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 太原內亂(加更)

太原城中,剛剛得到了陳宮指示的魏續和宋憲走了出來。

“話說我們這樣做,是不是不太好啊?”雖然有陳宮的吩咐,魏續依舊還是多少有些遲疑,拉扯着宋憲說道。

宋憲卻不以爲然。

宋憲外表麼,估摸着大概三十向上,四十向下,身體微微有些發福,肚子上的甲冑頂得凸出來一塊,身材還算是可以,並不是很臃腫,一張紅潤的臉上長滿了濃密的鬍鬚,相貌麼,倒也可以,濃眉大眼的,怎麼看都是一個正面的,熱心的人。

宋憲原本就是太原的人,也曾經算是太原的一個小士族,因爲惡了當地的豪右,結果被豪右設計陷害,不得不背井離鄉逃亡到了雒陽,後來輾轉投靠到了王允門下,而王允又將其派到了呂布帳下,所以對於宋憲來說,什麼榮耀感,什麼忠誠度,抱歉,都是不存在的,那種東西,是可以吃還是可以喝?

“魏校尉,主薄竟然如此交代了,必然也經過了溫候同意……怎麼,你連溫候的命令都不想聽了?”宋憲對於要侵佔徵西將軍的地盤的行動一點都沒有什麼愧疚感,反倒是充滿了期待和興奮,畢竟若是真的等呂布掌握了太原,豈不是可以有報仇雪恨的機會了?

魏續雖然是個粗人,但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爲一名真正的士族之人的,因此也儘可能的在向士族的那些標準靠攏,但是魏續還沒有意識到,其實士族整天掛在嘴邊宣傳的所謂仁德忠誠的口號,很多時候也僅僅是口號而已。

“也不是這樣說……”魏續一邊走着,一邊撓了撓腦袋,又抓了抓鬍子,有些煩躁,“我只是聽說溫候之前一直說徵西是他兄弟……然後現在……”

兄弟有難,難道不應該是伸出手去幫忙的麼?

怎麼反倒是在背後捅一刀先?

宋憲一愣,然後哈哈大笑:“主薄的話不是說了麼?徵西要完蛋了!徵西如果能贏,那就還是兄弟……現在麼,當然也是兄弟!你看,既然要完蛋了,眼看這些大好的基業是落到外人手裡,白白浪費了,還不如留在自家兄弟手中,多少也可以保存些事物下來,說不等將來徵西還要靠溫候接濟呢……怎麼,難道說全數白白給外人,一點都不給兄弟,反倒是更對,更好?”

“這個……”魏續抓了抓腦袋,宋憲的話似乎有些道理,但是也似乎有些不對,但是具體哪裡不對,魏續也說不上來,就像是一口乾乾的饃,粘在了嗓子裡,咳不出來,又咽不下去一般。

“這個那個的……忒不爽利了……”宋憲不滿的說道,“魏校尉,原本你也是個爽快人,怎麼今天猶猶豫豫婆婆媽媽的,半響憋不出一個屁來……怎麼,你不願意聽從溫候之令?”

“聽,當然聽!”魏續見事到臨頭,不管怎樣也是需要面對的,便一咬牙,說道,“就這樣罷!我去安排本部兵馬,你的消息一到,某便領兵直撲太原府衙,擒拿崔州平,收其印綬!”

“好!”宋憲一拍手掌,說道,“早就該這樣!我現在就去找成大頭,然後分頭控制西門南門,隔絕內外!嗯,對了,張司馬去哪裡了?”

魏續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前兩天說是兵卒鬆懈,髀肉橫生,要多練練,便帶着人出了城東……現在應該在那個山裡練兵吧,也沒有聽到什麼消息,多半還沒有回來……”

“沒回來就好!省得麻煩事!”宋憲說道,“張司馬跟着徵西時間長了,說不準就有什麼想法……他在外面更好,等大局一定,也就沒什麼話好說了……成,就這吧,某先走一步……”

宋憲拱拱手,然後就走了。

魏續歪着腦袋想了想,呆呆站了片刻,然後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覺得還是多少心中膈應得很,一路神不守舍,到了城中校場撞見了高順的時候才猛然間回過神來。

“魏校尉,軍營已閉!”高順見到魏續已經算是入夜了,竟然還在街道上亂逛,頗有些不滿的說道,“須知雖無戰事,軍法仍不可懈怠!”

“啊……這個……”魏續愣了一下。

高順說完,轉身便準備走了,還要去準備巡營,並不打算和魏續多談些什麼。

“高校尉!”魏續下意識的叫道,“請留步!”

“何事?”高順問道。

“這個……”魏續想了想,陳宮沒有說不能告訴高順,那麼是不是說,告訴了也沒有關係?“這個……高校尉,可否借一步說話?”

“什麼?!”高順聽了魏續講述了一番來龍去脈,不由得瞪圓了眼,說道,“豈有此理!真能做此不義之舉!待某面見溫侯,好好分說一二!”

魏續連忙拉住了高順,說道:“高校尉,這就是溫侯下的命令!”

高順一愣,腳步停了下來,遲疑的轉頭看着魏續,說道:“確實是溫侯所令?”

魏續雖然不確認這個事情,但是他認爲在陳宮拿出了溫侯的兵符印信,就說明是溫侯同意的了,所以魏續點點頭,表示肯定。

“這……”高順緊緊的皺起眉頭。

溫侯呂布曾經救過高順一命,所以高順一直跟隨在溫侯身邊,忠心不二,見魏續表示這個命令是溫侯所下,便長長的嘆息了一聲,搖了搖頭,但是沒有表示要繼續找溫侯了。

在高順心中,既然是溫侯所下的號令,那麼現在過去爭辯的行爲,就幾乎是等於抗令了。

魏續說道:“高校尉,你看……我們這樣能贏?”

“哈……”高順說道,“就算是能贏又能如何?溫侯……”高順吞下了對於呂布的評價,停頓了片刻之後說道,“控制太原城防不難,難得是明日之後如何應對啊……”

“徵西說是大敗了,難道還有餘力來管我們?”魏續不明白高順的意思,追問道,“陳主簿說定可以掌控太原,就可以作爲立足之地了……總好過仰仗他人鼻息……”

“呵呵……”高順只是搖頭。

“你到底是什麼意思啊?”魏續搞不懂,問道。

高順沉默了片刻,說道:“你以爲勝敗只能是在戰場之上?”

“這個……什麼意思?”魏續說道。

“我也是最近纔有些體會……要我說,我也說不大出來……”高順搖着頭,緩緩的說道,“僅僅只是會打仗,還是不行的……溫侯……”

“?”魏續完全不能理解。

“沒事……既然是溫侯之令,便依令行事就是……”高順不打算和魏續解釋,畢竟高順自己也僅僅是抓到一些模模糊糊的邊緣,並不能清晰的表達出來,所以也不可能和魏續說什麼。

“哎,好吧……”魏續點點頭說道,“那麼……告辭了……”

………………………………

而此時此刻,張遼依舊在和斐潛商議,不,嚴格來說是張遼在爲呂布求情。

見到了斐潛出現在太原,卻沒有光明正大的進入城中,而是在城外營地之內,張遼就基本上明白了斐潛的意圖,現如今城中恐怕已經是佈置好了陷阱,就等着呂布一腳踏進其中。

張遼可以選擇什麼都不說,但是張遼依舊沒能忍住。

“將軍,可曾知於朝堂之上,雍涼並北,幾論縮棄?”張遼緩緩的說道。

斐潛點了點頭,這個事情他還是知道一些的。在對付涼州幷州等少數民族矛盾突出的地區,東漢以來一直都有兩種思潮,一種是治理和管控,一種則是乾脆放棄。

甚至崔鈞的父親崔烈,當時也老調重彈,提出放棄涼州的策略,引起了當時任議郎的傅燮在朝堂上暴跳如雷,厲聲高喊:‘斬了司徒,天下乃安!’

嗯,崔烈這個司徒位置當時是買的,雖然有一部分不被尊重的原因,但是也能體現出朝堂當中兩種思潮的碰撞激烈程度。

wωω ✿ttκan ✿¢ ○ “昔日安定王公有言,羌虜背叛,始自涼、並,延及司隸,東禍趙、魏,西鈔蜀、漢,五州殘破,六郡削跡,週迴千里,野無孑遺。寇鈔禍害,晝夜不止,百姓滅沒,日月焦盡……”張遼繼續說着,而斐潛似乎有些明白張遼的想法了。

“……守邊將帥,皆怯劣軟弱,不敢討擊,但坐調文書,以欺朝廷,僅以便身利己。邊郡官吏,更是搜索剽奪,無惡不作,使得百姓苦痛者,甚於逢虜……”張遼沉聲說道,顯然也是作爲一定程度的當事人,深有感觸,“而朝堂之上,竟有權臣,不明邊事,陶陶閒澹,臥委天職,享祿無爲,且宣謬論,言之不宜干戈,邊不可守云云,更是上表主張邊民內遷,棄地苟安……”

安定王公,指得就是王符。除了這一個人之外,暫時還沒有其他人可以得到這個尊稱,以後有沒有,斐潛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王符確實很了不起。作爲在邊郡出生成長的士族子弟,他的政治高度比起一般的世家要超出許多,他認爲朝廷在與羌族等外族的戰爭中,採取放棄邊地,迫使邊民內遷的政策是錯誤的。這種退縮的政策不僅給邊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很大損失,還會給敵人造成了可乘之機……

“故爾……”斐潛沉吟着說道,“文遠之意,是某當思王節信,傅南容之論也?”

張遼拜倒在地,“肯請將軍三思!”

張遼爲何突然說起之前朝堂上要放棄三輔的言論呢?

斐潛當前又沒有要放棄三輔的計劃,所以其實張遼的言辭,無非就是爲了映射當下的局面,對斐潛進行規勸罷了。因爲呂布的行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種背叛,作爲一項沉穩聰慧的張遼,自然不可能直接去替呂布求情,因爲張遼也知道,直接求情其實效果並不大,還會讓斐潛對自己的立場產生疑問,所以就採用了這樣的一個角度來勸說。

當年王符,傅燮發表言論,不要放棄西涼三輔,因爲西涼三輔雖然時不時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依舊是大漢的領土,是國家的藩衛,就像是大漢伸出去的一隻手臂,不僅打通了大漢通往西域的道路,不僅是溝通了東西方的商貿,而且可以獲得戰馬等重要的物資。

那麼呂布也是如此。

雖然呂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

斐潛揚起頭,想起了當年在雒陽之中的時光,不禁有些唏噓。

“既如此,何以保邊郡?”斐潛沉聲問道。

張遼再拜,說道:“當移人也。邊郡虛,內郡復,地不均也。可移而充邊,使之固疆。如家遇劫掠,必使老弱婦孺位於中,而健壯衛於外也!內郡耕桑積財,邊郡抵禦外患,守望相助,相互扶持,自然可享太平……”

斐潛輕輕的點點頭,然後說道:“然邊郡以之爲苦,貪慕財貨,不思宿衛,又當如何?”能像張遼所說的這樣,自然是最好,但是問題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人的慾望總是難以滿足的。

張遼沉默了很久,才緩緩的說道:“羌胡之亂,雖爲謀利,更法不均所致。朝堂之上,搖擺不定,或安撫,或利誘,又以爲負擔,棄之如敝履。人若疑,則不可定,人若惑,則無可爲,欲求邊郡安定,當表裡如一,解其疑惑。周書曾言,凡彼聖人必趨時也。此乃在下淺薄之見也,望將軍賜教。”

斐潛用手託着腦袋,皺眉沉思。

張遼不敢打攪,也只好陪在一旁,焦灼等待着,汗珠從鬢角處流淌出來,滴落在身上,暈染出一圈圈的水跡。

帳簾突然被掀開,崔厚急步走進來,看了一眼張遼,然後低聲說道:“將軍,城內射出信件,言城中有兵馬異動!”

“這麼快?”斐潛有些驚訝,接過書信,上下一看,然後扔給了張遼說道,“文遠也看一看吧……”

張遼看着手中的書信,頭上汗珠滾滾而落,沿着眉毛鼻子不停的往下流淌,也顧不得擦拭,平日裡面揮舞鋼槍幾千次都不會發抖的手,如今卻有些顫抖起來。

書信很簡短,但是也說得很清楚,城中兵馬異動,一路向校場武庫,顯然是爲了封鎖守軍增援;一路往西門南門,爲了的就是切斷內外兵卒聯繫;另外一路則是往府衙……

此時此刻,太原城中已經隱隱的傳來了一些嘈雜之聲,原本昏暗的天色之下也重新染上了一層橘紅。

來不及了麼?

張遼心中急切的盤算着,忽然腦海當中閃爍出了一道亮光,旋即指着書信說道:“此並非溫候之策也!定然是陳宮陳公臺所謀!定是如此!將軍!某願以即刻入城,尋得溫候陳明利害,令其迷途知返,免鑄大錯!”

崔厚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張遼。

斐潛皺眉,看着張遼。這一次佈局,不僅是針對這呂布,而且還針對了一些在這個階段表現出來不是很配合的太原士族,比如太原溫氏。從上黨壺關一戰以來,溫氏就有些衰敗,但是在太原的根基並沒有受損,雖然明面上是服從徵西,但是實際上也有很多事情的陽奉陰違,尤其是在這幾天得知了徵西大敗之後,溫氏也忍不住上竄下跳……

所以,當下的整個太原城就是佈下的一個撒了些米粒的陷阱,看看是那些鳥獸自動往裡面跳。城中的倉稟已經是全數搬空,只剩下了薄薄的一層來充當門面,縱然呂布搶奪成功,在沒有錢糧支撐的情況下,唯一能夠獲取錢糧的方式就是和城中的士族豪右翻臉,掠奪這些人的私倉,然而這樣一來,呂布也就休想在太原有片瓦之地可以立足了。

今夜太原火起,等於就是給周邊一個行動信號,相信此時此刻,早就偷偷跑出了太原之外的崔鈞已經開始調配人馬,開始調配兵馬,準備圍困太原了。

“文遠,如今城中已成死局……”斐潛嘆了口氣,提醒了一下說道,“縱然文遠有迴天之心,恐怕也是……”

張遼拜倒在斐潛面前,叩首道:“還望主公成全!”

斐潛沉默良久,終於長嘆一聲,同意張遼返回城中,做最後的努力……

………………………………

太原城中,已經是沸盈漫天!

作爲一個長期處於胡人侵擾第一線的城市,太原城並不像是長安那種城在城牆之外,也不想是雒陽那樣,城池像一種裝飾品多於防禦品,太原的城內城外,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軍事目的進行修建的。

可以說,太原城就是大小塢堡的結合體,外圍一圈是大塢堡,城內街坊就是小塢堡,而且爲了防禦方便,就連城門都沒有多開,只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是實打實的一座堅城。只不過,堅城也要有充沛的物資才能堅守,否則的話,就是外強中乾的架子貨而已。

因此當下太原城中大亂,頓時街坊之間坊門全數落鎖,各家大戶的家丁護院把守要點,而呂布手下兵卒,若是不攻打街坊,那麼所能控制的,也不過就是太原城中的那幾條街道而已……

第1420章 不光是緩兵計第2664章誰輸誰贏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第六二八章 虛張第2427章你想我想大家都在想第1600章 四方烽火人第四九二章 漢代月光族(起點首發)第六七四章 該準備準備了第2795章 漢中二事慎思量,羌氐胡人各肚腸第2247章誰是誰獵人,誰是誰老狗第2879章水土,老套的延續第1170章 城落第六六五章 名人的第一步第二四四章 古經今經第1656章 新打手第2284章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節奏第1876章函谷演變,歪脖科技第1368章 舊儒第1220章 追夢總是會付出第1503章 被揣測的第八五四章 叩長安(一)第五八四章 白石羌的觀望第五四三章 人心人性人情第八八五章 不速之客(十)第二九六章 家族中的交鋒第3193章 官吏往來亂如麻第八一七章 兵卒眼中的熱切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1333章 局變第2803章 客觀因素有人異,主觀能動因人同第1799章 漢人,漢家第3343章 角色當中的角色是誰的角色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1940章君子五世,背後小刀第2036章曹軍於北,孫家於南第3297章 什麼纔是大漢名士第九十九章 鹿山論道第一五五章 劉表的兩封信第1308章 用來換命的消息第2546章 一欲窺破萬物情第1302章 刀槍之間第七零八章 筮者的決定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3219章 你想要的我想要的他想要的第3202章 圓機珠活走盤中第五七五章 方向的指引者第2470章女人也瘋狂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反擊第1338章 生死第1119章 這一場風花雪夜第2611章子弟,良莠有別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1833章 三箭退興霸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1507章 被驅使的第2462章難得的進化第1412章 亡於癔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2518章選擇什麼就會帶來什麼(加更)第2928章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第1285章 首次朝會第1206章 四百年前的戰旗是否還能飄揚第1825章 講武堂演化出來的新進化第一九四章 劫殺之棋第2936章各家商賈事,誰與問東流第1438章 橫嶺之謎第四五六章 二選一第九一八章 戰長安(三)第2249章誰穿誰的衣,誰敲誰的鼓第1839章 擦槍易走火第1008章 心中喜事第3423章 進和退第2758章 去則離矣父子去離第一九九章 夜訪第五四十章 那一片脫離樹梢的殘葉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3397章 摧第一一二章 跑斷腿的謁禮侍者第2894章山林,穿插的失敗第1127章 亂第1581章 內學讖緯八十一第五十四章 曹操的盤算第1652章 太陽啊第2515章做什麼纔是什麼第1099章 凶兆第2548章 恩恩怨怨何時了第五八四章 白石羌的觀望第四十九章 那飛來的槍頭第八十章 文若四德第3371章 今夜夜未眠第3119章 故技重施第2675章機關算盡大聰明第七十九章 初講(爲cs09書友加更)第2044章天有三日,地免三公第1923章考場訣竅,驛館疑雲第1797章 後營,後腰第2967章大家一起往前衝第1507章 被驅使的第2585章人情之常第1928章涇渭混雜,當慮本意
第1420章 不光是緩兵計第2664章誰輸誰贏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第六二八章 虛張第2427章你想我想大家都在想第1600章 四方烽火人第四九二章 漢代月光族(起點首發)第六七四章 該準備準備了第2795章 漢中二事慎思量,羌氐胡人各肚腸第2247章誰是誰獵人,誰是誰老狗第2879章水土,老套的延續第1170章 城落第六六五章 名人的第一步第二四四章 古經今經第1656章 新打手第2284章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節奏第1876章函谷演變,歪脖科技第1368章 舊儒第1220章 追夢總是會付出第1503章 被揣測的第八五四章 叩長安(一)第五八四章 白石羌的觀望第五四三章 人心人性人情第八八五章 不速之客(十)第二九六章 家族中的交鋒第3193章 官吏往來亂如麻第八一七章 兵卒眼中的熱切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1333章 局變第2803章 客觀因素有人異,主觀能動因人同第1799章 漢人,漢家第3343章 角色當中的角色是誰的角色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1940章君子五世,背後小刀第2036章曹軍於北,孫家於南第3297章 什麼纔是大漢名士第九十九章 鹿山論道第一五五章 劉表的兩封信第1308章 用來換命的消息第2546章 一欲窺破萬物情第1302章 刀槍之間第七零八章 筮者的決定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3219章 你想要的我想要的他想要的第3202章 圓機珠活走盤中第五七五章 方向的指引者第2470章女人也瘋狂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反擊第1338章 生死第1119章 這一場風花雪夜第2611章子弟,良莠有別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1833章 三箭退興霸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1507章 被驅使的第2462章難得的進化第1412章 亡於癔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2518章選擇什麼就會帶來什麼(加更)第2928章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第1285章 首次朝會第1206章 四百年前的戰旗是否還能飄揚第1825章 講武堂演化出來的新進化第一九四章 劫殺之棋第2936章各家商賈事,誰與問東流第1438章 橫嶺之謎第四五六章 二選一第九一八章 戰長安(三)第2249章誰穿誰的衣,誰敲誰的鼓第1839章 擦槍易走火第1008章 心中喜事第3423章 進和退第2758章 去則離矣父子去離第一九九章 夜訪第五四十章 那一片脫離樹梢的殘葉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3397章 摧第一一二章 跑斷腿的謁禮侍者第2894章山林,穿插的失敗第1127章 亂第1581章 內學讖緯八十一第五十四章 曹操的盤算第1652章 太陽啊第2515章做什麼纔是什麼第1099章 凶兆第2548章 恩恩怨怨何時了第五八四章 白石羌的觀望第四十九章 那飛來的槍頭第八十章 文若四德第3371章 今夜夜未眠第3119章 故技重施第2675章機關算盡大聰明第七十九章 初講(爲cs09書友加更)第2044章天有三日,地免三公第1923章考場訣竅,驛館疑雲第1797章 後營,後腰第2967章大家一起往前衝第1507章 被驅使的第2585章人情之常第1928章涇渭混雜,當慮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