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7章第一道的曙光

有些時候,要等到刀子放到了脖頸上的時候,有些人才能想起一些事情來……

天有三日,並行河上。

這個在六月份發生的事情,如今被重新提及,然後纔有人恍然大悟一般。

當時關中也知道了這個天地異狀,只不過一些人認爲這個是虛言,又是宛如之前各種祥瑞一樣,是人爲杜撰出來的,另外一些人則是覺得是荊州的問題,是代表着荊州被三日所分,和關中沒有多少關係,所以大體上也不是很在意。

然後到了驃騎在關中推行新的政策的時候,這些傢伙猛然間才發現,所謂『天有三日,並行河上』,便是當下的大漢,有三種不同的治理方式,宛如三個不同的太陽一般,並行於大漢山川之上……

那麼人可以和天地抗衡麼?

再這樣的理論基礎之下,關中這些士族子弟的分化,也就似乎很自然了起來。

就像是杜畿等人,就是代表。

至於山東的那一幫子麼……

那是另外一個天地了。

至於江東,勉強也算一個罷。

究竟哪一個天地纔是真的,亦或是纔是對的,這些事情,其實在當下,也是有不少的人做出了考慮的,但畢竟身在局中,並沒有辦法像是後世鍵盤俠那樣開上帝視角去以結果來反推考慮。

杜畿決定贊同驃騎的執政舉措的原因,並不是說杜畿就能看到未來,而是因爲他覺得驃騎打擊大戶的政策,是因爲之前董卓西涼豪右的影響,而這些西涼豪右,甚至整個大漢的豪右大戶,確實在一定程度觸及了大漢政治的底線,因此驃騎進行抑制和打擊,並沒有什麼錯,關鍵是最後做到什麼程度,會不會因此動搖基礎……

從歷史上來說,山西士族稍微偏激進些,也更爲開放一點,而山東士族更是保守,更強調規矩。這一點在唐代就表現得更加明顯,整個唐代其實更像是關隴世家和山東世家的相愛相殺,關隴世家娶胡人作爲妻子的不再少數,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反倒是山東那一幫子的人一直以此譏諷腹誹,最終雙方殺得起勁,然後被外人撿了便宜。

士族這個東西,在漢代之時,還大體上算是沒有進入完全的腐朽期。畢竟士族體系的成熟,也要到了三國之後的九品中正製出臺後,才漸漸的因爲固步自封和自我腐朽,再經過魏晉時代的自我批判和自我逃避,最終成爲一個腐爛得誰都看不下去的局面……

在當下大漢,士族求財,但是也求名,甚至在某些時候,求名重於求財。

否則也不會經常能聽聞說,在各地時不時會涌現一大批的所謂『八駿』、『八廚』之輩了,當然這些『八駿』、『八廚』或許也是散財籠絡人心,或是自保,或是招募人手,謀求割據地方……

稱呼這些傢伙是投機分子,亦或是野心之輩都可以,但是不可否認這些傢伙在押注的時候,不會動不動就說什麼聖人所言,祖宗之法,更多的是行動。

簡單來說,漢代的士族進取之心,比後面的封建王朝要更強一些,傾家蕩產的押注的士族大戶,也不是少數。比如糜氏押了劉備,又比如魯肅舉家投了江東。

然後山西關中的這些士族,又相比較山東那一幫子更容易接受一些新的觀念,所以杜畿,還有一些人覺得可以押注於驃騎身上,並且開始行動起來,也就沒有什麼奇怪了。

隨着韋端,杜畿,張時等人的加入,關中三輔整體的紛爭就不再是針對着龐統等人,而是被這些表示站隊了的士族子弟分擔了,也引發得更多的士族子弟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應該怎麼做,亦或是怎麼做纔對。

而這樣的結果,就導致關中三輔的豪右大戶瑟瑟發抖……

畢竟驃騎在關中的威名,加上四方囤積的重兵,還有原本豪右大戶以爲是自己盟友的關中士族的倒戈,使得這些平日裡面囂張跋扈的豪右大戶,如今真的是毫無還手之力,就像是他們面對平民百姓以武力,以大義進行剝奪一般,如今則是輪到他們被剝奪!

於是乎,這些豪右大戶,或是因爲貪腐賄賂,或是因爲枉法鄉野,重則被抄家問斬,輕的被罰沒賠款,無數錢糧、布帛、牲口,以及各種物資,再一次彙集到了長安府衙倉廩之中……

然後這些物資又很快的從長安送往了驃騎所在之處,也就是藍田。

面對這樣海量的物資,若是出現一些紕漏,就不僅僅是一兩個蠹吏的問題,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由龐統三人在長安三輔推動的事項,所以斐潛必須坐鎮此處,做着流民的最後的規劃和安置工作,方可以確保萬無一失。

這是一項大工程。

一環套着一環,

莫要以爲謀略只能是用在戰場之上,以殺了多少人爲檢驗其成效的標準,謀略也應該是同樣可以用在政務上,便是救了多少人爲衡量……

以關中三輔這些桀驁不馴,不明是非的豪右大戶的身家性命,家族上下,換取荊州流民的更快的定居,更好的恢復生產生活,對於斐潛來說,從戰略的角度來考量,無疑便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這或許就是杜畿特意強調的天地聖人的『用』……

之前斐潛對於這些豪右大戶的容忍,似乎在這一刻就成爲了對於在祭祀之中拜於『芻狗』之前的禮節,然後祭祀結束,『芻狗』便是迎來了被焚燒的命運。

驃騎將軍斐潛既然要了荊州十餘萬的流民,自然需要給這些流民一個安身立命的場所。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修正,在藍田一帶,終於是將原本七零八落的流民村寨修建規整,多少像個樣子了。

藍田附近並不能算是良田之所,而其他良田比較多的區域,大部分都已經是有了人,所以也無法說騰出來安置這些流民。不過這些荊州的流民也不強求一些什麼上等的田地,只要是有個安身立命的所在,便是知足了。

最爲主要,也是最繁重的工作,就是搭建臨時的住所,這些住所可以給這些流民提供在冬日之內必要的保暖遮蔽,否則大雪紛飛天寒地凍之下,流民露宿野外,很快就會被凍傷,然後嚴重的凍傷甚至會引發肢體壞死,而對於漢代來說,一旦肢體壞死,幾乎就是宣判了死刑。

這也是斐潛特意將軍隊駐留在藍田左近的原因,一方面利用軍隊維護秩序,另外一方面則是讓軍隊協助流民修建臨時的居住之所,等熬過了這個冬天,一部分的流民會被引導上郡,另外一部分則是會去隴西,並不會全數留在藍田,如此一來,就會進一步加快整個西北的開發程度……

斐潛是需要這些流民成爲一個堅固的後盾,而不是一個臨時性處置。若是治理得好,那麼這些流民就會變成後續的發展來源,相反,若是隻是將這些流民看成是刁民來隨意搪塞和敷衍,那麼將來就有可能成爲定時炸彈。

如今斐潛治下,可以作爲產業的項目有很多,而這些項目大多數來說都不需要特別的高精尖的知識,基本上來說都處於是一個手工業的範疇,而現在斐潛在藍田聚集了這些流民,不僅是用來開墾土地,而且還會修建一大批在斐潛名下的手工作坊,亦或是初期的工廠,而這些本身沒有任何生產資料的流民,便是有很大一部分會成爲在大漢的第一批工人……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結構性改變,而在當下,只是斐潛默不作聲挪出去的一枚棋子,落在棋盤上的時候,悄然無聲,即便是有人看見了,也毫不注意。

就比如曹真。

曹真這幾天真是就差一點像是後世在科舉之中舞弊的傢伙一樣,見了什麼都想要抄,就差扯着小衣上都寫滿了字了。

即便是如此,曹真所記載下來的依舊是受限制於他自身的視角和經驗,看着都是斐潛的一些細節上和曹軍的不同,但是斐潛爲什麼這麼做,以及這麼做究竟又是爲了什麼,則是一頭的霧水……

從關中大戶沒收而來的這些產業,各項物資,就像是流水一般的涌進了藍田之處,然後很快就分散消失在各個臨時搭建起來的村寨之中。每一次再怎樣看起來的龐大物資,到了流民手中的時候依舊是難以富足,頂多就是暫且能頂一段時間罷了。

恢復秩序,重新生產,便是成爲了藍田之處流民的最爲重要的事項。

即便是下着雪,藍田左近依舊是熱火朝天,就像是一個碩大無比的工地,不管什麼時候看過去,都是忙碌的人羣,還有站在高處,對着圖紙進行指揮和調配,甚至有時候會發生爭執的工農學士。

『此處要先建磨坊!此處水流高低有差,正好作爲推動磨坊之力!』

『不不,此處原定是要建汲水之車,再修渠道,便可灌溉方圓數十里田畝,改其爲良田是也!豈可挪爲他用?』

『建磨坊好!磨坊可增食!一石之麥,若磨之爲粉,以湯烹之,便是多食五成!』

『建水車好!水車可灌溉田畝,使地增產,何止五成!便是倍之亦可!』

『嗯……汝言當真?』

『自然!』

『敢立據否?若是真如汝所言,此地便讓之於汝,某另尋他處就是!』工學士拱拱手說道。

『有何不敢?!且取筆墨來!』農學士哈哈笑着,『便是立柱於此,省的汝等工學之人再來呱噪……』

被安置的流民看着這些農學士工學士爭吵,起初不明就裡的多少還有些害怕和畏懼,但是後來明白全數都是爲了流民的未來,爲了流民如何能夠更好的生活纔出現的爭執,便是感激得幾近於崇拜,對於農學士和工學士的吩咐,自然也是不折不扣的去完成。

原來在藍田的這些陳舊且落後的設施,都被拆除,所有能用的上的物件,全數都涌來修建新的房屋或是設施,就連邊角也沒有放過,可以用來作爲柵欄,亦或是墊作基礎,再不成也可以作爲燃料,在周密的運作之下,竟然是沒有絲毫浪費的地方。

如今藍田之處的村寨初具規模,不僅是給流民有安置了位置,甚至還留出了屯兵所的地方,當然現在暫時沒有修葺,只是用石灰做出了一些標識而已,但是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就又將成爲一個欣欣向榮的聚集地。

斐潛見藍田事務也進入了正規,便是準備迴旋長安。

雖然說斐潛人並沒有在長安,但是他幾乎無時無刻都在關注着長安的變化。對於長安之中整體趨勢的走向,斐潛大體上還是比較滿意。

但是萬事萬物,都需有度。

雖然後世的人對於中庸之道很是批判,認爲不極端不瘋魔便是不會成功,但是實際上,中庸之道並非只是用在唯唯諾諾,無所作爲上,而是時刻關注着事態的發展,衡量其變化的度量。

就像是當下關中,風潮涌動而起的時候,便是無人可擋。

然後事態就開始不可避免逐漸變化,從有罪開始向莫須滾動轉變的時候,斐潛便是明白,該到了回去的時候。

斐潛就像是一個閥門,將所有的反應控制在合適的範圍之內,這也是他作爲一個領袖應該肩負起來的責任。

鍋,要能砸,還能補。

砸多大的勁,然後不僅是要讓人看見鍋的裂痕,還要展現出補鍋人的實力,在收到了更多的報酬的同時,還收穫了更大的名氣。

反過來如果是砸漏了……

那就沒飯吃了。

所以斐潛先發了行文,表示不日將回長安,這也同樣標誌着『砸』的過程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意味着『補』的後續,提上了日程。

這日子,真是變天了……

知曉斐潛即將抵達長安,下令召集三輔各地官吏的時候,在長安三輔寢食難安的一些士族大戶,纔算是緩了一口氣,也最終不得不承認了一個事實,大漢已經不再是之前的大漢。

從認知到最後承認,往往過程都是反覆的,漫長的,就像是彩票店門口那些被撕碎的彩票,便是是一個個破碎的發財夢,然後從認知到承認,或許有些人從此清醒,努力生活,不再去體會那種虛假的安慰,而或許還有的人只不過短暫清醒過後,還要繼續去做發財夢。

後世都是如此,更何況當下的大漢?

當年黃巾三十六方,彷彿天下大勢洶涌席捲,一時間就像是真的宛如黃巾所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黃巾三兄弟是承天改命而來,然後大漢已然積弱垂危隨時都可能倒下的感覺……

然而當大漢真的正視起這一場叛亂,全力剿滅的時候,一個自劉秀而起,近兩百年積累的國家,發動了所有的力量全力反撲的時候,一度看起來洶涌澎湃的黃巾軍,轉眼之間就被撲殺剿滅了。

而在哪個時刻,徹底葬送黃巾的改天換命之夢的,不是旁人,正是以士族大戶爲代表的盧植、皇甫嵩、董卓、曹操、劉備、以及孫堅等等,皆爲一地士族豪右。

黃巾失敗了,大漢似乎可以天長日久,永遠維持下去……

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像是龐統豬哥李儒賈詡荀彧郭嘉等,可以算是當下智慧一流的人士,隱約的感覺到了事情的變化,然後頭皮發麻,心中發冷,覺得大漢整個框架已經是腐朽不堪搖搖欲墜,但是其他大多數的人依舊是在酣睡美夢,不願醒來。

畢竟,未來真是太遠了,既看不見也摸不着。

然後董卓和袁氏等人的行動,徹底的擊潰了皇權的根基,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名義上維護了三四百年的皇帝寶座,依舊是和當年漢初之時一樣,說換就換,說殺就殺……

整個的大漢朝堂本身,在面對黃巾之亂的時候強橫無比,屠殺的京觀堆積如山,無數的屍首填塞河川,卻在士族豪右的爲非作歹面前,軟弱無力到這種程度!

一推,既倒!

而在此時,便再也沒有任何百姓站出來,爲這個大漢,爲整個的國家去支撐將要傾覆的柱樑!

於是乎,越來越是比爛。

之前把持朝綱的還是多少講究禮法和規矩的,結果被不講規矩的搞亂了,隨後隊列就亂來了。就像是一羣人原本都在排隊,然後猛然間發現有人插隊,而且還可以大喊着老子是阿米國來的上等人,你們這羣死土著還不讓開!

什麼樣的政治氛圍,便是會出什麼樣的一批人。

之前的大漢,漢靈帝面對黃巾的惶恐不安,是因爲他失去了原本最應該保護的民心,而士族豪右最後的囂張和殘暴,也正是看清楚了這一點……

而現在,斐潛在長安,在三輔,在並北,在川蜀,似乎又將之前被遺棄,被忽視,被踐踏的那些東西,那些碎片,重新給撿了起來,捏合凝聚在了一處。

每一個碎片,似乎都不起眼,輕飄飄的毫無分量,可是當這些碎片彙集到了一處,卻重如山嶽!

長安城外,官吏士族,地方鄉紳,看着那些聽聞了消息便是自發彙集而來的百姓,或是低垂着頭,宛如木雕,亦或是相互遞送着眼色,神色不安。

當然也有興致高昂的一些人,他們人數最多,站在龐統等人的身後,翹首以盼……

當那鮮豔的三色旗出現在視野之中,當飛馳而來的引導騎兵高聲喊着『大漢驃騎將軍至』的時候,城外自發而來的這些百姓便是先一步的歡呼起來,跳着,笑着,揮動着手臂,就像是看見了茫茫黑夜之中的第一道的曙光!

第2926章梅雪爭春來,騷人擱筆章第2300章不多的選擇第2641章生命之中承重第1591章 一柄中興劍第1060章 風雲再起的關中第3240章 吏散鳥雀來空庭第1172章 試驗田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3386章 空第3176章 人多戰術也有終結之時第二二七章 藏書樓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1571章 擊鼓第一一一章 代表第2105章出乎意料的逆襲第1641章 人心之間第五九七章 黑夜裡的少女心第1077章 火熱出爐的外戚第二七四章 命懸一線第七五九章 那盛開的彼岸花第七十四章 家書第四章 路要怎麼走第九一四章 亂長安(九)第3098章 搶東垣第六六五章 名人的第一步第2544章一時激起百層浪第2663章誰贏誰輸第1901章黃帝鄰居,江南花樣第二一七章 哭師之說第四十八章 方天畫戟(爲a708020書友加更)第2537章有人吃肉有人喝湯第1200章 祁山之戰的變化第1960章鮮卑冰點,冀州考正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2287章在變化當中的變化第九四五章 是你的還是我的第2445章盜版和抄襲第2769章 好壞事項第九四五章 是你的還是我的第3179章碔砆焉能爲亂玉第3251章 民望第一六一章 墨家傳承第1828章 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2201章嗟來之食第2243章真實與虛幻,看書和讀書第1745章 第二天第七二零章 有人很恐慌第1354章 仁慈第三四零章 商人之路第3386章 空第1009章 心有憂慮第五四四章 尷尬的斐潛心願第七二五章 遊俠和士族第2022章明探暗探,明棋暗棋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1078章 一紙求賢動四方第3299章 計較當中的計算第四九六章 道友請啓程第1870章 固有觀念,自己以爲第2013章西域之金,南中之郡第2489章闇與光第六三五章 舊事件第2612章柴刀,退無可退第2524章番文的私貨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三六一章 越打越窮是個問題第1052章 政治上的表面文章第二七九章 生存的危機第七三三章 走馬起征程第1201章 死人會不會說話第1841章 絕無背刃者第3433章 要走流程第1328章 局勢第六三一章 算計第2423章雙標第三四一章 交易第八零三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第3467章 何以至此第1303章 夜半霹靂第二二三章 遷都之議(月票加更50)第2576章人困馬乏第3155章 當頑強遇到頑固第1001章 鮮卑進兵第2703章緊急援救三條路第1315章 手段第3311章 府前問答,單方羞辱第3224章 你清楚的我清楚的他清楚第九五五章 戰場上的選擇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九十二章 作秀(紀念歷史上偉大的先行者老王)第2189章雪紛飛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2624章走私,究竟是什麼私第3178章 裝飾掩飾終有暴露之險第五五二章 江東猛虎的計策(月票欠賬4/21)第2531章有人猶豫不前有人闊步邁進第3092章 等待第六六八章 武裝遊行
第2926章梅雪爭春來,騷人擱筆章第2300章不多的選擇第2641章生命之中承重第1591章 一柄中興劍第1060章 風雲再起的關中第3240章 吏散鳥雀來空庭第1172章 試驗田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3386章 空第3176章 人多戰術也有終結之時第二二七章 藏書樓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1571章 擊鼓第一一一章 代表第2105章出乎意料的逆襲第1641章 人心之間第五九七章 黑夜裡的少女心第1077章 火熱出爐的外戚第二七四章 命懸一線第七五九章 那盛開的彼岸花第七十四章 家書第四章 路要怎麼走第九一四章 亂長安(九)第3098章 搶東垣第六六五章 名人的第一步第2544章一時激起百層浪第2663章誰贏誰輸第1901章黃帝鄰居,江南花樣第二一七章 哭師之說第四十八章 方天畫戟(爲a708020書友加更)第2537章有人吃肉有人喝湯第1200章 祁山之戰的變化第1960章鮮卑冰點,冀州考正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2287章在變化當中的變化第九四五章 是你的還是我的第2445章盜版和抄襲第2769章 好壞事項第九四五章 是你的還是我的第3179章碔砆焉能爲亂玉第3251章 民望第一六一章 墨家傳承第1828章 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2201章嗟來之食第2243章真實與虛幻,看書和讀書第1745章 第二天第七二零章 有人很恐慌第1354章 仁慈第三四零章 商人之路第3386章 空第1009章 心有憂慮第五四四章 尷尬的斐潛心願第七二五章 遊俠和士族第2022章明探暗探,明棋暗棋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1078章 一紙求賢動四方第3299章 計較當中的計算第四九六章 道友請啓程第1870章 固有觀念,自己以爲第2013章西域之金,南中之郡第2489章闇與光第六三五章 舊事件第2612章柴刀,退無可退第2524章番文的私貨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三六一章 越打越窮是個問題第1052章 政治上的表面文章第二七九章 生存的危機第七三三章 走馬起征程第1201章 死人會不會說話第1841章 絕無背刃者第3433章 要走流程第1328章 局勢第六三一章 算計第2423章雙標第三四一章 交易第八零三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第3467章 何以至此第1303章 夜半霹靂第二二三章 遷都之議(月票加更50)第2576章人困馬乏第3155章 當頑強遇到頑固第1001章 鮮卑進兵第2703章緊急援救三條路第1315章 手段第3311章 府前問答,單方羞辱第3224章 你清楚的我清楚的他清楚第九五五章 戰場上的選擇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九十二章 作秀(紀念歷史上偉大的先行者老王)第2189章雪紛飛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2624章走私,究竟是什麼私第3178章 裝飾掩飾終有暴露之險第五五二章 江東猛虎的計策(月票欠賬4/21)第2531章有人猶豫不前有人闊步邁進第3092章 等待第六六八章 武裝遊行