而來的軍隊第3455章 精衛填海第1598章 兩條晉升路第3094章 白眼狼第3265章 花繽紛第1039章 戰場外也不輕鬆第二五九章 前面的路要怎樣走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2990章一個全新的習慣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2954章他鄉遇故知,翻石尋壁虎第三五三章 窮弊之因第1273章 正是少年滿豪情第2053章兵戰危兇,當陽橋敗第1411章 戰於野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第1301章 夜幕之下第2721章一切皆無等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第2788章 漣漪漸起魚膾香,上下相離難相得第1763章 教化第2441章差異的多少第1362章 新生第五九六章 黑夜裡的小兵卒第2369章貪婪的代價第3422章 成和敗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2466章臣子的謀略第九五七章 戰場上的直覺第九三一章 潼關的攻伐第1969章豆盤推演,桌案之論第2969章壺關亂第2651章籬笆和牆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三五九章 樹第1793章 或真,或假第一七六章 全地圖瞬移第2420章計中第2440章合適的策略第2117章黑白劫爭以氣長勝第1433章 山藥之言第五七六章 上黨的變故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2342章一張口可以噴多少人第3095章 三山王第1387章 主客第1375章 光暗第2427章你想我想大家都在想第2894章山林,穿插的失敗第2472章東漢奧利給第3370章 生死第1630章 問答第八八八章 反客爲主(三)第1523章 那令人懷念的遊戲第七四八章 永安營戰線崩亂第二四九章 必須獲勝的戰鬥第3011章假做真時錯真假第1298章 陰山風波起第一八三章 承製第七四七章 徐晃的首場個秀第六二三章 不是擺設的英雄祠第2774章 橘枳配比第2997章一個政策的延續第3420章 奏響序曲第3272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二四零章 雙贏模式第二五六章 函谷關第1423章 持顱過延津第五一七章 摘桃子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十八章 向前走便是前方第1754章 好局勢壞場面(加更還債)第1550章 必有玄機第九二一章 戰長安(六)第八二三章 人心見人心(五)第2404章新的菜式第2388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201章 死人會不會說話第五六三章 黃忠難離的惋惜第2201章嗟來之食第1663章 破壞者第1082章 光溜的劉協下巴第3075章 絕地之中求生途第2278章城裡和城外,江南和江北(加更)第3431章 無名英雄第1664章 關羽的刀(加更還債啊……)第一九三章 李儒的煩躁第1163章 在難題面前第八九二章 反客爲主(七)第1710章 兵馬之威
第2323章無奈之下的應對策略第3113章 風車騎士第八零三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2884章大漠,跑到哪裡去第2565章閱讀理解小技巧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2451章突然的碰撞第2257章我看的你看的他看的第七六四章 繞道而來的軍隊第3455章 精衛填海第1598章 兩條晉升路第3094章 白眼狼第3265章 花繽紛第1039章 戰場外也不輕鬆第二五九章 前面的路要怎樣走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2990章一個全新的習慣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2954章他鄉遇故知,翻石尋壁虎第三五三章 窮弊之因第1273章 正是少年滿豪情第2053章兵戰危兇,當陽橋敗第1411章 戰於野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第1301章 夜幕之下第2721章一切皆無等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第2788章 漣漪漸起魚膾香,上下相離難相得第1763章 教化第2441章差異的多少第1362章 新生第五九六章 黑夜裡的小兵卒第2369章貪婪的代價第3422章 成和敗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2466章臣子的謀略第九五七章 戰場上的直覺第九三一章 潼關的攻伐第1969章豆盤推演,桌案之論第2969章壺關亂第2651章籬笆和牆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三五九章 樹第1793章 或真,或假第一七六章 全地圖瞬移第2420章計中第2440章合適的策略第2117章黑白劫爭以氣長勝第1433章 山藥之言第五七六章 上黨的變故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2342章一張口可以噴多少人第3095章 三山王第1387章 主客第1375章 光暗第2427章你想我想大家都在想第2894章山林,穿插的失敗第2472章東漢奧利給第3370章 生死第1630章 問答第八八八章 反客爲主(三)第1523章 那令人懷念的遊戲第七四八章 永安營戰線崩亂第二四九章 必須獲勝的戰鬥第3011章假做真時錯真假第1298章 陰山風波起第一八三章 承製第七四七章 徐晃的首場個秀第六二三章 不是擺設的英雄祠第2774章 橘枳配比第2997章一個政策的延續第3420章 奏響序曲第3272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二四零章 雙贏模式第二五六章 函谷關第1423章 持顱過延津第五一七章 摘桃子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十八章 向前走便是前方第1754章 好局勢壞場面(加更還債)第1550章 必有玄機第九二一章 戰長安(六)第八二三章 人心見人心(五)第2404章新的菜式第2388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201章 死人會不會說話第五六三章 黃忠難離的惋惜第2201章嗟來之食第1663章 破壞者第1082章 光溜的劉協下巴第3075章 絕地之中求生途第2278章城裡和城外,江南和江北(加更)第3431章 無名英雄第1664章 關羽的刀(加更還債啊……)第一九三章 李儒的煩躁第1163章 在難題面前第八九二章 反客爲主(七)第1710章 兵馬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