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

在冀州西部,中牟之地,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嶺之間,一行人馬,正在山道之間逶迤而行。太行山橫貫南北,扼絕交通,唯有太行八陘可以通行,但這八陘當中,並非都是可以通行大軍,比較還算是方便一些的,便是軍都陘,井陘,滏口陘,其餘的像什麼飛狐陘什麼的,光看名字就知道山陘究竟難度是如何的了。

山區,自然溫度下降了不少,在冀州還是秋天,進了山,就已經是一派風刀霜劍的景象了,甚至在有的山頂,已然可以看見有些白雪,刺骨的山嵐在山谷石壁之間呼嘯,恨不得將石頭都刮碎。

太行陘在河內,軍都陘都靠近幽州了,雖然說滏口陘還算可以,但是距離鄴城稍微遠了一些,而且爲了隱蔽起見,高幹便就沒有帶着人馬走滏口陘,而是走得白陘,又稱孟門陘,就是經過羊腸阪道的那一段。

這一段雖說最險,但是距離鄴城最短,然後出了羊腸阪道,便是壺關長冶,若是攻克之後,就是撬開了上黨太原的大門。

這隊人馬在山間道路蜿蜒曲折,人馬不過只有四五千人左右的樣子,但是拉出去好長一條,還有一些轉運糧草的民夫還在山外,並沒有跟進來,就算是如此,行進的行列之長,歎爲觀止,若是處身其間,只可看見身邊的百餘人,而大隊的頭尾皆不可見。

和平日裡面普通行軍,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的模式不同,這一次並不是夾雜着輜重往前,而是完全由正卒在前進了山內,而民夫輔兵等則是在後方不停的往山上轉運糧草。畢竟進山的人數越多,需要糧草的數量就是越大,而那些民夫和輔兵,戰鬥力又不強,就算是提前進山,萬一遭遇對手的阻擊,不僅不能起什麼作用,反而會壞了大事。

因此在進山的正卒身上,這一次不僅需要帶着自身的兵刃甲冑,同時也需要扛着些乾肉糧草什麼的,壓得這些兵卒,就像是一隻只騾馬一樣,手腳着地的在山道之上攀爬,一步一步的艱難向前。

戰馬也是累的吐着長長的白氣,奮力在山道之上攀爬。戰馬也是走得精疲力盡,就算是在人力協助之下,也不時的蹄子打滑,險象環生。

隊伍前面已經上了一個險峻山嶺的半山腰,這山道是依着崖壁在半空中鑿出來的。寬度僅僅是大概一個馬車的寬度,一般都是隻求富貴,不計生死的小規模行商,也就是那些往來邊境,販賣茶馬的行商們開闢出來的道路。可是哪怕是走慣了險途的行商,走這樣的山路,都是屬於和老天爺爭命,就不用說這些大多數半輩子都在平原上晃盪,從未攀爬過這樣的山道的冀州兵卒了。

相信絕大多數的漢代人,都不知道有的人是有恐高症這種病的,這些恐高症的人在平地上的時候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兩樣,蹦蹦跳跳吃喝拉撒全數一樣,但是一旦處於一定的高度的時候,這些恐高症的人就開始心跳加快,面色發白,手腳發顫……

關鍵是,這些恐高症的人並沒有什麼統一的外部特徵,高個子矮個子,身體健壯身體瘦弱都有可能是恐高症,而這些一站在高處就手腳發抖的傢伙,又進一步拖慢了整個隊列行進的速度,急得高幹直跳腳。

就算是這樣,不管是人還是戰馬,都在小心翼翼的往前挪動,依舊時不時有險象發生,走着走着,就聽到隊伍中間就響起幾聲短促的驚呼,伴隨着一匹戰馬蹄下打滑,長嘶慘叫着從山道上摔落,翻滾着跌下山澗。一個冀州兵卒也被帶倒,差一點也跌下山崖下去,幸好在山道邊上,扯住了一叢草藤,纔算是止住了跌勢,在被另外的幾名兵卒七手八腳的拉扯上來之後,個個的臉色比山尖尖上的那一堆雪都還要煞白三分。

一聲悶響。

然後慘叫聲就斷絕了,只剩下些許迴音在山壁之間來回碰撞,漸漸消失。

沉默片刻之後,帶隊之中低層軍中士官的呼喝號令之聲重新響了起來,這不見頭尾的大隊,慢慢的又開始蠕動着,一步步向前。

在山道的一處石臺之上,高幹和一衆將校,在親衛的護衛之下,正裹着大氅,低頭着看着腳下蜿蜒崎嶇的長長隊列。

高幹是陳留人,祖輩上也是出過的不少的名士,頗有清譽,因此和袁氏有聯姻,輩份算起來的話,高幹還是袁紹的外甥。這一次來,便打算侵佔上黨太原之地而來,袁紹在臨別之前也當衆宣稱,表高幹爲幷州刺史,當然,這個幷州刺史能不能從表章之上落到實地,就要看高幹自己了。

袁紹和公孫瓚的爭鬥,風頭全數被鞠義搶走了,若不是袁紹有意平衡,鞠義保不準現在鼻孔都快敲到天上去了。鞠義之下,便是呂布和黑山賊的一戰,三百騎兵大破萬人,說起來就讓人熱血沸騰,可惜就是冀州人容不下呂布……

不過正是因爲冀州人在背後搞的這些小動作,袁紹現在也不願意全數將賭注壓在冀州人氏身上,便有了高幹獨領一軍,左出幷州的行動。

高幹自認爲雖說達不上千古名將級別,但是至少和那些顏良文丑這一類的莽夫有所不同的,而現在顏良文丑在北面幽州和公孫瓚的戰役當中獲取了不少功勳,這讓高幹怎麼會覺得心胸通暢?

終歸是要讓這些傢伙知道某的厲害!

壺關,是一城一關,因此,高幹不惜走這一條羊腸阪道就是爲了避開壺關口!只需要取了壺關縣城,那麼其南面的壺關口也就成爲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而一旦取了壺關,上黨,太原,便就在兵鋒所指的範圍之內了……

………………………………

別看城池大,兵卒就會多,似乎應該是更好防守,但是在很多時候恰恰相反,大城往往反而是易攻難守的,因爲城大,則需安排防禦的兵卒就需要更多,兵力稍稍差一些,就意味着城防上會出現好大的破綻。

而且大城往往都不在險絕之地,反而大都是位於交通便利的所在,不然也不能形成城池的人口規模,周遭村落市鎮肯定也不少,就和後世的衛星城一樣,依附着大城生存。因此一旦被圍城而戰,進攻方甚至可以選擇到大城周邊劫掠這些村落,多多少少可以支撐一部分的大軍消耗,而且這些周邊的村落什麼的物資相對來說也會比較充足,至少可以蒐集足夠木料等來打造攻城器械什麼的。

同時大城內人口消耗也是很大,後勤糧草就是一個巨大問題,一旦完全被圍,城中每日的消耗都是巨大的數目……

所以,從這些方面來說,在險要必爭的地勢擇地建起的小而堅的城塞,比起大城來,更好的避免了以上弱點,並且城小則不需要多兵,就可足用。地形險峻,周遭接濟無多,敵方的大軍就難以長久在外圍困,攻城器械也擺不開用不上,只需要積儲一定數量的糧食軍資就足以供不多的守軍長久支持下去。

如果說壺關口是一個險要關隘的話,那麼安邑城,就可以算是一個大城了。

這麼多年來,河東一直都沒有遭受到什麼大規模的兵災,就算是匈奴和白波,其實也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是在外圍活動,沒有到安邑附近來過,因此安邑這個城池,確實在這一段時間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樣,的確夠安逸的。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徵西將軍的隊列開出平陽,緩緩向南的時候,位於安邑的衛氏就得到了信報……

衛氏老太爺站在安邑城牆之上,默默的望着北面,許久才幽幽的吐出一口長氣,在秋寒之中化成一片的白氣,宛如當下衛氏的前景一般,虛幻且渺茫。

衛凱站在衛老太爺的身後,半響才說道:“按照行程,應已至臨汾了……”

平陽沿着汾水向下,便是臨汾,過了臨汾之後,便是聞喜縣城,而過了聞喜,就是安邑了……

“臨汾……”衛凱停頓了一下,說道,“毌丘領兵北上,搜刮不少,恐難守矣……徵西兵至,多半即降……”

之前楊彪派遣毌丘興帶着兵卒北上平陽,任是誰都以爲這一次必定是楊氏獲勝,結果沒想到徵西將軍斐潛竟然來了個扭轉乾坤,頓時就讓衛氏尷尬異常了。

臨汾,毌丘興北上的時候就作爲最靠近前沿的供給基地,不管是兵卒還是民夫,還有糧草物資等等,都是一股勁的要麼主動送往毌丘興軍中,要麼毌丘興下令調集徵募,因此毌丘興一敗,連帶着臨汾也沒有了多少郡兵物資可以防禦。

所以,當徵西兵卒南下的時候,首當其衝的臨汾,不想玉石俱焚的話,便只剩下了投降一條道路可以走。

衛老太爺半轉過頭,冷冷掃了衛凱一眼,說道:“凱兒,你怕了?”

“……”衛凱默然,不敢說沒有,更不敢說有。

衛凱此人,花在經書文字上的功夫遠遠超過其他的方面,論書法,論經學,論文賦,都是一等一的,尤其是書法,工篆隸草,無一不精,甚至在河東有人願意長途跋涉慕名而來,就是爲了求一副字。

但是再多文學上面的成就,不能臨時轉換成爲兵法上面的經驗,當下聽聞徵西大軍來臨,縱然是一再給自己打氣,同時要求自己絕對不能露怯的衛凱,多少也有些心中忐忑。

衛老太爺年老成精,怎麼會看不出來衛凱心中所想,微微嘆了一口氣,重新往向了北面,緩緩的說道:“凱兒啊,越是緊要之際,越是不能亂了自家陣腳……若是吾等一亂,那麼久必定是萬劫不復了……”

衛老太爺雖然說現在尊享榮華富貴,但是畢竟也是伴隨着匈奴羌人鮮卑這些胡人攪亂北地而成長起來的,那個時候北地依舊豪傑義氣,也跟隨着漢王朝的大軍兵發苦寒之地迎擊胡人,因此見識過的戰陣,比起衛凱這個基本上在蜜罐裡面長大的人要強不少。

衛老太爺沉默片刻,開口說道,或是在說給自己聽,也似乎是說來安慰衛凱:“此番已是退無可退,唯有一戰!徵西南下,過臨汾、聞喜,戰線冗長,若留兵,則兵散,若不留兵,呵呵……故而勝負尚未可知也!”

衛老太爺將手中柺杖在城牆上一敲,厲聲說道:“某年少上陣搏殺之時,徵西焉在?此乃衛氏祖宗之基業,豈能拱手而讓?祖宗英靈在上,當佑吾等一舉勝之!”衛老太爺說得激昂,周邊衛氏私兵也受到了鼓舞,紛紛舉臂高聲呼喝起來,氣勢倒也不差多少。

“太公教訓得是!”衛凱拱手說道,“當以衛氏基業爲重,定敗徵西於城下!”

衛老太爺示意了一下,讓周邊護衛的兵卒往外走了一些,讓開了一段距離之後,才低聲說道:“凱兒有此心志,某心甚慰……不過,凱兒可有方略,不妨說來……”

“這個……”衛凱瞪圓了眼,巴眨了幾下眼皮,說不出什麼來。

“……”衛老太爺一瞪衛凱,嘆了口氣,也沒有再說什麼,直接說道,“……首要之事,便是堅壁清野!盡遷安邑北面莊園塢堡人、物於城中,而後焚之……”

“啊?”衛凱愣了一下,說道,“太公,這已臨近秋獲之時,焚……焚之?豈不可惜……”

“可惜?”衛老太爺恨不得用手中柺杖敲打一下這個在文學上造詣非凡,但是在軍事上卻有些榆木疙瘩的衛凱,“若徵西兵臨城下,城外莊禾是吾等收割還是落入徵西之手?縱然今秋顆粒無收,也好過以其資敵!”

“……”衛凱沉默許久,才點點頭。

“其二,某已遣人聯絡楊公,此事凱兒應廣爲宣傳,以安人心……”衛老太爺繼續說道,若不是他年齡實在是太大,不方面在外奔波,而且也需要豎立起衛凱的形象,這些事情他自己都可以去做了……

“凱記下了……”衛凱點頭說道。

“其三,與河東各族聯繫,需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衛老太爺咬着牙說道,“讓出原有衛氏產業,換取河東各族援手!徵西騎兵強盛,然騎兵焉可攻城?昔日胡蠻萬騎犯邊,不也是鎩羽而歸?直待徵西兵疲於城下之時,便是吾等致勝之機!”

大風呼嘯,在城頭捲過,將天邊烏雲一片片的推趕過來,宛如大軍壓境一般。

正是山雨欲來風滿城!

第三四八章 北屈營地第1486章 魏文長的決斷第2321章腳底下的黑暗第1132章 長生天之惑第2088章援!第2907章狂者東走,逐者亦東第1368章 舊儒第七二七章 學宮論古今第2425章幸好第一三三章 師兄的弟子第五零三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二九八章 投注第1837章 來將請通名第一四九章 值不值得第五五九章 殺一千自傷八百第2630章掀桌,究竟是什麼桌第1415章 亂軍計第七十二章 漢代基層官吏(元旦加更)第3343章 角色當中的角色是誰的角色第3444章 相互借刀第1604章 庸人勿擾第1728章 現在不一樣第1135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三六八章 變化之中第2109章你的算計我的計算第1708章 策劃和實施第1675章 士農工商第八九二章 反客爲主(七)第2449章作文以會友第1739章小竹林老亭子第1330章 吃魚第2038章是爲什麼,是做什麼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3269章 小禮物第3313章 暗潮涌動,兩句一字第1376章 解疑(加更)第3099章相增減第九九三章 關外算關中第九六九章 嘆息第2794章 白黑占人有區別,遠近策略有遺憾第八二三章 人心見人心(五)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1406章 兩爲難第二四一章 左署侍郎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二四五章 背影第2385章莫欺少年窮第2795章 漢中二事慎思量,羌氐胡人各肚腸第2970章亂於心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1897章含笑半步,似癲非癲第1953章亦敵亦友,或敵或友第八七二章 大漢的崩塌(二)第三四零章 商人之路第1648章 維鵲巢第九六六章 陰山下的酒水第八零六章 倉促之下的圓車陣第1969章豆盤推演,桌案之論第六九五章 就地轉進第五三三章 難以處理的困擾第2369章貪婪的代價第1576章 沙盤之論第3343章 角色當中的角色是誰的角色第1744章 第一天第1902章急事緩行,緩事急做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四七六章 建學第三零五章 幷州之選第四二三章 或人或獸第1040章 酒席間也不簡單第2981章當先一件事第1118章 下雪了第七四七章 徐晃的首場個秀第1715章 和天鬥第2684章訓練兵卒尋妙法第2957章意欲捕鳴蟬,忽見蟬後螳第1529章 盟約第七五四章 最難掌控屬人心第1423章 持顱過延津第2940章野曠天低樹,漢胡大聯盟第八四九章 風雅頌(二)第1364章 宴會 (加更)第1641章 人心之間第五四一章 鹿山腳下,一座孤墳第1430章 進退維谷(加更)第3399章 年第1137章 主動權第五六七章 突破的思維模式第2848章務塗第三四零章 商人之路第2925章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五四八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2983章難統合第三三零章 規矩第九三二章 漢代的秘聞第1053章 誰都在想握住命運第3336章 解釦藉口第八零八章 草原狼王中的狼王第3352章 面臨的轉機
第三四八章 北屈營地第1486章 魏文長的決斷第2321章腳底下的黑暗第1132章 長生天之惑第2088章援!第2907章狂者東走,逐者亦東第1368章 舊儒第七二七章 學宮論古今第2425章幸好第一三三章 師兄的弟子第五零三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二九八章 投注第1837章 來將請通名第一四九章 值不值得第五五九章 殺一千自傷八百第2630章掀桌,究竟是什麼桌第1415章 亂軍計第七十二章 漢代基層官吏(元旦加更)第3343章 角色當中的角色是誰的角色第3444章 相互借刀第1604章 庸人勿擾第1728章 現在不一樣第1135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三六八章 變化之中第2109章你的算計我的計算第1708章 策劃和實施第1675章 士農工商第八九二章 反客爲主(七)第2449章作文以會友第1739章小竹林老亭子第1330章 吃魚第2038章是爲什麼,是做什麼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3269章 小禮物第3313章 暗潮涌動,兩句一字第1376章 解疑(加更)第3099章相增減第九九三章 關外算關中第九六九章 嘆息第2794章 白黑占人有區別,遠近策略有遺憾第八二三章 人心見人心(五)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1406章 兩爲難第二四一章 左署侍郎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二四五章 背影第2385章莫欺少年窮第2795章 漢中二事慎思量,羌氐胡人各肚腸第2970章亂於心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1897章含笑半步,似癲非癲第1953章亦敵亦友,或敵或友第八七二章 大漢的崩塌(二)第三四零章 商人之路第1648章 維鵲巢第九六六章 陰山下的酒水第八零六章 倉促之下的圓車陣第1969章豆盤推演,桌案之論第六九五章 就地轉進第五三三章 難以處理的困擾第2369章貪婪的代價第1576章 沙盤之論第3343章 角色當中的角色是誰的角色第1744章 第一天第1902章急事緩行,緩事急做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四七六章 建學第三零五章 幷州之選第四二三章 或人或獸第1040章 酒席間也不簡單第2981章當先一件事第1118章 下雪了第七四七章 徐晃的首場個秀第1715章 和天鬥第2684章訓練兵卒尋妙法第2957章意欲捕鳴蟬,忽見蟬後螳第1529章 盟約第七五四章 最難掌控屬人心第1423章 持顱過延津第2940章野曠天低樹,漢胡大聯盟第八四九章 風雅頌(二)第1364章 宴會 (加更)第1641章 人心之間第五四一章 鹿山腳下,一座孤墳第1430章 進退維谷(加更)第3399章 年第1137章 主動權第五六七章 突破的思維模式第2848章務塗第三四零章 商人之路第2925章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五四八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2983章難統合第三三零章 規矩第九三二章 漢代的秘聞第1053章 誰都在想握住命運第3336章 解釦藉口第八零八章 草原狼王中的狼王第3352章 面臨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