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9章 時間之威

太陽懶洋洋的從天邊冒出頭來,然後不耐煩的驅趕走了在旁邊纏繞不去的霧氣,伸了一個懶腰,旋即躲進了軟綿綿的雲層之中,似乎還要睡一個回籠覺的樣子。

這樣的天氣,讓人覺得不會太曬,自然是最好的趕路時光。

平陽城外,只有遠處的山頭上似乎還有些一層薄薄的水霧,像極了蔡琰的眼眸當中的水光。

司馬徽和鄭玄兩個傢伙,準備趕往長安。如果僅僅是研究文章經學,那麼守山學宮自然是好地方,但是奈何不管是司馬徽還是鄭玄,更看重的則是他們自己的精神,或者說是學派的傳承,那麼聽說了斐潛準備在長安舉辦一次盛大的經文盛會,再現當年白虎觀之論的時候,兩個人都是心癢難耐,決意南下長安。

是的,青龍寺經過一再的擴建,在龐統都快要瘋了之前,總於是建好了。據說龐統瘦了十多斤,肚子上的皮都有些起皺紋了,斐潛琢磨着,爲了龐統個人健康考慮,是不是應該再找個類似於青龍寺的活計讓龐統繼續表現一下?

與衆人一同而行的,還有蔡琰。

事情沒有挑明之前麼,斐潛還能去蔡琰小院去聽聽小曲什麼的,結果現在倒好,進都不讓進……

如今斐潛位高權重,出面送別一下就已經算是非常給司馬徽和鄭玄面子了,自然不用像是普通的學子一樣,哦吟什麼詩詞來展示文采,以此來獲得關注。知道蔡琰皮薄,所以也沒有特意往蔡琰的車輛前面去湊,反正來日方長。

不過在衆人遠去之時,那馬車窗口之處的盈盈水波,倒是不由得讓斐潛嘆了一口氣……

司馬懿袖着手,站在斐潛身後,偷偷瞄了一眼,然後連忙垂下目光,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沒看見的樣子。

司馬懿、馬鈞和賈洪三人,在經過了這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後,也正式分開了。賈洪去了太原,主要去協助崔均賈衢二人,處理民生政務,爲斐潛下一步的計劃進行提前準備。而馬鈞則是跟着司馬徽鄭玄等人一同去了長安,因爲馬鈞發現,比起經書來,似乎他更喜歡的是驃騎將軍之下的各種新奇的工藝技術,所以便大着膽子向斐潛上書請求。

斐潛原本對於馬鈞這個名字有些遲鈍,後來在馬鈞表現出了對於工具器械的極大興趣的時候,才猛然間意識到了這麼一號人物,不過爲了保險起見,並沒有一下子就放在了平陽工房之中,而是先讓馬鈞去長安的工學院,在觀察一下再說,萬一是個同名同姓的,不久尷尬了麼?就像是後世斐潛在公司裡面,像是什麼張偉啊,劉強啊,公司大集會點名的時候都要特別加以區別,否則一嗓子至少三個人答應……

而司馬懿麼,則是留在了斐潛身邊。一方面是司馬徽的託付,另外一方面斐潛也是不放心,這一條冢虎,多少也是要看着點。說到冢虎,現在司馬徽就表面看起來,倒是沒有任何的老虎模樣,就像是小媳婦一樣的溫順,只不過低着頭袖着手肚子裡面轉悠着什麼主意,斐潛就不知道了。

回到了平陽之後,斐潛就對於司馬懿說道:“仲達且去準備一二,明日便隨某前往陰山。”

司馬徽連忙拱手應下,然後又向荀諶拱手行禮,然後才退了下去。

荀諶風度翩翩的微微頜首,然後看着司馬懿的背影消失在迴廊之中,似乎略有所思的樣子,但是什麼都沒有說,而是從桌案上拿起了一份清單,送到了斐潛的面前說道:“主公,此乃隨行物品清單……”

斐潛要去陰山巡查,自然不可能空着手去的,而在這一批的物資之中,最爲重要的便是一千五百件的棉衣。

經過了三四年重複耕作和擴大規模,棉花的產量總算是積累到一定的程度,製作出了這樣一千五百件的棉大衣。

棉花,確實是大自然給與人類的恩物。

斐潛之前已經研究出了羽絨服,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實裝,但是隨後斐潛就發現,除了在價格上面的因素之外,羽絨服並不適合於普通的兵卒。

不管是羽絨服還是棉服,其實都不能自我產生熱量,所以羽絨服和棉服的作用都是用來隔斷人體和外界的熱量傳遞。相比較一般的固體或者液體來說,空氣就是相對來說比較不良的導熱體,因此羽絨服和棉服都是利用了這一點,讓人體和外界之間形成一個蓬鬆的隔熱層,保持人體的溫度不至於隨着外界寒冷迅速流失。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羽絨服也不是填塞得越多就越好,而是要一定得蓬鬆度,這也是一些動物絨毛適合,而另外一些的動物絨毛就沒那麼保暖的原因。

羽絨服其實保暖也不錯,但是羽絨服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羽絨服是屬於靜止保暖服裝。當然,斐潛這個時候的羽絨服都是採用的自然的羽絨,和後世那種化合羽絨完全不一樣。

所謂靜止保暖,就是不能有太多的運動,不能接觸雪水,汗水,甚至血液什麼的,但凡是一旦接觸到了這些水分,那麼原先蓬鬆的羽絨服就會凝結成爲一坨,旋即失去了保暖作用,因此斐潛現在產出的羽絨服,提供給士族高門穿穿,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畢竟這些人也不下地幹活,更少在軍旅苦寒之地,出汗少,沾染什麼雨水血水的自然也就更少,但是兵卒完全不一樣,兵卒需要的是像棉服這樣的動態保暖的服裝。

棉服則可以保證在兵卒大量運動,激烈戰鬥之下,依舊能夠保持一定的保暖效果,同時棉服也不像是羽絨服一樣,在經過幾次水洗之後,就會發生粘連導致完全失效,也不用擔心因爲密封不好導致的跑絨現象,就算是被刀槍砍破了,縫縫也就行了,簡單方便。

因此有了棉服,大量的普通士兵纔有了在寒冷條件下作戰的可能性,或者說,可以比之前更長時間的抵禦嚴寒。

而在斐潛的所有地盤之中,陰山左近,無疑就是相比較來說比較偏於北面,偏於寒冷的區域,當然,呂布所在的西域也是比較苦寒的,可是畢竟比較遠,所以第一批棉服,斐潛就讓人調運過來,準備先送到陰山,看一看實際的效果究竟怎樣。

而斐潛並不知道的是,這樣的棉衣,在沒有抵達陰山之前,就先給了司馬懿重重的一擊,甚至導致司馬懿有些懷疑人生起來……

因爲要跟着斐潛去陰山,也成爲了斐潛政治集團的一員,自然也有了一些福利,像這些棉服之中,斐潛也拿出了二十件來,分給了在平陽的一些重要官吏,作爲特別的榮耀,這一次平陽大比的前三名,司馬懿馬鈞賈洪三人都分到了一件。

現在,這一件棉衣就擺放在了司馬懿面前的桌案上,而司馬懿則是坐在桌案之後,默默低頭無語。

堂內光線一暗,從門口進來了一個人。

司馬懿沒有擡頭,因爲不經過侍從稟報便可以直接進來的,也就只有一個人,司馬孚。

司馬孚是前一段時間才從河內過來的,因爲司馬懿現在等於是要跟着驃騎將軍到處跑了,而司馬徽又是要去長安去,那麼守山學宮這邊原先獲取的司馬家的聲望什麼的,自然不可能就這樣空缺下去,司馬孚也就順勢而來了。

司馬孚在經學上面的,也是比較擅長,所以作爲司馬徽和司馬懿離開學宮的填空者,就再合適不過了。

“二哥……”司馬孚見司馬懿低頭皺眉,不由得問道,“你這是……擔心陰山之行麼?這個路上,可是有什麼問題?”

司馬懿長長嘆息一聲,看了司馬孚一眼,然後望向了門外遠處,說道:“跟着驃騎,這一路有什麼好擔心的?”

“那你這是……”司馬孚不解的說道。

司馬懿將桌案之上的棉服推了推,說道:“你穿穿看……”

司馬孚愣了一下,說道:“這怎麼行,這是驃騎將軍所賜……”

“嗨!又不是送給你,就是讓你穿穿看……”司馬懿瞪了司馬孚一眼,說道,“你要是想要,以後再給你弄一件就是,但是這一件……”雖然說這一件棉衣是驃騎將軍斐潛送給他的,司馬懿也就有了處置權,要穿要送都行,但是現在司馬懿跟着斐潛的時間也不算長,自然還是謹慎爲上,萬一那一天驃騎將軍問起來呢?

“哦,哈哈……”司馬孚略有些尷尬的笑着,然後套了上去,過了片刻就說道,“真是暖和!噢呵呵,真是冬日恩物啊,我背上都有些冒汗了……”

“這樣的衣裝,還有一千五百餘件……”司馬懿幽幽說道,“驃騎將軍要將這些衣裝發給陰山兵卒……”

“啊?”正在脫棉衣的司馬孚不由得停了手,低頭看了看棉衣,又看了看司馬懿,說道,“這樣的?發給兵卒?普通兵卒?嘖嘖……驃騎將軍真是……”

“唉!這個不是重點!嗯……”司馬懿遲疑了一下,然後收回了自己的話,“你說的也沒有錯,驃騎將軍真是……不過,你可知道這一件衣裝的由來?”

司馬孚搖了搖頭。

“黑山賊知道吧?”司馬懿說道,然後看到了司馬孚點頭之後,便繼續說道,“初平三年,驃騎將軍大破黑山,俘虜黑山大小統領……若是依照朝廷慣例,這些大小統領,理應正法……可驃騎將軍竟然許其戴罪立功,遣往西域南疆……”

“三年之後,黑山之人東歸,便帶來了種子……”司馬懿低頭,看着棉衣說道,“復又三年,方有此衣……”

“如此一說,此衣如此貴重……嗯,二哥你的意思是……”司馬孚說到一半,也不由得沉思了起來。

司馬懿點了點頭說道:“如今冀州紊亂,三袁而爭,正當傾吞之時,而驃騎竟然只出陰山偏軍,這千五衣裝,恐怕就是爲了……”

“千五之兵?恐怕不足以取冀州罷?”司馬孚皺眉說道,“難道說……驃騎將軍只是爲了侵擾,並無趁機奪取冀州之意?”

司馬懿點頭道:“之前我還有些不明白,現在多少明白了一些了……不是冀州不好,而是驃騎將軍根本看不起冀州啊……”

司馬孚不解的說道:“二哥你這話,說得我有些糊塗了……”

“冀豫之輩,因光武開國之功,自視甚高……”司馬懿說道,“袁曹二人之爭,其實也可以看成冀豫之爭……三弟,我且問你,若是驃騎入主冀州……這冀州民生之事,是驃騎說了算,還是冀州人說了算?”

“自然是驃騎……嗯,這個……”司馬孚有些遲疑起來。

“袁氏四世三公,原本我也以爲這一條路已經走到了盡頭……卻沒想到驃騎竟然又闖出了一條路來……”司馬懿頗爲感嘆的說道,“就像是這一件棉衣,驃騎將軍就前後謀了六年!而冀州豫州之輩,唉……可笑啊,可憐啊……沒想到他們生死相爭的那些東西,驃騎將軍竟然看不上!哈哈……”

司馬孚皺眉沉思,半響才說道:“這麼說來,驃騎將軍是不喜冀豫之人了?”

“也不是……”司馬懿搖了搖頭說道,“是驃騎將軍有自己的規矩……就像是當下幾無舉孝廉,而用學宮之比……而冀州豫州的這些人,現在會願意按照驃騎將軍的規矩來?”

司馬孚默然。

“……”司馬懿也是沉默了很久,然後輕輕拍了拍棉衣,說道,“我現在想着的……是這個衣服……究竟是驃騎將軍臨時起意,還是說……如果說驃騎將軍六年前就謀此衣,那麼現在……”

說着,司馬懿不由得哆嗦了一下,然後和司馬孚交會了一下目光,似乎都從對方的眼神當中看到了一些懼怕的神色。

現在的成果,是驃騎將軍六年前做出的謀略,那麼現在驃騎將軍的謀略,又是爲了什麼時候的呢?

第八四九章 風雅頌(二)第2961章千山鳥飛絕,林後有佳境第四五七章 樹大猢猻多第1959章眼前困頓,商隊攪亂第1752章 各自有各自的改變(加更還債)第2081章等價交換,流民浪潮第三十九章 拜師前的交易第1533章 劍閣之令第五一三章 只想好好的活下去第1479章 斐子淵的客人第1056章 初步改良飲食結構第2916章彼醉丕臧,不醉反恥第1489章 假人頭真首級第七八七章 骨都候的末日第1332章 領導第1189章 當長槍對上長斧第2006章鮮卑作亂,各有所失第1689章 邀請第一二一章 黃家的隱患第1221章 網太小難捕大魚第六四六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2280章新關係新武器新徵程(加更)第四九八章 道友你我有緣第1338章 生死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2678章前後試探鬼怪來第3195章 楚詞共許勝揚馬第1110章 潼關第1394章 焦慮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四一六章 夜襲(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3/3)第2265章合作是很重要的第五七七章 相互之間的謀劃第六六一章 出上黨而守壺關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1116章 人頭也是小錢錢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1826章 擺在棋盤之上的棋子應對第2605章生死,要靠自己第一五五章 劉表的兩封信第七一四章 進攻的變奏第1414章 借刀計第2775章 指鹿爲馬第2058章不合時宜,不合規矩第1742章 真吃飯假食客第2005章漁陽城外,夏侯困張第1944章人之所至,便是漢土第六二九章 做勢第3224章 你清楚的我清楚的他清楚第九二二章 戰長安(七)第1989章親情人情,着甲卸甲第六二六章 茅棚裡的貨第六五九章 富家人第3078章 薪第2006章鮮卑作亂,各有所失第2988章法不責衆人人無罪第九九五章 講武堂講武第3278章 舊傷患第2421章攻防第1774章 衝擊第3246章 膿血第1012章 關口鏖戰第2227章說歸說,做歸做第1932章器具之用,公私之分第3246章 膿血第1113章 轉折第1386章 凳子第八二六章 草原上的風(二)第2919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第2954章他鄉遇故知,翻石尋壁虎第二零二章 董卓的回禮第1984章陳魯無奈,市坊頓悟第三零一章 覲見第1620章 真的和假的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1075章 漢家的文武之道第2073章一紙詔書,一方天地第2247章誰是誰獵人,誰是誰老狗第3417章 兵荒馬亂第3245章 經正第3411章 恐懼轉移第1801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五四七章 遲疑不決的選擇第2662章文章明面第3070章 狼千里爲口肉,郎行萬里爲什麼第1030章 鮮卑的大計劃第3203章 山第五二七章 恰到好處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第一零二章 斐潛悟道第2479章情激昂第八九六章 君子當弘毅(一)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1437章 戰場變幻第四一三章 旁支的夢想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2068章知識積累,智慧感悟
第八四九章 風雅頌(二)第2961章千山鳥飛絕,林後有佳境第四五七章 樹大猢猻多第1959章眼前困頓,商隊攪亂第1752章 各自有各自的改變(加更還債)第2081章等價交換,流民浪潮第三十九章 拜師前的交易第1533章 劍閣之令第五一三章 只想好好的活下去第1479章 斐子淵的客人第1056章 初步改良飲食結構第2916章彼醉丕臧,不醉反恥第1489章 假人頭真首級第七八七章 骨都候的末日第1332章 領導第1189章 當長槍對上長斧第2006章鮮卑作亂,各有所失第1689章 邀請第一二一章 黃家的隱患第1221章 網太小難捕大魚第六四六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2280章新關係新武器新徵程(加更)第四九八章 道友你我有緣第1338章 生死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2678章前後試探鬼怪來第3195章 楚詞共許勝揚馬第1110章 潼關第1394章 焦慮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四一六章 夜襲(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3/3)第2265章合作是很重要的第五七七章 相互之間的謀劃第六六一章 出上黨而守壺關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1116章 人頭也是小錢錢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1826章 擺在棋盤之上的棋子應對第2605章生死,要靠自己第一五五章 劉表的兩封信第七一四章 進攻的變奏第1414章 借刀計第2775章 指鹿爲馬第2058章不合時宜,不合規矩第1742章 真吃飯假食客第2005章漁陽城外,夏侯困張第1944章人之所至,便是漢土第六二九章 做勢第3224章 你清楚的我清楚的他清楚第九二二章 戰長安(七)第1989章親情人情,着甲卸甲第六二六章 茅棚裡的貨第六五九章 富家人第3078章 薪第2006章鮮卑作亂,各有所失第2988章法不責衆人人無罪第九九五章 講武堂講武第3278章 舊傷患第2421章攻防第1774章 衝擊第3246章 膿血第1012章 關口鏖戰第2227章說歸說,做歸做第1932章器具之用,公私之分第3246章 膿血第1113章 轉折第1386章 凳子第八二六章 草原上的風(二)第2919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第2954章他鄉遇故知,翻石尋壁虎第二零二章 董卓的回禮第1984章陳魯無奈,市坊頓悟第三零一章 覲見第1620章 真的和假的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1075章 漢家的文武之道第2073章一紙詔書,一方天地第2247章誰是誰獵人,誰是誰老狗第3417章 兵荒馬亂第3245章 經正第3411章 恐懼轉移第1801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五四七章 遲疑不決的選擇第2662章文章明面第3070章 狼千里爲口肉,郎行萬里爲什麼第1030章 鮮卑的大計劃第3203章 山第五二七章 恰到好處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第一零二章 斐潛悟道第2479章情激昂第八九六章 君子當弘毅(一)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1437章 戰場變幻第四一三章 旁支的夢想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2068章知識積累,智慧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