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7章 摧

就在夏侯惇等降兵降將,得到了斐潛的款待,以鬆弛這些降兵的神經,並且進行下一步的改編和改造的時候,另外的一波『降兵』,則是吃喝着西北風,越發的艱辛起來。

他們就是前往臨汾平陽『投降』的曹休等人。在半道上,曹休等人就遇到了驃騎的斥候,旋即曹休表明了態度,要去臨汾平陽投降。驃騎斥候小隊一面派人回去聯絡,一邊也就在曹休隊列左右,冷冷的監視着。

越靠近臨汾,曹休等人就感覺像是陷進了一張大網之中一般。

呼嘯來去的驃騎斥候,也是越發的密集起來。

從平陽來的空車,載走了曹休等人的兵刃和傷員之後,驃騎斥候等人才算是態度和善了一些,也會時不時的分一些食物給曹休等人。

這一路而來,在峨嵋塬上還好,一下了土塬,曹休就看見驃騎軍的斥候輕騎,呼嘯來去,根本毫無間隙。更有大隊大隊的兵卒隊列,在些有些年歲的老軍校帶領之下,往南進發。

這些兵卒隊列,在經過曹休等人身邊的時候,雖然沒有做出什麼特意的耀武揚威的姿態和動作來,可是眉眼之間的蔑視,卻是展現無遺。

最先接觸和監視曹休他們的驃騎斥候,已經離開了,接替他們的是另外的一隊驃騎斥候。

夜冷。

心更冷。

越是臨近平陽,曹休越是感覺自己像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後悔麼?

不知道。

曹休望着夜空。

夜空不能給他答案。

曹休眺望星辰。

星辰同樣也避開了他的目光。

曹休站在這裡,已經不知道站了多久,到了後面就覺得自己手臉上,都已經被從北面而來的寒夜秋風,吹得冰冷入骨。

這風,究竟是陰山來的風,還是大漠裡面的風?

如果之前自己不決定來臨汾平陽,即便是現在不能返回山東,但也至少不會如此透骨寒涼。就算是沒有一樽溫酒撫慰心房,也有一碗熱湯暖暖肚腸。

可是現在……

這場戰事,已經到了尾聲。

自己的命運,也似乎跟着戰事,走到了最後的時刻。

曹休感覺到了命運最終的到來,也看見了自己未來的模樣,可是他依舊頑固的,甚至有些執拗的,想要證明自己的勇氣,也證明山東之地的血氣,並沒有消失殆盡。

如果他是一個可以輕言放棄的人,那麼早些年他扶着父母的棺材,千里奔波的時候,他已經有太多的理由和藉口去放棄了。甚至任何人都不會挑剔,不會責怪,更不會鄙視他,因爲不管是誰,都未必能做到如同曹休一般,以弱冠之年扶靈奔波。

一路的苦,一路的痛,絕非尋常之人所能承受。

而現在,曹休覺得他現在又是在扶着棺材在走這一條路。

一口無形的棺材,散發着腐朽腐爛的氣息。

而他卻扶着,推着,咬着牙扛着,向前。

這棺材,如今雖不在他手上,卻在他背上,心上。

始終未曾放下。

……

……

放不下的,遠遠不止曹休一人。

成大事者需有大毅力,但並非有大毅力者,就一定能成大事。

周瑜顯然有大毅力,可他現在……

同樣的一片夜空之下,周瑜的身影越發的薄弱。雖然現在還沒有到冬日,也不見得多麼寒冷,但是周瑜已經穿上了皮裘。

夜寒,心冷。

人老了,回憶就多了。

或許並不是因爲人老了就喜歡回憶,而是人老了就知道,自己除了回憶,便是什麼都沒有了……

那一年,那一天,周瑜還年少,孫策還青春。

那些肆意飛揚的快意和歡笑,如今想來,宛如黃金寶石一般的珍貴,在周瑜的記憶裡面閃閃發光,也照亮瞭如今似乎是無窮無盡的夜色。

周瑜一來,朱治撂挑子不幹了。

朱治也沒直說什麼,就只是稱病,然後將印綬令箭什麼的一交,便是縮在他自己的帳篷裡面不出來了。

殺?

周瑜冷笑。

要殺也不能是在這個時候,這就是朱治敢稱病的憑仗。

大漢腐朽,江東還未成長,便已經是一身的臭味了。

而這種臭味,卻只有被死亡威脅的周瑜聞得清楚,想得明白,其餘的人要麼被權柄迷了眼,要麼被財貨堵了心,看不見,也聽不到。

如今江東軍退出了江陵城,重新回到了岸邊的水寨之處。因爲和曹軍的商談還沒有塵埃落定,即便是雙方都清楚不可能繼續打下去,但是該有的防備和公事,卻不能少。

曹軍原本攻打江陵,也很是一番氣勢,卻被從武關道出擊的驃騎軍給打斷了。

就算是曹仁改名變成超人,也無法讓荊州方面軍兩面作戰,承受三面的威脅,因此周瑜一來,曹仁也就藉此機會收兵迴旋。

但不管怎麼說,雙方的隔閡已經埋下……

當然,就算是沒有朱治率先撕破臉,曹軍也有可能反過來撕破臉就是了。

什麼約定,什麼盟約,不過都是政治人物擦屁股的廁籌而已。

撕毀的盟約可以湊合着再撿起來,死去的百姓卻不可能重生。

朱治吞噬了江陵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膏脂,然後分潤給了江東的那些士族,所以就有人保着他,周瑜都還沒做出什麼動作來,從江東而來的信函就是接連不斷。

朱治姓朱,但是同時他也姓張,姓顧,姓鄭,姓什麼其他的姓氏……

『子敬還沒到?』

周瑜問護衛。

護衛向遠處眺望了一眼,見遠處的信號燈籠還沒有挑起,便是低聲說道:『回稟都督,應是……啊,到了!』

正說話間,護衛就看見那遠處的燈籠忽然掛了上去,在旗杆之上,隨着夜風搖曳着。

不多時,魯肅便是一身塵土到了周瑜面前。

『都督!』

『子敬!』

見到了魯肅前來,周瑜的心纔算是放下。

同時,魯肅回來也意味着曹軍和孫軍雙方,放下爭執,共同開發……呃,對抗斐軍……

只不過,魯肅也給周瑜帶來了不好的消息。

『什麼?』周瑜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冀州幽州……竟然是如此不堪?』

周瑜在北方也有一些耳目和信探的,但是畢竟山高水遠,這些耳目即便是有消息,也不可能知道周瑜到了江陵,所以信息都會送到江東吳郡那邊去,然後才能從吳郡轉到江陵來。如此一來一回,周瑜的消息自然比親自到了曹軍大本營之中的魯肅要慢了許多。

魯肅兜兜轉轉,這一段時間要麼就是在路上奔波,要麼就是費心費力再和人溝通懇談,不管是體力還是腦力上,都是消耗極大,人也變得黑瘦了許多,但是眼睛依舊明亮,聲音依舊沉穩,『都督,如今局面,不妨多做準備……我還要去河東一趟……』

『去河東作甚?』周瑜問道。

魯肅嘆息了一聲,然後拿出了一封詔令,『此乃天子詔令。』

作爲和江東停戰的條件交換,魯肅成爲了天使。

這無疑是極其搞笑的一件事情,可是仔細想想,又似乎是順理成章。

『天子詔令?』周瑜反應很快,『天子欲兩相罷戰?哈!這真是……』

周瑜抖開了詔令,看了幾眼,便是露出冷笑來,『此等之令,簡直是……哼,大漢如今,也就是如此了……讓你去傳詔,可是走武關道?荀令君一石三鳥,真是好算計!』

魯肅苦笑了一下,將詔令重新收好,放入錦囊當中。

周瑜能猜得出荀彧的算計,魯肅自然也是知道,只不過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

『都督,我去河東也好……』魯肅低聲說道,『只是都督這天下兩分之策……』

『嗯……』周瑜往身側的靠墊上微微倒了一些,長出了一口氣,顯得有些落寞和無奈,『若是江東能全心合力,此時……唉……』

若是按照理論上來說,江東確實有機會拿下川蜀的。

一旦江東取了川蜀,那麼天下局勢就會立刻發生變化,斐潛整個的根基會產生動搖,也同樣有利於曹操在前線的作戰。

同時,因爲曹操面臨着進一步的關中和隴右的爭奪,也就根本無暇他顧,江東也就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來穩固地方,經營發展,等到曹操將斐潛收拾七七八八,將定未定的時候,便是江東兩面出擊,東西雙線作戰,進而制霸天下的好時機……

現在這一切的謀劃,都成爲了泡影。

如夢,如幻。

周瑜低聲說道:『如今或許還有一線之機……只是……』

周瑜不敢看魯肅,只是看着自己的手。

魯肅笑了笑,將自己的手伸了過去,『都督,無需顧及,肅自有保身之法!』

周瑜握住魯肅的手,『子敬!』

『嗯?』魯肅卻是一皺眉,『都督你這手,怎生如此寒涼?醫師就沒有隨軍麼?』

周瑜笑了笑,用力握了握魯肅,『手涼有何妨,心未涼就成!』

……

……

同一片的天空之下,斐潛和夏侯惇的商談,似乎就沒有那麼悲情了。

而是充滿了審視和探究,就像是神靈從天空上俯視大地……

天下究竟是一家之天下,還是天下人之天下?

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就像是嘴上說的往往也會和實際做的不一致一樣。

夏侯惇顯然不是什麼文學大儒,所以他無法引經據典的對於斐潛的問題進行闡述、駁斥,抑或是批判,但是他本能的知道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一個後果很嚴重的問題。

斐潛也沒有想要逼迫夏侯惇現場作答的意思,而是就將這樣的問題丟給了夏侯惇之後,便是閒扯了些其他的事情,便是施施然離開了,將一個內心凌亂的夏侯惇丟在了原地。

夏侯惇心亂如麻。

這種感覺就像是原本以爲對方是要爭當一個街道扛把子的老大,結果發現原來這傢伙竟然是要當自己的便宜後爹……

『不,不不!』

夏侯惇晃着腦袋,他覺得斐潛這些說辭都是計謀,就是爲了讓他的思維紊亂才故意這麼說的!

『沒錯,就是如此!』

夏侯惇試圖堅定自己的信念,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在內心當中忽然多出了幾分落寞來……

原來,自己所重視,所追求的,在旁人眼裡,不過如此。

不過如此!

夏侯惇看着眼前的酒水,嘆了口氣,伸出手來,自斟自飲起來。

酒不醉人人自醉,夏侯惇以酒澆愁,不多時便是酩酊大醉。

當斐潛知道了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正在和荀諶許褚等人商議下階段的工作,便是簡單的迴應了一聲知道了,也就將此事放到一邊去。

給夏侯惇心中埋種子,這很顯然是無法速成的。只有一點點的汲取夏侯惇自身的懷疑和否定,纔有可能成長出掀翻原本夏侯惇三觀的參天大樹來,而外力的施展,只會是偃苗助長,效果未必有多麼好。

就像是現在要收攏這些曹軍留下來的兵卒和民夫一樣……

既要留下種子來,又不能顯得太過刻意。

一場戰爭不容易,但在戰爭之後的事情,卻比戰爭進行之時,還要更加不容易!

大漢這個枯乾且腐朽的王朝,病態何止一二?

都打殺了麼?

一些要治療,一些要修正,一些要切割。

每一種都是需要斐潛進行權衡,每一個命令之下,都是人命。

就拿需要治療的來說,有的是身上的病,也有的心中的病。

身上的病還比較簡單一些。

就像是鮑忠的孩子。

鮑忠以爲是他的運氣好,他的孩子纔在戰亂之中得到了倖存,但是實際上,他的孩子和其他的傷病病號,都是曹軍有意識的留下來的!

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好運氣,偏偏就就是他孩子得了?

『傷兵要治,而且還要擺在面上去治,讓其他曹軍也要看到……』斐潛皺眉說道,『讓平陽再去籌備草藥,提高採收價格……』

『這樣會不會影響秋收秋獲?』荀諶在一旁說道,『而且如果草藥價格太高,也會拉昇了其他民衆治病的費用……』

斐潛點了點頭,『友若提醒得對,公示上必須強調只是一時之需,臨時加價,提醒民夫可根據自身之力,酌情處置。若是有些民夫,因爲貪圖小利而失其根本……順其自然就是,也不需要特別照顧。』

貪圖小利而忘記根本的人,就算是這一次被勸回去了,一來未必感恩,二來也不會長記性,說不得還反過來怨恨勸說者讓他失去多得些小利的機會……

斐潛現在身爲上位者,時間越久,他越發的感覺到,他無法面面俱到。

永遠無法,就像是沒有絕對自由和絕對公平一樣。

每一個決定,都會讓一部分得利而另外一部分會失利。斐潛能做的,就是儘可能保證大方向上是相對公平,是保證了絕大多數跟隨者的公平,至於其中還有一小部分人跟不上,或是走了岔道……

荀諶點頭,又是問道:『曹軍俘虜衆多,是否依照之前舊例,提拔些許曹軍降兵作爲輔助?』

斐潛同意。

這些事情看起來繁瑣,但是荀諶必須要問,除非荀諶從斐潛這邊得到了一個便宜行事的指令。可現在作爲斐潛,他又不可能立刻放手,因爲現在只是在河東,初期打一個模型,畢竟當下構建出來這個模型的好壞,在某些程度上也決定了將來的好壞……

荀諶不厭繁細,斐潛同樣也是不厭其煩。

在說完了民生政務之後,許褚纔在一旁開口說道:『主公,如今曹軍降兵之中,多有謠言,說主公……嗯,說關中之地有食人之習,若是任此等謠言漫傳……可是派人闢說又是無效……』

謠言,之所以有人信,那就是因爲人們覺得這謠言是符合自己認知的,是自己想要聽的,簡單來說,就是三觀相符。而想要讓謠言無效,不是一味的否認,也不是單純的出一張告示就算完事。

長安關中,就沒吃過人?

顯然不是。

而且不僅是關中,但凡是天災人禍,難民如潮的時候,不論古今中外,都會出現吃人的現象。

『食人者,惡罪也。如有災荒,爲求活命而食人者,』斐潛緩緩的說道,『其罪可憫,其惡不消。不否認關中曾有食人,而是敘述如今關中富足……此者,乃爲上者之過也,不應諱言。』

華夏之中,每逢亂世,必有食人。

由於天災或戰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饑荒,人們爲了生存而被迫以同類爲食。這種現象史書常見記載,每個朝代在遭逢大饑荒的年頭都會出現吃人的慘象,即使是盛世也不能免,像白居易詩中所寫的『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這不是天災的問題。

因爲天災年年有,或大或小,應對得法,自然無虞,所以更多的是後續的人禍。在人禍之中,如果始俑者得不到應有的懲罰,或者僅僅是表面上的降級處分,等到風頭過去便是悄然再次登場,如此一來,如何能夠避免人禍再次發生?

若是不懲處,不以其罪警示後人,也就多出了第二種食人者。

爲了展現武力和殘暴,震懾普通民衆,讓民衆不敢反抗,而有意進行殘忍的食人。

由於目的不同,這類情況的各種具體表現有差異,有的人以吃人肉來炫示兇暴,有的人聽信左道邪術以吃人肉來治療某種疾病,有的人因懷有仇恨以吃敵方的肉來發泄報復情緒,等等,同饑荒年頭被迫吃人肉相比,都更帶野蠻性和殘酷性。

還有一些是爲了恐嚇民衆,故意將反抗不公之人拿來吃,將血淋淋的展示於衆人之前,這種行爲無疑是極大的摧毀了原本國家的基礎,社會的秩序。

身上的病,就算是複雜也是簡單,心中的病,就算是簡單也是複雜。

『宣公十五年,楚伐宋。宋人不降。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斐潛緩緩的說道,『今又有食人也,可有國斃乎?民懼君食之,棄國奔之,君又何爲?此乃千秋之所弊病也。若可解此症,華夏方可興。』

第2083章秭歸獻城,粗中有細第1349章 突襲第1101章 宗教第3457章 雪球滾落第1674章 琴與茶第九二八章 戰長安(完)第九十九章 鹿山論道第1438章 橫嶺之謎第2379章新年已至第3209章 同第一四五章 那隻粗糙溫暖的手第2235章早知道,晚知道第1447章 君位之側第1923章考場訣竅,驛館疑雲第1196章 事情來的措手不及第2725章最簡的木牘第2580章人非木石弟2176章白與黑第2760章 鄉情可寄第七九零章 長城上的旗幟第1478章 劉景升的煩憂第1095章 授柄之策第2647章家族之中齷齪第1591章 一柄中興劍第3113章 風車騎士第2614章上位,不擇手段第2225章早來晚來第1930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第一六零章 機伯的猶豫第3409章 南轅北轍第1909章分藩後續,袁尚求見第六四七章 拿得起放不下第三四七章 天下攘攘第九五四章 戰場上的關鍵第1698章 談判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1733章 經傳的分離第1744章 第一天第3202章 圓機珠活走盤中第2241章養得熟的狗,養不熟的狼第九六六章 陰山下的酒水第1873章 人心肚皮,忠義休論第2045章身有不適,各有悲喜第1012章 關口鏖戰第2256章何地不是埋骨處第1827章 讓人無言的事實最爲無奈第2235章早知道,晚知道第四三六章 拖延第九五七章 戰場上的飛熊第八九九章 君子當弘毅(四)第2576章人困馬乏第四四九章 永安令第2180章睡覺和吃飯第2171章水和油第1438章 橫嶺之謎第四七二章 紛至沓來第三一九章 大漢的第一面三色旗第九三三章 頭疼的問題第3180章 開弓難射回頭箭第2964章亂定幾年歸,人心不可探第1985章瞎子摸象,驃騎之密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八十三章 與郭嘉的第一次第2662章文章明面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1219章 憧憬人人都會有第2954章他鄉遇故知,翻石尋壁虎第1007章 這種東西第五零六章 刺殺第2841章可當御內外第3327章 你是誰第1675章 士農工商第三九一章 喬裝而來第2767章 四地之分第十一章 北邙山的故事第四五三章 改革開放的意義第一九九章 夜訪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二八三章 防第八六一章 叩長安(八)第八九八章 君子當弘毅(三)第一六四章 無朋不黨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1751章 各有不同的腦回路第3063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詐敗第1626章 心念的漸變第2188章鷹犬也要訓練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一零二章 斐潛悟道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3384章 兵第1152章 新卒和舊識第1504章 被懷疑的第七八二章 忙碌的徐羽第六二一章 選擇!細微的變化!第2137章肉食動物第六九八章 有個毛線啊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3445章 開弓之箭第1407章 風雲動
第2083章秭歸獻城,粗中有細第1349章 突襲第1101章 宗教第3457章 雪球滾落第1674章 琴與茶第九二八章 戰長安(完)第九十九章 鹿山論道第1438章 橫嶺之謎第2379章新年已至第3209章 同第一四五章 那隻粗糙溫暖的手第2235章早知道,晚知道第1447章 君位之側第1923章考場訣竅,驛館疑雲第1196章 事情來的措手不及第2725章最簡的木牘第2580章人非木石弟2176章白與黑第2760章 鄉情可寄第七九零章 長城上的旗幟第1478章 劉景升的煩憂第1095章 授柄之策第2647章家族之中齷齪第1591章 一柄中興劍第3113章 風車騎士第2614章上位,不擇手段第2225章早來晚來第1930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第一六零章 機伯的猶豫第3409章 南轅北轍第1909章分藩後續,袁尚求見第六四七章 拿得起放不下第三四七章 天下攘攘第九五四章 戰場上的關鍵第1698章 談判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1733章 經傳的分離第1744章 第一天第3202章 圓機珠活走盤中第2241章養得熟的狗,養不熟的狼第九六六章 陰山下的酒水第1873章 人心肚皮,忠義休論第2045章身有不適,各有悲喜第1012章 關口鏖戰第2256章何地不是埋骨處第1827章 讓人無言的事實最爲無奈第2235章早知道,晚知道第四三六章 拖延第九五七章 戰場上的飛熊第八九九章 君子當弘毅(四)第2576章人困馬乏第四四九章 永安令第2180章睡覺和吃飯第2171章水和油第1438章 橫嶺之謎第四七二章 紛至沓來第三一九章 大漢的第一面三色旗第九三三章 頭疼的問題第3180章 開弓難射回頭箭第2964章亂定幾年歸,人心不可探第1985章瞎子摸象,驃騎之密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八十三章 與郭嘉的第一次第2662章文章明面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1219章 憧憬人人都會有第2954章他鄉遇故知,翻石尋壁虎第1007章 這種東西第五零六章 刺殺第2841章可當御內外第3327章 你是誰第1675章 士農工商第三九一章 喬裝而來第2767章 四地之分第十一章 北邙山的故事第四五三章 改革開放的意義第一九九章 夜訪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二八三章 防第八六一章 叩長安(八)第八九八章 君子當弘毅(三)第一六四章 無朋不黨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1751章 各有不同的腦回路第3063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詐敗第1626章 心念的漸變第2188章鷹犬也要訓練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一零二章 斐潛悟道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3384章 兵第1152章 新卒和舊識第1504章 被懷疑的第七八二章 忙碌的徐羽第六二一章 選擇!細微的變化!第2137章肉食動物第六九八章 有個毛線啊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3445章 開弓之箭第1407章 風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