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5章 精衛填海

河東山東都是亂紛紛,江東就能獨善其身?

顯然是不可能的。

天下大亂,亂得就是整個的天下,就算是逃到了天涯海角,也一樣會被這種紛亂波及,更不用說江東這種還主動跳到了漩渦當中的地方諸侯了。

在周瑜領兵出征之後,江東的紛亂就漸漸變得無法控制了。

周瑜一直以來,都是江東的定海神針。

可是當他在的時候,大多數士族子弟都覺得周瑜就是一根廢鐵。

起初,周瑜在江東的人氣很高。

因爲孫家的基業,幾乎就是孫策和周瑜兩個人打下來的,再加上週瑜風度翩翩,不管是在經學還是在音律上都有很高的造詣,所以對於江東土著來說,無疑都是碾壓的打擊。

弱者一旦距離強者太遠,感覺到了差距無法逾越,就自然而然的生出了崇拜和敬仰。

可是再怎樣強大的人,也有衰老和病痛的一天。

周瑜的病,不是一天兩天了。

而且之前周瑜還詐死過了一次。

雖然說周瑜詐死,確實是清除了一部分的潛在威脅,穩定了江東的局勢,但是也造成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江東民衆的思想轉變,那就是從原本敬仰尊重,類似於仰望神靈,到了當下認爲周瑜也不過就是一個人!

從神到人,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因爲周瑜本身就不是神靈。可是實際上,這種變化,並不是江東百姓自發的認知,而是在江東士族子弟有意識的引導之下的產物。

既然是人,那麼就肯定有生老病死,更重要的是,是人就肯定會犯錯!

這種A=B,B=C,然後A就一定等於C的形而上學的邏輯等式,江東士族無師自通。在數理上,這麼等於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具體邏輯上,卻不一定成立。

就像是周瑜是人,是人就會犯錯,然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周瑜錯了。

而且江東士族鬼精的地方就在這裡,他們不斷的強調前兩項,可是從來不會在公共的場合提及最後的結論,但是一定會有意無意的引誘其他人去這麼想,去得出這樣的結論來。

一旦這個結論在普通的江東民衆百姓心中落下了根,那麼反對和推翻周瑜的戰略,也就成爲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有錯,就應該改正麼!

這是內在的思想上的因素,而江東面臨的外在因素,這是南蠻山越越演越烈的問題。

江東和山越,原本是可以相互補充的。

現如今的江東人大多數都是外地的,是從江北一帶,南遷到了江東,帶來了知識文化,工匠技術,而在原本江東一帶生活的山越,武力充沛,彪悍勇猛,卻因爲技術和工具上的落後,被趕到了更南面的山林當中生活。

這些來江東的外地人,有更爲先進的技術和工具,而原本在江東地區的山越,卻有比江北人更強壯的身軀,和更能適應山地的能力,如果能夠相互聯手,說不得可以在江東成立一個強大的國度,但是很可惜。

因爲思想和文化的差異,這種融合與合作,永遠不會出現。

只有在同一和統一的文化架構之下,纔能有合作的基礎。

江東人顯然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試圖拿着刀槍和山越說話,而山越人也就反過來也拿出了刀槍來……

越來越亂的長沙郡,反抗無力的江東兵,也就使得點燃了江東反對周瑜,批判周瑜的導火索。

而且最先點燃這個導火索的,不是旁人,『恰巧』就是孫權建立並且引爲自家人才基地,儲備幹部的江東學宮!

學生,尤其是年輕一些的學生,無疑都是充滿激情的。

這種激情的來源,多半屬於體內的激素分泌。

因爲身體的發育,使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學生都精力充沛,並且充滿了生長的希望。

當然,這僅限於士族子弟的學生,畢竟大多數的普通農戶家裡面的孩子,可能從五六歲開始就要幫忙幹活了,根本沒有什麼學習的機會,更不用說還要激情澎湃的討論家國大事了。

學宮是孫權知道了青龍寺的盛況之後,便是砸鍋賣鐵建立起來的。

在江東,知識都屬於私人所有。

孫權建立學宮的時候,沒有人願意拿出家中的經學來支持,也沒有人願意來學宮傳授子弟,然後是孫權左拼右湊,加上了孫權收容的荊襄逃難而來的士族,才勉勉強強的將學宮的架子搭建起來。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孫權是對於江東的學術發展,是有貢獻的。

可是對於當下幾個大家族的江東士族內部子弟們來說,卻覺得這些來學宮的子弟,其實就是來佔便宜的,很是不屑……

因爲去學宮的士族子弟,多數都是寒門,買不起書,也學不了什麼高深的知識,學宮的出現無疑是給他們了一條明路。

沒有路的時候,什麼都不會想,最多也就是在下地勞作一天之後,略微有些哀怨,可有了路,就更加渴望能走得更遠,能穿上更華麗的長衫,於是這種渴望被那些大家族的士族察覺了,感覺到了威脅,並且憤怒異常。

華麗的長衫,也是這些寒門子弟能夠覬覦的麼?

真就以爲穿一件粗布長袍,就等於是有資格穿上華麗長衫了?

可是這又不能明着說,擔心引起衆怒,等到周瑜出擊的時候,這些大家族的子弟,就忽然之間找到了突破口。

一方面,大家族的士族子弟,開始在學宮之中挑起這些寒門學子對於大漢,對於江東的議論。這事情甚至都不用特別的挑唆,畢竟這些寒門學子到了學宮之中,多半都想要學而優則仕,所以對於這些政治啊,局勢啊等等的事項,平日裡面都喜歡議論。

另外一方面,這些大家族的士族子弟又在不遺餘力的表示周瑜就是個人……

於是,很自然的就成功了。

最開始的時候,只是有些人在憂慮,表示大漢如今紛亂,天下如此動盪,民生如斯苦痛等等,都是屬於正常的範圍,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甚至都不需要那些大家族的士族子弟特別勾引,必然就有一些『鍵盤俠』開始要吸引旁人的注意,想要博得更多的『流量』,便是有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也開始有了故意混淆視聽的言論。

而想要有一個驚天動地的標題,吸引絕大多數人的眼球,還有什麼目標比周瑜更合適的呢?

畢竟周瑜已經出征,屬於缺席審判,再加上能維護周瑜的魯肅也不在江東,所以江東這些大家族子弟一邊信誓旦旦的表示我們不同意這個論點,一邊又是一再強調說捍衛這些噴子發表言論的自由。

自由都是有限制的,無限制的自由言論,不斷的在毀壞周瑜在江東的聲譽,也讓原本就多疑的孫權更加多疑起來。

內政民生的壓力,長沙郡內的叛亂,外部軍事的進展緩慢,如今再加上了學宮之中的議論蔓延到了市面上,整個江東頓時就有些風雨飄搖的態勢起來。

孫權很快就被迫妥協,就像是他之前其他妥協一樣,爲了保全自己的利益,爲了穩固自己的權柄,他可以忍氣吞聲,忍辱負重,忍者神龜……

孫權再次派出了秦鬆,讓秦鬆打探顧雍的意見。

面對秦鬆邀請赴宴的書札,顧雍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秦鬆現在這個時間邀請他赴宴,要麼就是秦鬆個人的意思,要麼就是代表了孫權的意思,但是不管是誰的意思,現在都意味着很有意思了。

很顯然,孫同學騎虎難下,卻依舊還想要找一個合適的梯子,不願意那麼狼狽的下來。

這可能麼?

這麼多年了,小孫同學依舊還沒能瞭解江東的風俗?如果小孫同學現在還這麼天真,那麼只能說他天真到了愚蠢的程度。

顧雍施施然的赴約了。

秦鬆在大江邊上找了一處望江臺,作爲邀請顧雍赴宴之所,也算是相當高規格了。

顧雍到來的時候,秦鬆已經早早在等候,見到了顧雍之後,便是笑了起來,『元嘆兄,且叫小弟好等!』

『先至者,可觀這大江千般風流,後來者,可品這高臺百種美食,各有所得,各有其美。』顧雍迴應着,然後跟着秦鬆一同走上了望江臺。

上了望江臺,顧雍一眼就看見了在望江臺的桌案上除了正常的瓜果糕點之外,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東西,一張碩大的地圖。

顧雍微微頓了一下,看了一眼秦鬆,便是視若不見的坐了下來,也不去看那張有意擺放出來的地圖,只是仰頭眺望大江,看着汩汩東流水,一去不復返。

秦鬆見狀,也有些無奈,只能是先說一些場面話之後,舉起了酒爵向顧雍請飲,『來來,元嘆兄,請勝飲!』

顧雍舉起杯,一飲而盡。

兩人很有默契的暫時不談戰事,只說風月。

來來回回的侍從和僕人,便是聽到他們兩個人的說笑聲,看到他們時不時的舉杯共飲,似乎是一團和氣,一片和諧。

可是實際上,兩個人心中都清楚,飯不是那麼好吃的,酒不是那麼好喝的……

酒過三巡,秦鬆不得不主動的提起了話頭來,『元嘆兄,小弟有一惑不解,想請元嘆兄指點一二。』

終於圖窮匕首見了。顧雍心中嘀咕着,表面上卻是依舊笑着,『文表客氣了,有事請直言,雍有所知,必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如今曹斐已戰多時,大漢紛亂不休,卻不知元嘆對於當下之局勢,可有論斷?若是斐驃騎得勝,這大漢天下又將如何變化?若是斐驃騎不願稱臣於天子丹階之下,豈不是形同叛逆?可若是稱臣,又和曹丞相有何分別?』

顧雍笑道,『文表非問曹斐也,乃問江東也!』

秦鬆哈哈笑笑,不承認,也不否認。

『如今天下英傑,各奮才智,盡展謀略,皆爲大漢之民是也……』顧雍先打了一個哈哈,然後說道,『不過這上下之等,內外之差,還是略有一些分別。』

『還請教。』秦鬆說道。

顧雍舉起酒爵,少抿了一口,目光從一旁的地圖上掠過。

那是新的地圖。

驃騎大將軍斐潛所傳出來的『新大漢』地圖。

驃騎大將軍斐潛所標註和繪製的『新大漢』地圖,已經迅速的傳播而開。

中原就是大漢的傳統觀念在新的地圖當中,被動搖了。

原先大漢的官方圖冊,無疑是將中原放在地圖中間的,而四周則是描繪了一些寫意的山水,表示在中原之外,都是一些窮山惡水,不毛之地,不值得消耗財力物力人力去征討。大漢就已經佔據了全天下最好的地盤,擁有最富饒的物產……

可是『新大漢』地圖,卻將大漢的中原地區挪到了地圖的一隅!

而在所謂『全天下』最好的中原地區之外,還有更加廣袤的土地……

這種差異,使得有人嗤笑,有人懷疑,也有人視爲珍寶,畢竟各個人的三觀和立場都不相同,所以即便是對待同一張地圖的意見,也是不一致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原本以爲大漢就是核心的那些人,心中的觀念也在漸漸的隨着大漢的榮光褪色而漸漸的在崩塌。

就像是小孩子在過家家,以爲衝上了院子內的假山,或是村子之外的那山峰,便是登上了世界的頂點,一覽衆山小一般,卻不知道在這山之外,還有高山,在這川之外,還有深海。

這種觀念上的變化,不是一時一刻就有什麼效果,但是潛移默化之中,卻更顯威能。

這就是驃騎啊……

顧雍心中微微嘆息,一時之間就覺得秦鬆問的問題,似乎有些幼稚和可笑。

這不是剛好和對待現在局勢的看法,是如此的類似?

所以孫權是想要問什麼,又想要得到什麼呢?

顧雍微微笑着。

孫權每每召集羣臣議事的時候,動不動就是說中原如何如何,大漢又是怎樣怎樣,想必看到了這一張地圖的時候,也會很尷尬吧?

而且小孫同學啊,這邊稱什麼曹斐二人,但是實際上不管是曹操還是斐潛,在大漢當中的職級都比你小孫同學要高出不知道多少!

真虧了現在大漢紛亂,要不然你個小孫同學就算是依舊能在江東待着,也需要隔三差五,進京拜見曹操或是斐潛了,還輪得到你在江東之處唧唧歪歪,胡思亂想?

小孫同學自稱是江東之主,統轄大江南北,可是天下有識之士,又有誰不知道這其中的玄虛?

當年自稱如何的袁紹袁術,下場如何?

那曹操和斐潛,纔是正兒八經的經過大漢官方認證的兩千石,同三公!

不過這些想法,自然不可能宣之於口,顧雍將酒爵放下,然後說道:『如今曹斐二人麾下,多有才俊,皆爲一世之英傑也,雍不才,不敢以螢蟲之光以論皓月。江東之地,若論兵馬,不如幽並,若論物產,不如冀豫,就連這文學經書,也是以潁川爲重,又有關中後起之秀,江東麼……』

顧雍笑笑,沒有繼續說下去。

秦鬆也沉吟不語。

劉邦之所以可以擊敗項羽,並不是完全依靠南方的兵馬,川中的少數民族,而是籠絡了大量被驅趕逃離關中的老秦人,所以劉邦當時定都關中。

劉秀因爲依靠的是南陽冀州土豪,所以定都河洛。

依靠的是什麼地方的力量,就會定都在什麼地方,而孫權能依靠的是什麼?

江東士族,還是南蠻山越?

所以顧雍的言下之意,就是小孫同學早點洗洗睡吧,夢裡面啥都有。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世界上如果什麼事情都能講道理,那麼也就沒有那麼多紛爭了。

小孫同學顯然也不是一個很願意講道理的人。

所以秦鬆不得不又追問道:『若是都督取了川蜀,豈不是坐擁大江,以分南北?』

顧雍指着大江說道:『某有聞,發鳩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其人身之時,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爲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秦鬆點了點頭,這典故他也知道。

顧雍提及這個典故,是要讚揚精衛契而不捨的精神麼?

顧雍笑了笑,『上古至今,精衛或依存,然炎黃於何處?待得東海平,又是何人居?』

秦鬆吸了一口氣。

顧雍這意思……

秦鬆思索了片刻,還準備繼續問,顧雍卻不願意繼續說了。

顧雍裝作不勝酒力,渾渾噩噩不知所云,秦鬆也是毫無辦法,只能是中止了和顧雍的談話,然後回去一五一十的向孫權覆命。

『精衛填海?』孫權在得知了顧雍所言之後,便是將自己關在房屋裡面思考了很久。

孫權具體在小黑屋裡面思考了一些什麼,無人知曉,但是孫權很快就出來,重新備了禮物,乖乖的將『生病』的張昭重新請了回來,然後開始商議退兵,以及退兵之後的相關事項了。

這個消息很快就在江東傳開,雖然說孫權還沒有直接給周瑜下退兵的號令,但是柴桑無疑是周瑜的本部地盤,在得知了江東這個後方變動的消息之後,柴桑之處的周瑜的留守人員,便是立刻派人急急將情報送到了周瑜這裡。

可是誰又能想到,這個消息反而成爲了周瑜下決心進軍的催化劑……

第九九五章 講武堂講武第1138章 選擇權第1378章 人心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1617章 一羣蟲的事情第二二零章 追討(爲憤怒的六一書友加更)第1173章 上風口第740章 在小球大球之間第2688章正常通常不尋常第1927章清剿殘餘,飲水思源第2858章一種戰術第1892章王家後人,安樂亭侯第3372章 同鄉不同路第1856章 誰的牌更多第1654章 新圖略第2965章曲頸向天歌,一定能勝利第1760章 疑問第七七五章 歡喜和煩惱第2172章人與道第五六八章 已經註定的選擇第二二零章 追討(爲憤怒的六一書友加更)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3312章 府前攻防,文長吟詩第1892章王家後人,安樂亭侯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3335章 有蹊蹺第1073章 那一隊的人馬第1939章唯有心安,秋雨如刀第2555章投石問路腥風起第1853章 包圍和反包圍第1663章 破壞者第一八三章 承製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3449章 彍弩發機第三零二章 誰之錯第1761章 免費第1706章 猜想和情報第3397章 摧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2299章反正就這樣第八一零章 重裝騎兵的衝擊力第1974章風月無邊,長安無眠第2690章明白明瞭明事理第3125章 陽錯陰差第八三五章 活着不容易(三)第一零一章 基礎力學(感謝第一舵主龍蠖及衆多書友支持和厚愛)第九零二章 任重而道遠(二)第1373章 吞天第1820章 故技重施的破綻之處第二八二章 攻第1485章 楊德祖的嘆息第1754章 好局勢壞場面(加更還債)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第1761章 免費第2196章無處可去第1290章 商賈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1232章 當關之夫第1284章 一鍋魚湯第1911章仁義之師,公瑾天賦第3235章 政第2998章矛盾需要針對第3123章 相信與否第七十九章 初講(爲cs09書友加更)第二八八章 血戰第七三一章 遼東的來客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1306章 躍馬陰山第2768章 功過之說第2248章看是要看的,聽是要聽的第1404章 攻心計第2323章無奈之下的應對策略第五七五章 方向的指引者第2598章觀念,教化改良第3283章 好韭菜第2080章不行或行,自然當然第2283章有什麼和憑什麼第2856章一聲吼第九九七章 後人新途徑第2505章動一下第1850章 是攻心是誰在攻誰的心第2876章轉換,全新的戰場第2100章這是來來回回走城門呢第1385章 夜闌第五五六章 逃跑的江東猛虎第2519章爲什麼不能戰第1715章 和天鬥第1082章 光溜的劉協下巴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第2949章忠奸難分說,山山黃葉飛第1552章 聲北擊南第四零一章 綻放的死亡之花第1926章相互迫害,天道縮圈第1632章 既平隴何望蜀第九五三章 善意的和惡意的第3052章 火油,火藥第3400章 衰第1290章 商賈第2857章一件事第七六一章 同一片夜空之下
第九九五章 講武堂講武第1138章 選擇權第1378章 人心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1617章 一羣蟲的事情第二二零章 追討(爲憤怒的六一書友加更)第1173章 上風口第740章 在小球大球之間第2688章正常通常不尋常第1927章清剿殘餘,飲水思源第2858章一種戰術第1892章王家後人,安樂亭侯第3372章 同鄉不同路第1856章 誰的牌更多第1654章 新圖略第2965章曲頸向天歌,一定能勝利第1760章 疑問第七七五章 歡喜和煩惱第2172章人與道第五六八章 已經註定的選擇第二二零章 追討(爲憤怒的六一書友加更)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3312章 府前攻防,文長吟詩第1892章王家後人,安樂亭侯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3335章 有蹊蹺第1073章 那一隊的人馬第1939章唯有心安,秋雨如刀第2555章投石問路腥風起第1853章 包圍和反包圍第1663章 破壞者第一八三章 承製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3449章 彍弩發機第三零二章 誰之錯第1761章 免費第1706章 猜想和情報第3397章 摧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2299章反正就這樣第八一零章 重裝騎兵的衝擊力第1974章風月無邊,長安無眠第2690章明白明瞭明事理第3125章 陽錯陰差第八三五章 活着不容易(三)第一零一章 基礎力學(感謝第一舵主龍蠖及衆多書友支持和厚愛)第九零二章 任重而道遠(二)第1373章 吞天第1820章 故技重施的破綻之處第二八二章 攻第1485章 楊德祖的嘆息第1754章 好局勢壞場面(加更還債)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第1761章 免費第2196章無處可去第1290章 商賈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1232章 當關之夫第1284章 一鍋魚湯第1911章仁義之師,公瑾天賦第3235章 政第2998章矛盾需要針對第3123章 相信與否第七十九章 初講(爲cs09書友加更)第二八八章 血戰第七三一章 遼東的來客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1306章 躍馬陰山第2768章 功過之說第2248章看是要看的,聽是要聽的第1404章 攻心計第2323章無奈之下的應對策略第五七五章 方向的指引者第2598章觀念,教化改良第3283章 好韭菜第2080章不行或行,自然當然第2283章有什麼和憑什麼第2856章一聲吼第九九七章 後人新途徑第2505章動一下第1850章 是攻心是誰在攻誰的心第2876章轉換,全新的戰場第2100章這是來來回回走城門呢第1385章 夜闌第五五六章 逃跑的江東猛虎第2519章爲什麼不能戰第1715章 和天鬥第1082章 光溜的劉協下巴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第2949章忠奸難分說,山山黃葉飛第1552章 聲北擊南第四零一章 綻放的死亡之花第1926章相互迫害,天道縮圈第1632章 既平隴何望蜀第九五三章 善意的和惡意的第3052章 火油,火藥第3400章 衰第1290章 商賈第2857章一件事第七六一章 同一片夜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